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2024-03-27 10:50栾雪
南北桥 2024年3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改进措施新形势

[摘 要]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益以及推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新形势;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方法,通过对企业各方面进行预算和控制,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1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营业收入和资金需求,合理制订生产经营计划,有效降低运营风险。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国有企业细化成本管理,实行全面节约,避免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漏洞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这不仅能够直接增强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还可以释放更多资源用于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推动国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新形势下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1]。

1.2 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作为重要的管理杠杆,推动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深入预算管理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弱点和盲区,找出亟待转型的业务环节,并运用预算目标考核和绩效管理机制,督促企业围绕转型目标开展各项任务,形成项目推进合力。同时还可以通过预算手段向创新业务和技术创新领域合理倾斜资源配置比重,持续推进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顺应新形势的重要制度安排。

1.3 有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大幅增强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使之在产品定价和资源投入上更加合理。这有助于国有企业生产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预算管理锻炼和考验了企业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使企业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更加科学、规范,能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此外,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融资、税收、政策等方面仍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发挥国有企业制度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4 有助于防范和化解国有企业经营风险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更准确地预测经营情况,事先识别企业存在的业务和管理风险。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国有企业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评估各类或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防微杜渐。同时,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也可以有效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当面临市场变化或者自身管理失误导致的经营亏损时,严格的预算约束也有助于国有企业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实现损失最小化,防止继续恶化[2]。

2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

2.1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不足

很多国有企业在预算编制时,仍沿用传统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在上一年实际发生数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比例,设置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目标。这种编制思路主要依赖历史数据,没有深入分析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也没有考量可能的经营管理风险。因此编制出的預算目标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常常脱节,既可能高估也可能低估,缺乏科学性。同时,统一的增量预算法也难以体现出对企业战略重点的支撑和资源倾斜,缺乏针对性。这直接削弱了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和效果。

2.2 预算执行过程监督不力

很多国有企业在预算编制完成后,没有建立系统、规范的内部监督机制来督促预算的有效执行。预算执行中出现问题也没有明确的反馈纠正机制。这使得预算管理在执行中难以保障预算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出现员工为完成表面指标而违规操作的行为。严重时可能演变为预算造假等严重违法行为,削弱了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

2.3 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脱钩

很多国有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时,仅将预算目标下达作为一种行政任务,没有将其与员工个人或者部门的薪酬激励与业绩考核挂钩。这导致在预算执行中,企业和个人都没有足够的动力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考核评价失去约束手段,影响了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力度和效果[3]。

2.4 预算管理队伍建设落后

针对预算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特点,很多国有企业没有建立配套的预算管理队伍,或者队伍规模严重不足,明显缺乏必要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监控人力。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预算管理部门只有极少数人员,远远无法满足构建预算闭环管理的需要。另外,现有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明显不符合新形势对开展科学预算的要求,很多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人员仍使用传统的增量编制方法,无法适应企业多元化转型的预算管理需求。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导致预算编制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预算管理队伍的薄弱直接制约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5 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指导

在信息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很多国有企业内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与企业总部之间的信息系统建设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顶层规划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系统也没有实现有效的对接和结构化数据的共享应用。这使得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无法有效聚合各部门的原始业务数据,给制定全面科学的预算目标和监控预算执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为有效获取和整合全企业的管理数据是开展预算编制、调整和考核的基础与前提。可以说,信息系统建设的割裂状况直接制约了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已经成为影响预算管理水平和效果提升的关键症结之一。

3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

首先,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如根据不同业务特点采用增量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不同方法,既考量未来发展,也结合历史基础。其次,明确预算编制流程,形成编制主体、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等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第三,编制内容和形式要实现多元化,如实现与业务计划预算、资金预算的有机结合。最后,要强化过程管控,完善编制监督机制,确保编制质量。通过构建统一规范的预算编制体系,国有企业可以克服传统增量编制的路数依赖,也可以避免预算脱离实际的问题。实现编制方法多元化,统一预算标准,形成匹配企业实际的预算框架体系为后续的预算执行、监控和评估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还需要建立常态化编制机制与流程,实现预算编制的持续优化和深化,确保单期预算的针对性,使预算编制体系不断与企业新形势要求相适应[4]。

3.2 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监督

预算的制定离不开执行,国有企业要全过程监督预算的落实,确保预算编制的价值实现。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可以建立系统、常态化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对标预算进度开展日常跟踪诊断,若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目标偏差或管理漏洞,应及时提出整改建议,督促相应部门限期整改到位。此外,国有企业还可以建立预算执行跟踪反馈工作制度,在预算调整后持续追踪反馈调整效果,检查问题是否真正解决,防止表面化处理;同时总结提炼出有效的预算调整方案,形成监督反馈的良性循环。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可组织预算监督评估小组开展预算执行情况评估,区分责任归属,并将评估结果与业绩考核相挂钩,推动监督落实。通过执行监督和跟踪反馈相结合,既可发现问题,又可推动整改,充分发挥预算管理“把方向、规范行动”的作用,有效促进预算目标实现。

3.3 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有机联系

首先,国有企业应在年初将相关部门的预算目标及分解任务逐级落实,与考核指标挂钩,将预算目标完成情况作为重要的员工绩效考核内容,实行部门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双向挂钩”。这样可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必要的激励措施和约束措施。对于超额完成预算目标的部门和个人,企业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表彰先进典型,以激发更多的员工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而对于执行失败的负责人,企业应当进行通报批评、影响年终评优等惩戒措施,以促使其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通过建立预算管理与考核评价的联动机制,形成比较系统的激励约束体系,充分调动全员主动性,促进预算目标的落实执行。同时,定期组织预算执评会,总结考核预算管理的有效做法,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的衔接机制。在会议中,企业可以邀请业内专家和学者进行指导,分享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5]。同时,企业还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预算管理体系。

第四,为了更好地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有机联系,国有企业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此外,信息化手段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最后,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内部培训和人才培养。一方面,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3.4 大力加强预算管理队伍建设

预算管理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专业化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预算编制质量和管控水平。因此,国有企业务必高度重视预算管理队伍建设。一是扩大规模。可通过公开招聘、内部输送等多种渠道补充预算管理人员编制数量,满足专业化分工需求。二是加强培养。可组织预算人员到央企或行业内标杆企业交流学习,也可聘请外部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迅速提高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等专业技能。三是实现内外资源整合。国有企业内部预算队伍难以满足需求时,可通过与外部专业预算服务机构合作的方式获得所需人力支撑,实现内外资源有效供给。四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可通过选派干部交流、社会高端人才引进等方式,引入高水平的预算管理和财务人才。多管齐下强力推进预算队伍建设,在短时间内实现预算管理队伍的快速壮大与专业能力的提升,从根本上增强预算管理的专业化支撑。

3.5 加快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在数字化浪潮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提升国有企业预算编制科学性与监控及时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国有企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一是统一顶层设计,在企业数据架构体系的指导下,规划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和功能定位。二是实现业务系统对接,通过配置接口或数据中间层等技术手段,实现与财务系统、资金系统、业务执行系统等的有效对接。三是建立集中式预算数据库,依托大数据平台的功能,汇聚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充分赋能预算全过程管理。四是推进系统应用,通过预算编制子系统、绩效考核子系统等,实现预算编制精细化、监控智能化。通过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可以显著提升预算精准性与监控时效性,使之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数字化驱动引擎。

4 结语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监督、完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有机联系、大力加强预算管理队伍建设和加快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国有企业可以提高经营效率,推动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国有企业还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不断创新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智艳青. 战略导向下的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以S集团公司为例[J]. 中国总会计师,2023(12):70-73.

[2]黄宏志. 战略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 中国市场,2023(36):114-117.

[3]王继范.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 财会学习,2023(36):59-61.

[4]席觉晨.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挑战与优化思考[J]. 商业观察,2023,9(36):85-88.

[5]李利娜.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J]. 質量与市场,2022(17):55-57.

[作者简介]栾雪,女,辽宁瓦房店人,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大通供水技术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全面预算管理、内控、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改进措施新形势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