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多重考量,凸显化育功能

2024-03-26 22:02曹俊敏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戏文学类湘西

曹俊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1]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对接这一理念上,有着诸多关联点,如文学与生活,文学与人生,文学与文化,等等。由此,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语文试题的主要组成,历来备受师生关注。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体裁仍采用现当代小说,并链接教材课文,选取了学生熟悉的作家作品,客观上为学生预设了一种亲切的阅读心理。无论是文本价值,还是考查目标,今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都高度契合《高考评价体系》“通过高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总体思想。

一、价值生成的多元化

文本价值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学作品的生命周期,沈从文的《长河》作为乡土小说的典范,其特有的创作风格和多元的文本价值被当代文学界所称道,而最后上演的《社戏》更是动人心扉的经世力作。Ⅱ卷选用此篇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载体,其考查意图不可谓不明朗。参照课标关于高考命题的实施建议,笔者认为《社戏》文本的价值生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传递了乡土之美

文学价值孕育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沈从文小说的突出价值正是根植于原生态的乡土生活。在《边城》《长河》等作品中,湘西独特的山水风光与风土人情相互映衬,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极富诗意的文学艺术世界。在沈从文笔下,偏远的湘西已不再是简单的地域概念,而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审美观照。如《社戏》所描述的:“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浓厚的乡土色彩与烟火气息,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传达出来,就是《社戏》的文本价值。

高考是选才的重要渠道,也是育人的有机组成。因此,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试题命制中,文质兼美是选用文本的基本原则,只有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才能真正实现高考“以价值为引领”的考查宗旨。沈从文的《社戏》以生活之美成就文学之美,以文学之美反哺生活之美,这对培育“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唤醒学生做生活之美的发现者和感受者,有很好的示范价值。

(二)传递了性情之美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重点描绘了“乡下人”生活,且沈从文刻意规避“乡下人”的粗陋,着力表现他们理想的人生形式,进而展现人性的单纯与美好。[2]在《长河》中,沈从文站在原始自然的人性立场上,冷静地表达着湘西世界的真实与自由、热情与活力。例如,《社戏》写开锣时:“……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写收锣时:“……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一场热闹的社戏,见证一个健康的村落。沈从文始终在以一个“乡下人”的身份,娓娓敘说着“湘西性情”的自然、纯净、实诚和完整,令人心悦神怡。

高中阶段,学生的人格塑建正处转型期。此时,可以借助文学的力量,以文学之美濡染人格之美,赋能他们生命重建。语文作为检测学生素养发展和生命成长的主要学科,其文学类文本阅读直接影响到检测的效度。课标指出:“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无疑,沈从文的《社戏》正是呼应这一目标而传递性情之美的经典作品。

(三)传递了民俗之美

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之所以这么多年还有蓬勃的生命力,很大部分归功于湘西悠久淳朴的民俗文化。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在沈从文深情而婉转的笔调下,远远超出了其原有意义,成为了当地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载体。民俗是一种接地气的活动,更是一种赓续传统的文化信仰。在《社戏》中,作者没有在唱戏上过多着墨,而是重点写了“开锣”与“收锣”两个时间点,“……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文章通过对看戏者装束、动作等内容的细描,多维度地侧面映衬,生动地表现了“社戏”一类的民俗之于人们的心灵寄慰。

今年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节选《社戏》,紧扣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认真落实了课标“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的命题建议。

二、考查目标的多向性

高考作为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检测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应该真实、客观,应能够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依托《社戏》的“阅读与鉴赏”活动,通过情境式典型任务的设计,多向度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指向于情感体验

沈从文乡土小说除了描述奇丽的山水、淳朴的民风及动人的故事,还潜藏着炽热的情感。沈从文曾对读者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了解了沈从文的经历和创作过程,不难发现他的“热情”,就是生发于他出走半生却依念如一的湘西故乡。湘西充满着无穷的生命力和不竭的想象力,以至于他的创作丰盛期的多部代表作像《边城》《长河》等,都是表现湘西世界的。[3]

可贵的是,沈从文这份浓烈的“热情”还嫁接到了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如《社戏》这样写社戏带来的庄严与热闹、虔诚与快乐:“本村和附近村子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还有人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这些都表现了湘西“乡下人”所特有的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如此,沈从文乡土小说很容易让读者触景生情,并引拨联想,进而泛活自己的类似经验去扩容作品的情感世界。笔者认为,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以《社戏》为考查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统编人教版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主题单元相呼应,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乡土情感的深切体验,唤醒他们关注、热爱并建设自己的家乡文化,以教学考一体的模式夯固他们的生命根基。

(二)指向于思维发展

《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关注与创新密切相关的能力和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4]。如《社戏》第八题:“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表层上,此题是考查重要词语的意义及其作用,即以词析境,分析社戏活动在当地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影响;深层上,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发展,检验学生在品味民俗之美的基础上,能否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一般都有民俗活动的描述,如,《社戏》中,“依照老规矩”、“依照成例”、“按照习惯”等多次出现,表明看戏已成为萝卜溪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如此频繁地突出“照例”,应别有用意。梳理文本,发现“照例”的有看戏的虔诚,像换洗衣服、敬神还愿等;还有社戏前的宗法程序,如拜会首事,具红帖子,等等。作者在写民俗带给人们慰藉的同时,也婉约表达了对乡民恪守成规的无奈。民俗作为乡土文化的内核,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传统都具有两面性,某些成俗旧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合时宜,在一定范围内会变成禁锢思想的“糟粕”。由此,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表现是深刻性、批判性地分析问题,第八题考查目标的设定正有此意。

(三)指向于审美创造

湘西纯美的自然环境,为沈从文提供了丰盈的创作灵感,也激起了读者对于美的无限遐想。如《社戏》:“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经过作者的温情“美化”,傍晚的萝卜溪成了诗意的天堂,带给读者无与伦比的审美享受。还有湘西的各种民俗在沈从文的精心“包装”下,也都着上了美的色彩,民俗与自然相融相生,从而建构出宏大的审美场域,以引发读者对于美的歆羡与追求。[5]

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是沈从文笔下人物的基本底色,如宽厚善良的船夫,不知疲倦的柏子,勤劳稳重的腾长顺等。在沈从文的乡土世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性的美好与物质生活无关,贫瘠的物质生活可以用精神生活进行补给。如,《社戏》在铺写社戏活动前,对时局背景的交代似闲实婉,不着痕迹地写出了民众的心理状态:虽然战火蔓延,但生活的热情照常,快乐的能力照常,“班子既然接来了”。乡村生活的完整性,乡民们的精气神,就是在社戏这类形式的照例中健康循环。“好看的都应当长远存在”,无论是自然景象,还是民俗风情,亦或人物性情。2023年Ⅱ卷以传统“社戏”为考查情境,其现实意义非常明确,即引领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归正价值取向,提升审美层次,并积极发现、创造和表达属于自己的审美世界。

三、关于备考的一些启示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学,没有文学就没有教育。”作为教育链上重要一环的高考,其文学类文本阅读版块的考查连通着教育任务的具体落实及评价。那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备考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通过对2023年Ⅱ卷此模块考查价值、考查目标及考查情境的分析获得的一些启示。

其一,对标高考评价体系,紧扣“以价值为引领”的评价特征,坚持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试题命制的指挥棒,它连通着学科课程标准,反馈着学科教学的效度与信度。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价值,其复习备考一直备受重视。从2023年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的题材来看,文学作品的选用遵循文质兼美原则,突出“以文化人”的教育导向,兼顾思想和艺术的双重价值。例如,《社戏》(节选)是沈从文小说《长河》的最后一章,是乡土文学的典范之作,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蕴,对学生的素养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引领意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学文本的选择应立足于价值引领,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二,践行新课标理念,构建与应用教学考一体化模式。课标提出:“测评与考试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准确判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挥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高考作为国家级选拔性考试,对教学的检测与反馈是其他各类考试无法比拟的,在教学范式的调整与优化上,无疑有着更强的指导意义。由此,应构建和落实教学考一体化模式,从试题考查回溯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准度和效度,让课堂成为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展的活水源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备考,根在教材和课本,要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创新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泛活学生的阅读兴趣,拨动学生的阅读思维,如文本联读、比较阅读等。2023年高考Ⅱ卷沈从文的《社戏》,就是对接了他的《边城》以及鲁迅的《社戏》,以熟知的文本淡化阅读的陌生化,在教学考一体化的应用过程中,使试题颇具亲切感。

其三,增强“整本书阅读”和“思辨性阅读”意识。在“三新”背景下,教育教学的重心正由“知识为本”转向“素养为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是学科教育教学的宗旨所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几乎每个任务群都关涉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位居所有任务群之首。可见,整本书阅读对于彰显语文课程价值至为重要。整本书阅读突出整体意识和思维能力,主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层面,立体式、多视域鉴赏文学作品。虽然高考在文学作品的选用上,仍是以单篇文本为主,但对阅读的整合性和思辨性要求却在加强。例如2023年高考Ⅱ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将沈从文的《社戏》《边城》和鲁迅的《社戏》联在一起,检测学生的大阅读观和思辨能力。思考的问题:同为写看戏,沈从文的着笔和鲁迅的着笔有何异同?都是写民俗,《边城》中的端午节和《社戏》中的社戏写作意图是否相同?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检验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考查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切实发挥大单元教学的功能,引导学生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相关经验,整体性、独创性、批判性地品鉴文学作品。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1页。

[2]沈从文:《沈从文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78页。

[3]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第35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7页。

[5]张新颖:《沈从文九讲》,中华书局,2015年,第43-44页。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社戏文学类湘西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文学类
湘西 国画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