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妮
在语文教育中,写作教学一直存在诸多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再适应当前教学改革以及学生期待。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寻求更明确的理论指导。袁枚的《续诗品》作为古代诗歌创作文论,其有关个性创新的观念十分贴近写作教学的要求。有研究者认为创作要在“着我”的前提下学古而不泥古,要古为今用、古为我用[1];有研究者认为“着我”是表现自己性情遭遇,具有独特的审美感受[2];还有研究者认为“着我”重在艺术表现的独创性[3]。学界对《续诗品》和写作教学联系的研究并不深入具体,也缺少“着我”诗品与写作教学独创性相关的探索。
一、课标关于写作独创性的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语言运用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4]。识字与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贯串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梳理的语言材料运用到日常表达中,并发展学生各种能力。不管是文字的学习,还是文学的感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真正沉下心来,认真搭建知识体系的一砖一瓦。故而,我们可以将语言运用看作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在语言运用之中发展思维,二者相辅相成。“语文思维运用对象明显有别于如数学的概念、规律的建立、形成和应用过程,它是针对语言的字、词、句、篇、文、修、逻等文本篇章的解读、鉴赏和重构等思维活动。语文思维是基于汉语语言规则的运用,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的思维方式。”[5]思维发展在写作中主要表现在文章结构完整,能表达出明确观点,在描绘观点时逻辑清晰,脉络可见。
(一)写作应体现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印发,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语文素养全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语文核心素养关系到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发展等方面,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
文化素养的积累和审美观念的培养是转化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写作者的审美决定着文章的内涵和风格。新课标提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乃是首位。若要提升文化自信,就要先“重视文化积淀,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常见的文化知识,如传统节日风俗、典籍文化等;通过各种文本来指导学生重视文化理解能力;最后还要进行文化拓展教学等等”[7]。写作是承载文化素养的最好“容器”。
新课标对“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具体阐述为:“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8]学生在积累到足够的语文基础知识后,能感受到不同年代的经典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三观和审美情趣,最终能通过语言文字表现自己内心的美好情绪和观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二)写作应体现学生创新思维和自我意识
写作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我意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要求学生“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描绘自己成长中的故事;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9]。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下的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可以冲破僵化陈旧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有效地将语文知识内化成学生素养,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自我意识。
温儒敏认为,学习任务群是“对十多年课程改革经验的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观念提出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新形式”[10]。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若干方面的简单叠加。而各种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其实就是摒弃过去教学只讲“学科知识点”的简单线性模式,转而追求语文课程内容的统整,将语文变成一个有机的时间活动连续体,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内化为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最终由创新的形式输出表现“着我”的意识。
语文学科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作文学习也似乎无边无际,碎片化明显,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非常漫长。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建立写作、生活以及联想之间的相关性,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设置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改善学生不切实际的写作习惯,写出自我的真情实感。
二、袁枚《续诗品》的“着我”理论与学生写作基本要求的契合
《续诗品》是袁枚重点讨论诗歌创作之法、标举“性灵说”的重要著作。袁枚主张诗文创作应该抒写性灵,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真情实感。这就是“着我”:
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吸新,其庶几乎?孟学孔子,孔学周公。三人文章,颇不相同。[11]
“不学古人,法无一可”代表着创作者的文化素养,“竟似古人,何处著我”暗含审美观念,“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纳新,其庶几乎”可见创新思维,“三人文章,颇不相同”代表着自我意识。如果不学古人的作品,那么作诗就没有什么规则了。如果都学古人,那么就没有自己的个性了。诗歌中每个字都是以前有的,但是其中佳句是要自己创作的。作诗非得做到吐故纳新,那才算是作诗。袁枚还举出孔孟的例子,孟子学习孔子,而孔子又学习周公,三个人的礼乐教法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诗歌要有自己的个性、独创性。
王英志认为,“着我”应该是表現自己的性情遭遇以及创作者需要有独特的审美感受[12]。“着我”就是指作品里要体现“我”的面貌,而“我”的面貌主要表现在“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纳新,其庶几乎”这一句上。“字字古有,言言古无”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字字古有”指的是作者的每个字都可以在古代的文献中找到相应的使用。袁枚在诗评中注重字句的考证和细腻描绘,追求古人文学的传承和延续。“言言古无”意味着作者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能够通过独特的语言运用和创造力,让人感到新颖和独特。袁枚认为诗歌应该有个人的情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要继承古人的成就,还要有创新和突破。因此,他在“着我”诗品中又提出了“吐故吸新”的观点。学生在写作时,应该注重学习和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对古人的敬畏和尊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学生也要有创新思维,吸收现代的观点和文化元素,注入个人的独特见解和思考,使作品更具现代性和独创性。
此外,袁枚在诗中提到“三人文章,颇不相同”,强调了不同个体在写作中的差异和个性化的表达。他借用孟子学习孔子、孔子学习周公的例子,说明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写作方式。这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要求相契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关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发展个人独特的观点和表达方式,形成个人风格和自我意识。袁枚在《续诗品》中对诗歌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价,展示了批判性思维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范例和启示。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同时注重个人的表达和创造力,这是《续诗品》对文学创作的一种理解和态度。
目前初中写作教学的基本就是要求学生找到自我,在学习中突破、在模仿中挣脱千篇一律的枷锁。我们可以借助《续诗品》中的“着我”理论来完成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着我”内容来说,写作首先还是要学习优秀的作品,否则学生心中没有标准可言。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学习范文是为了学习其中的规则以及作者行文的思路。在完全了解了行文法则后,学生就需摸索到适合自己的文风并且有意识地表达自我。除了文风法则这类需要长时间积累养成的思维方式,还有更为直观的方法来达成“着我”:从传承中获得创新。用已有的字词来组成新生的佳句,从别人的思想来撬动自己的思维。无论是字词还是思想,学生都要学会“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
三、学生写作实现“着我”的途径
既然《续诗品》的“着我”与中学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相符合,那么我们也可以从探索实现“着我”的途径入手,挖掘写作教学的途径,使写作教学的方向更多维。写作构思、文辞、技巧都可以体现“着我”。
(一)学生独特的人生体验是自我意识的体现
袁枚的“性灵”就是强调一种独特、深刻、真实细腻的人生体验,这也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呈现。有研究者说:“袁枚认为,创作主体需要把握的是对象化客体,需要呈现的不是物本身,而是在人与物的关联中体认出来的独特、深刻、通达并归于正的人生体验。”[13]袁枚坚持的真情实感是将伦理道德排除在外的性情,是最本真的人的原始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无比纯洁,也可能琐碎平凡。当下的学生接触到的文学作品都是精挑万选的经典,多数主题是歌颂人性的真善美。但是我们知道,真善美背后存在平庸,教育如果只引导学生看到世界的一面,是不完整的。人拥有琐碎无趣情感是必然的,要让学生平和接受,而不是避之不及。认识平凡,触碰平凡,路过平凡,才能得到丰富多面、独特深刻的思考。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主题为“学会记事”,要求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记事能力,这需要学生反复地学习训练,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写下生活中那些打动自己的人或事。[14]记事或描景其实都并非简单地记叙,而可以看作是另一种方式的抒情。抒情最主要的点则在于是自己亲身经历,有自己的独特真实的情感。学生在这个阶段感受最多的情感莫过于亲情,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莫怀戚的《散步》、冰心的《荷叶·母亲》等几篇课文都是歌唱亲情的,教师指导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重点应落在体会这一动态过程。要强调学生应忠实于自己的感受,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会抒情”的写作主题中,更加清楚地表明文章的重要因素是情感。情贵在真,学生要懂得抒发真情实感,首先要感动自己,并且抒发自然,水到渠成[15]。让学生在写作中抒发自我独有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得下高山、装得下大海、装得下蓝天、装得下整个世界。但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16]。这首孩子所写的诗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来描写眼睛,在他心里眼睛不是明亮动人、秋水含情的,而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装载自己心事的容器。这种笔触独一无二,是属于作者的深刻感悟,也是他人无法复制的心境。
(二)学古而不摹拟体现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
袁枚的“性灵说”强调创作要学古而不摹拟,这也是学生写作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的一种体现。“着我”是袁枚对当时格调派“拟古”的反驳之一。但是袁枚也不认为“学古”与“着我”是矛盾的关系,他甚至还觉得:“后之人未有不学古而能为诗者也。”[17]诸多优秀作品的诞生,其中积累了庞大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法则规律,学前人是最为方便直接的手段。这里的“学古”与只学形式的“拟古”截然不同,即学习古人,是学习其作诗的方法和精神,而不是停留在形貌之外,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古人而达到“着我”之境界。“着我”诗品要求的个性也是更明确地宣示创新:着重强调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突显自身鲜明的个性遭遇和艺术表现的独创性,有独特的审美感受[18]。
袁枚认为学习古人应该是从古人的艺术造诣中汲取灵感和启发,而不是简单地照搬或盲目模仿。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学古迁移为学他人。学他人可以是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或叙事结构等方面,以丰富自己的写作能力。这种学习应该是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旨在扩展自己的视野、拓宽创作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新。但是学他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模仿他们的风格和创作方式,而是通过观摩他们的作品和方法,借鉴他们的优点和经验,以丰富自己的创作。这种学习他人的态度也并非要求学生直接复制,而是要寻找灵感、技巧和创新,并将其与个人的风格和个性相结合。故而,学生也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情感和个性特点,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找到与自己内在世界相契合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济南的冬天》在积累拓展中布置任务:“借鉴课文的某些手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19]根据“着我”诗品的“學古不摹拟”之态度,我们可以进行具有独创的仿照。陈薇以《济南的冬天》为例谈初中语文写景散文教学,她认为仿写的先决条件是重视学生文本阅读的感受。《济南的冬天》生动地展示了济南冬天的温暖和独特,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也是一篇很好的参照范文。学生通过对画面的联想,勾起自己对冬天的美好回忆,并且对好词好句进行品读,可以锻炼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学习文字感人的力量,积累文学素养。在学生深刻理解到文本的情感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确定写景目标,抓住景物特征,在关注写作顺序的同时,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文从字顺地表达所见之景[20]。作者的思路十分正确,学习他人必然先要对作品深入分析,学生能够抓住其中的精髓才能更好地迁移。学生的感受表达也不必拘于形式,描绘景物的修辞手法、精美句式只是锦上添花,它们只是打开和装载灵感的一种方式,一旦学生的灵感涌来,自然可以妙笔生花。
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学习仿写”,要求学生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写作手法,但是更重要的是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以及自己进一步的创造[21]。张洁的《教你写好仿写作文的三个思路》提出:“《安塞腰鼓》为学生提供了十分巧妙的场面描写,《社戏》为其提供了值得参考的心理描写,《回延安》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间接抒情方式,《灯笼》为其提供了颇为巧妙的构思,根据以上分析的场面描写、心理描写以及构思和抒情方式,学生可以书写属于自己的回忆性散文。”[22]她分别找出每篇课文最精彩的部分进行赏析,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等方面归纳仿写的启示,进而给出任务,引导学生按照启示自行创作。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要加入个性创作,字句个人化、经验个人化,不能一味地“拿来就用”,二次加工创作会使得文章更有深度。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完单元课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格式之后,将重点落于对范文的感悟上,帮助学生仔细揣摩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想象自己如何运用具有个性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来落笔成文。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字句创新体现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
“着我”要求文章做到字句创新,意深而词浅,这也是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诗人的创作称得上是有个性的,离不开两个方面,即内容的表现和形式的表達。‘自我‘个性还需要用个性化或独出心裁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诗人创作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审美感受,运用‘自出机杼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段,不必囿于别的诗人和诗作,这样才能自由充分地创作出性灵之作”。[23]中学生在作文训练中运用比喻、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法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创新,使作品更具个人特色。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主题是“有创意地表达”,指表达时有新意、有个性,不落俗套,写作的角度和语言表达要新颖,其中就涉及词语使用、句式选择、修辞手法等诸多方面[24]。教材中也举了如何表达“春风来了”的例子。教师要极力让学生回到春风中去,去感受什么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春风,再用自己词库中的字句来表达,比如“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这句歌词,我们可以稍微改动一下——“好像春风开在花儿里”,以此表达对于春风的理解。字词虽一样,但却有眼前一亮的效果。有时只是顺序对换一下,也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
在陈芳以“行走在春天”为题的创意表达作文指导课中,她首先利用学生自己写的作文作为例文进行赏析,鼓励学生找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创意表达的方法——描写春天,不仅是写景,也是写动物、写人、写情感,最后引导学生从构思、语言和表现形式多方面进行自我创作。[25]整节课中,教师也提到语言表达要新颖,涉及词语、句式和修辞等许多方面。在写作中,新颖的语言表达可以提升作文的艺术性,更能直观地激荡人的灵魂,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和兴趣。
无论是何种写作主题,学生要想写出表现自我意识的文章,就要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并耐心地创造,从共通的情感体验中寻找到自己独有的观察角度和感受,反反复复地进行创造性写作练习,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写作风格。
注释:
[1]吴宗海:《试论袁枚<续诗品>对写作理论的贡献》,《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第25页。
[2]凌云:《袁枚<续诗品>简论》,《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73页。
[3][11][12](清)袁枚著、王英志注评:《续诗品注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80页,第78页,第9页。
[4][8][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4页,第5页,第26页。
[5]韩小龙:《语文核心素养中审美意识与思维品质的关系辨析》,《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4期,27页。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 jcj_kcjcgh / 201404 / t20140408_167226. html,2014年4月8日。
[7]张艾功:《文化自信:语文课程的重要核心素养》,《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32期,第7页。
[10]温儒敏:《守正创新用好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人民教育》,2020年第17期,第51页。
[13]唐芸芸:《意深词浅:袁枚“性灵”的特征与呈现方式》,《青海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第111页。
[14][19]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2页,第8页。
[15]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44页。
[16]果麦编:《孩子们的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50页。
[17](清)袁枚著、顾学颉校:《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18]凌云:《袁枚<续诗品>阐释》,《苏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第83页。
[20]陈薇:《低吟话景,思辨谈情——以<济南的冬天>为例谈初中语文写景散文教学》,《中学教学参考》,2018年第31期,第24-25页。
[21]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23页。
[22]张洁:《教你写好仿写作文的三个思路》,《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2年第6期,第26-27页。
[23]黄红日:《学古与著我——试论袁枚诗论关于继承与革新的辩证观》,《丽水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7页。
[24]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41页。
[25]陈芳:《行走在春天里——<有创意地表达>作文指导课》,《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5期,第38页。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