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飞跃
一座木拱廊桥豪迈地跨过闽东新丰河。
脚下的廊桥名紫桥,癸卯年年初刚刚复建剪彩通行。
明丽的阳光在清冽的河面上铺展,折射出鱼鳞状的波光。初冬的风儿不躁,不动声色地擦过河床上翠绿的树梢,擦亮了我的双眸。
廊桥因桥上有顶或架屋,又称屋桥、亭桥、瓦桥,又因可避风雨,也称为风雨桥;而在古田,有人称之为“蜈蚣桥”“厝桥”或者“有屋顶的桥”。在南方,峰峦夹峙之间,涧泉流泻,交通严重受阻。古代能工巧匠站立于险滩绝壁之上,站立于江岸村落之畔,调动聪明才智,用心琢磨,建造起各种方便通行的桥梁,其中不乏造型别致的廊桥。
漫步于新丰河紫桥的廊屋下,是11月16日下午,心底荡漾亲切的暖流,思緒仿似河床的绿树摇曳。水源充沛的古田县,属闽江、鳌江两大水系,除闽江主干流外,还有古田溪、霍口溪和武步溪等支流,叫得出名的溪流数十条。正因为水力资源丰富,古田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曾经两次献出自己美丽的家园:1958年,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四级梯形水电站——古田溪大型水电站建成,第二年水库蓄水,逾千年历史的古田县城和周边69个村(居)沉入水底,新县城在距离旧城西南9公里的罗华乡庄洋里屹立而起。
古田一座县城在水下,一座县城在水上。缘于此因,今生的紫桥在水上,前世的紫桥在水底。
新丰河上的冬风,注视着我从桥东走到桥西,又从桥西走到桥东,将近85米长的廊屋,像是穿越于千年时光的隧道。
古田溪是闽江北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屏南县鹫峰山西南,流经古田旧城的溪段,因北溪与东溪汇合后笔直如剑,称为剑溪。古田雅称玉田,清乾隆辛未年(1751),知县辛竟可总修、教谕温廷选、县丞边廷魁协修的《古田县志》沿用明朝名宦、莆田人林俊《古田县记》的说法:唐代开元以前,古田是古侯官(今福州)辖地,刘林巨姓世代居住此地,一代代人在这里耕田,故称古田。因曾经产过青玉,别称玉田。
当地文友说,城垣曾经是保障安全的重要依靠,清光绪年间大修的城墙,设有东西南北四向大门,临溪城墙还开设多个水门,方便官民出入。建在东门与北门之间的一保水门(教场门)口北溪出口处的紫桥,既是旧城通向北溪对岸的唯一大桥,也是古田县与屏南县联结的孔道。人立紫桥,可以看到北溪与东溪汇流后的剑溪。因廊桥建在东门外,城门一开紫气东来,桥以紫命名,听着都觉得吉祥。
在紫桥附近的剑溪之中,长期冲积的泥沙垒起一块冈陵起伏的陆地——溪山洲,宋淳化二年(991)乡人构亭其上。宋庆元三年(1197),韩侘胄禁“伪学”,朱熹被夺职罢祠,惨遭迫害,回闽后,应林用中、林允中、余偶等门人的邀请到古田散心。林用中的老家西山村位于古田县城以西十里处,朱熹先在村里的西山书院讲学。一天,朱熹来到古田县城,步出东门,乘船渡过剑溪登上溪山,眼观双溪流水澄碧,四周环翠的风景美得难以形容,深积心底的郁闷刹那间消失,欣然匾其亭曰“溪山第一”。宗室诸进士与门人善解人意,在亭边筑建书院供他讲学,书院以溪山命名。
不难看出,紫桥周边的地理位置格外重要,无论什么年代都需要有一座桥,起码也得有一座结构简单的桥,可惜我仅读到宋至明于此建桥寥寥数语的记载。《古田县志》(乾隆版)记云:紫桥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中国廊桥分为石拱廊桥、平梁木廊桥、悬梁木廊桥、八字撑木廊桥、木拱廊桥等形式。木拱廊桥结构最为特殊,亦称叠梁式风雨桥,因形如彩虹,又称虹梁式木构廊屋桥,而紫桥却是工艺复杂的歇山顶木拱廊桥。
古田人对紫桥爱入骨髓。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于年久紫桥颓败,县民卢文乐倡议大修。每一个工序的目标,在一丝不苟的施工中完美实现。时光流转,转眼已是乾隆十一年(1746)的夏天,平时温驯的溪流,被倾盆的大雨激怒发威,漂涌的巨树横冲直撞,击塌逾半的桥墩。限于财力,又没有合适的人可以主持大局,紫桥未能及时修复。天有不测风云,工程修复还没有找到突破口,翌年六月,古田再次洪涝,紫桥受损更加严重。正在回乡守孝的乾隆七年(1742)进士、山东陵县(今陵城区)知县叶标元眼见货运人行受阻,心急如焚,自荐承担主修的职责。这一刻,他的内心异常强大,这一刻,他的眼神睿智无比。
在叶标元感召下,名匠彭帝光不计报酬加入复建队伍。经过一番充分筹备,当年仲冬时节,动工建桥的场面异常热烈。没有人意料到,正在竖梁时,仅存的廊屋却被大火烧尽。叶标元没有气馁,他安慰众人道:“我本来就想全部翻新,为了节省费用只进行局部修建,如今火神知道我原来的用意,我们不妨彻底大修,没有什么可怕的。”彭帝光不愧是能工巧匠,他深入浅出的分析,通俗易懂的指导,再加上线条刚毅的脸庞,工匠们竟渐渐听得入迷。叶标元动用各方人脉劝募的1300两银子不敷用度,遂自捐600多两。经过近两年的重建,乾隆十四年(1749)晚秋,一座长200米、高12米、宽6.3米,六墩五孔的木拱廊桥终于告竣,其中两孔可通船只。在古城还在沉浸于虹桥通行的喜悦中时,叶标元却因操劳过度与世长辞。他的可歌可泣的壮举,感动全城男女老少。
壮观的廊桥,深藏着彭帝光等匠人高超的造桥工艺——桥梁、桥板、桥屋全是木结构,嵌合部位全用燕尾榫卯接,未用一根铁钉。巍然壮观的紫桥通行后,再现官吏驿使和耕牧商贩骈肩错趾的景象。
叶标元修复的不仅仅是廊桥,更是百姓的光明与未来。
紫桥与环翠阁、溪山第一亭均是翠屏山麓临溪的主要古迹,而“翠屏朝雨”则名列“玉田八景”。紫桥复建后,为翠屏山再现了一大景观。温廷选曾经站立紫桥上,目睹晨雾,有感而发吟下一首七绝名诗:
北峙屏山敞紫桥,云蒸雾湿自朝朝。
磨青迭翠开宫扇,咫尺为霖遍九霄。
这位温廷选,便是那位协修乾隆辛未版《古田县志》的县学教谕。
水底的桥,曾经是水上的桥。时光悄悄溜走,紫桥屡圮屡修。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十九日古田洪水肆虐,漫入城池积水数尺,鸡飞狗跳,临溪房舍一排排倒塌,紫桥首当其冲,怎么可能幸免?同一年,丁寿田、陈世英、陈廷镳等地方贤达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带头捐款1800多元,建了桥头的马头墩,因资金难以为继只得中辍。
此后15年,两岸百姓只得凭借摆渡过溪,只有孤独的桥墩烦躁地静听溪水的呜咽。15年,在历史的长河里不算长,而在与寻常生活有关的节点里显得格外漫长。1919年,修复紫桥又一次摆上议程,屏南邑绅郑威明联手古田相关人士分途募捐重建,周有理担任建桥的“头手”师傅,他的大徒弟丁秋香襄理。周有理是位有追求的匠人,一生中不知道遇到多少次挑战,每一次他都选择去尝试、去求新,竭力将自己承接的桥梁打造成地标。实地丈量了地形,叠梁式木拱廊桥蓝图很快绘就。这种廊桥的营造技艺发端于宋代,也称虹桥、飞桥,施工时由大木组成多节拱骨,交错纵横地搭架,具有简便短构长跨、预制装配、强度好等性能,是中国对世界桥梁史的突出贡献。
闽东桥屋下的木拱桥大都采用一根根长木头交错穿插摆放,不费一钉一铁,像是“编”出来的,又称“编木拱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周有理与丁秋香召集所有工匠议事。建筑是千秋事业,工匠们不敢马虎,事先备足竹筷等材料,按比例做成虹桥模型,直到青壮匠人站立其上不塌才付诸实施。这一次大修,用了6年时间。很快地,提速古田与屏南等地货物的流通。
我思绪涌动,一直在想着心事,返回桥头时,视域一片柔媚。下午的阳光洒满《重建紫桥碑记》石碑,投射在石阶上的,不仅是光影,更是安详与恬静。
赑屃驮负的碑石黑底金字,镌刻这样的内容:“1958年,因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古田溪水电站,县城搬迁。1959年,紫桥随县城没入浩瀚的水库中……”曾经与几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交谈,知道库区内涉及搬迁的有43154位群众,大部分在县内异地安置,其中6092人外迁异县安家落户。谈到县城一寸寸被淹没,这些老人泪水潸然。
存在于老縣城人的记忆里并津津乐道的紫桥,幸运地被列为异地复建项目。选址花费不少心思,最终定址在城区京台高速公路莲桥出口附近的古田溪一级支流新丰河下游。
定格在旧照片中的紫桥,宛若一张“藏宝图”,时隔数十年后,终于有一众有心人如获至宝,会同经验丰富的造桥工匠,反复琢磨个中的暗码,几易其稿修改蓝图,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紫桥的模样。
古田的新地标以及城市会客厅,是新生的紫桥的定位,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复建紫桥,更显示建设者超前的眼光。
新丰河不如龙源溪宽,新的紫桥为三孔等跨木拱廊桥,全长84.1米,宽6米。桥上立柱120根,两端的檐角高高翘起,好像正在展翅的鸥鹭。在桥头与桥尾两端,以多级石阶与地貌现状巧妙衔接。桥长虽不及原桥的一半,但形制比之前宏伟。为了延长廊桥使用寿命,严格采用我国古代桥梁传统营造技术,木料经过精心挑选,稍微腐蛀的弃之不用,木料还经过防腐、防虫、防水等工艺处理,组装时轻吊轻放,避免损伤。梁与柱衔接不用铁钉,全部采用卯榫拼装而成。可以这样揣想,人身上的潜能是巨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都能激发出潜能。桥廊两侧的长椅和栏杆,以及内部与外观美丽大方的细节,体现了设计者科学和审美的前瞻眼光。
踅回原路拾级而上,廊屋的斗拱精雕细琢。仰头望去,南北两侧的横梁上的额枋,都有浮雕图案。南面额枋雕刻从古田置县至移民新城的代表性建筑,计26幅;北面额枋也有26幅,与之对称,雕刻着为古田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名人的典故。这些给人以感动的场景,也是古田人产生缕缕乡愁的渊薮。
确实,紫桥不普通,它有文化、有艺术价值,承载着乡情乡愁。水上的桥在眼里,水底的桥记心上,在凝思的原点,我隐约听到汩汩流向心池的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