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超惠 张浩
摘要:绿色发展潮流下,研究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对于发现ESG评价的价值、投资者高效决策、企业应对融资约束,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1年我国部分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选取经营风险与信息风险为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负相关,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是有效中介变量。因此,企业重视ESG建设、投资者高效利用ESG评价、评级机构保证评价质量及政府加强监管至关重要。
关键词:ESG评价;融资约束;经营风险;信息风险
一、引言
2006年4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金融倡议支持下,提出“责任投资原则”,主张将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纳入投资决策参考。早在这之前,随着经济发展,投资者对企业的评判已不再局限于市值、经营收入和盈利能力等传统财务指标,而是将关注点延伸到企业是否具备正向的环境、社会等外部效应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在此趋势下,横跨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的ESG理念应运而生。ESG理念被视为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企业界的具象投影,其内涵既包括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核心纲领,也包括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可借助的行动指南与工具。实践中,ESG包含三个环节,即ESG披露、ESG评价和ESG投资。ESG评价作为ESG实践的中间环节,是一种关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ESG评价能够给予投资者信息补充,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及企业融资。本文目的在于,实证分析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探究具体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二、文献综述
作为新兴的评价体系,ESG评价被愈来愈多的投资者纳入决策参考。Asante-Appiah(2020)研究发现投资者會通过ESG评价衡量企业声誉;Zumente和Lace(2021)指出获得ESG评级的企业与未获得的企业在交易量上差异显著。国际上已形成如MSCI等较为成熟的ESG 评价体系,国内ESG评价体系起步虽晚,但以我国国情为依据,对行业准则、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所得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我国企业的ESG表现。关于融资约束的含义,Myers和Majluf(1984)的融资优序理论认为,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理性的外部投资者要求较高的融资成本以进行风险补偿,所以企业融资应按照先内部、再外部的顺序;在此基础上,Fazzari等(1988)正式提出融资约束的概念,即融资约束是指当企业自有资金无法满足投资意愿,转而进行外部融资所面临的困难。针对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王琳璘、廉永辉等(2022)在研究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时,指出ESG表现与融资约束负相关,但未深入研究。陈玲芳和于海楠(2022)发现融资约束抑制ESG表现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高杰英、褚冬晓等(2021)认为ESG表现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企业投资效率,肯定了ESG表现与融资约束的负相关关系。方文彬、王晨等(2022)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ESG表现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基于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对ESG评价及融资约束的单独研究较为丰富,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就略显单薄了。虽然诸多学者指出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负相关,但鲜有展开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缺乏使得该结论欠缺说服力。此外,ESG评价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还不够明晰。因此,本文将实证ESG评价与融资约束的负相关关系,并探究具体影响机制。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首先,良好的ESG评价通过降低经营风险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经营风险是企业由于战略选择、产品价格、销售手段等经营决策引起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活动,必然成为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投资者的关键决策参考。基于声誉保险角度,企业的社会信誉资本所具备的保险功能,能在企业面临突发负面事件的时候发挥作用,通过抵消负面事件的冲击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而ESG评价重点关注企业在环境及社会层面的担当,良好的ESG评价有助于树立企业敢于担当和乐于奉献的正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社会信誉资本。基于信息监督角度,良好的ESG评价意味着企业有更好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素质,由于其自身原因产生经营风险的概率偏低;同时,ESG评价高的企业受到更多关注,外部监督更严格,恶意隐藏经营问题的难度较大。
其次,良好的ESG评价通过降低信息风险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依据信息经济学,信息的充分性及准确性,是影响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而实际中,金融机构等投资者不可能获得完全多及足够准确的信息,所以存在信息风险。较早研究企业融资约束的学者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外部资金管理者对投资项目评估成本的升高,进一步造成外部融资成本变高,是企业内外部融资成本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术界,“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正相关”的结论,得到广泛认可。Francis et al.(2004)发现,造成企业股权融资成本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较差。良好的ESG评价,意味着企业信息披露充分且质量较高,由此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风险。
最后,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企业的存续与政府、股东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密不可分,更加重视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表现的企业,普遍存在较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更易获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资源依赖理论也认为,企业可通过积极投资于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更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并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综合以上多角度的分析研判,本文做出假设1、2。
假设1: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负相关。
假设2: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在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为沪深两市A股主板部分上市企业,采用来自Wind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间范围为2009年至2021年。在对所有连续型变量进行1%以及99%的缩尾处理之后,最终保留20752个有效样本观测值用以本文的计量分析。
(二)变量选择
本文被解释变量为融资约束(FC),采用WW指数,数值越大代表企业融资约束越大。解释变量为ESG 评价(ESG),采用华证指数提供的“AAA-C”九档评级,并从高到低赋值为9~1。中介变量为经营风险(OR)和信息风险(IR)。对于经营风险(OR)的量化,本文采用经行业和年度均值调整后的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来衡量,该值越大,说明经营风险越大。对于信息风险(IR),则首先对琼斯模型进行改动,然后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用该计算结果度量信息风险;该值越大,代表信息风险越大。本文控制变量包括资产负债率(LEV);企业规模(SIZE);前10大股东股份占比;净资产利润率(ROE);企业产权性质(STATE),以企业是否为国有企业测度;大股东关联(LINK);高管持股比率(MHS);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Dual)等。
(三)模型设定
以企业融资约束(FC)为被解释变量,ESG评价(ESG)为解释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构建模型(1)。
FCi,t=a0+a1ESGi,t+∑Controli,t+ε(1)
其中,FCi,t表示企业融资约束,ESGi,t表示ESG评价,∑Controli,t表示控制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a0表示常数项,a1为待估变量回归系数,i表示公司,t 表示年份;a1若为负数,则假设1成立。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的中介效应。在模型(1)基础上,设定模型(2)和模型(3)。
Mediai,t=b0+b1ESGi,t+∑Controli,t+ε(2)
FCi,t=C0+C1ESGi,t+C2Mediai,t+∑Controli,t+ε(3)
其中,Mediai,t表示中介变量;b0和C0表示常数项;b1、C1和C2表示待估变量回归系数;其余变量设置等同于模型(1)。模型(2)检验ESG评价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模型(3)检验将中介变量视作控制变量之后,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若b1、C1和C2均不为0,则经营风险与信息风险起中介效应,假设2和假设3成立。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从表1可看到,WW指数均值为-1.025,标准差为0.075,标准差远小于均值绝对值,说明观测间的融资约束程度的差异较小,同时均值与中位数相近,说明融资约束为非偏态分布。ESG评价均值为4.129,各观测平均ESG评级为B级。经营风险(OR)均值为4.142,标准差为4.809,标准差大于均值绝对值,说明观测间经营风险存在较大差异。信息风险(IR)均值为-0.015,标准差为0.088,标准差远大于均值绝对值,说明观测间信息风险存在较大差异。
(二)基准回归分析
表2基准回归分析表,第一列分析了ESG评价对融资约束影响的总效应,ESG的估计系数为-0.00187,在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负相关,假设1成立。
第二列在第一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了中介变量经营风险,经营风险的估计系数为0.000453,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经营风险对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列报告了ESG评价对于经营风险的回归结果,ESG的估计系数为-0.0501,在5%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ESG评价对于经营风险具有抑制作用。综合第二列和第三列回归结果,经营风险在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第四列在第一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了中介变量信息风险,信息风险的估计系数为0.0608,在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信息风险对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五列报告了ESG评价对于经营风险的回归结果,ESG的估计系数为-0.00458,在5%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ESG评级对信息风险具有抑制作用。综合第四列和第五列回归结果,信息风险在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因此,假设2成立。
(三)稳健性检验
采用替换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是将被解释变量融资约束,由原先的WW指数替换为KZ指数。表3第一列中,ESG的估计系数为-0.0752,在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OR和IR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回归结果不受融资约束具体指标选择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
(四)内生性分析
为避免反向因果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滞后一期的ESG评级作为工具变量,表4报告了工具变量回归结果。第一阶段为内生变量ESG对工具变量滞后一期的ESG的回归结果,滞后一期的ESG的估计系数为0.683,在1%的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调整R方为0.571,F值大于10,说明滞后一期的ESG不是弱工具变量。第二阶段回归结果,第2-3列为OR的中介效应回归结果,第4-5列为IR的中介效应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均保持基本一致。将内生性问题纳入考虑之后,中介变量仍然有效。
六、结论与启示
结果表明,ESG评价与企业融资约束负相关;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在ESG评价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首先,ESG不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已经能影响到企业融资约束;企业要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和目标战略当中去,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增加环境效益,完善ESG信息披露,争取较好的ESG评价。其次,评级机构要保证ESG评价的質量;ESG评价已成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完善性至关重要;评级机构要加强对企业ESG相关信息的挖掘,采用高效精确的方法分析整理,得出客观科学的评价结论;各评级机构在严格自身管理的同时相互监督,避免徇私舞弊。再次,投资者深入理解ESG,发掘ESG评价的参考价值,并将其与其他材料有效结合,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最后,政府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维护与ESG评价有关的市场秩序,引导ESG向高效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ASANTE-APPIAH B.Does the severity of a clients negative 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utation affect audit effort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20,39(03):106713.
[2]ZUMENTE I,LACE N.ESG rating—necessity for the investor or the company?[J].Sustainability,2021,13(16):1-14.
[3]Modigliani,F.& Miller,M.H.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03):261-297.
[4]Fazzari S M,Hubbard R G,Petersen B C.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Brookings Paperson Economic Activity,1988(01):141-206.
[5]王琳璘,廉永辉,董捷.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22(05):23-34.
[6]陈玲芳,于海楠.ESG表现、融资约束与企业绩效[J].会计之友,2022(22):24-30.
[7]高杰英,褚冬晓,廉永辉,郑君.ESG表现能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吗?[J].证券市场导报,2021(11):24-34+72.
[8]方文彬,王晨,徐筱.企业ESG会降低融资约束吗?——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介效应[J].贵州商学院学报,2022,35(03):35-47.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