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针灸大成》论心身疾病辨治探赜*

2024-03-18 08:32吴天明李岩琪
光明中医 2024年6期
关键词:针灸大成心身疾病配穴

吴天明 席 强 李岩琪

心身疾病是在疾病发生、发展、康复过程中与社会心理因素紧密相关的一类疾病[1]。研究统计,几乎80%的人群曾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身疾病,遍布全身各器官系统、涉及临床各科,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健康和生活[2]。西医学认为,心身疾病有生物学、心理等病因,发病机制主要有神经生理机制、神经内分泌机制和免疫机制等[3],治疗主要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主,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情绪,但长期使用仍可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4]。中医治疗心身疾病多基于古代情志致病理论,重视心理疏导,辨证遣方,用药灵活多变[5]。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因在焦虑、抑郁、失眠、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心身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取得良好疗效而得到广泛应用[6]。

《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撰著,是针灸学术历史上的第3次系统总结,后世医家多有注解,具有图文并重、重视临证的特点。该书虽未提出心身疾病病名,但有颇多关于心身疾病的记载,验证了七情致病学说的诊疗正确性与可行性[7]。本文拟对杨继洲《针灸大成》中有关心身疾病的论述进行整理总结,以期对心身疾病的临床选穴、学术研究提供文献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方法以《针灸大成》[8]作为文献检索来源,手动检索符合条件的心身疾病的论述、穴位治疗和医案。

1.2 纳入标准①同时具有情志因素与功能性疾病的穴位主治条文,如“鱼际……主心烦少气,腹痛不下食”,情志因素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②明确含有情志原因的疾病处方条文,如“烦心喜噫:少商 太溪 陷谷”。③提及社会、心理因素作为病因或诱因的医案,如“己卯岁……近因下第抑郁,疾转加增”案。

1.3 排除标准①仅含情志疾病未提及功能性改变的条文,如“喜笑:水沟 列缺 阳溪 大陵”。②普遍认为属常见功能性疾病但原文未提及情志因素的条文,如“胀而胃痛:膈俞”。

1.4 数据规范化处理①原文未明确区分的穴位结合上下文、注解、所在经络加以判断,如“三里”为手三里或足三里;“通谷”为足通谷或腹通谷。②穴位名称、归经、特定穴的规范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9]、《经外奇穴名称与定位》[10]。

1.5 数据处理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将符合条件的原文按条文编号、卷数、原文页码、穴位名称、穴位归经、穴位所在部位、特定穴属性、刺灸方法录入Excel软件,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腧穴归经共检索到涉及心身疾病的穴位87个,累计频次140次。分析其归经情况,经脉应用频次最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共计20次,占总频次的14.29%;其次为任脉,用穴频次18次,占比12.86%;其后是足阳明胃经,用穴频次16次,占比11.43%。见表1。

表1 《针灸大成》中涉身心疾病的穴位归经分析

2.2 腧穴使用频次选取87个穴位、140次频次中使用频率在3次及以上的穴位,频次最高者为足三里(5.00%),其次为中脘(4.29%),其后为肺俞、大陵(3.57%)。见图1。

图1 《针灸大成》中涉及身心疾病的穴位使用频次≥3次的穴位

2.3 腧穴所在部位将人体划分为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腰背部、胁肋部、四肢部6大部分,将穴位分布按照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其中四肢部穴位使用频次72次,占比51.43%;其次为胸腹部,共计26次,占比18.57%;其后为头面部和腰背部,共计16次,占比11.43%。见表2。

表2 《针灸大成》中涉身心疾病的腧穴所在部位分析

2.4 特定穴属性分析在所有穴位中,70个有特定穴属性,占比80.46%;特定穴的使用频次总计116次,占总频次82.86%。70个特定穴中,章门、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列缺、公孙、关元、中脘、膻中、日月、期门、大陵、太渊、足临泣、太溪、神门等17个穴位具有2种或2种以上特定穴属性。将70个穴位按特定穴属性分类,使用频次最高的为五输穴(包含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共52次),其次为交会穴(35次),其后是募穴(16次)。见图2。

图2 《针灸大成》中涉及身心疾病的特定穴属性分析

2.5 常用腧穴刺灸法对比《针灸大成》中有“治之在吾人也,有同异后先之辨”“既吞得气,宜用补泻”“灸不三分,是谓徒冤”之记载,体现杨氏对穴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各有不同要点。对使用频率在3次及以上的穴位进行统计,梳理其在《针灸大成》中关于针刺深度、留针时长和艾灸壮数的记载。见表3。

表3 《针灸大成》中涉及身心疾病的常用腧穴刺灸法分析

3 讨论

3.1 取穴规律探析

3.1.1 取穴广泛 量少质佳《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云:“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足以成功”。杨氏在临床治疗心身疾病时取穴广泛,除手太阳小肠经未使用外,其余十三经脉、经外奇穴均有涉及,并且穴位涉及全身部位。可见,虽心身疾病包含种类众多,但杨氏在治疗时,可以根据疾病广泛取穴,如同为怒气致病,口眼斜需选用颊车、合谷、地仓等;心胸疼痛需选用大陵、内关、曲泽等;咳逆发噫需选用膻中、中脘、大陵等。杨氏单列“经外奇穴”1篇,与“穴有奇正策”互参,在心身疾病的大范围内,结合具体病证,给出最佳的穴位治疗,穴简力专。

3.1.2 重用特定穴杨氏在治疗具有心身共病表现的疾患时,特定穴占选穴总数的80.46%。特定穴主治规律强、应用范围广,重用特定穴对于治疗常见心身疾病意义重大,如《针灸大成·心脾胃门》治疗虚烦口干,独取肺俞,因背俞穴具有治疗相应脏腑、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证明了特定穴的疗效,鲜琦琦等[11]收集近20年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145篇临床文献,认为单纯性肥胖人群主要证型为肝郁气滞,治疗应以特定穴为主,再按证型配穴。本研究发现,《针灸大成》最常使用的特定穴为足三里,李雪梅等[12]基于穷举法探讨合募配穴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最佳选穴方案,得出两穴方案为足三里配天枢;三穴方案为足三里、上巨虚配天枢。由此可知,临床上特定穴的使用是提升治疗效果的优质选择。

3.1.3 多种配穴方法灵活应用研究表明,《针灸大成》主要运用本经配穴+双特配穴、五输穴+五输穴、合穴+合穴等配穴方法[13]。在治疗心身疾病时,《针灸大成》也有相关记载,如“或因他事所关,气攻两胁疼痛”所致挫闪腰胁痛,选用尺泽、委中、人中,即上下配穴法;治疗烦闷不卧时选取太渊与公孙,是同名经配穴法的体现。多种配穴方法的运用,可以加强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全身性心身障碍表现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不同医家多有发挥,如符文彬教授善用四花穴、四关穴等阴阳调和组穴,疗效显著[14]。有学者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技术,认为远部配穴针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可能是通过枕叶和楔前叶达到对患者脑功能活动的调节[15],为配穴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现代研究依据。

3.2 辨治规律探析

3.2.1 审查病因 辨证论治《针灸大成·针有浅深策》言:“夫曰先曰后者,而所中有荣有卫之殊;曰寒曰热者,而所感有阳经阴经之异”。强调针灸治疗务必辨清荣卫之分、阴阳之别。杨氏医案中,记有“辛未,武选王会泉公亚夫人患危异之疾”案,杨氏认为“考其为病之详,变化多端”,系统分析怒、喜、悲、恐、惊、劳、思等所致病证的特点后,认为需“以五行相胜之理,互相为治”,最终“目即开,而即能食米饮”。杨氏对九气、十多为主的情志致病理论有所发挥[16],告诫后人对疑难杂症的病因分析应当慎重,不同的情志致病因素需灵活准确地辨证论治。

3.2.2 病涉多脏 整体治疗杨氏在《针灸大成·通玄指要赋》注解中告诫后人“知行气所在,经络左右所起,血气所行,逆顺所会”,才能“除疼痛于目前,疗疾病于指下”。当精神因素涉及多个脏腑功能性病变时,临床应从脏腑整体观、形神一体观进行辨治。如《针灸大成·心脾胃门》治疗烦闷不卧选用太渊、公孙、隐白、肺俞、阴陵泉、三阴交,内含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手足、阴阳经并用,形神合一。临床上,孙建华教授基于心身医学视角治疗功能性胃肠病,认为其病位在脑、脾及肠腑,发病关键在于心、脑、神失调,治疗尤重调神[17],与《针灸大成》观点吻合。

3.2.3 针药并用 善用灸法《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云:“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焫不能以达”,充分体现杨氏针、灸、药并用之临床诊疗思想。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心身类疾患的治疗分析可知,除心俞的记载之一提及“不可灸”外,其余11个使用频率在3次及以上的穴位,均可使用灸法,甚至出现“灸五百壮,少亦一、二百壮”等描述,体现杨氏对灸法的重视。在杨氏医案中,也有“治妇人丧妹甚悲,而不饮食,令以亲家之女陪欢,仍用解郁之药,即能饮食”的记载,体现传统中药、心理疏导在治疗心身疾病时同样具有重要地位。

4 结语

心身医学是近年来新生的一门医学学科,目前各项研究主要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但总的来看,对于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治疗难以直接做到药到病除。针灸等非药物疗法是中医独特优势。《针灸大成》是代表杨继洲思想的重要学术著作,通过梳理条文得知,杨氏治疗心身疾病时,取穴广泛,量少质佳,重用特定穴,多种配穴方法灵活应用,强调辨证论治,整体治疗,善用灸法。当代医家应在前人的基础上积极结合现代医学成果,以古鉴今,形成更加完善的防治体系。

猜你喜欢
针灸大成心身疾病配穴
《针灸大成》治疗泄泻浅析*
心身疾病 宜先治心
《针灸大成》治疗赤带的经验浅析
《针灸大成》歌赋之对穴配伍规律研究❋
您了解心身疾病吗?
《针灸大成》中列缺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老年心身疾病诊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心身疾病
——心理导致的身体疾病
杨金斗松筋点动配穴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
“对位配穴”的临床应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