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意识在幼小衔接课程中的培养,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对幼儿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可以让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锻炼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介绍合作意识在幼小衔接课程中的重要性,并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旨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实现幼小衔接。
【关键词】合作意识;幼小衔接课程;对策
作者简介:巴晓玲(1989—),女,甘肃省酒泉市第二幼儿园。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基础阶段,关系到幼儿未来的成长。在幼小衔接期,幼儿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合作意识是指幼儿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积极参与合作活动,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幼小衔接课程是为了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而设计的。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幼儿将了解相关的学科内容和更多的学习方式,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一、合作意识在幼小衔接课程中的重要性
在幼小衔接课程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培养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幼儿的合作意识,可以使幼儿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掌握更多的社交技能。第二,有助于对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强化。通过合作意识的培养,幼儿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在分工合作中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的要求。第三,有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一起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幼儿需要与他人沟通、协商,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创造性思维。第四,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意识的培养,幼儿能够参与到有趣的合作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及动力,提高活动参与度。同时,合作活动也可以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2]。
二、合作意识在幼小衔接课程中的培养对策
(一)趣味化游戏
在幼小衔接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化的游戏,让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和协商,引导幼儿一起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达成共识。教师需要创造出各种合作的机会,为幼儿布置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幼儿一起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互助。另外,如果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色,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激励幼儿继续发展合作意识[3]。教师通过趣味化的合作游戏,可以帮助幼儿积累合作经验,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以游戏“贴人”为例,首先,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或其他图片,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告诉幼儿“贴人”是一个趣味化的合作游戏,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在五分钟之内完成任务,并且告诉幼儿游戏的目标是让尽可能多的人贴在一名指定的幼儿身上,构建“人山人海”的场景。其次,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指定每个小组内被贴的一名幼儿,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要互相合作,将自己的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尽量贴在指定的幼儿身上,且要避免推搡。游戏结束后,教师要观察每组的成果,评选出贴的人最多的小组,并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引导幼儿分享感受,思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提出改进合作的建议。
(二)场景化设计
教师可以在幼小衔接课程中,采取场景化设计的方式来提升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创建一些场景,为幼儿提供与他人一起合作的机会,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互相合作完成任务,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激发合作意识。
以“场景模拟及再现”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在开始授课之前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让幼儿了解本次活动需要进行场景化设计,引导幼儿通过合作模拟并再现一个特定的场景,通过活动明确合作的重要价值。接着,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名场景主角(被其他幼儿模仿的对象)。随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景,如去超市购物、去医院就医、开展消防救援等,向幼儿介绍所选的场景,让他们一起讨论和设计场景应包含的关键元素和细节。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所选场景,让每个幼儿确定自己的角色,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任务。除每个小组的场景主角外,其他成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顾客、医生、消防员等。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角色,为幼儿提供一些现成的服装和道具,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在幼儿模拟并再现场景时,教师可以扮演观众的角色,观察和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最后,教师要与幼儿一起讨论每个小组的场景再现效果,引导幼儿思考在团队合作中如何与小组成员进行互动和协商,让他们讲述自己体验的过程,说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
(三)多维度融合
在幼小衔接课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维度融合的方法对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幼儿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设计相关的合作学习任务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确保幼儿可以完成,以此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幼儿在合作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小组成员共同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另外,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些合作学习的资源,如有关合作学习的故事书、游戏道具等,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活动参与和交流。
以“自制器械”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向幼儿解释活动的目标,并让幼儿分组进行活动,在小组内自行选出设计师(负责设计器械)。设计师要与组员一起讨论和确定拟设计并制作的器械,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确定作品的主题、制作步骤和所需材料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的材料,如纸板、彩纸、胶水等,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寻找和利用身邊的材料。其次,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按照设计方案,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和工具合作制作器械。在此期间,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进行动手操作。每个小组完成器械制作后,需要向其他小组进行使用方法的演示,并互相交流和分享本组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方法。在用自制的器械进行玩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小组内展开合作、沟通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围绕合作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思考,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合作学习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亲子共参与
教师可以在幼小衔接课程中,通过亲子共参与的方式来强化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如制作手工、玩游戏等,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对幼儿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家长可以在合作前与幼儿一起制订合作目标,并共同努力以实现这些目标,让幼儿能够与他人进行分工合作,提高社交能力。合作活动结束后,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反思活动过程,总结合作经验。通过这样的反思和总结,幼儿可以加深对合作的理解,发现合作中的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
以活动“我们的节日”为例,这个活动需要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旨在强化幼儿的社交能力,增进亲子关系。首先,教师可以在活动前发给家长邀请函或用电话通知家长,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其次,教师可以解释活动目标,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庆祝节日,学会合作、分享和表达心中的感情。为了达到活动目标,教師可以为幼儿和家长提前设计一些与节日相关的制作贺卡、准备小礼物、做一道菜等活动。如在贺卡制作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讨论和设计贺卡的样式和内容。最后,在展示环节,教师可以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与家长一起制作的贺卡、准备的小礼物和做的菜,鼓励幼儿和家长互相表达对彼此的爱,并引导幼儿思考自己通过亲子活动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表达真情实感。
(五)注重多元评价
在幼小衔接课程中运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可以推动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幼儿的合作意识提升和多元化发展。教师需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对幼儿的具体表现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分析,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合作中的表现如何,是否获得了成长,进一步提升合作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评价活动,让幼儿互相评价,促使幼儿学会关注他人在合作中的表现,给予他人积极的反馈和可行的建议,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感受母爱”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准备一些与母亲相关的素材和道具,如母亲的照片、母亲的录音、母亲的手写信等,并在后期采取多种方式评价活动效果(评价表如表1所示)。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与母亲的互动,评价幼儿用笑容、拥抱、亲吻等表达对母亲的爱的能力;也可以通过了解幼儿对母亲的认知情况,判断幼儿能否认出照片中的母亲、说出母亲的基本信息等,评价幼儿对母亲的了解程度。
通过对不同方面的观察和评价,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幼儿对母爱的感受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并以多元化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全面评价。活动结束后,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结语
在幼小衔接课程中,教师需要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这样能够为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也能够促使家庭与幼儿园的联系变得更紧密,让家园共同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杨雅婷.如何做好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学工作[J].新教育,2023(17):99-101.
[2]吴炼华.基于培养合作意识的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发[J].基础教育论坛,2023(11):88-89.
[3]史琳,盛婉莹.幼小衔接背景下STEAM教育课程建构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