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玲,谢丽玲,黄日林
(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临床上,肠套叠多由于幼儿回盲肠游动性较大、小肠系膜较长、淋巴组织丰富等原因,造成肠管套入相连肠腔,致使肠内容物受阻。小儿肠套叠为儿科常见急腹症,该疾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未获得及时准确的治疗,可致肠出血、坏死甚至穿孔等诸多急危重症,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可使治疗的有效性得到充分保障,使患儿预后更加理想[1-3]。该疾病常常因为患儿无特异性表现,使得病情判断比较困难,并且结合X 线检查,误诊率、漏诊率均较高。近几年,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其在各种急腹症的诊断中,发挥显著作用。超声为目前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检查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广泛,深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4-5]。本文选择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肠套叠的患儿68 例,探讨在诊断肠套叠过程中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联合浅表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选择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肠套叠的患儿68 例,在接受治疗前,均接受常规腹部超声、浅表超声及二者联合检查。受试者均进行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检查,并以此为金标准。68 例患儿中男性49 例,女性19 例;年龄5 个月~3 岁,平均年龄(1.32±0.31)岁;病程1~12 个月,平均(4.22±1.33)个月。所有患儿均有腹痛症状,65 例有呕吐表现,61 例有腹部包块,38 例有恶心呕吐,23 例有腹泻腹胀症状。
纳入标准:(1)患者因腹泻、呕吐、哭闹、果酱样黏液便等原因就诊;(2)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脏器功能异常或疾病;(2)合并其他急腹症;(3)合并其他肠道疾病;(4)中途退出。
常规腹部超声技术检查,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东芝Aplio400 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在检查操作开始前,调整探头频率为3.5 MHz,探查到包块后,指导患儿仰卧,对腹部实施全面探查,做好记录,一旦观察到明显的“同心圆”征象,则可以将病情确诊为肠套叠。
浅表超声技术检查,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东芝Aplio400 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在检查操作开始前,调整探头频率为7.5 MHz,探查到明显包块之后,实施横纵两切面的扫查,对最大径线、内外直径进行测量,观察包块情况、回声情况,对淋巴结增大情况予以了解,并探查血流情况、积液情况。同时对邻近肠管也需做好全面探查,一般检查过程中会受到患儿腹腔内气体的存在,对图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可更换体位后再次探查,以提高检查的准确率。
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检查,具体操作为:超声引导下,利用Foley 管涂抹石蜡油后经肛门插入50~70 mm,气囊注气后,试拉此管无松动滑脱,既可注水将37 ℃左右生理盐水自灌筒注入肠内,灌筒距肛门高度60~80 cm,水压最高不超过7.84 kPa,注水量控制在400~1 000 mL。
以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腹部超声及浅表超声单一及联合检测结果;比较不同检查方式诊断肠套叠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学表现。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检查阳性61 例,阴性7 例;常规腹部超声检查阳性57 例,浅表超声检查58 例,联合检查61 例。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结果 单位:例
常规腹部超声及浅表超声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与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单一检查(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率高于浅表超声单一检查(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效能[%(n/m)]
联合检查检出61 例存在腹部肿块,21 例处于右上腹,20 例处于右中腹,10 例处于左腹,10 例处于肚脐上方;61 例存在典型超套叠超声图像,超声横切面“同心圆征”、纵切面“套筒征”等,见图1、图2。部分患儿影像学图像可观察到包块内部点状、棒状血流信号,也可探及肠壁水肿,肿块内容无血流信号,术后病理证实为肠坏死。本组患儿的检查结果可显示出包块周围有淋巴结肿大回声,有少数患儿可观察到游离液性暗区。
图1 同心圆征
图2 套叠近端肠管扩张
小儿肠套叠作为儿科急腹症,年龄在十八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6-8]。研究显示,肠套叠为造成儿童梗阻的重要因素,若未获得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很容易因此贻误治疗时机而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安全[9-11]。近年来,由于我国儿童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病毒感染,解剖学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得肠套叠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对广大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同时患儿家庭所承受的经济负担也会明显大。通常肠套叠能够自愈,或通过注射阿托品等神经递质阻滞剂药物的发生,对病情进行控制,以达到肠道结构复位的目的。
临床对于小儿肠套叠,通常建议在早期进行诊断,并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可达到积极防治肠套叠的目的[12]。以往临床上多数情况下根据X 射线所得到的相关影像信息,对肠套叠进行辅助性诊断,但由于X 射线对儿童机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较大,因此逐渐被其他技术所取代。经腹部超声检查、浅表超声等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会对儿童造成辐射损伤,且具有较为理想的稳定性,检查结果更加准确[13]。但尽管经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对腹腔包块外形进行较好观察,但是不能观察包块的内部结构,体积较小的包块也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单纯以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该疾病,出现漏诊、误诊情况的可能性较大。
浅表超声检查过程中,所应用的超声波探头,分辨率水平相对较高,对于包块血流能够产生较高的灵敏度,而且可对包块的内部情况进行全面的扫描与了解,能够对体积较小的包块情况进行准确探测[14]。肠套叠超声影像的横断面通常情况下会呈现出同心圆靶子样的基本特征,而纵切面则普遍呈现套筒样状态。
本次研究利用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技术对肠套叠进行诊断,肠套叠超声影像表现为:肠套叠的病变部位则大多数集中在右上腹部,且靶标图像的直径长度相对较大,肠套叠病变的超声纵切面,呈现出套筒样的特征。肠套叠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右上腹部。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常见急腹症加以鉴别区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临床经验,对所得到的超声影像图做出具体、准确的分析,必要的时候,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与探讨,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
本次研究中,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检查阳性61 例,阴性7 例;常规腹部超声检查阳性57 例,浅表超声检查58 例,联合检查61 例;常规腹部超声及浅表超声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与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单一检查(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率高于浅表超声单一检查(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5]。其原因是,腹部超声探头频率相对较低,又加之受儿童腹部气体等影响或者是肠壁的影响,使得图像质量受到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医生判断,造成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浅表超声的探头频率相对更高,图像质量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证,对常规肠管的形态、走行能更好地观察,并且可观察到肠管壁蠕动情况,肠内容物流动情况也能够探及。从超声图像中可观察到,腹部明显包块,切面低回声且回声不均匀,一般会呈现出典型的横切面“同心圆征”或者是“靶环征”,经纵切面扫描,肠管呈平行排列。腹部超声检查无法探及包块内部血流情况,对小包块的灵敏度也较低,单独应用效果不佳。浅表超声通过高频探头,可探及包块内部血流情况,对小包块的灵敏度也更高,两者联合,为肠套叠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参考。
综上所述,肠套叠患儿在诊断过程中,应用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浅表超声技术,可及时发现病情,联合应用后,可显著提高诊断效果,为疾病的治疗争取更多有效时间,使患儿的转归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