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首英,陈任政,陈智慧
(阳江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阳江 529500)
脑梗死并脑出血是严重脑血管疾病,发现不及时或未能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脑组织严重损伤、坏死、软化等,威胁患者生命[1]。早诊断、早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前提,需要选择高效、准确率高的检查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2]。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应用于脑梗死并脑出血诊断中价值高[3]。两种检查手段的技术原理不同,在病灶检出率及准确率方面存在差异,各有优点和不足。为了提高脑梗死并脑出血病灶检出率、诊断准确率,需要明确CT、MRI 的应用、技术特点等,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选择合适诊断方法。为此,本研究选择2022 年1 月—2023 年4 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 例疑似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CT 与MRI 应用价值。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 例疑似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 例、女性36 例;年龄61~83 岁,平均(70.64±2.15)岁;体质量指数21~25 kg/m2,平均(23.54±1.02)kg/m2。
纳入标准:(1)存在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等症状;(2)病例资料完整;(3)均符合CT、MRI检查适应证;(4)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合并颅脑外伤;(3)精神疾病、沟通障碍等依从性差患者;(4)需急诊手术者。
CT 检查:使用飞利浦64 层螺旋CT,设置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7 mA、螺距1、扫描层厚5 mm、扫描层间隔10 mm、矩阵512×512、窗位40~50 HU、窗宽80~90 HU。先进行常规CT 扫描,根据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增强CT 扫描。增强CT 扫描需对患者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剂量50~60 mL。注射速率3~4 mL/s。注射完成后20 s 对患者进行扫描。CT 扫描完成后,将图像资料统一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清晰图像。CT 图像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共同阅片,给出各自的诊断结果,诊断结果一致可以直接确诊,诊断结果不一致需要加入一名医生,少数服从多数。
MRI 检查:应用西门子3.0 T 磁共振成像系统,设置层厚5 mm、层间距1.5 mm、矩阵256×256。进行T1WI、T2WI、弥散成像扫描。(1)T1WI 序列:设置TR 2 000 ms、TE 18 ms。(2)T2WI 序列:设置TR 5 000 ms、TE 130 ms。(3)弥散成像:TR 4 100 ms、TE 81 ms。b 值:0、500、1 000 s/mm2。对患者进行横断面、矢状面扫描,发现病灶后开展增强扫描。按照0.6 mL/kg 计算钆特酸葡胺剂量,经肘静脉注射。扫描图像上传至工作站处理后,由两名经验丰富医生阅片,医生的诊断结果相同可以确诊,诊断结果不同时需加入一名医生,少数服从多数。
(1)以脑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 与CT检查诊断效能;(2)比较脑梗死并脑出血不同部位诊断准确率;(3)比较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准确率。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脑血管造影检出阳性74 例,阴性2 例;MRI 检出阳性74 例,阴性2 例;CT 检查检出阳性64 例,阴性12 例;MRI 诊断准确率、灵敏度高于CT(P<0.05);两者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MRI 与CT 检查结果 单位:例
表2 MRI 与CT 诊断效能比较[%(n/m)]
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显示,74 例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不同部位分布分别为,丘脑20 例,脑叶9 例,基底节45 例,MRI 对脑叶、基底节病灶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P<0.05)。见表3。
表3 比较脑梗死并脑出血不同部位诊断准确率[n(%)]
MRI检查病灶直径≤2 mm准确率高于CT(P<0.05);病灶直径>2 mm 时MRI、CT 检出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不同直径病灶检出准确率[n(%)]
脑梗死并脑出血一般由脑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发病率高,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起病隐匿,不容易被发现,容易漏诊,影响疾病治疗。脑梗死并脑出血病情复杂、发展迅速,需要对患者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挽救患者生命[4]。目前,临床上对于脑梗死并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技术,包括CT、MRI,各有优点和不足[5]。脑梗死并脑出血可以通过脑血管造影确诊,视其为诊断“金标准”。但是,脑血管造影属于有创检查,费用高,具有一定应用限制,因此一般不作为首诊检查方法使用。临床上诊断脑梗死并脑出血应用CT、MRI 较多、较为普遍,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
CT 作为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通过常规扫描、增强扫描获得清晰的图像,能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观察患者颅内病灶的实际情况,对病灶准确定位,同时可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6-7]。CT 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都比较高,对于脑梗死并脑出血有比较高的病灶检出率,诊断准确率也较高[8-9]。但是,CT应用于脑梗死并脑出血诊断中可能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出现伪影,影响医生对于患者病灶的观察与判断,会出现漏诊或者误诊[10]。尤其是当病灶较小,出血范围小时,CT 检查对于病灶的检出与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容易漏诊[11]。MRI 检查应用于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病灶检出与疾病诊断中,可以通过进行横断面、矢状面等多个截面的扫描,得到丰富的影像学资料,相比于CT 检查获得的图像资料更加丰富、清晰,并且为医生提供了更多角度的观察机会[12]。对于微小病灶的发现有一定优势,可以准确判断出病灶的数量、位置,评估病情[13]。MRI 诊断脑梗死并脑出血准确率、灵敏度高于CT(P<0.05)。MRI 对脑叶、基底节病灶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P<0.05)。提示MRI 在脑梗死并脑出血诊断中应用的准确率高于CT。分析原因为:CT 应用于脑梗死并脑出血诊断中可以获得明确的病灶部位,对出血量准确估计,同时可以判断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是否形成脑疝。患者进行连续CT 平扫对血肿扩大情况进行评估,有助于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指导疾病治疗。但是,CT 检查对于早期微小病灶或者隐匿病灶容易遗漏,原因是图像中未能清晰显示出病灶的特征。另外,脑干、小脑梗死灶,颅内小梗死灶,CT 检查中图像显示都不够清楚,诊断应用具有局限性,需要进行头部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分辨率高,通过弥散加权成像可以非常早显示出缺血组织部位、大小,并且能够将皮下脑干、小脑病灶显示出来。本文结果显示病灶直径≤2 mm 时MRI 检出率准确高于CT(P<0.05)。提示在微小病灶诊断方面MRI 应用价值高于CT。分析原因为:MRI在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断应用中没有骨性伪影,对脑干、后颅窝处病灶显示结果清楚,整体的诊断准确率比CT 高,尤其是对微小病灶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另外,MRI 检查利用磁场、射频脉冲电信号进行成像,对人体无辐射伤害[14-15]。而CT 发射X 线会有一定辐射,在应用时存在限制条件。MRI 与CT 在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诊断中应用,前者的检查时间长于后者、费用高于后者。若患者体内有金属或患有幽闭恐惧症等,无法进行MRI 检查,并且在急性颅脑损伤、钙化灶方面的诊断应用效果不如CT。因此,在对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患者个人意愿等,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使用。
综上所述,CT 与MRI 在脑梗死并脑出血患者诊断中均有一定应用价值,MRI 对不同部位、不同直径病灶检出准确率高于CT,诊断方面存在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