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辨力提升的阅读教学设计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2024-03-13 02:47韩祥利
中学语文 2024年6期
关键词:觉醒

韩祥利

余党绪在《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提出:“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笔者选择以母题、议题、问题(所谓“三题”)作为组织与推进的要素:以母题确立文本的核心价值,以议题确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问题驱动思辨读写。为便于记忆,将此策略简称为‘三题定位,思辨读写’”。[1]

母题、议题、问题代表了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种角度的对整本书的认知,其中母题表示的是不同民族、文化下探索社会共通性的问题所在或人类探索自身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议题是基于母题逻辑,围绕文本个性对其中内容所形成的一种认知结构,最后从这种结构之下对学生提出具有反复思考价值的问题。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尝试对鲁迅《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进行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一、强化深度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2022 年版新课标提倡中学生要“深度阅读”“自主建构知识”以及“深入思考”,但当前阅读教学存在快餐式阅读、浅阅读的现象,尤其如《阿长与〈山海经〉》作为经典的长难文更是此类问题的重灾区。由此,学生需要回归文本,发展思维,发现与建构文本的意义。《阿长与〈山海经〉》作为鲁迅的回忆性散文,其文本内涵决定了母题、议题、问题的宽度与厚度,有着思维阅读的必要性。

二、拓展思维阅读

所谓思维阅读是师生围绕某一母(主)题或多个议题选择一段内容,而后师生围绕问题进行阅读与集体构建,最终形成知识迁移的过程。《阿长与〈山海经〉》作为回忆性散文既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哲学,也凝聚了深刻的情感内涵。在拓展思维阅读的过程中,要以阅读的母(主)题为基础,以议题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问题导向的学习。在集体构建与互动讨论中实现思维碰撞,拓宽对文章的理解,构建更为综合和深刻的认知框架。

【教材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编排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属于现代散文,以“小人物”的故事为主题。课前阅读提示,《阿长与〈山海经〉》的引导设计巧妙而有深度。提示一,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联系,巧妙地引出“阿长”人物轮廓,让学生在课文注释的指引下自主阅读,感受阿长的人物弧光;提示二,引导学生关注《山海经》的性质,结合个人实际和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对鲁迅小时候的读书偏好与当今学生的差异进行对文本更深层次的思考。课后内容,形式上分为“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个模块,分别体现“双线结构”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内容上,问题设置更加细致、层次分明,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探究。基于此,对教材中的课前阅读提示、课后练习、注释等内容进行剖析,从中汲取养分设计母题、议题、问题,能够实现对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有机融合。

【设计思路】

《阿长与〈山海经〉》中重点讲述的是鲁迅对保姆“阿长”情感态度的转变,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的原因,以故事进行了具体的叙述。文章表达了鲁迅对“阿长”的敬意以及反观鲁迅自己对“阿长”的愧疚,描述了“阿长”的善良一面。

对《阿长与〈山海经〉》而言,其中所讲述的故事及文本所反映的情感主旨,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已然较为明确,但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旨在不断地帮助学生学会读写,懂得思辨。无论是整本书教学还是教材选文的教学都离不开这一特定的事实而单独存在。不同的人阅读同一本书也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引导学生对《阿长与〈山海经〉》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思辨思维。

基于《阿长与〈山海经>》中既定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三题定位”中“议题”的认知结构较为明确,而如果要让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思辨效果,可以从宏观角度的“母题”着手改变“三题”的定位,或者改变“议题”的认知结构重新设置问题。但是这样的思路切口较大,如“大海捞针”,很难有准确地定位。因此,不妨从《阿长与〈山海经〉》的文本出发,先提出几个建设性问题,再反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磨炼学生自身对文本内容的洞察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文本的敏感性,基于自身的阅历及认知,提出具有创设性的想法及建议。

(图1)

【教学过程】

任务一:

1.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阿长与<山海经>》,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文本内容中可能发生的其他故事;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对前五句中表示景物的字词挑选出来,不少同学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设计说明:鲁迅写《朝花夕拾》之时与小时候完全是儿童与成年人两种不同的视角,但是从鲁迅的情感变化来看,真正对阿长发生情感变化,产生“敬意”的是成年时期,儿童时期的鲁迅是不喜欢作为保姆的阿长的。这是鲁迅对儿童时期的他的一种“觉醒”与“觉悟”,阿长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对鲁迅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作用与影响。

2.提炼关键词:“觉醒”“觉悟”

3.围绕关键词“觉醒”“觉悟”,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鲁迅“觉醒”的是什么呢?“觉悟”的是什么?

(2)从“鲁迅发现阿长还有善良宽厚一面”出发,同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时常发生,结合自身经历,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及感受呢?

设计说明:“觉醒”与“觉悟”是近义词,但是却存在本质区别。鲁迅觉醒的可能是对人性未知可能的一种发觉,而觉悟确是发现这件事的对与错。结合《阿长与〈山海经>》可发现,鲁迅写《朝花夕拾》之时,并不是孩提时候看人的“单纯”,已然发现阿长是丰富的,是多面性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小时候鲁迅与成年鲁迅对人性思考的觉悟,与从前与现在的身份也恰好是对应的,小时候爱憎分明到成年时的多愁善感,这才是真正人的成长,是一种自我的剖析。

任务二:

1.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总结阿长的形象特征,并总结表现其形象特征的事例。

表1

2.结合“鲁迅发现阿长还有善良宽厚一面”,从小组讨论的结果出发,对比图表,有哪些发现?

3.从阿长的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阿长性格产生的可能性因素。

设计说明:任务一和任务二可以诠释现代人们在进行群居生活时,对一个人个性的评价偏向于单面性,甚少考虑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多种可能,忽略了其人性多面性的存在,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复杂,才是人们从生活中需要结合不同的事例进行反复思辨的。而复杂人性的产生,不仅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的原因才导致了如今的结果,人性不仅存在“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伴随。

任务三:

1.如果把《阿长与〈山海经〉》看作一则具有时间线发展的故事,从阿长与小时候鲁迅之间关系变化的角度来看,是什么样的?

2.鲁迅作为《朝花夕拾》的作者,记录自己孩童时期的生活,这种生活隐藏着鲁迅情感的变化,那么故事中的人物自身是否有情感变化呢?他们的情感变化有可能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呢?

3.选择小时候的鲁迅或阿长作为你小说的主角之一,对《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内容进行猜想并扩写,使之符合故事的逻辑,前后连贯并流畅。

设计说明:无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其他的小说作品,都以类型化人物塑造为主,重点刻画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性格特征,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十分生动且形象。而这种小说的描写方法,也有相对负面的影响。人们对小说人物某一种形象特征的认知,会使得读者将这种“认知”带入到社会及生活中去,使得部分人对人的认识过于片面,缺乏全面且深刻地思考,为此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相处的鸿沟。任务三的设置,从横向的角度出发,通过时间线将人物可能随之发生的变化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了解人性发展的诸多可能性,懂得人性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一种过程,而这样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环境及经历的影响而随之产生的。因此,不可以“窥一豹而见全身”的思路去考量每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也不可以以之去随意评判一个人。

由此,从任务一、任务二到任务三,已经可以窥见,本文已经从任务一中的问题得到“人性的复杂”与“人性具流动性”的特征,结合母题、结构性议题及问题三者的定义来看,此结论属于结构性议题的范畴,因而,需要再从结构性议题实现向母题的转化。

任务四:

1.确立母题

设计说明:余党绪在《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确定母题”中提到“如何确立母题?笔者根据十几年的探索,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即基于文本、学生本位、人生关怀。”而人性的复杂及流动性的特征,是伴随着学生成长的阵痛而来。因此,母题可以确定为“成长的阵痛”。因而,从母题到问题的过程推导可以总结为:

(图2)

如今的碎片化阅读过于泛滥,学生在碎片阅读中很难确立自己对世界、事物的真实认识,例如“刘学州事件”等社会性事件可以发现部分人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而这样的环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想及生活。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事物有更好地认知,笔者结合文本,从学生本位及人生关怀的角度出发,增进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其领悟到自身不仅需要像鲁迅一样不断地学习,懂得通过阅读反观自身,及时的“醒悟”,并在这段“醒悟”中完成“成长的阵痛”。而且伴随着成长的阵痛,教师也需要及时予以教育,对学生未来踏入社会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对其未来的成长与学习助力。

猜你喜欢
觉醒
父权社会下女性主义比较
浅谈《觉醒》中爱德娜身边的三位男性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位居两极的《旧约圣经》女性形象
压抑与反抗
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反抗
疯癫女人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