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死边缘探寻生命的意义

2024-03-10 16:34王琛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生命意义心理危机亲子关系

王琛倩

摘要:一名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初二男生,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而多次出现自杀想法和行为。在辅导中,心理教师通过治疗师导向沙盘技术和短期焦点问句,帮助学生宣泄情绪,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期待和渴望;通过家校联动进行危机干预,修复亲子关系,完善并扩大其人际支持系统,帮助其探寻生涯的方向,发现自身的价值和生命意义。

关键词:焦虑;抑郁;心理危机;生命意义;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7-0061-05

一、个案概况

小Z,14岁,初二男生,于北京出生。体形偏胖,戴着眼镜,面部表情看起来较深沉。自述人多时会出现手抖、腿抖甚至心脏疼等症状。曾在小学六年级时被医院诊断为焦虑和抑郁状态,一直服药。

小Z现在家庭成员为一家四口,家里有个妹妹6岁,上小学一年级。父亲是4S店经理,妈妈从事药品销售工作。原来家住北京郊区,父母为了让小Z到市区上学,在他上小学时搬家到现住址。在上小学前小Z经常与姥姥姥爷居住在一起。

小Z假期两次尝试过吃药自杀,父母并没有发现。前几天尝试过用刀抵在自己脖子上自杀,擦破点儿皮。小Z声称自己就是个废物,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班主任反映:小Z在初一时状态挺好的,自从初一下学期以来学习状态逐渐变差,特别害怕上课老师叫他回答问题,跟同学交流也会表现得特别紧张,说话声音极低。小Z有学习的动机和努力的行为,能基本完成学校的作业。初一时考试成绩还不错,初二开始成绩下滑。

妈妈反映:小Z心思细腻,平时想得多说得少。在家里很少和父亲交流,和妈妈关系还可以。过年的时候因为父亲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小Z,小Z情绪激动,第一次与父亲公然对抗。

二、分析与评估

(一)个性因素

小Z性格内向,心细敏感,在气质类型的测评中是典型的抑郁质。小Z日常在生活和学习中容易受消极暗示,比如,总说自己状态又受药物影响了,在人多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不行,就是个废物等。

小Z常常对家人、同学和老师察言观色,谨言慎行,甚至选择朋友都是精心物色。小Z总是会考虑别人感受,无意中给自己带来了过多的思想负担,但却很少向别人表达。这使得小Z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焦虑和抑郁情绪。

(二)家庭因素

小Z自述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这是他自卑的一部分原因。更多的原因来自小Z的父亲,父亲从小Z小学三年级开始对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很满意,也对小Z在家里不怎么说话的性格感到窝火,经常骂他是个废物,这不仅成为亲子矛盾升级的导火索,更是小Z内心深处自卑感的重要来源。小Z说特别痛恨自己的父亲,但很少向家里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近期情绪激烈时有种想杀了他的冲动。

小Z说姥爷理解自己,也经常鼓励自己,并且姥爷讲的道理自己能够听进去。感觉姥爷是自己内心最亲近的人,但后来姥爷由于生病住院,很少能看见他,最终于小Z四年级时去世。

重要他人的离世已是小Z内心的重大创伤,而父亲因为怕耽误小Z学习,几次阻止他探望姥爷,更加深了小Z与父亲的矛盾。此外,小Z父亲反对他想去当消防员的想法,让小Z认为自己的梦想被践踏了。

亲子关系的长期对立,加上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梦想得不到支持引发了小Z的无价值感,加重了他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在对小Z做初步评估后,我与小Z制定了心理辅导的目标:改善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解除危机状态,找到合适的情绪调节途径;发现生命意义感,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完成亲人告别,激发动力

小Z说前几天尝试过用刀抵在自己脖子上自杀,擦破点儿皮。我问他是什么阻止了发生更严重的后果,他说是因為姥爷。姥爷是小Z的重要他人,亲人离世是一个创伤事件,而小Z在姥爷去世的时候因为疫情无法亲自送别,内心有太多的情绪没有得到宣泄。

我利用空椅子技术,将椅子放在小Z面前代表姥爷,请他表达出想对姥爷说的话。小Z在充分表达了对姥爷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父亲曾经不让他去看望姥爷的不满后,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在我的引导下,小Z与“空椅姥爷”继续展开对话,小Z说如果姥爷在这里,会让他好好学习和生活,将来能有个稳定的工作和好前途。所以小Z在初一的时候学习非常努力,为了考得好成绩曾经连续一周熬夜学习。姥爷虽然过世了,他仍是自己最大的精神支柱。

第二阶段:呈现家庭关系,宣泄情绪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来访者在沙盘中摆放家庭成员的位置,能够清晰明了地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问题,以及家庭成员在这个系统中是如何互动的。

小Z认为自己现在的病是家庭问题所致,为了看到家庭系统对小Z造成的影响,我请小Z在沙盘里摆出自己的家庭成员(见图1)。

离小Z最近的是过世的姥爷,其次是姥姥。小Z说父母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妹妹身上,父亲对妹妹和对自己的态度很不一样,同样的事情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会遭到父亲训斥,而父亲对妹妹就是和言和语。

我让小Z把对父亲的感受用沙具摆出来,小Z用蛇代表攻击。我请小Z把对父亲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小Z“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但声音微弱,因为他说自己平时不会表达生气。

于是我引导小Z练习,用能够代表自己内心真正感受的语言力度表达。在练习的过程中,小Z和我讲述了对父亲痛恨的几件事。在这个过程中,小Z对父亲的感受从攻击的蛇,转而到愤怒的龙,最后变成了一只悲伤的鸟。

这是小Z人生第一次能够有机会去充分地表达出内心压抑的情绪,在得到接纳和允许后,小Z反而降低了攻击父亲的冲动,转而关注自己的内心。提及悲伤的感受,小Z说自己从小很懂事,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他从小就为家操心,从各方面为他们省钱,但是从来没有表达过。而父亲却觉得他一事无成,不仅说他是个废物,还践踏他想当消防员的梦想。

第三階段:用焦点解决问句挖掘生命意义,转换视角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认为,面对问题任何人都不会无所作为,尝试解决问题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反应。咨询师在同理支持来访者的同时,应激发来访者看到自己已经在发挥作用的能量与取得的小成功,以及突破困境的小办法。

在这一次咨询中,小Z提及周末父亲喝酒后向自己主动道歉,感到有些意外,对父亲的恨意减少了很多。我用评量问句让小Z评估了对父亲的不良感受,发现评分从之前的10分降低到5或6分。但小Z现在仍然有自杀想法,在早读的时候就会站在窗户边想活着有什么意义。我共情倾听小Z的感受,并通过焦点问句,引导小Z转换看问题的视角,看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寻找可以调解情绪的途径。

以下为咨询片段。

师:最近自杀的想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小Z:今天早读的时候,7点40那会儿。

师:当这个自杀念头到来的时候,你会想一些什么?

小Z:我无法像一个正常人一样。

师:当你觉得自己无法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时,你感觉怎么样?

小Z:我讨厌这个病。

师:然后呢?

小Z:我就想自杀,想找到一个解脱自己的方式。

师:你想要解脱,你会做些什么吗?

小Z:我会走到窗户边上,打开窗户。让自己的腿下去。

师:当你想要这样做的时候,并没有真的去做,是什么阻止你这样去做?

小Z:我想到我的姥爷和妹妹,就觉得不能这样死了。

师: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姥爷和妹妹会怎样呢?

小Z:我姥爷在世的话,肯定会很伤心。我妹妹也许会困惑我不在了,但时间长了就忘了。

师:你姥爷离开这么久了,你忘了吗?

小Z:没有,一直记得。

师:姥爷离开你,你从来没有忘记,而且他深深地驻留在你心里。那你怎么就知道妹妹会很快把你忘了?

小Z:(思考)嗯,确实是,她应该也不会忘。

师:我感觉到你身上有一种特别强烈的责任感,即便在这么痛苦的情况下,都想着自己的家人,不愿意放弃自己。

小Z:是的,我从小就这样,做什么都想着别人的感受。

师:就像你之前和我说的,你现在都会为家人考虑经济问题,自己省着花钱。在你这样的年龄阶段特别难得。

小Z:是的,我会想到别人都想不到的那些。我总是想为家人、朋友做些什么。

师:所以,我能感觉到你身体里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强烈的责任感,一种是厌世情绪,两种力量好像在打架。当厌世情绪出现的时候,责任感也会出现,把你从那种状态里拉回来。

第四阶段:危机干预,探讨自杀意念,寻找支持资源

这一次咨询是小Z突然来访,他感觉自己想死的念头挥之不去。我再次使用咨询师导向沙盘技术引导来访者去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来访者在调整改变沙盘的过程能够释放无意识中的能量,使他们内心积压已久的能量转化到其他的区域,从而促使来访者整体心理系统达到平衡,产生自我治愈和成长的效果。

小Z下课来到我的办公室,自述腿软,发抖,胸闷,上课划了自己,坚定地说自己不想活了,下午完全无法坚持上课。我让小Z用沙具代表他此刻内心的感受,小Z用“蜘蛛”代表自己的反感,“蛇”代表愤怒,“蝎子”代表忧虑。用“黑色的桶里有个斧头”代表身体感受:胸闷。用刀代表自杀想法。(见图2)

在我的引导下,小Z围绕这些沙具开始讲述,小Z自述人生没有意义,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没有价值感。认为自己学习不好,活着就没有用。我问如果沙盘里出现什么,会让这种不舒服的感受好一些?小Z放了兔子代表乐观,植物代表积极,我引导小Z与积极意象进行对话,但最终他还是转回到了自杀想法,围绕无价值感,生命没有意义之类的语言循环。我问小Z此刻身体的感觉,他用“沙漏”代表想哭但哭不出来的情绪。

我共情小Z的不容易,提及他“好像这么多年来一直压抑着什么”。小Z说“是自卑,跟了我好多年。”小Z用“红蛇”代表自卑,认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个失败者,活着没有意义。我问及生活中有没有能够让他感受到有意义的人。小Z用天使代表老师,用笑着的猫代表班里的一个同学,说他们的陪伴会让自己感受好一些(见图3) 。

辅导结束时,我让小Z评估当下的感受,他的难受程度从最开始的10分降低到7分,自述胸闷的感觉好一些了。离开时我握着小Z的手,给他支持和力量,并告诉他天使会一直在。让小Z相信自己的智慧,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

第五阶段:奇迹问句,建立支持系统,家校联动

奇迹问句是短期焦点解决的代表问句之一,也是将会谈思路从探讨问题转为思考解决之道的关键问句。一般问法如下:“假如今天晚上,你睡得很香甜,半夜奇迹发生了,你今天的问题解决了。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有什么不一样,让你知道奇迹发生了?”

这次辅导,小Z最开始还是与我讲述自己的自杀想法和念头,觉得自己没什么留恋的了。上课划自己手腕,并与班级一个厌食症学生交流自杀的方式和途径。但随着对奇迹画面的想象和描述,小Z发现能赶走自杀念头的是考上好高中,得到家长认可的期待。虽然当下成绩不理想,但依然渴望得到父亲对自己努力过程的认可。

随后,我约谈了小Z的父母,并与班主任一起交流了小Z的状态。小Z父亲在得知小Z的内心感受后,承认自己平时情绪太冲动,给孩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表示想要调整但缺乏方法。我建议小Z的父母学会共情,接纳孩子,给予他欣赏认同,并支持其梦想发展。

最后,为了保证小Z的安全,我请小Z父母签署了生命安全协议书。

第六阶段:修复关系,探讨生涯梦想,看到希望

小Z告诉我,最近他和父亲进行了一次深度沟通,这是他人生第一次主动尝试与父亲说出心里的感受。他自述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计划了有一个月的时间,还提前写了一封信,要父亲先学会倾听。小Z称这次沟通后感觉自己舒服多了,长久以来的心结彻底打开。小Z说自己担心期中考试,自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父母只看分数不看自己努力的过程,由此觉得人生没什么意义。我与他谈及人生的意义,小Z说自己不想平凡度过此生,还是想当消防员,喜欢助人。

對于小Z第一次敢于主动与父亲沟通,我给予了很大的认可,称赞他具有细心、有规划、善于解决问题的优点。谈及人生意义,我与他探讨了消防员的梦想对于他的重要性,肯定了他喜欢助人、勇敢、忘我的可贵品质,并探讨了父亲为何阻止他追求梦想的原因,也得到了小Z的理解。我还与他一起寻找可以替代消防员这个梦想的其他可能性,根据小Z的性格特点,他确定了自己未来生涯的方向——心理学和哲学。

随后,我引导小Z绘制他的人际支持系统图。在他的支持系统中,第一位是外班一个女生,第二位是姥爷,第三位爷爷,第四位是老师,有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第五位是班级两个同学,第六位是妹妹,第七位是奶奶,第八位是母亲,第九位是父亲。小Z说妈妈现在对他关注多了,而父亲也开始有了变化,学习倾听自己。

在绘制完系统图以后,小Z感受到自己拥有很多支持和温暖的人际关系。接着,我让小Z把他们的优点列出来,引导小Z看到这些支持者的优点其实折射的是自己的优势和价值,小Z点头表示认可。离开咨询室的时候,小Z借了两本心理学书,表示想要研读。

四、效果与反思

(一)辅导效果

小Z与父亲长期以来的矛盾解决了,他开始了与父亲有效沟通的第一步。他在学校里的朋友多了起来,情绪不佳的时候能够主动联系同学倾诉。此外,班主任、年级主任对小Z的状态关注有加,在他探索梦想的道路上也给予了很好的建议。

后来,放假了小Z没来咨询,父母还带着小Z和妹妹外出旅行,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感。虽然小Z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真正走出抑郁的状态,但相信在小Z父母和他自己的努力下,小Z会逐渐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二)辅导反思

在小Z的心理辅导个案中,生命的无价值感表面上是因为学业成绩不良,实际上是家庭不当的教养方式导致的亲子冲突,造成小Z长期以来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所致,小Z对自我多年的不断否定和攻击引发抑郁和焦虑。

在辅导的最初阶段,因为小Z内向、不善表达情绪的特点,辅导教师帮小Z充分宣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愤怒的背后是委屈和无力感,当小Z释放出内心的深层情绪后,才可能得以疗愈。这一过程是通过沙盘游戏进行的,沙盘游戏能够很快呈现出来访者无意识的内心世界,而在这一部分应该给予小Z更多的时间去体验,但由于学校辅导时间有限,结束得有点匆忙。

小Z因从小常被父亲批评是“废物”,自我价值感特别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小Z用功甚至过度学习,认为取得好成绩才是人生的意义,表面上是为了完成姥爷的遗愿,实则内心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他梦想从事消防员等助人的职业,认为即便牺牲自己也是值得的,这也是来访者内心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得到大家认可的精神寄托。因为小Z认为优秀而闪光的自己才是有价值的,而真正普通的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人本主义提到了绝对价值,指的是我们人作为人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不需要附加任何条件。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赋予的价值是相对价值,也就是说这种价值是有条件的,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只有当我们优秀了才有价值,表现不好就没有价值。要帮助孩子认可自己生命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是依附于成绩等外在评价,这一点对于教育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丰波,杨子阳,高碧莹.青少年亲子依恋对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21,9(12):705-712.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生命意义心理危机亲子关系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中职语文教学,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生命意义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