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青(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11)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的临床三级学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科室,疾病的种类繁多,涉及到的医学知识面十分广泛,护理操作复杂而精细,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模式发生了变化,促进了新护理教学模式的产生[2]。在以往的护理教学模式中,多以讲授法为主,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效果不尽如人意。启发式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带教老师用一定的知识和思维方式,通过设置问题、师生互动、演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推敲、理解,并从中获得知识[3]。启发式教学用于消化内科带教,能使护生带着问题、有意识、主动地学习,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60例护生展开观察,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消化内科护理实习生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2例为男性、28例为女性,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28±2.05)岁;对照组3例为男性、27例为女性,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31±2.0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干预组则应用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开展护理带教,主要内容有:①启发式备课:备课是启发式教学的首要环节,带教老师根据消化内科护理教学大纲、护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临床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启发式备课。在进行备课时要强调因材施教、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备课时,从护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同时,教师通过课外沟通和课上交流了解护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重点、难点问题,以此设计教学计划。②启发式授课:授课是启发式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主要目的是将消化内科护理知识通过带教老师的引导转变成学生的认知。带教老师根据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设计疑点问题和场景,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对学生实施启发式授课。课堂教学时,带教老师导入课程,并将传统的陈述授课变为以案例、提问等方式表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比如,护生在学习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时,带教老师可以提问,溃疡如果反复发作,黏膜的损伤程度越来越深,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情况?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学生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引起思考、讨论。带教老师还可以在课堂内设置临床实践的场景,以病例实践的方式将护生带入到临床中,充分地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护生在学习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后,带教老师可设置临床实践的场景,然后带教老师引导护生使用之前学到的知识为该例患者提出护理的诊断,实施护理操作,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帮助护生内化所学知识,并应用到临床中。③启发式结课:在一个病种或者章节结束时,引导、带领护生进行结课,帮助护生系统地梳理新的知识,并使用口诀、歌谣等方式加深记忆和理解。
1.3 观察指标 ①出科考核成绩:考核试题由带教组统一命题,分为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抢救能力、护理文书书写等成绩,每项成绩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生出科考核成绩越好。②护生岗位胜任能力:使用护生实习大纲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评价,共有护患沟通、护理前评估、护理操作、病例分析、健康教育五项,每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生护理能力越强。③护生学习情况:应用《学员学习期间学习情况评分表》进行评价,评价人为带教老师,项目有学习主动性、师生沟通充分性、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思考能力,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生学习情况越好。④教学满意度:应用《教学满意调查问卷》评价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调查对象为学员,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比较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均选择t值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用(%)表示,所有数据均选择SPSS25.00软件进行统计,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出科考核成绩 干预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抢救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分)
?
2.2 护生岗位胜任能力 干预组的护患沟通、护理前评估、护理操作、病例分析、健康教育等OSC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OSCE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生OSCE评分比较(,分)
?
2.3 护生学习情况 干预组的学习主动性、师生沟通充分性、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思考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学习情况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生学习情况比较(,分)
?
2.4 教学满意度 干预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n(%)]
实习是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过程,实习带教的质量对其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消化内科涉及的病种繁多,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相关的护理操作也比较复杂,因此对实习带教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外,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能熟练地对危重患者实施抢救[5]。传统的带教模式中,带教老师多以讲授法为主,护生在实习期间均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其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在操作技能、临床思维等方面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故教学质量欠佳,需要选择更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6]。
本次研究显示,干预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抢救能力、护理文书书写等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患沟通、护理前评估、护理操作、病例分析、健康教育等OSC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学习主动性、师生沟通充分性、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思考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将启发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不但能提高护生各项出科考核的成绩,还能提升其岗位胜任能力,教学满意度高。分析其原因为,启发式教学是指带教老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基础等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双向教学方法[7]。将启发式教学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生的带教中,强调护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带教老师充当引导者的身份,在教学前先结合教学大纲和护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备课,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授课的方式,将传统的陈述句转化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自行得出答案,在锻炼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其探索精神[8]。通过设置临床实践的场景,让学生独立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护理诊断和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9]。带教老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句进行知识梳理,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进一步加深了理论知识的记忆,知识掌握更加牢固[10]。
综上所述,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护生的学习状态更佳,建议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