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G53 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后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2024-03-08 12:15姚家芳李小旺
心电与循环 2024年1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冠脉心肌

姚家芳 李小旺

经皮冠状动脉(下称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较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开通冠脉相关梗死部位,进而恢复血流灌注,改善心肌缺血症状,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1]。但部分患者缺血心肌恢复血流灌注后,可能出现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心肌细胞结构变化、心律失常、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等现象,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导致AMI 患者预后不良[2]。因此,如何早期预测和治疗MIRI 是临床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目前临床主要根据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zymes,CK-MB)等生化指标等评估患者心肌功能状态,但各项生化指标主要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辅助诊断,受治疗及患者体内其他抗体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不高。血清MG53 是多功能三结构域家族成员之一,主要表达于心脏和骨骼肌中,可维持细胞完整性、保持细胞正常功能形态[3]。孙叶海等[4]研究发现,缺血性心脏损伤可导致血中内缘性MG53 水平升高,血清MG53 水平预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价值。可见,MG53 参与心脏的缺血预适应/后适应保护机制,但其在AMI 患者中的具体机制仍少见报道。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AMI 患者PCI 治疗后血清MG53 水平,探讨其对MIRI 的检测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21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 治疗的AMI 患者142 例,其中男80 例,女62 例,年龄43~68(59.38±7.42)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8~26.5(23.1±2.3)kg/m2;梗死部位:前壁84 例,下壁58例;糖尿病53 例,高血压69 例;吸烟史75 例,饮酒史63 例。纳入标准:AMI 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2019)》相关诊断标准[5];符合PCI指征并拟行PCI;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12 h。排除标准: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行PCI;原发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近期有手术史或创伤史;合并恶性肿瘤;合并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或传染性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PCI,术前予患者口服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规格:100 mg,批号:HJ20160684,德国拜耳医药保健公司)300 mg,负荷剂量的替格瑞洛(规格:90 mg,批号:H20193160,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180 mg 或氯吡格雷(规格:75 mg,批号:H20193160,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30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规格:20 mg,批号:H20193144,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口服20 mg,静脉注射肝素钠注射液(规格:2 mL/12 500 U,批号:H20033326,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100 U/kg。

1.2.2 PCI 治疗 采用桡动脉途径(若无法经桡动脉造影穿刺,则改为大腿根部股动脉进行),切口2~3 mm,从患者手腕桡动脉处插入导管,指引导管至待扩张冠脉口,在X 线下注射少量造影剂,直接观察冠脉狭窄情况,将相应大小球囊沿导引钢丝至狭窄部位予以适当压力进行扩张,扩张直至撑开血管腔,保持长时间血管通畅,放入支架,保持支架撑开状态。回撤器械,将支架留在病变血管内,以增加血供。

1.2.3 MIRI 诊断标准 患者PCI 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检查,MIRI 的诊断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相关标准[6]:(1)闭塞的冠脉血管再通后出现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经过药物治疗甚至电复律或电除颤治疗后,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仍存在;(3)冠脉造影显示术后冠脉前向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分级≤2 级,同时不合并血栓、痉挛或夹层等现象。对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则判定为MIRI患者,并纳入MIRI 组,其余患者纳入非MIRI 组。

1.2.4 血清MG53 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检测 抽取患者PCI 后第1 天空腹静脉血3 mL,室温下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80 ℃冰箱保存。采用中国安图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utoLumo6200)及美国LifeSpan BioScience Inc 公司生产的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G53 水平。采集患者PCI 后第1 天空腹静脉血6 mL,分装于装入带分离胶的促凝管和枸橼酸钠抗凝采血管中,取带分离胶的促凝管,3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ARCHITECTi2000SR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cTnI 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K-MB 水平。另取枸橼酸钠抗凝采血管,1 500 r/min离心15 min,取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二聚体(D-dimer,DD)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PCI 后血清MG53水平与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 的关系;绘制ROC 曲线,并计算AUC,评估血清MG53 水平对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 的检测价值,AUC 值>0.9表示检测性能较高,0.7<AUC≤0.9 表示有一定检测性能,0.5<AUC≤0.7 表示检测性能较低,AUC≤0.5表示无检测性能。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MI 患者PCI 后MIRI 发生情况 142 例AMI患者PCI 后出现MIRI 61 例(MIRI 组),发生率为42.96%。

2.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指标比较 MIRI 组患者血清MG53 水平高于非MIRI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指标比较

2.3 血清MG53 水平与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的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性分析,血清MG53 水平与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 呈正相关(r=0.386,P<0.001)。

2.4 血清MG53 水平对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的检测价值 将AMI 患者PCI 后MIRI 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发生MIRI=1,未发生MIRI 组=0),将血清MG53 水平作为自变量,绘制ROC 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G53 水平对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的AUC>0.7,具有一定检测价值,见表2、图1。

表2 血清MG53 水平对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 的检测价值

3 讨论

AMI 患者心肌缺血后,严重缺血部分心肌会相对休息,类似冬眠的状态[7],此部分心肌细胞的代谢率较低,而在PCI 治疗后心肌重新恢复血供,冬眠状态的心肌细胞得到氧供,进入工作状态。而积蓄的代谢产物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对其他正常细胞产生氧化损伤,进而发生MIRI,严重的可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8-9]。本研究中,142 例AMI 患者PCI 后有61 例患者出现MIRI,发生率为42.96%,略低于韩婷婷等[10]的研究结果,可能与样本量、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但与此同时,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AMI 患者PCI 后MIRI 的发生风险较高,临床需予以重视。

细胞膜的自我修复是细胞膜破损后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而研究证实,MG53 蛋白对损伤细胞膜具有修复作用,其对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在心肌修复、心肌缺血预适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得到证实[11]。本研究观察血清MG53 在AMI 患者PCI 后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CI 后发生MIRI 的患者血清MG53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IRI 的患者;经相关性分析,血清MG53 水平与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 呈正相关。研究发现,MG53 在心肌组织中存在两种内生机制,是心脏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适应保护所必需的,小鼠实验发现,重组人MG53 可减轻失血性休克引起的缺血再灌注细胞死亡和损伤,证实MG53 在机体中具有心肌保护作用[12]。同时MIRI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的主要表现为离子通道和电传导的异常[13-14]。MG53 介导维持心肌细胞的钾离子电流稳定,确保心肌细胞内动作电位图形的完整性,MG53 水平异常升高提示心肌细胞的钾离子电流功能失衡,提示心律失常的发生[15]。此外,MIRI 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开放线粒体转换通道通透性增高,导致通道开放,进而促进凋亡蛋白从线粒体释放至胞浆中,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而经研究证实,血清MG53 可与微囊蛋白3 形成复合物,形成的复合物与PI3K 的p85 亚基结合进而激活RISK 信号通路;此外,MG53 蛋白可提高Akt 磷酸化水平,血清MG53 水平升高,Akt 磷酸化水平升高,RISK 信号通路磷酸化修饰之后失去开放线粒体通透性转换通道功能,进而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崩解和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16-17]。提示MG53 蛋白可成为MIRI 的一个重要靶点,对MIRI 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G53 评估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 的AUC>0.7,具有一定的检测价值。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MG53 水平评估AMI 患者PCI 后MIRI 发生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患者PCI 后MIRI 发生率。

综上所述,AMI 患者PCI 后MIRI 发生率较高,血清MG53 水平与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 存在弱相关,且其对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 具有一定检测价值。但考虑到AMI 病因复杂,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剂量难以统一,可能影响血清检验结果;同时MIRI 发生机制复杂,包括缺血期引起的心肌超微结构、能量代谢、心功能和电生理等一系列损伤性变化,在血管再通后细胞内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钙离子超负荷、白细胞的炎症作用及高能磷酸化合物缺乏等诸多因素。故而后续还需积累样本量,分析血清MG53 与上述因素是否存在关系,以及控制上述因素进一步验证血清MG53 对AMI 患者PCI 后发生MIRI 的检测价值。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冠脉心肌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