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语言文化既包含了语言的基础知识,又包含了语言的应用能力。“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确定了语言文化的教学既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又需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课程的育人,融德、智、体、美、劳为一体,全方位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接班人。“双减”政策的出台,宗旨是要提质增效。“双减”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语文课程塑造孩子们的精神与灵魂,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原则
1.耳濡目染原则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确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审美创造,旨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敏锐感知、发现能力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这一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并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
面对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化阅读情感与表达情感出现的偏差,教师要注重耳濡目染引导孩子们正确体验、感受和理解,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中桑娜的勤劳、善良的人物形象。孩子们通过阅读了解到恶劣环境下的桑娜毫不犹豫地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感受到她身上闪耀着高尚、纯洁的母性光辉,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形成了正确的“三观”。
2.以小见大原则
在小学这一阶段进行育人的目的是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基础能力,并为以后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性打下基础,努力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运用课本中的经验性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并通过日常的经历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如《桥》是部编版六年级的课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凭借他的权力、责任感和决心,为了拯救村庄的人们,勇敢地搭建了一座安全的桥梁。“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老支书的这一“吼”是站在党性面前,要求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们;“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老汉的这一“推”是站在人性面前,作为一位父亲,他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3.以文育人原则
部编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蕴含育人道理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课文进行教育。《匆匆》这篇课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时光的流逝,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无尽的悲伤,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作者写到洗手、吃饭、睡觉等时候,日子毫不留情面地流逝。通过努力学习,孩子们可以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深刻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并且懂得珍惜当下,充分利用时间。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育人的内容
1.民族精神教育
小学阶段的孩子人格的发展尚未健全,需要教师进行思想教育。语文学科是重要的学科,因此我们要善于发掘语文学科中蕴含的育人内容,努力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据调查,现行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课文篇数达到49篇。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但了解课文所传递的情感,还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民族意识。语文课文中的民族精神是丰富的教育素材,对孩子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2.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的培养是道德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一个优秀的个体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小学时期,加强理想信仰的培养显得尤其必要。部编的语文教材是双线并行——主题与语文要素。据调查,现行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课文篇数达到167篇,占了课文的一半以上。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学习的主动性弱。针对这种情况,在小学阶段进行必要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引导孩子们树立宏远的人生目标,逐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道德品質教育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根本。在小学这一阶段,要对孩子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意识。据调查,现行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道德品质教育内容的课文篇数达到160篇。
4.遵纪守法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明天,是民族的明天,也是建设美好明天的主力军。因此,在小学这一阶段,要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教育,防止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违纪违法的行为。据调查,现行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遵纪守法教育内容的课文篇数只有8篇。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育人的路径
1.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发挥课文的育人功能
在小学这一阶段,语文教育中进行育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教材中的课文。选进教材的课文,有传递爱国主义、环境保护、诚实诚信等思想。教师要研读教材,深挖蕴含在教材中的内涵,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在实行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和育人思想,发展自身的健康人格,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描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的课文,它不仅仅是以自然为例,还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自然,珍爱自然,维护和谐,共同构建和谐的世界。学生掌握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更重要的是如何关联自己且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进行保护地球的一系列行动。
2.引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在小学这一阶段,语文教学育人的素材仅来自课本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利用学校图书室、乡村书屋,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情操。如学习部编语文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推荐阅读身边革命先辈戴平万的事迹,可以到村里的书屋借阅相关书籍。书中的人物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爱国的情操,形成高尚的人格。
3.把握作文写作,激发学生思想情感
学习课文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是检验学习的效果途径之一。孩子们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行文的观点、思路、追求和梦想都展现出来。教师在教学习作的时候,不能只教方法,更要教孩子们学会用正确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也在接受教育。《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描绘了农村的真实生活,作者在文字中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孩子们对比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用文中的写作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场景,写一写自己的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学科育人非常重要,是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双减”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依托耳濡目染原则、以小见大原则和以文育人原则进行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路径: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发挥课文的育人功能;引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把握作文写作,激发学生思想情感。语文课程的育人,全方位培养高综合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