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经典?

2024-03-03 11:47王立刚
中国教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王立刚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核心、最稳定的组成部分,对于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起重要作用。经典的本质是在历史上形成了逐渐层积的思想体系,所以经典学习的主要落脚点不是单纯的背诵或附庸风雅,而是为了提升对于中国文化体系中重要话题和重点概念的理解,提升对汉语理解的深度。在當代基础教育的环境下,对传统经典的认识与利用需要探讨三个方面:要不要注解传统经典?要不要用现代汉语“翻译”传统经典?要不要保证传统经典文本教学的完整性?在开展传统经典教学方面,也要探讨三个方面:要不要高声诵读传统经典?要不要背诵传统经典?要不要使传统经典融入当代价值与教育方法体系中?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经典 教学方法 诵读 注解

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以下简称“传统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在中华文化发展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代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也有重要地位。在传统文化教育有关议题不断深入的新时期,传统经典在中小学教学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许多从事教育实践的人忽略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区别,不正视传统经典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差异,传统经典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面临“可不可以‘注解’”“是否可以‘翻译’”“是否应该背诵”这些基本疑问,诸多基本问题的存在让传统经典在教育实践中被误解。这些问题需要在综合传统教育发展与现代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做出反思,以弥合传统经典与现代教育之间的裂痕。

一、传统经典的文化特征与历史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多样的内容体系,既有像《论语》《孟子》这样的传统经典,也有像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这样并不依赖经典文本的社会经验、文化常识,也有像跳绳、剪纸这样在教育活动中要依靠动手练习的内容。不同内容的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存在形式有明显的差别,传统经典的最大特征在于必须依赖文字,甚至必须以经典原文为学习的基本载体。比如,一定要学习《论语》的原文才能称之为学习《论语》,而只是学习《论语》的思想背景、历史影响等内容无法称之为真正学习了《论语》。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的主流教育一直选择将早期儒家经典文本作为教育内容。由于中国历史太过悠久,在唐宋以后,年龄较小的儿童在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阅读已经有上千年历史的经典著作具有很大的难度,于是社会上大量涌现了专门面向儿童的蒙学读物。这些蒙学读物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围绕早期儒家经典或为阅读早期儒家经典做准备的。在历史上,这些类似于今天中小学教材的传统蒙学读物也被视为适合教育的古代经典。

传统经典构成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中最基干、最稳定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主要是由传统经典以文字为载体的属性所决定的。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固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积累形成了一个文化体系,受到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多方面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一些内容逐渐变得丰富,也有一些内容则逐渐消失。关于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的文献记载有很多,但是没有一种文献能够完整地包含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所代表的全部文化内涵,大部分有关记载都是零散的,分布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献中。今天的人要想认识二十四节气或十二生肖的相关内容,很少借助文献,而更多的是借助人生经历、社会经验的代际传承或社会传播,这些内容明显不属于传统经典。

相比之下,像《论语》《孟子》这样的传统经典两千多年以来保持了内容的稳定,无论是文字组成,还是内容结构,今天的人所看到的《论语》《孟子》与两千多年前司马迁看到的内容没有太大差别。

传统经典依托于文字的传承而存在,能精确地透过历史时空走进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中,这对于维持中华文化的稳定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基本架构保持了稳定,接受过系统的基础教育的当代人,照样能够比较通顺地读懂两千多年前的一些重要作品。由于传统经典的存在,与文字作品相伴随的文物制度、社会风俗也一直在一个固定基础上不断演变,当代的老百姓仍能够十分清楚地理解两千多年前人们的伦常生活和文化习惯。

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历过多次危机。可以说,正是传统经典的存在让中华民族的思想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时期保持基本稳定。这并不是说历史上留下的所有思想、所有说法一定正确,而是说传统经典著作构建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基本取向。每一代总是在更古老的前代的基础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相对宏观的价值观、相对细节的生活价值共识。每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基本礼仪、社会习俗、道德取向,乃至建立法律制度的基础原则等,都必然拥有思想的基础,都需要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做出充分的吸收和继承,才能真正形成本时期的制度、思想、文化、礼仪,乃至于各种生活细节的规矩,这一庞大的文化体系是不可能在没有任何思想基础、没有任何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凭空构建起来的。传统经典的存在保证了即使遇到战乱也能维持这种历史传承的基本稳定,保证每个时期在重建之初就能迅速确立基本的思想基础,迅速建立起主要价值的共识,进而在此基础上恢复并建立完善的社会习俗与法律制度,进而更快地建立社会秩序,不断提升文明的层次。

在每个历史时期,传统经典都会成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一代代青少年都要学习传统经典,以不断维持建立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减少不必要的破坏,在此基础上不断创造出属于各自时代的、新的经济文化成果。

二、传统经典教学的目标

传统经典距离当代社会的时间十分悠久,即使成年人也经常对于经典中的话语感到无法理解,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很多经典中的话语好比天书一样难以理解。即使这样,很多人仍然认为应该从小就阅读传统经典,在小时候对传统经典的内容留下基本印象,就像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中播下了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理解的程度更加具体、更加深刻,曾经读过的传统经典内容自然就会变得能够被理解,成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重要来源。在教育活动中,正是因为一个人在年龄较小时所接触的事物相对单一,所以用于学习的时间也相对集中,可以为传统经典的阅读、朗诵乃至背诵花更多更集中的时间,这时候所建立的记忆可能也更为牢固。从小就学习传统经典,即使不甚明白、不甚理解也没有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理解,这是一般意义上人们认为的学习传统经典的基本缘由。

实际上,传统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在于其提供了一系列思维方式。一部书不会自产生之时天然就成为经典,而是经过历史的洗礼才成为经典,经过一代代人的讨论与研究才成为经典,经过思想的激荡才成为经典,经过一代代先哲的反复解读和阐发才成为经典。传统经典之为经典,不只是因为传统经典本身的文字是经典,更是因为传统经典在历史上逐渐形成了层积的思想体系,包含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和阐发,这一体系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经典。因此,能够不断被人熟知并流传到今天的传统经典,不只是因为文字本身,而是因其内容曾经影响过一代代先人的思想和生活。

对于教育活动来说,学习一个字,首先学会的往往是这个字在当代语言交流中的用法,但实际上每一个字都曾在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几千年的流传,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如果一个人在认识一个字的时候不仅能掌握其在当代的用法,而且还能够知道两千多年来的更多层次的用法,那么这个人所拥有的思维体系就会变得丰富起来,对人生、社会的认知也就能够变得更加深刻。传统经典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只有通过其文字才能存在与传播,所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的产生都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这种历史层级的形成对每个字的多样化的解释实际上就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内多种思维方式留下的痕迹,要获得这种多样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办法,而阅读并且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对传统经典的解读是重要办法之一。

对于不是专门从事传统经典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接受基础教育的青少年儿童来说,学习传统经典主要的落脚点在于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一般来说,传统经典所涉及的文字是两千多年前的文字,表达的思想也是当时的思想。在两千多年前的人的思想中,无论是基础概念,还是思维逻辑,还是思想体系,都与今天存在极大的差异。由于文献散佚,今天所看到的传统经典文本只是当时人思想的一些片段,对这些片段的阅读远不能实现对当时人的思想的精细化理解,所以一般看来,古代人的语言和思想远没有今天这样精细、实用。不过,重要的是每个人总要先吸收所在时代之前的思想,学习使用前人留下的概念,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传统经典在很长时期内滋养着社会大众的思想,许多重要的思想家都曾针对更早时期的传统经典内容作出过自己的思考。阅读传统经典实际上相当于与前代许许多多伟大的灵魂进行交流,不断学习各个伟大灵魂的优点,领会他们的长处和优势,思考他们留下的未解之意,斟酌他们形成的概念和思想,进而建立自身的文化思想。这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也是传统经典教育的重要环节与重要落脚点。

三、当代基础教育对传统经典的认识和利用

1. 要不要注解传统经典?

很多人认为注解传统经典难免会融入“我”的价值观,既然阅讀传统经典是学习一种价值观,在注解过程中融入了“我”的价值观必然影响对传统经典的学习,但这只是表面的认识。一个人价值观的养成十分复杂,并不是像把水从一个水缸倒进另一个水缸这样简单,而是在思想的交流过程中逐渐生成的。

对于早期儒家经典的阅读与注解的关系在历史上实际上也一直存在着“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的差异,古人也曾采取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以促进对传统经典更加准确深入的理解。在历史上,对于经典中重要的句子或命题,既出现过靠个人主观理解进行长篇解释,以至于大多数人穷年皓首才通一经的情况;也出现过为了追求准确而繁复考证字的使用,忽略了对经典内容解读的情况。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不管怎样,即使是采用“六经注我”的方式,也是将传统经典中的某处话语作为基础概念和基本话题,以阐发自己的思想,而阐发思想的过程所使用的概念仍旧是来自传统经典本身。区别只在于,人们将传统经典中对于某些语词的用法进行了丰富与革新,实现了概念化或者概念使用上的创新。比如,宋代思想家对于理、气等概念的用法在前代是没有的。

所以,对于很多传统经典的内容来说,注解的价值并不比经典本身小。正是丰富、复杂的注解,让一个本来并不十分突出的话题变得重要起来,进而增加了传统经典本身的重要性。比如,《大学》的开篇所提出的“修齐治平”的基本结构,在汉唐时期并没有成为格外引人注目的话题,但是在宋代以后则逐渐成为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今天的人正是站在宋代思想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那么,对于学习《大学》这些段落的人来说,了解到宋代人最初是如何对这些语句进行注解和理解的,是增进对这些话语理解的重要途径,也是真正能够在学习中与传统经典展开思想对话的主要方式。正因如此,传统经典需要注解。只是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来说,注解的方法应该有所差异。对于年龄很小,或几乎没有抽象思维能力的儿童来说,需要注解得简单直接,将传统经典的抽象话语进行直观化、生活化的转变,使传统经典走进儿童,使儿童走进经典。

2. 要不要用现代汉语“翻译”传统经典?

传统经典的语言体系与当代教育所使用的语言体系已经完全不同,所以很多教材、读物的编写者会趋向于对传统经典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在很多时候,即使书中没有翻译,教师在上课讲解传统经典原文的过程也是离不开翻译的。翻译本身意味着概念和话语体系的改变,势必导致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传统经典原文的意思,所以很多人反对翻译的做法。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如尚古主义思潮的持续存在、文学领域古文运动的持续发酵、科举考试对于“文言文”写作的推崇及一般性的历史传统等,使得中国古代的语言环境维持了很好的稳定性。主流教育活动也一直推崇对传统经典话语的模仿。即使遇到很大的战乱,传统经典也一直得到传承。这一状况在近代白话文运动之后已经遭到了事实上的破坏,学校教育和学生的书面表达使用的话语虽然与口语仍有差别,但是思维方式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逻辑已经与传统出现了断裂。这种局面加大了人们理解传统经典的难度。

在语言环境已经出现巨大变化的前提下,翻译常常起到为学习者提供理解传统经典内容的“中介”作用。如果整个教育过程都不对传统经典进行翻译,很多时候只能对学习者起到阻碍作用。学习者学习传统经典就像要通过一处泥泞的沼泽,翻译并不能改变沼泽泥泞的现状,却能帮助学习者在泥泞的沼泽上打起几处“桩子”,学习者可以踩着这些“桩子”走过沼泽,并且在大脑中将这种并不是正式道路的“桩子”构建成近似的道路,也就是能够通过翻译打下的“桩子”建构出对传统经典本身思想内涵的理解。一个人学习了传统经典的现代汉语翻译并不必然阻碍其对传统经典原文的理解。当然,对传统经典进行现代汉语“翻译”也要在理解传统经典的基础上进行,要充分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不能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随意“翻译”。

3. 要不要保证传统经典文本教学的完整性?

当前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声音,就是一定要保证传统经典阅读的完整性,不能割裂传统经典,对传统经典作断章取义的理解。当然,每一种传统经典著作之所以拥有其相应的篇幅和内容,固然有自身的道理,完整地阅读传统经典著作对于理解其思想内涵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是在当代学校教育环境下,即使是拥有较多课时量的语文学科也难以做到保证某种传统经典文本的完整学习,对于缺少课时安排的传统文化教育来说,想要保持传统经典阅读的完整性存在现实上的难度。毕竟,即使一种教材能做到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按照传统经典原文顺序逐次安排学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第一次课结束之后再上第二次课往往已经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学生在认知上仍旧难以做到完美的连贯性,而且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之下,作为基础教育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尽量保证内容的体系化和完整性,而不能过度偏颇于某种特定的传统经典,而忽略了其他大量的传统经典。

所以,面对当代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基本现实情况,传统经典教学应该通过巧妙的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方法的设计,选择更好的办法,避免课堂教学的劣势,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这才是传统经典学习的必然选择。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传统经典之为经典,也在于其留下许多经典话题与重要命题,这些命题影响了后人的思维方式。课程组织经常是围绕这些经典话题而不是围绕传统经典原文的章节顺序展开教学的。将不同思想家和学者的不同看法按照主题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主题意义上的完整性也是一种发挥现代教育优势的重要路径。而对于传统经典原文学习的完整性,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之外的多种路径来配合实现。

四、基础教育开展传统经典教学的几个问题

1. 要不要高声诵读传统经典?

诵读一直是历史上存在的学习传统经典的方法,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需如此。诵读不是默默地读,而是发出声音,并且随着文本的思想内容抑扬顿挫地读。诵读不只是追求朗读的清晰、响亮、准确,还追求思想感情的清楚表达,声韵优美则是更高层次的朗读。有一部分教育者推崇更具有专业性的吟诵,这是符合固定声律、以接近歌唱的方式进行的诵读。无论哪种形式,都表示传统经典与诵读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历史上,传统经典中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部分往往并不一定是思想性最强的部分,而是朗读性最强、传播性最好的部分。

语言学习需要练习,但课堂上学生可以用于朗读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小学阶段一节课40分钟,其中用于朗读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师讲解、教师与个别学生的提问、学生之间的讨论等环节。对于传统经典学习来说,总体上朗读时间还是比较缺乏的,應该鼓励学习者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自由朗读,并且在朗读中自己发现问题,再通过多样的方式解决朗读中发现的问题,以提高学习效率。

2. 要不要背诵传统经典?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传统经典一直被很多人奉为圭臬,反复阅读,甚至背诵。当代也有人提出“包本背诵”的思想,即要求学生将某几种经典从头至尾完整地背诵下来,认为这种完整的背诵对于人的心性的开发具有重要价值。可以确证的是,在历史上,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中国的很多教育者确实一直将不加理解的反复朗读和背诵作为学习传统经典的主要方法,这种教育模式曾经维持了很长时间。不过这种模式主要与当时科举考试的背景有关。在明清时期,一个儿童即使参加童试这样最低阶段的科举考试,也需要至少通篇熟练地背诵四书,基本能背诵五经,而且需要知道规定版本对每句话的注解。这是由于当时科举考试的题目都来自四书五经,而考试作答也需要仿照四书五经中的话语来进行。可以说,四书五经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变成考试的题目,四书五经的内容就相当于当代意义上的试题库,也在一定意义上是试题的标准答案,而国家规定的对四书五经的注解版本就相当于作答的基本取向。如果一个考生不能完整背诵四书五经,那么就可能连考试题目都无法理解,更不要说针对考试题目写出篇幅不短的文章了。这种情况在当代教育和社会环境下已经不复存在了。

就今天来说,背诵传统经典文本有很多好处。一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背诵的很多古代诗歌、散文经常能够伴随一个人的一生,但这应出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思想认识而形成的需求,而不是应试需求。比如,能够背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样的诗句,实际上学到的是借用情景言简意赅地表达情感的能力。所以,背诵对于语言教育的价值是不能否认的,只不过不能单纯地以能够背诵多少字数或者多大篇幅论英雄,而是更应该关注所背诵的篇目的重要性、经典性和价值转化。也就是说,即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可能无法全部理解所背诵的文本,但是背诵的文本总要指向其在当代的价值转化,总要指向学生的未来理解,而不是完全不加选择、完全不追求理解的单纯背诵。

3. 要不要使传统经典融入当代价值与教育方法体系中?

在当前阶段,一些人对学习传统经典能发挥的作用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通过学习传统经典提升当代中国国民道德水平,甚至拯救中华民族。出于这种想法,传统经典的学习中出现一些“复古主义”做法,也出现一些过度迷信传统经典并否定中华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和当代教育的取向。实际上,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与学习是为了努力吸收、借鉴传统经典中的智慧并且为所在的时代所用,而不是为了回到过去。世界各个文化体系均有自己的思想经典,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传统经典从不同的视野为当代人类社会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这正是经典价值的重要表现。中华传统经典与其他文化体系中的经典本身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简单的对立也并非中华传统经典所主张的价值观,而只是当代部分人缺少文化包容性的表现。

在今天,一般社会大众获取传统经典的难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低,但是经典文本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有的比例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真正完整深入阅读传统经典的人也许并没有比以前出现实质性提高,传统经典的内容对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础教育活动应该更加追求传统经典文本内容的价值观挖掘和引导,在十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传统经典文本中最核心的价值影响。传统经典的教学应该吸收和借鉴过去一直存在的学习方法,但也不应该迷信经典中的所有内容,而应该发挥当代教育的优势,通过更好的方法使传统经典的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