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2024-03-02 16:16李丽楠陈淑英
传播与版权 2024年4期
关键词:学科服务双一流提升策略

李丽楠 陈淑英

[摘要]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定位,从“立足数字化,提升学科服务价值”“参与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扩大学科服务范围”“加强资源建设,助推学科服务方式创新”“拓展业务边界,探索学科服务新模式”“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高学科服务管理水平”五个方面阐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提升策略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2022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 《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2],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指导意见,也为高水平教育改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双一流”建设实质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综合体现,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抓手[3],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主要方面。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4]。尤其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凭借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具有独特的信息服务和数据支持优势,能够为高校提供学科服务,成为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部门。因此,高校图书馆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储备学科服务人才,完善学科服务职能,提升学科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科服务是用户需求(师生、学校、学院)与图书馆信息资源之间的桥梁,是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拓宽业务范围、深化服务层次、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产品和工作内容,以学科馆员、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为共同要素,为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等提供个性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学科信息和知识服务[5],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一、“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定位

(一)依托自身发展,做好学科服务建设

在“双一流”背景下,学科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参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枢纽,也是高校图书馆主动融入学校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和知识传播机构,具有信息可靠、丰富、集中的特点,且资源系统、完整,凸显特色,具备涵盖众多学科领域的重要文献。高校图书馆利用数据资源,构建开放、交互的数据平台系统,整合优化资源,可以提高学术价值,便于学科相关信息的流通和利用,为学科发展提供服务,尤其促进交叉学科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时代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中重要的业务之一。

学科服务作为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从宏观角度来讲,可以积极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发展,服务地方建设,即在高校服务地方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与专家学者深度合作,发挥他们对技术前沿、成果转化的优势,激发学科馆员对地方发展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助力高校服务地方建设,为地方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应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4]。从中观角度来讲,学科服务应围绕“双一流”建设,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角色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服务学校发展。从微观角度来讲,学科服务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能够满足师生需求。

(二)依托读者需求,明晰学科服务目标

依据定位理论,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其目的是使产品在用户心中变得与众不同[6]。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满足用户的需求,考虑用户之所想,提供用户之所求,既是学科服务工作的基础起点,也是最终目标。在高校图书馆中,学科馆员可以通过对不同用户群的定位,明确学科服务的工作层级。一是立足岗位实际,提供全面迅捷的信息资讯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据学校学科特点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立足学校特色馆藏资源,鼓励学科馆员提供文献检索、专题讲座、数据统计等相关服务,尤其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快速地了解图书馆的整体性信息,满足他们获取基本信息的需求。二是走入科研一线,提供精准、高端的科研管理服务。这需要学科馆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能够深入参与科研团队的科学研究,实施精准服务策略。也就是说,在精准定位科研团队后,学科馆员可以采用多种对话方式,如个人访谈等方式,了解他们的科研需求,为科研团队量身打造学科服务内容,提供学科服务人力支持。三是围绕“双一流”建设,提供学科、学校事业发展方面的建议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为在学校科研教学工作的资源分配、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服务,鼓励学科馆员从第三方角度为学校提供客观数据支撑,从而为学校政策制订提供服务。

随着“双一流”建设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支撑作用。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应紧紧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展开,探索从传统服务用户、服务项目的被动工作模式转变为“主动融合、全程跟踪”的服务模式,从而高效地服务于一流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同时,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也需要和学院、行政部门进行融合发展、紧密协作、协同联动,在供需关系中有的放矢地推进学科服务,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学科服务能力,扩大学科服务阵地,挖掘学科服务内涵,从而增强用户黏性,进一步提升学科服务价值。

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一)立足数字化,提升学科服务价值

高校图书馆需要增强学科服务的主流业务意识,与时俱进,做到从产品到服务的迁移、从人工服务到虚拟服务的转变,使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当前,高校图书馆不仅提供文献资源的简单借出、阅读和归还等学科服务,而且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并作为一个重要信息源,集系统中信息的搜集者、采集者、集成者、组织者、管理者、规范者、传递者、跟踪监控者以及服务者于一体。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转变观念,改革服务,有效地利用文献资源主动推进学科服务,加速资源的数字化、开放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整合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数字资源,更好地服务当前老用户和开发新用户。当前,数字化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图書馆学科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即联络、咨询、查阅、制订数据管理计划并推广、宣传,从而拓展学科服务内涵。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立足持续发展,要求学科馆员跟踪监测学校教育信息资源的去向,掌握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包括信息资源的类型、学科特点、数量及分布情况等,以及用户的专业特征和学习特点,从而做好资源建设、资源组织、资源使用、资源管理以及资源优化。

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获取学校学科发展的基本数据,并通过数据管理,对用户进行数字画像,这要求学科馆员进一步掌握学科相关领域人才的相关信息,为用户提供访问的精准数据,从而构建“数据宇宙”方面专业知识,将资源进行转化,实现数字化管理和服务。第一,开发新产品。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收集、制作和参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在线学习课程和在线学习系统;可以和国内联网或和国际接轨建设机构知识库、学科数据库、情报中心等,成为教育开放系统信息网络的信息输送者。第二,拓展新业务。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将情报资料系统积极融入社会信息情报系统,充分了解政府、企事业单位产业结构特征,利用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及技术等优势,走出校园,与政府和企业合作,为信息服务赋能,参与研究成果的转化。

(二)参与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扩大学科服务范围

一流学科建设必将促进一流人才的培养,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学科服务,通过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双一流”建设助力。一是做好信息素养教育宣传,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认知水平。《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指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7]。当前,基本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变革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提升全民信息素养的关键群体,其信息素养水平也关系到社会整体数字素养水平。高校承担培养高信息素养人才的责任,高校图书馆也因文献情报中心的角色而具备信息素养教育的工作职能。二是参与信息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检索和信息甄别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必须明确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育人质量。在信息素养教育环节,高校圖书馆应鼓励学科馆员主动作为,利用好数据资源优势,积极承担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并加强与院系的沟通、合作,了解不同专业教学需求,嵌入式开展信息技术和检索课程;根据馆内资源的实际情况定期举办相关讲座,培养学生掌握检索方法等专业技能,满足不同年级、不同院系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定制讲座服务;积极融入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服务,尤其明确信息素养课程思政的开发与建设是自身创新学科服务工作的重要一环。

(三)加强资源建设,助推学科服务方式创新

高校图书馆需要顺应交叉、融合的服务趋势,创新学科服务方式,从而提高社会认可度。基于用户访问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等服务需求,丰富的资源是图书馆提供学科服务最重要的基础和保障,直接影响高校图书馆是否能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资源建设成为高校图书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科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建设信息资源,提高资源质量,更好地为一流学科的建设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信息服务和决策咨询。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心已然转为为学科建设服务[8]。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工作方式,提升管理水平,为用户建立一个高效、灵活、先进的学科服务管理体制,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应统筹和整合资源,打造一个多维度交互式多功能的信息平台。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要提供可靠的知识信息源,成为用户自主学习的学习库;要开展技术开发和专家交流的研讨会,促进广泛的学术研究,成为学术传播引擎、无障碍地访问所有资源的场所、培养创造性的多样化智力创新实验室,从而为用户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进而推进学科服务资源的有效开发,实现各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此外,面对海量信息充斥网络平台,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集合地,还要承担对资源进行科学整序和管理维护的责任,依据不同资源类型匹配相应学科,加工整理与维护网络免费数据库资源,通过资源建设助力学科发展,更加精准地将数据提供给用户,扩展和延伸服务空间与资源,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

(四)拓展业务边界,探索学科服务新模式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启动,学界对世界大学排名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多。高校对大学排名的参与和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一流”的建设。高校参与和研究世界大学排名工作的部门或为行政部门,或为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参与和研究世界大学排名相关工作中,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数据填报、结果分析、方法论研究,在全球视野下充分了解高校及学科建设状况,也可以鼓励学科馆员通过THE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ARWU等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学科排行榜,了解学校各个学科的排名及其发展状况,从而为高校决策者、学科带头人提供决策支撑服务,提高自身在高校建设中的话语权,体现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和服务能力。

截至2023年,科睿唯安与中国科学院已持续十年联合发布研究前沿报告。研究前沿报告以文献计量学中的共被引分析方法为基础,基于科睿唯安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数据库中的研究前沿而形成。ESI研究前沿不完全等同于科学研究前沿,但对高校图书馆及其学科馆员来讲,依托ESI数据库,获取并计量分析ESI研究前沿相关数据,可以为专家学者制订科研计划提供便利,既是数据服务转为知识服务的过程,又是学科服务范围的拓展,更是学科服务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及其学科馆员洞悉ESI研究前沿形成的底层逻辑,依托学科背景,进行大量数据的跟踪分析和动态反馈并与专家学者保持沟通和交流。

(五)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高学科服务管理水平

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其学科服务提升的基础和重要因素。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需要学科馆员去完成,学科馆员应有主动服务和创新服务的意识[9]。高校图书馆需要把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学校不同学科发展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当下,面对用户需要非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要在不同形式、不同版本、不同作者、不同内容和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中进行有效搜寻、收集、评价、组织、管理和综合利用,从而引导、帮助用户构建批判性分析思维,增强思辨意识,满足“双一流”背景下用户对图书馆学科馆员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不再是被动的服务,而是转变为主动的服务:一是帮助用户评估自己的信息需求,甄别有用的资源,提高在互联网上查找、评估、获得、管理以及综合使用信息的技能[10];二是帮助用户培养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的专业背景,数据挖掘、软件使用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科服务有策略、有成效;三是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科研全过程,将图书馆资源嵌入课程制作、科研数据管理、资源咨询导航等工作,从而成为教育的合作者,而不局限于教师的支持者[11]。

对学科馆员来讲,高校图书馆需要学科馆员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表达沟通能力、换位思考能力、用户管理能力等。学科馆员既要与用户互动,也要考虑到用户的感受,并及时了解用户的诉求变化,灵活地跟进教学科研项目。在认清自身和用户的合作关系后,学科馆员还需要增强服务耐心,提升用户对服务的好感度,达成合理预期,有效搭建稳定、高效的合作工作平台。在“双一流”背景下,学科服务更加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精准化和高效化[12],高校图书馆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要依托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鼓勵学科馆员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信息素养、科研敏锐度和服务水平,建立成长性思维,并加强引进和建设一支专精尖的学科馆员队伍,更好地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服务。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要以“双一流”背景为契机,以提供一流服务、建设一流图书馆为目标,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面贡献力量,实现价值。在围绕一流学科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要转变服务价值观,融合资源建设服务,加强学科馆员素质培养等,通过调整服务策略、主动提供服务内容、提升服务精准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发挥学科服务功能,真正实现自身信息资源的增值利用,提升服务价值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 (2015-11-05)[2024-01-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22-01-29)[2024-01-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06.html.

[3]储节旺,张瑜,刘青青.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01):6-16.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EB/OL].(2002-02-21)[2024-01-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0202/t20020221_

110215.html.

[5]钟欢,王天一,马秀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03):129-136.

[6]晏凌,孙洋.专业分馆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定位及实现: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8(24):36-42.

[7]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2021-11-05)[2024-01-10].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331677.htm.

[8]肖希明,尹彦力.服务于“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建设,2018(04):79-84.

[9]刘芸,陈晓波,肖国举.“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定制式资源共享”学科服务模式解析:以宁夏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04):86-91.

[10]MAHRAJ K.Using Information Expertise to Enhanc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Public Services Quarterly,2012(04):359-368.

[11]任友群.“慕课”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26-30.

[12]张海梅.“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1):97-101.

[作者简介]李丽楠(1982—),女,河北唐山人,青岛大学图书馆馆员;陈淑英(1966—),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学科服务双一流提升策略
论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