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放获取是全球学术出版转型大势所趋,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也在不断探索开放获取出版的实践路径。文章以高等教育出版社Frontiers系列科技期刊为例,梳理分析其开放获取出版情况,以数据图表形式呈现相关结果,并总结其发展规律、剖析其存在问题,以期萃取有效实践经验,为开放科学环境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参考,助力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由传统订阅模式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型。
[关键词]开放获取;高等教育出版社;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实施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开放、合作、共享”为理念的开放科学(Open Science)运动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学术出版由传统订阅模式向开放获取(Open Access)模式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开放获取浪潮推动了学术出版生态的变革与重塑,而新冠疫情的暴发客观上加速了开放获取出版的进程。截至目前,国际四大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Springer Nature(以下简称Springer)、Taylor & Francis、Wiley均已加入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商协会(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1],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抢占开放获取出版市场份额。
近年来,我国学术出版模式也在积极向开放获取转型。2003年,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术交流平台的推出开启了我国学术出版开放获取的大门[2]。近二十年来,我国政府及各学术出版机构在开放获取政策、实践等方面不断作为。李克强总理在全球研究理事会2014年北京大会上的致辞强调,“支持建立公共财政资助的科学知识开放获取机制,促进中国和世界科学事业共同发展”,为学术出版开放获取提供了纲领性指引。我国学术出版机构顺势而为,根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商协会联合编写的《中国开放获取出版发展报告2022》,截至2020年底,中国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号)的英文期刊共428种,纯订阅模式的期刊只有35种,仅占总数的8.2%,其余均为各种模式的开放获取期刊[3]。但是,这些期刊大多为“借船出海”,即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出版,我国自有的真正意义上的英文开放获取期刊则少之又少。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學术出版专题 )》,2011—2020年,我国(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开放获取论文年均增长比例为22.6%,高于全球开放获取论文的年均增幅(10.3%);2020年,我国发表的开放获取论文的总量约为22.5万篇,占全年总发文量的34.2%,低于当年全球开放获取论文占比(41.7%),这表明我国开放获取论文仍具有极高的增长潜力。然而,目前我国开放获取论文大部分都发表在国外出版平台,我国英文开放获取科技期刊的发文量远不能满足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现实需求[4]。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增进与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于2022年年初加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起成立的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并积极参与开放获取学术出版,为推进构建多元包容、开放合作的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创新生态贡献力量。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高教社Frontiers系列科技期刊为例,对其开放获取出版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剖析其存在问题,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探索开放获取出版实施路径提供参考。
一、高教社英文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出版现状
(一)开放获取出版情况
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是高教社于2007年创建的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目前该网站上线的较为成熟的英文科技期刊共有20本,均对国内用户提供全文免费下载服务。但这种“免费获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开放获取,因为刊载论文并没有被明确声明为“可公开获取的内容”,该网站也没有提供具体的开放获取政策说明以及可选择的开放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简称CC协议),权利归属不明晰,期刊经营模式并未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开放获取经营模式[5]。
在该网站上线的20本英文科技期刊中,高教社自主出版发行的有4本,其中期刊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已在尝试参照国际通行规则面向全球用户开放获取,期刊网站页面设置了独立的开放获取政策声明,但在期刊经营方面尚未与国际接轨。其余16本期刊均与国际出版商合作出版,文章仅研究高教社英文科技期刊在外商平台的开放获取出版情况。在这16本期刊中有13本是与Springer合作出版的,除了期刊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以下简称FOE)于2022年开始转为完全开放获取(Full OA)期刊,其余期刊均采用混合开放获取(Hybrid OA)模式,即“传统订阅+部分论文选择性开放获取”;另外,Engineering和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以下简称FOAR)、Protein & Cell分别与Elsevi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合作出版,这3本期刊目前均为完全开放获取期刊。
2014年,Springer率先提出转换期刊(Transforma-tive Journals)的理念,即通过与不同国家、机构的资助者联盟(多来自欧洲)签订转换协议(Transfor-mative Agreement),也称阅读和出版(Read & Publish)协议,以推广在混合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开放获取论文[6]。转换协议将图书馆和机构原本单纯用于获得期刊阅读权限的订阅费用转变为覆盖开放获取出版和阅读权限的费用[4]。若论文通信作者单位来自签订有转换协议的相关机构,经相关机构认证确认后,该篇论文即可以开放获取模式出版;当期刊上的开放获取论文达到一定比例时,即将混合开放获取期刊转换为完全开放获取期刊。
笔者从12本高教社与Springer合作出版的混合开放获取期刊中选取7本代表性期刊,基于Web of Science(以下简称WoS)数据库统计结果,简要分析其开放获取论文构成、占比及发展趋势等(如图1,数据获取时间为2023年3月31日)。这7本期刊分别为:Frontiers of Medicine(以下简称FMD,JCR分区Q1区)、Frontiers of Physics(以下简称FOP,JCR分区Q1区)、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以下简称FESE,JCR分区Q2区)、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以下简称FMS,JCR分区Q3区)、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以下简称FSCE,JCR分区Q2区)、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以下简称FES,JCR分区Q3区)、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以下简称FEM,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s Index 收录)。
从图1可以发现,上述期刊整体开放获取比例不高,各刊过去三年开放获取论文占期刊全年发文量比例的中位数为18.8%。这些开放获取论文大部分得益于签订了Springer转换协议的相关机构的资助;上述部分期刊还与Springer签订了购买合同,每年精选一定数量的论文开放获取,以扩大论文及期刊的影响力。数据变化整体呈波动中上升态势,部分期刊表现亮眼(如FESE、FEM),开放获取论文绝对值及相对比例均有所上升;部分期刊近两年比例下降(如FSCE),这主要受疫情影响国际宣传力度降低,海外稿源大幅减少。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科之间期刊论文开放获取情况也大为不同。医学类期刊FMD在2020年发表的开放获取论文数几乎相当于2021、2022两年开放获取论文数的总和。这是因为FMD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而Springer在疫情持续期间对涉及新冠病毒的论文资源全部施行免费开放获取,以帮助科研人员直接获取最新的研究数据。物理类期刊FOP的开放获取论文类型超半数在WoS中被標记为Green Submitted,即绿色开放获取模式。这些论文作者在提交论文之前,会先将论文上传至预印本平台arXiv.org,供读者免费获取,但是期刊正式发表的最终稿仍需要付费获取。目前,大部分出版商允许类似的自存储行为,但一般要求储存在数据库的论文版本是还没有经过同行评议的作者手稿(即预印本)[5]。对材料类期刊FMS来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相关学者不太倾向于将研究成果发表在我国的英文科技期刊上;而对地学类期刊FES来说,地图审核日趋严格,为了避免与国外作者产生不必要的纷争,该刊对地图不合规的国际稿件直接做拒稿处理,这可能是导致这两本期刊的开放获取论文占比较低的原因。
(二)开放获取出版论文处理费收取情况
开放获取出版使得学术出版机构的收益从获取阅读权限的订阅费用转向按单篇论文收取费用,即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上述选取的7本期刊在2020—2023年单篇论文的APC定价走势图(如图2)反映了Springer给出的APC定价与期刊成熟度、JCR分区排名、学科类别等紧密相关[7]。期刊发展得越好、影响力越大,其单篇论文的APC定价就越高;某学科涉及范围越广或学科研究水平越强,该学科对应期刊单篇论文的APC定价也就越高(其中:期刊FEM还未被SCI收录,故暂无JCR分区排名;期刊FMS在2020年未开通个人支付Open Choice服务选项,故无2020年的APC数据)。7本期刊的单篇论文APC定价基本均呈逐年上涨趋势,但是年均涨幅不大。2023年,这些期刊定价中位数及平均数分别为2690欧元、2576欧元,与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定价标准1000—5000欧元[8]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另外,在前述四本完全开放获取期刊中,FOE及FOAR两本期刊的APC均由高教社及相关合作院校负担;而Engineering、Protein & Cell两本期刊已开始向投稿作者收取APC,期刊网站声明的单篇文章APC定价折合欧元分别约为908欧元、2271欧元。
二、开放获取出版利弊分析
Springer推出的白皮书系列第三篇《选择金色:探索混合型期刊中金色开放获取文章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指出,在混合开放获取模式(Hybrid OA)中,开放获取论文和与之相当的订阅论文相比,拥有更大的使用量、影响力和影响范围[9]。文章通过选取前述在开放获取出版方面表现较为亮眼的期刊FEM,分析其2021年上线的论文的使用量及影响力情况(如表1,数据来自WoS数据库,统计时间2023年3月31日,表中数值全部为篇均值),论证开放获取出版对论文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简要分析开放获取模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开放获取出版能为论文带来更多的曝光
FEM期刊在2021年共上线论文32篇,其中14篇为开放获取,其余18篇为付费订阅。根据表1的结果,截至统计时间,开放获取论文的篇均下载量相比订阅论文高出近20倍,说明用户有极大的潜在下载需求,但受到订阅付费的限制。而使用计数(Usage count)频次反映了一段时间内(180天内或自上线之后)访问该篇论文的WoS用户数量;数值越高,说明对这篇论文感兴趣的人就越多。表1中开放获取论文180天内及上线以来的篇均使用计数频次分别为订阅论文的1.8、1.3倍,说明订阅门槛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对论文的兴趣。因此,相较于订阅模式,开放获取模式能够将论文毫无阻碍地立即开放给所有人,而科研人员也可以在社交媒体或其他平台上公开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显著增加了论文的曝光量。
(二)开放获取出版能提升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笔者进一步研究FEM期刊2021年上线的32篇论文的总引用频次,发现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论文中开放获取论文所占比例为60%,且排名前五的均为开放获取论文。整体而言,开放获取论文的篇均引用频次是订阅论文的近2倍(如表1)。《疫情之下加速开放获取出版转型,医学学术出版趋势与挑战》一文中亦有数据表明[10],Wiley自2012年以来已将41本期刊从订阅模式转换为开放获取模式,在转换当年,期刊论文的平均下载量即翻了一倍;而且,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出版模式转换后均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开放获取模式可以使论文拥有更广泛的阅读群体、更强的跨学科应用效果,对提升论文及学者自身的学术影响力都大有裨益。
(三)开放获取出版能扩大论文的传播范围,增强社会影响力
领研网首次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力榜”盘点了2021年1—3月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传播表现最为突出的100本中国学术期刊,共有33本完全开放获取期刊(包含高教社期刊Protein & Cell、Engineering,分别位列第20、23位)、14本混合开放获取期刊(包含高教社期刊FESE、FEM,分别位列第47、83位)入榜。榜单中的期刊共获得约290万次显著传播,其中38.26%的傳播量来自完全开放获取期刊[11]。由此可见,开放获取模式有效扩大了论文的传播范围、提高了期刊的传播活跃度。不仅如此,开放获取模式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他们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科研进展,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学者进行合作、获得国际会议邀请、申请项目基金等;其研究成果也能更快速、更广泛地被科研及产业界所发现甚至转化应用,极大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进步。
(四)开放获取出版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综合以上论述,足以证明开放获取模式的可行性与巨大发展潜力。但是,在开放获取模式下,基于单篇收取APC的机制,学术出版机构收入的多少与开放获取论文的发表数量直接相关。这就导致部分期刊通过激进的营销策略获取高昂的APC收益。这些期刊通常存在刊载论文质量较差、很少甚至根本不提供同行评议、拒稿率低甚至不拒稿、付费即可发表等特征[12],也被称为“掠夺性期刊(Predatory Open Access Journals)”。有研究称,在掠夺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引用率远低于在传统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甚至这些期刊平均发表的每10篇论文中就有6篇在五年内都未被引用[13]。根据202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首批《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在65本预警期刊中,有43本属于开放获取期刊。2023年3月20日,科睿唯安官方发布了最新SCIE期刊目录,相较于上版目录,此版一次性剔除了35本期刊,其中包括25本开放获取期刊,占比高达71.4%;知名开放获取出版机构Hindawi成为此次最大输家,其旗下有多达18本期刊被集体剔除。掠夺性期刊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开放获取期刊的总体形象,使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诚信受到极大冲击。随之形成的“交钱就能发表”的刻板印象[14],使得科研人员不但对期刊论文的质量持怀疑态度,甚至对开放获取模式心存疑虑,开放获取期刊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三、英文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出版实施路径探索
高教社英文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出版情况调查结果反映了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出版现状:期刊平台往往通过提供论文免费下载服务提升期刊影响力,吸引更多稿源,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开放获取。论文开放获取出版仍较大程度依赖于与外商合作[15],且大多为混合开放获取出版,开放比例较低;我国学术出版机构在出版经营中议价能力较弱,绝大部分APC收益由国外出版商获得,科研经费大量外流。目前,我国已逐渐成为开放获取论文发表大国,但在开放获取出版领域还远没有达到强国水平[16];我国开放获取出版虽已初具雏形,但仍任重道远,未来还应从不同层面积极布局,助力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由传统订阅模式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型。
(一)推动构建学术期刊激励与评价体系
学术出版开放获取的推进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学术出版参与主体的积极性。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正式通过,“开放科学”被首次写入我国法律文本:“国家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完善科研论文和科学技术信息交流机制,推动开放科学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我国相关部门应以此为依据,组织制定系统全面的开放获取发展规划,通过多种途径引导、鼓励并支持期刊出版模式转型;同时增强外部监督,构建严谨健全的学术期刊评审、评价机制,促进我国开放获取出版高质量持续性发展。
(二)构建兼顾国际规范与中国特色的开放获取发展模式
各学术出版机构应分析学习国际出版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与实践,吸收其先进经验并立足中国国情,探索适合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管理体制的开放获取发展模式[17]:第一,建立健全论文开放获取方式及相应的配套政策声明;第二,明确版权归属,并提供可选择的CC协议类型;第三,制订合理规范的APC定价细则,包括费用组成以及折扣申请方式等;第四,完善预印本政策,允许作者在正式投稿前以预印本形式公开论文手稿;第五,提供标准开放接口,供用户批量获取论文全文及元数据。
(三)扩大刊群规模,完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在当前阶段整体呈现“小、散、弱”的局面,单篇论文或单刊的开放获取出版成本较高。因此,为了办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适应开放科学环境下国际学术出版与交流的需要,我国亟须加快期刊集群化发展步伐,下大气力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影响力的数字化国际传播平台,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只能“借船出海”、学术资源“两头在外”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品牌自主、技术自主、运营自主、数据自主等。同时,各学术出版机构应优化出版队伍结构,对出版流程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性能,在确保海量学术内容与数据资源的快速取用长期有效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更加及时精准地响应用户需求。
(四)加强论文质量控制,创新出版增值服务形式
开放获取出版虽然可以显著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掠夺性期刊的出现,如何在商业化运营与论文质量控制之间找到平衡是开放获取出版面临的现实挑战。一方面,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开放获取出版质量控制体系,维护科研诚信、保证论文质量,探索开放式同行评议[18]模式,提高开放出版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各学术出版机构应与利益相关方探讨合理的APC支付模式,尝试引入分级会员制[19],使收益不再局限于作者自付,实现多种支撑模式并存;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增值服务(如智能润色等),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多渠道拓展收入来源。
四、结语
在全球开放获取大势所趋之下,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也在不断探索多种实践形式及规模化发展的路径。高教社Frontiers Journal平台近期新上线了4本期刊均为完全开放获取期刊,同时开设了完全开放获取期刊专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入选期刊也基本都采用了开放获取模式;多个本土化高端开放学术国际传播平台应运而生。推动科技期刊开放获取是深入实施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迫切需要,各方应主动迎战、积极应对,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规范的出版标准、严格的出版制度、科学的出版流程,充分发挥开放获取出版优势,循序渐进地推动英文科技期刊出版转型,为我国在全球开放科学交流体系中争取主动权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王胜兰,宁笔.开放获取成因及其核心驱动力分析[J].科技与出版,2023(02):35-40.
[2]王凌峰,杜艳玲,杨硕.“中国科技论文在线”15年回顾、瓶颈与发展策略[J].图书情报导刊,2018(07):67-72.
[3]中国开放获取出版发展报告2022[EB/OL].[2023-12-22].https://www.cast.org.cn/cms_files/filemanager/583933374/attach/20235/17c3bb51f66b45e5a204402d6cd73026.pdf.
[4]陆彩女,顾立平,聂华.开放获取政策与实践的关键问题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01):51-57.
[5]钱灵姝.中国开放获取论文及期刊出版现状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22(04):495-502.
[6]徐丽芳,冯凌,陈哲,等.全球开放获取转换模式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出版参考,2022(01):20-28.
[7]郁林羲,姚思卉,邢爱敏,等.开放获取论文收取论文处理费情况调查与分析[J].科技与出版,2021(09):41-45.
[8]程维红,任胜利.国外学术期刊OA出版论文处理费(APC)调查[J].编辑学报,2017(02):192-195.
[9]INCHCOOMBE S. Springer Nature首席出版官:我们为什么要追求金色OA?[EB/OL].(2021-12-14)[2023-
12-22].https://mp.weixin.qq.com/s/LWAebEqk0L5b1RrLJZs61w.
[10]ZHAO JACK.疫情之下加速開放获取出版转型,医学学术出版趋势与挑战[EB/OL].(2021-10-26)
[2023-12-22].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ce31219311e6.
[11]“中国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力榜”2021第一季度排名发布,这些中国期刊为何具有高传播力?|领研X Impact Science[EB/OL].(2021-5-21)[2023-12-22].https://mp.weixin.qq.com/s/9zU3Jto0p_0cIKWYYKtrwQ.
[12]彭琳.近五年开放获取期刊新出版动态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21(01):85-89.
[13]BJÖRK B C,KANTO-KARVONEN S,HARVIAINEN J T.How Frequently are Articles in Predatory Open Access Journals Cited[J].Publications, 2020(02):17.
[14]初景利,刘培一,翁彦琴,等.不同角色对开放获取期刊的认知度与认可度调研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1(09):4-17.
[15]孙书军,杨洁,李响,等.基于JCR的OA期刊出版格局分析及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06):766-774.
[16]曾建勋,郑昂.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机遇与挑战[J].编辑学报,2021(04):359-364.
[17]彭媛媛,黄金霞,陈雪飞,等.开放科学进程中的OA期刊发展:2017—2020年[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0(12):29-40.
[18]徐诺,苗秀芝,程建霞.预印本“大繁荣”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启示[J].编辑学报,2019(03):282-285.
[19]张小玲.开放获取的发展及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建议[J].中国市场,2022(26):75-77.
[作者简介]张丽南(1990—),女,河南南阳人,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