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美玲
〔摘 要〕 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科学趣味探究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师结合诗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再结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科学知识,并鼓励学生撰写学习体会,展现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步发展。本文以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科学趣味探究为主题展开探究,在分析古诗文与科学知识关联性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案例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科学元素;发掘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5 142-144
古诗文作为文化遗产,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还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观察和科学知识。通过发掘古诗文中的科学元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并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和情感,从而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因此,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和思考古诗文中融入的科学思考和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促进文学与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学科之间的综合发展。
一、古诗文与科学知识的关联性分析
(一)融入对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的观察和描绘
古诗文作品中融入了对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和深刻理解,这些描绘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背后的科学原理的一定认识。从内容上看,许多古诗文的描绘常常涉及天文、地理、气象、动植物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从《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月亮光线的观察和感悟,在《江雪》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能够看到作者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独到观察。同时,许多古诗文作品还包含了作者对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的观察,且揭示了一些科学原理。例如从《登鹳雀楼》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可以感受到山川河流的自然规律和地理特点,在《赋得古原草送别》的“离离原上草,一歲一枯荣”中,能够感受到植物生长和季节变化的循环性,等等。这些古诗文作品的描绘和观察,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科学素材。通过深入解读和理解这些古诗文作品,学生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自然规律,促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和思考。因此,结合古诗文展开科学趣味探究的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也可拓展学生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二)通过简练的诗文语言表达复杂的科学思想
古诗文中除了有对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的观察和描绘,还融入了一些科学的思考和表达,展示了古代文人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和思索。从描写对象的角度来看,古诗文中的科学思考常常涉及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等领域的内容,例如从《渔家傲》中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云雾和山石变化和存在的思考。在《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能够看到作者对时间和情感的抽象思考。同时,古诗文中的科学表达也常常通过隐喻、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呈现,通过将科学概念和自然现象与人情世故相结合,诗人们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科学思想。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把白日、山、黄河、海等自然元素与宏大的地理图景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地理环境的连绵变化。这些科学思考和表达的融入,使古诗文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科学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种科学思考的融入不仅拓宽了古诗文的内涵和深度,也启发了后人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通过深入理解和欣赏这些饱含科学思考的古诗文作品,可带领学生感受到古人对科学问题的智慧和思辨,也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科学领域的启示和激励。
二、发掘古诗文中的科学元素促进学科交融
(一)结合古诗文教学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科学趣味探究是一种将科学知识与古诗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结合科学讲解和实践活动以及鼓励学生撰写学习体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促进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古诗文的内容选择具有科学背景或涉及科学现象的语句,通过朗读和解读,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比如选择涉及天空、气象、地理等自然现象的内容,如描写太阳、月亮、云朵、山水等的语句;或选取描写动物、植物及其特征的内容,如描绘花朵绽放、鸟儿飞翔、昆虫生态等的语句;也可以选择与人体、物质变化等科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如描写四季变化、水的循环、风的形成等的语句。接下来,教师即可针对诗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进行相关的科学讲解和知识普及,比如解释与诗文内容相关的天文、地理、生物等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科学内涵。
在教学人教版教材课文《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这首诗时,教师可从“树头新绿未成阴”诗句中抓取科学探究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树上的新叶子还没有能够形成树阴应该是什么季节,借此向学生解释植物生长的过程,说明新绿的叶子需要时间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得足够大才能遮住阳光形成阴影。同时,也可从“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句中,引发学生对昆虫和植物互动的思考,比如与学生一起探讨黄蝶为什么喜欢飞入菜花中,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植物的花朵吸引昆虫的特征。通过针对这些语句的解读和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例如植物生长过程、叶绿素的作用、昆虫与植物的互动关系等,让学生既能欣赏古诗文的美,又能在探究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启发。
(二)带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掌握科学知识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对古诗文的科学趣味探究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将科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科学现象,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科学概念。例如组织学生观察云的形态、用水模拟水的循环过程、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等,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知科学现象,加深对诗文中所描绘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为此,教师可以针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科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在《宿新市徐公店二首》的教学中,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作为科学探究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昆虫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或户外寻找昆虫,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食性、生长环境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促进学生观察力和记录能力的提升。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自体验昆虫的生态,理解古诗文中描写昆虫的真实性和科学内涵。将古诗文教学融入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将古诗文中的描写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这样的实践路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實践能力和科学思维,使他们在欣赏古诗文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科学知识。
(三)鼓励学生撰写学习体会展现创意
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带领学生撰写学习体会,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理解和创意,通过书写与古诗文相关的学习体会,促使学生思考、总结和表达,从而深化对古诗文和科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描述自己对古诗文中描写的自然现象或科学思考的理解和感受,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表达对古诗文中的科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创意,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模型设计等形式展示他们对古诗文和科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诗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的教学完成后,基于前期的实践活动,可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结合“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一诗句,描述他们对昆虫的观察和了解,可以描述黄蝶的外形特征、飞行习性以及它们常出现在菜花附近的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展示他们对昆虫生态的理解,如昆虫的食性、繁殖方式等,也可以结合科学知识介绍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作为传粉媒介和食物链中的一环。此外,学生还可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展示他们对古诗文中描绘的昆虫形象的理解和创造。比如选择绘制一幅色彩鲜艳的画作,展现黄蝶在菜花间翩翩起舞的场景,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如水彩、粉笔或彩铅等表现出昆虫飞翔的动态和优雅,用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展现对古诗文中黄蝶形象的理解,同时培养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学生还可以利用纸板、颜料和其他材料制作一个立体的黄蝶模型。根据诗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设计并制作一个逼真的黄蝶模型。通过这样的创作,学生能够将他们的想象和对古诗文的理解与实际的昆虫形象相结合,展示创意和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科学趣味探究是一种有益而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将科学与文学相结合,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解读古诗文作品,探索其中蕴含的科学现象、原理和规律,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热情。同时,通过观察、实践、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动力。这个过程不仅丰富了古诗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综合发展,可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步发展。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常规课题“县域小学古诗文趣味课堂教学适切性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批准号:FJJKZX22-643】
参考文献
[1]娘毛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239-240.
[2]陈天顺,赵诗雨.语文课程培养小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78,132.
[3]徐轶.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J].语文建设,2021(18):55-58.
[4]王维令.提升科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的“旁门正道”[J].亚太教育,2022(6):7-9.
[5]邱光军.语文课也能教科学素养[J].人民教育,2022(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