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琴
摘 要:音乐能给人情感上的共鸣,作为人文学科中一个重要的范畴,音乐是落实以美育人的主要方式之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因此,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大单元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建构高效音乐课堂。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 小学音乐 高效课堂
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思想,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等能力上。大单元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借助高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一)立足单元主题,突出教学重点
对于一些教师而言,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单元主题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单元内容入手,发掘单元的整体特征,提取教学主题,调整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使之符合小学生的学习与认知发展规律。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诗韵悠悠”时,笔者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体会古诗词的情感表达。首先,在导入新课时,笔者准备了一些和所学古诗词有关的画作,向学生说明了诗人创作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在此基础上,播放《读唐诗》《小儿垂钓》等歌曲,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与古诗词相结合所体现的美。最后,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音乐、舞蹈展示《游子吟》中表达的情感。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明确单元主题,否则大单元教学很难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还要从整体视角入手,明确各单元之间的衔接,联系单元的歌唱、赏析与活动板块,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开展教学活动,凸显教学重点,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重构内容与结构,紧扣育人要求
为确保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紧紧围绕音乐学科育人的要求,重构单元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基于此,教师应结合德育内容,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与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实现音乐课程教育目标,彰显其育人价值。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难忘的歌”时,笔者结合五年级上册的《七子之歌》和《东方之珠》,一起构成“寻找红色足迹,吟咏爱国情怀”的大单元教学。首先,笔者以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的一封鸡毛信为起点,让学生了解共产儿童团的情况以及抗日战争中共产儿童团员的英雄事迹。其次,播放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这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能让学生感受国歌的雄壮激昂。最后,展示几代国家领导人对于少先队员们的谆谆教导。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德育目标,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利于增强音乐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推进音乐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以单元音乐知识为逻辑基础,确定具体的教学路线,指导学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完成音乐学科德育、美育的目標。
(三)贴合学科核心素养,拟定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大单元教学的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逐渐成为教育者重点关注的方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在不同的内容中兼顾单元主题及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在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首先,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回顾目前音乐教学的实践情况。其次,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将教学分为演唱、赏析等多个板块,与单元主题相结合,不断优化、调整单元教学目标。最后,当目标确定后,简洁且明确地将教学要求渗透到准备、展示、练习等不同阶段及环节,以确保教学目标能顺利实现。
以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牧羊女》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还要通过不同的节奏感受牧童、牧羊女等游牧民族角色的性格特点。因此,在教学《牧羊女》时,笔者从一、二、四句的内容与节奏出发,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明晰其中的自然之景。在讲述第三乐句时,笔者给学生科普了力度记号及其具体的用法,鼓励学生凭借乐曲中的力度记号模仿小羊的叫声,体会牧羊女的快乐。学生不仅可以在乐曲的演唱中深化对乐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音乐艺术表现力及音乐鉴赏力。
二、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一)紧扣单元主题,创设活动情境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因此,音乐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单一性的知识传递,而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音乐教师要认真剖析单元内容,紧扣单元主题,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创设活动情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以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我的家在日喀则》为例,因教材融入了“快乐舞蹈”这一主题,所以,笔者借助舞蹈艺术辅助学生完成对歌词的学习与理解,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让学生顺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肢体律动。首先,笔者把歌曲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问答部分,歌唱的节奏应该是平缓的;第二部分节奏明显拉开,歌唱时要注意音色的丰满与连贯;第三部分则回到问答部分,节奏较为欢快。其次,借助视频,指导学生学习藏族舞蹈中的几个基本动作,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舞蹈活动中掌握歌曲的内容、节奏,感受藏族舞蹈的民族风情。
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创设活动情境。这样不仅能体现出音乐与文化相融合的特色,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能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堂互动来体验音乐之美。
(二)挖掘内在联系,丰富学习体验
从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内容来看,每个单元的歌曲都有具体的排列顺序,且题材各异。因此,在开展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歌曲之间的关联性,整合相似的歌曲,让学生有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以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感拉丁舞”为例,由于本单元编选的几首歌曲都是舞曲,音乐的节奏感、舞蹈的旋律感都较为强烈。因此,笔者以《钢鼓音乐》进行课堂导入,为学生播放歌曲MV,带领学生简单模仿MV里舞者的动作,以动作来表现节奏。在此基础上,还为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赛林托》《拉库卡拉查》《鸟儿多美丽》等歌曲,让学生将所掌握的动作融于音乐律动中,用身体去感知音乐、抒发情感。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认识歌曲之间的内在联系,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还能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歌曲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不一样的音乐节奏,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
(三)进行多元实践,营造音乐氛围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元、丰富的音乐实践,能调动学生的多元感官,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深化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一般情况下,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因此,教师要设计多元的训练方向和训练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多元需求及单元教学目标,开展演唱、演奏、表演、创编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司马光砸缸》时,首先,笔者带领学生回顾《司马光砸缸》的内容,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如何用音乐表现人物情感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分享自己的观点。其次,相比于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输出,学生更倾向于生动、有趣的音乐实践。因此,笔者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表演,还原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将故事的关键节点与音乐节奏结合起来,深化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最后,让学生开展音乐创编、演唱等多种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与情感变化,还能在具体的体验与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对比情境
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以引导学习、启发思维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就音乐大单元教学而言,每个单元的音乐作品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对比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节奏、情感表达与文化背景等进行对比与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感拉丁舞”时,笔者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了《战台风》和《西风的话》。《战台风》是用古筝表演的,是作者目睹工人们抗击台风的感人事迹后的感悟,全曲大气磅礴,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明而又栩栩如生的工人形象。《西风的话》以自然舒缓之声表现秋之美景,无论是在情绪上还是在曲调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笔者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呈现这两首歌的风格、旋律、情感表达和其他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对比性学习,把握每首歌的核心要素和风格,实现高效的音乐学习。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对比性的情境,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遵循“以声为主,声律结合”的基本原则,将教学内容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重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借助信息技术,深度解读音乐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导学生深度解读音乐。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体验感,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荡漾的深情》时,首先,笔者借助信息技术,与学生一起踏上了“寻找校园民谣”的旅程,展示了乐曲作者叶佳修现场放声高歌的录像,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背景。其次,这种多元学习情境,不仅唤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最后,学生不仅学到了歌唱技巧,还感受到了歌词表达出的独特感情以及歌曲所要传递的思想,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
总之,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大单元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高效音乐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敏敏.逆向设计理念下小学音乐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舞曲音乐单元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11):38-42.
[2]王芝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22(26):55-57.
[3]宋欣奕.审美高度化: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J].中國音乐教育,2022(7):19-23.◆(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向单元重构的小学音乐立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立项编号:JY2021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