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 510080)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病,主要由心肌缺血缺氧所致,预后不佳,病死率较高,居心血管类疾病死因首位[1-2]。为减少心肌耗氧量,延缓病情进展,此类患者急性发作期时通常以卧床休息为主,但长时间卧床易导致患者静脉血流减缓,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式(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风险,若未有效预防和处理,一旦血栓脱落诱发肺栓塞,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DVT 的预防管理至关重要。压力抗栓泵又称气压泵,是一种常见的血栓预防设备,通过周期性充、放气可有效缓解下肢血液淤积,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临床效果良好[4]。随着血栓预防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外治疗法的预防作用近年来备受临床青睐[5]。中药热奄包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疗法,通过将中药包热敷于患处,使药物有效成分在热奄包热气作用下深入病变组织内部,充分发挥温经活血、舒筋通络等治疗作用,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6]。本研究旨在探讨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DVT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 取2022 年3 月 至2023 年3 月 我 院 接 收的8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44~69 岁,平均(57.41±6.25)岁;Killip 心功能分级,Ⅱ级22 例,Ⅲ级20 例;梗死部位,前壁18 例,下壁15 例,侧壁9 例。试验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42~71 岁,平均(57.83±6.34)岁;Killip 心功能分级,Ⅱ级23 例,Ⅲ级19 例;梗死部位,前壁17 例,下壁14 例,侧壁11 例。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7];Killip 心功能分级≤Ⅲ级;需长期卧床;意识清晰,能够正常交流。排除标准:合并心瓣膜疾病、心力衰竭、严重脑血管疾病、严重出血性疾病、严重下肢变形、局部皮肤破损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既往有下肢DVT 病史;近期有手术史;有压力抗栓泵治疗禁忌证;患有精神类疾病。
对照组给予常规下肢DVT 预防治疗,具体如下。(1)下肢DVT 预防宣教:全面检查患者生理机能,评估下肢DVT 发生风险,告知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DVT 的发生原因及危害性,增强患者DVT 防范意识。(2)药物预防: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HJ20160685,规格:100 mg×30 片)预防治疗,口服,100 mg/d,告知患者阿司匹林抗血栓的作用机制,如阻断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黏附等,提高患者用药配合度。(3)饮食预防:告知患者饮食对防控血栓的重要性,嘱患者避免进食高糖、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粗杂粮,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4)体位与运动预防:叮嘱患者急性期以卧床休息为主,病情允许情况下协助患者将下肢微抬高至30°左右,帮助患者定期翻身、变换体位,适时为患者按摩下肢,并指导患者卧床期间进行脚趾360°绕环锻炼、踝关节锻炼,恢复期可协助患者早日离床活动,以减轻下肢血液淤积。(5)血管保护:尽量减少在下肢血管进行穿刺或其他侵入性操作,防止患者下肢血管壁受损,并定期测定患者下肢周径,及时发现并处理下肢肿胀。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治疗,具体如下。(1)压力抗栓泵治疗:采用AirPro-2000 型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前告知患者压力抗栓泵的治疗原理、目的及意义,治疗时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使患者下肢处于伸直状态,使用腿套绑住患者下肢,调整腿套松紧度,再接通压力抗栓泵的电源,设置压力为40~60 mmHg(1 mmHg=0.133 kPa),序贯对患者脚踝处、小腿腿腔、大腿腿腔进行充、放气,充气间隔时间为20 s,30 min/次,2 次/d,治疗期间关注患者反应,酌情调整各项治疗参数。(2)中药热奄包治疗:药方主要成分为肉桂、附子、威灵仙、羌活、独活、川芎、甘草、透骨草等,将所有药物装入布袋中制成中药热奄包,表面喷水至潮湿后置于微波炉内加热约3 min,取出热奄包放至温度适宜,再将其敷于患者阴陵泉、涌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热敷15 min/次,1 次/d。
两组均持续治疗1 周。
(1)凝血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 周后各项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于早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3 000 r/min 速度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和血小板,再用CS-510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国械注进20162400783)进行检测, 严格按照仪器要求进行操作。(2)股静脉血流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 周后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采用贝斯曼BV-620V/620VP 多普勒血流探测仪(粤械注准20172231863)进行检测。(3)下肢DVT: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下肢DVT 发生情况,包括有症状下肢DVT 与无症状下肢DVT,参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8]进行诊断。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APTT、PT、TT 及FIB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PTT、PT 及TT 均高于对照组,FIB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APTT 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 为凝血酶原时间,TT 为血浆凝血酶时间,FIB为纤维蛋白原
组别 例数 APTT(s) PT(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2 28.64±3.62 36.12±4.58a 8.41±2.34 12.12±2.03a对照组 42 28.42±3.55 34.32±4.44a 8.43±2.46 10.85±2.14a t 0.316 2.054 -0.043 3.135 P 0.753 0.042 0.966 0.002组别 例数 TT(s) FIB(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2 9.35±2.02 17.22±2.46a 4.53±0.31 3.14±0.26a对照组 42 9.30±2.01 15.53±2.41a 4.54±0.36 3.87±0.29a t 0.116 3.063 -0.153 3.718 P 0.908 0.003 0.879 0.002
治疗前,两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股静脉血流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股静脉血流情况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股静脉血流速度(cm/s)股静脉血流量(cm3/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2 22.57±2.27 28.43±3.54a 11.38±2.32 15.71±2.15a对照组 42 22.46±2.43 26.67±3.81a 11.13±2.64 14.14±2.22a t-0.198 -4.685 -0.329 4.215 P 0.843 <0.001 0.743 <0.001
试验组下肢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下肢DVT 发生率比较[例(%)]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较严重的类型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脏泵血能力不足,血液通常处于高凝状态,与健康者相比,此类患者下肢DVT 的发生风险明显较高,此为导致患者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DVT 的发生至关重要[9-10]。既往常规DVT 预防以药物治疗为首选,虽具有明显抗凝血作用,但单一用药剂量过大,易加重患者肾脏负担,并增加局部出血风险,而饮食、体位与运动、血管保护等非药物预防治疗的安全性虽较高,但效果有限,故联合其他预防方式共同治疗十分必要[11-12]。压力抗栓泵是一种常用的理疗仪器,治疗时通过多腔气囊的反复充、放气可实现对肢体的大面积挤压与按摩,能够较好地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促进静脉中淤血排空,因此,其在预防下肢DVT 方面可获得较好效果[13-14]。孟琰等[15]的研究表明,对危重患者给予压力抗栓泵预防治疗能够有效减少静脉淤积,使患者下肢DVT 发生率由12.00%降为2.00%。
中医在防治下肢DVT 方面历史悠久,已积累了丰富经验。此病在中医学中归属为“脉痹”“瘀血”“肿胀”等范畴。中医认为,此病主要由久坐久卧伤气所致,络脉血凝湿阻是其主要病机,因此,预防治疗需以祛瘀通络、消肿止痛为主要原则[16]。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具有活血化瘀、散寒祛湿、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多种功效,常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17]。龙瑞菊等[18]研究发现,给予老年脑卒中患者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治疗,能够充分发挥2 种不同DVT 预防方法的作用,有效避免凝血因子聚集,加速代谢废物清除速率,修复损伤血管内皮,进而使患者下肢DVT 发生率由20.8%降为5.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APTT、PT及TT 均高于对照组,FIB 低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血流量大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预防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DVT 的预防效果较显著。其原因为,给予患者压力抗栓泵治疗,利用气囊从远到近挤压肢体,能够发挥机械与化学的双重作用,如收缩、放松腿部肌肉、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增强局部代谢功能、强化静脉血管的排空度、激活纤溶系统等,有效降低机体凝血因子含量,加速股静脉血流[19]。同时,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方中主要成分肉桂具有镇静镇痛、活血通经作用,附子、川芎具有散寒止痛、活血行气作用。威灵仙、羌活、独活、透骨草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甘草具有益气补脾、缓急止痛作用。诸药合用,能够共奏解痉止痛、祛瘀活血、祛风除湿等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下肢DVT 的目的。将热奄包敷于患者特定穴位,药物在热力作用下能够迅速透皮吸收直达病所,充分发挥穴位及中药的双重功效,有效促进下肢气血运行,加快下肢瘀血吸收,从而进一步预防下肢DVT 的发生[20]。
综上所述,压力抗栓泵联合中药热奄包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起到协同增效作用,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加速患者静脉血流,降低下肢DVT 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