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龙,熊伟(通信作者),程凌,林星镇,毛宇锋,侯新聚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0)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软骨破坏剥脱、软骨下骨硬化产生骨赘以致关节面纤维糜烂、滑膜炎性增生引起无菌性炎症。患者常以膝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若病情发展严重,可导致行走困难、膝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该病是中老年人群的主要致残原因之一[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骨关节炎发病率高达4%~13%,其中膝骨关节炎约占60%[2]。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患者的疼痛、延缓疾病的发展。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类。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患者不易接受;保守治疗包括非甾体消炎药口服、中药外敷、关节腔注射等方式,虽可缓解疼痛,但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大且复发率较高,整体疗效不甚满意[3]。近年来,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与修复间的联系开始受到重视,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及进展中,“肌肉功能障碍”可能是其关键[4]。其中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出现常常伴随软组织损伤,进而引发膝关节周围骨骼肌力学平衡受损,膝关节骨与骨的软组织间发生磨损[5]。肌筋膜触发点理论是一种新型疼痛治疗理论,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6]。有研究发现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肉存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此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进而改善预后[7]。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1 年9 月至2022 年8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 例。试验组男23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55.51±2.08)岁,平均病程(6.97±2.73)个月。对照组男19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57.03±1.69)岁,平均病程(7.03±2.5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号:KYKS-2021100),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参考《2015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8]制定诊断标准:(1) 近1 个月内伴有膝关节周围疼痛或膝关节活动时异常响动;(2)影像学检查(X 线、CT、MRI 等)发现膝骨关节存在骨赘、软骨下骨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囊性变等现象;(3)年龄45~70 岁;(4)有≤30 min 的晨僵现象;(5)活动时伴有膝关节擦音(感);(6)满足(1)+(2)(3)(4)(5)中的任意2 条即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病程5~12个月;入组前1 个月内未行其他相关治疗及用药; 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评分≥50 分[9];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排除标准:无法耐受针刺;关节结构破坏或晚期膝骨关节炎需手术;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合并恶性或消耗性疾病;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无法真实反映试验状态;研究人员认为的不能入组的其他情况。剔除标准: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过程中自行使用药物或不配合本研究治疗方案;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导致无法完成研究;研究中途申明拒绝研究自行退出;随访失联。
试验组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根据生物力学平衡理论[10],依次将大腿肌群按照股外侧、股内侧、股中间、股后侧进行分区,小腿肌群按照胫骨内侧、外侧、前侧、后侧分区。采用揉按触摸法在患侧大腿、小腿各区域寻找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采用龙胆紫标记笔标记。常规碘伏消毒穿刺点后,用0.25 mm×40 mm毫针在穿刺点处经皮垂直刺入,肌肉出现跳动后将毫针左右摇摆、来回提插2~3 min(注意动作应均匀、柔和、稳定),肌肉不再跳动后迅速拔出毫针。按压针孔30 s(以不出血为宜)后,再次揉按疼痛触发点至患者无疼痛或疼痛减轻。
对照组针刺传统穴位(膝三针)。患者取仰卧位,患膝处于功能位(在患膝下垫一高枕,使其呈自然屈膝状态),按照传统针灸腧穴定位法,依次定位膝三针(犊鼻、梁丘、血海)、足三里,取穴后依次用点标记。常规碘伏消毒穿刺点,用0.25 mm×40 mm 毫针快速刺入,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如出现晕针、休克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并判断患者是否可继续接受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2 次(周二、周五),共治疗4 周。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治疗前后采用VAS 评估两组的疼痛程度,分值0~10 分,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2)WOMAC 评分:治疗前后采用WOMAC 评估两组的症状,包含疼痛、僵硬、日常活动能力3 个维度,共计24 个条目,总分96 分,评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经3 000 r/min 离心处理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九强生物G920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PR)水平。(4)治疗效果[11-12]:根据效果指数[(治疗前WOMAC 总分-治疗后WOMAC总分)/治疗前WOMAC总分×100%]评价治疗效果,效果指数≥95%为痊愈,70%≤效果指数<95%为显效,30%≤效果指数<70%为有效,<30%为无效。(5) 并发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关节积液或血肿、感染、筋膜室综合征、深静脉栓塞、关节粘连、局部顽固性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VAS 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0 6.98±1.54 2.05±1.38a对照组 40 7.55±1.45 4.45±1.74a t 0.330 0.829 P 0.856 0.009
治疗后,两组WOMAC 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WOMAC 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WOMAC 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WOMAC 为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组别 例数 疼痛 僵硬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0 15.35± 3.55 6.65±2.77a 2.53±1.01 0.95±0.81a对照组 40 15.78± 2.40 10.28±2.88a 2.60±1.01 1.53±0.72a t-0.626 -6.261 0.006 -3.385 P 0.533 <0.001 0.741 0.001组别 例数 日常生活能力 总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0 48.20±10.97 15.23±9.05a 66.08±10.51 22.83±9.87a对照组 40 50.93± 8.08 25.63±9.29a 69.30± 9.04 37.03±9.70a t-1.273 -5.072 -1.482 -6.729 P 0.207 <0.001 0.142 <0.001
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IL-6、CPR 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IL-1β 为白细胞介素-1β,IL-6 为白细胞介素-6,CRP 为C 反应蛋白
组别 例数 IL-1β(ng/L) 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0 2.98±0.08 1.47±0.27a 1.50±0.07 0.83±0.11a对照组 40 2.99±0.12 1.85±0.12a 1.50±0.06 1.12±0.14a t-0.343 -8.028 0.122 -10.241 P 0.733 <0.001 0.903 <0.001组别 例数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0 11.56±2.64 4.39±1.00a对照组 40 12.42±0.93 9.08±0.67a t-1.940 -24.639 P 0.056 <0.001
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膝关节的主要功能为承重,在保持人体站立、行走等日常姿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体运动过程中,膝关节较易受到损伤,发生退行性病变,加之不良运动习惯、年龄、超重等因素均可进一步加重病变程度,诱发膝骨关节炎的发生[1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老年人群膝骨关节炎发病率逐年递增。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与膝关节过度损耗密切相关。膝关节过度损耗导致患膝的骨内压不断升高,关节周围静脉回流不畅,血运变差,骨营养供给降低,关节软骨无法得到有效的营养,负重缓冲功能减退,使膝关节骨质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关节力学结构受到影响,导致关节进一步损坏[13]。膝关节周围肌力平衡对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膝关节周围肌力的不平衡可导致膝关节内各部位承受的内力不均匀,进而可使软骨退变加剧,从而诱发膝骨关节炎。依据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其预防难度较大,治疗重点在于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尽可能恢复膝关节功能。
临床上将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激发的自主神经、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系统症状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常表现为反应性充血、异常出汗、血流改变、皮肤滚动疼痛、竖毛肌活动、血管收缩或舒张、对触摸和温度高敏感性、烧灼感和皮肤划痕症;运动障碍导致的肌肉虚弱、僵直和关节活动受限,运动功能失调;局部压痛,远处牵涉痛,外周和中枢神经致敏等。肌筋膜触发点是目前疼痛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膝骨关节炎的疼痛与膝关节周围附着的肌肉功能失衡有关[14]。肌筋膜触发点理论认为,在痛点附近可触摸到条索状结节点,该结节点代表肌肉附着点处的应力集中,由于膝关节周围的肌筋膜触发点被活化,导致局部肌肉痉挛,引起生物力学上的膝关节结构改变,远端肌肉受到牵拉、近端附着点张力增高从而导致疼痛的发生,同时生物力学失衡也加重了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加速膝骨关节炎的进程[15]。有研究发现,肌筋膜触发点的激活可引起局部痉挛,进而缺血缺氧,由点及面对筋膜所牵涉的链造成牵拉,导致生物力学失衡,并会导致更多的继发性触发点(隐性触发点)出现[16]。由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活化所引发的骨骼肌疼痛约占40%,大都表现为肌肉痉挛的附着点远处牵涉痛、张力性疼痛。因此,若能解决膝关节周围肌肉内的触发点,减轻肌肉内的高张力,便可预防特发性慢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或进一步恶化,也可缓解膝骨关节炎诱发的疼痛。中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慢性炎症和免疫细胞浸润,该病是由于患者受风寒湿邪侵犯,导致经脉受阻气血不畅、寒引筋急所致。血凝则瘀滞脉络,久瘀则气血不通,发而成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可起到镇痛、调理脏腑及经络的作用。针刺是重要的中医学技术,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深入,针刺对于人体的良性作用被广泛认可,传统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得到了肯定[17]。传统针刺选取固定穴位作为刺激点,取穴无法充分反映患者膝关节周围高张力的点[18]。随着肌筋膜触发点的研究深入,针刺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灭活作用被逐步证实。针刺能缓解症状,恢复关节功能。针刺不仅可促进膝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还可通过刺激触发点周围的神经末梢诱导止痛物质释放,并可松解局部痉挛条索状的肌肉促使肌肉恢复弹性,最终使膝关节炎恢复生物力学平衡,降低局部张力,缓解疼痛,还可调控免疫细胞活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发挥抗炎作用,可有效改善炎症性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VAS 评分、WOMAC 评分及血清IL-1β、IL-6、CP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证明,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可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说明规范的针刺技术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并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