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贯祥
江苏宿迁市沭阳县中医院麻醉科,宿迁 223600
妇科腔镜手术是女性诊断、治疗宫腔内疾病的微创手术,腹腔镜能直观、清晰、准确掌握宫腔内病理性改变范围及严重程度,及时全面诊断疾病类型、程度及解剖学结构等,在外科手术中高效、准确清除靶向病灶组织,降低对宫内其他组织细胞造成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较少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围手术期诊治中[13]。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126 例妇科腔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超前注射艾司氯胺酮对于妇科腔镜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 年12 月到2021 年12 月于本院收治126 例妇科腔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行妇科宫腔镜手术标准;②年龄为18~65 岁,BMI 为18~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1](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③手术时间≤180 min,术中出血量≤800 ml;④近期未服用过阿片类或其他镇痛药物、麻醉药物等;⑤无认知障碍、精神系统疾病者;⑥临床资料完整者;⑦研究对象及亲属均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心、肝肾、血管等重要脏器功能性障碍者;②伴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精神异常或家族遗传史者;③合并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④伴宫颈肿瘤、宫颈管畸形者;⑤伴酗酒、药物滥用者;⑥伴药物过敏者;⑦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 例。对照组给予术前注射生理盐水干预;观察组给予术前注射艾司氯胺酮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瑞芬太尼用量、七氟烷使用浓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检验后符合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 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基线资料比较 共纳入126 例患者,每组6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体重、BMI、ASA 分级、受教育年限、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围手术期监测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瑞芬太尼用量、七氟烷使用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围手术期检测指标比较
妇科宫腔镜手术中在清扫病变组织前,需告知麻醉状态下的患者,配合手术流程及指令,帮助其清楚观察病变位置及正常组织关系,进而减少对组织功能损伤[2]。随生活水平及临床服务需求的提高,麻醉药物需基本保证其舒适无疼痛感,另出于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考虑,在手术期间的麻醉药物需起效迅速、镇痛镇静效果平稳、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术中能快速清醒,减少对呼吸功能抑制作用等[3]。为预防术后痛觉过敏、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常采取超前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抑制围手术期疼痛程度、苏醒期躁动感,由于麻醉药物的种类较多,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各不相同,取得显著镇痛镇静效果,改善苏醒质量,但仍伴随不同程度自身不良反应,影响其预后效果等[4]。艾司氯胺酮作为脊髓 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减轻中枢神经敏感化程度,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5]。本研究采用超前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作用于妇科腔镜患者中,能有效满足镇痛镇静需求,确保生命体征稳定性,配合医者顺利完成手术,提高术后苏醒质量,具有显著有效性、安全性。
妇科腔镜手术虽伤口较窄、手术刺激较低,仍处于中等疼痛程度,术后苏醒期麻醉镇痛效果逐渐变弱,疼痛感逐渐增加,会引起患者躁动不安、长期卧床导致的肠胃功能损伤等,进而对预后效果造成不良影响[6]。有研究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实施宫腔镜检查,能显著缩短患者麻醉时间,降低丙泊酚的使用剂量,减少其麻醉苏醒期NRS 程度,且不良事件轻微[7]。还有学者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超前注射艾司氯胺酮,能显著抑制瑞芬太尼诱导的术后痛觉过敏,降低其不同时间点静态、动态NRS 评分,降低其机械痛敏阈值[8],升高机械痛敏面积,具有显著术后镇痛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七氟烷使用浓度均低于对照组;与T0时间相比较,两组患者T1、T2、T3的NRS 静态、NRS 动态、腔镜切口处及前臂内侧机械痛敏面积均显著升高,腔镜切口处及前臂内侧的机械痛敏阈值均降低;另观察组T1、T2、T3的NRS 静态、NRS 动态、腔镜切口处及前臂内侧的机械痛敏阈值、机械痛敏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其中T2时间点的NRS静态、NRS 动态、腔镜切口处及前臂内侧机械痛敏面积最高,腔镜切口处及前臂内侧的机械痛敏阈值最低。这说明采取超前麻醉方式能显著预防疼痛感加剧的中枢神经痛觉过敏的效果,具有持续镇痛、抗伤害等优势;由于艾司氯胺酮作为NMDA 受体受体抑制剂,能与NMDA 受体相结合,抑制NMDA 受体表达,进而减轻其对脊髓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阻断中枢神经致敏作用,进而减轻术后疼痛的延续,降低苏醒期疼痛程度,提高苏醒质量[9-10]。
将艾司氯胺酮超前注射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中,具有显著镇静镇痛效果,但本研究尚存在以下局限性:样本量数目有限,临床结果与研究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对结果可靠性产生影响;随访时间较短,未进一步探究其长期效果情况;未探究艾司氯胺酮适宜剂量与最低有效剂量的效应线性关系,未建立规范的麻醉药物适用范围及标准。因此,需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建立规范化麻醉药物范围,增加研究结果可行性、科学性。
综上所述,对于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采取超前注射艾司氯胺酮麻醉,能显著改善围手术期指标,达到镇痛、镇静效果,提升苏醒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为艾司氯胺酮临床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