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对Ⅱb~Ⅲa期NSCLC患者气道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研究

2024-02-28 13:12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225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4期
关键词:肋间术式胸腔镜

姜 炜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225400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属于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具有病死率较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针对临床分期Ⅱb期及部分可切除Ⅲa期患者,往往首选手术治疗,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根治性切除,达到改善患者预后转归的目的。常规开胸与电视胸腔镜均是目前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式。前者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后者是一种微创手术,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证实其具有创伤小以及术后恢复较快等优势[1]。随着近年来有关研究的日益深入,多种电视胸腔镜术式被开发应用,包括单操作孔与三孔电视胸腔镜术式等,不同术式对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存在一定差异。鉴于此,本文对比上述两种电视胸腔镜术式治疗Ⅱb~Ⅲa期NSCLC患者的效果及对气道功能、炎症介质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Ⅱb~Ⅲa期NSCLC患者,以电脑编号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操作孔组及三孔组,每组40例。单操作孔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64.41±7.36)岁;TNM分期:Ⅱb期25例,Ⅲa期15例;体重指数(BMI)18~31kg/m2,平均BMI(22.15±1.73)kg/m2;病理类型:腺癌18例,鳞状细胞癌17例,其他5例。三孔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4.59±7.42)岁;TNM分期:Ⅱb期24例,Ⅲa期16例;BMI 18~32kg/m2,平均BMI(22.30±1.78)kg/m2;病理类型:腺癌19例,鳞状细胞癌18例,其他3例。两组上述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受试者均已签同意书,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所有受试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NSCLC;(2)TNM分期均为Ⅱb~Ⅲa期;(3)预计生存期>6个月;(4)均行电视胸腔镜术式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入组前30d内有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史;(3)无法耐受手术;(4)伴有重大感染或免疫性疾病;(5)神志异常。

1.2 方法 三孔组选用三孔电视胸腔镜术式治疗,术前协助受试者取侧卧位,取软枕稍稍垫高胸部,实施双腔插管全身麻醉处理,行非手术侧单肺通气。选择患侧腋前线7~8肋间和腋中线交点做长度1.5cm的切口,即观察孔。经此孔置入胸腔镜,明确病灶部位、大小及胸腔粘连情况。另取患侧腋前线3~4肋间和腋中线交点做长度5cm的切口,即主操作孔,依次置入操作器械。再取患侧腋后线6~7肋间做长度2cm切口,即辅助操作孔,分离胸腔粘连,按照病灶部位合理选用适宜的方式切除病变肺叶,并经由主操作孔取出已切除的肺叶。清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术后置入引流管。依次退出操作器械,常规止血缝合,术后留置多孔引流管。单操作孔组则选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治疗:术前操作均与三孔组一致。选择患侧腋后线第7肋间做1.5cm切口作为观察孔,切开胸壁、肋间肌肉,置入胸腔镜,明确病灶部位、转移及粘连情况。按照病灶部位合理选择操作孔,如病灶处于肺上叶,则操作孔部位以腋前线第4肋间为宜;如病灶处于肺下叶,则操作孔部位以腋前线第5肋间为宜。剩余操作均和三孔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 (1)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d疼痛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其中疼痛情况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总分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2)气道功能指标:于术前1d及术后3d检测气道峰压值(Ppeak)与气道压(Paw)。(3)炎症介质指标:于术前1d及术后3d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抽取所有受试者晨起进食前3ml,离心获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体操作遵循试剂盒说明书完成,有关试剂盒均选用上海烜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4)术后并发症:包括气胸、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围术期指标水平对比 单操作孔组术后1d疼痛评分低于三孔组,且术后住院天数短于三孔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围术期指标水平对比

2.2 两组气道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两组术后各项气道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但单操作孔组低于三孔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气道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2.3 两组炎症介质对比 两组术后各项炎症介质水平均高于术前,但单操作孔组低于三孔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介质对比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单操作孔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三孔组(χ2=4.114,P=0.043<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胸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胸腔镜微创术式治疗NSCLC的效果获得明显的提高。三孔电视胸腔镜术式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相对成熟的NSCLC微创治疗术式,虽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然而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受空间或(和)角度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进出操作孔和旋转手术操作角度等步骤,无疑增加了手术创伤,延长手术时间,使得患者肋间神经受损程度加重[2]。由此可见,持续探索更为科学、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无须背部辅助操作孔,且手术创口选择肋间肌,具有操作简便、止血难度低以及术后创口愈合快等特点,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痛苦,可能发挥更为理想的微创效果[3]。

本文结果显示:单操作孔组术后1d疼痛评分低于三孔组,且术后住院天数短于三孔组。这与徐孟等人[4]的研究报道相符,提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治疗Ⅱb~Ⅲa期NSCLC效果较佳,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其早日康复。究其原因,该术式治疗过程中可获得和开放手术相当的术野,且处理病变方式和开胸术式类似,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5]。同时,该术式可减少手术切口,从而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故而可减轻疼痛,促进术后康复[6]。此外,两组术后各项气道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单操作孔组低于三孔组,可见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治疗Ⅱb~Ⅲa期NSCLC,可降低对患者气道功能造成的损伤。考虑原因,该术式创伤较小,可减少对肋骨及其他组织造成的不必要损伤,在根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肺组织,因此对气道功能影响较小[7]。另外,IL-6、hs-CRP及TNF-α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炎症因子,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往往存在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过程[8]。与此同时,上述各项指标均会受手术的影响,从而在术后出现异常升高,可直接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本文结果发现,两组术后各项炎症介质水平均高于术前,但单操作孔组低于三孔组。这在杨艳坤等人[9]的研究报道中得以佐证,充分证实了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治疗Ⅱb~Ⅲa期NSCLC的炎性反应更小。分析原因:三孔组术式会对患者切口造成较为严重的机械性挤伤,从而对肋间神经造成明显的刺激,促使后胸壁切口疼痛感的增加,进而导致手术应激增强,最终使得上述各项炎症介质水平升高。单操作孔组术式具有创口较少的特点,可有效避免后胸壁切口疼痛,故而可减轻手术应激,降低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活性的影响,从而降低炎症反应。本文结果还发现,单操作孔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三孔组。这和相关研究[10]报道相吻合,说明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治疗Ⅱb~Ⅲa期NSCLC具有较佳的安全性。分析原因,该术式可有效避免三孔电视胸腔镜术式中副操作孔对患者肋间肌肉、神经产生的压迫和损害,因此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对术者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学习曲线相对较长,应加强对术者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以促进其顺利开展及推广。

综上所述,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术式治疗Ⅱb~Ⅲa期NSCLC具有创伤小、炎症反应少、气道功能损伤程度小及安全性好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肋间术式胸腔镜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