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茜贝 叶美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00)
自然生态中的教育资源和价值,带给了幼儿无穷无尽的探索乐趣。中科大幼儿园在课题组的引领下,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开启了一次与“蚂蚁”为伴的趣味探究之旅。
(1)幼儿愿意主动观察蚂蚁,能根据观察主题制订计划、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
(2)幼儿对找寻蚂蚁感兴趣,萌发关注生态、尊重生命的情感。
(3)幼儿能对蚂蚁的形态特征、生活方式等产生兴趣,并主动应用数字、符号、图案等多种表征方式,进行信息的整合。
雨后的早上,大桃忽然从卫生间冲出来,惊讶地嚷道:“老师,厕所里有好多蚂蚁!”其他幼儿蜂拥而至,看到地上有一条长长的蚂蚁队伍。“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呢?”“我看不清楚,它们太小了。”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大泽跃跃欲试地说:“那我们捉一只看看呗。”
之后一段时间里,幼儿在活动间隙总会时不时讨论着与蚂蚁相关的话题。笔者在一旁悄悄地将幼儿了解的信息汇总在班级白板上,形成了一份独属于他们的已有经验(图1)。
图1 幼儿关于“蚂蚁”的已有经验汇总图
图2
观察分析结果:
(1)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愿意倾听同伴的意见并表达交流自己观察发现的内容。
(2)教师:能随时关注、捕捉幼儿兴趣并思考生成的可能性,通过整理幼儿已有经验形成下一步生成契机。
问题一:我想知道(调研蚂蚁)
笔者和幼儿共同观看了经验汇总图,同时提出问题:“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很快,幼儿兴奋地讨论开来。于是,笔者提出再给他们一天时间进行调研——谁能找到“蚂蚁”更多的信息,就能获得“蚂蚁小博士”称号。当天中午,笔者就看见几个小女生聚集在一起,根据早上布置的任务,逐一进行筛选,明确自己还不确定的内容,分析可以用什么方法了解。
第二天,教室里热闹极了。杨宝带来了一只手工蚂蚁,并自豪地跟大家介绍自制方法,还强调自己是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然后按照比例进行仿制的。还有的小朋友带来了《蚂蚁与西瓜》绘本、亲子调查结果等。就这样,这群“蚂蚁小博士”让大家在有声音、有画面、有操作的现场,了解了更多的蚂蚁知识。
1.幼儿获得的经验和品质
(1)探究经验:①能借助多种信息资源,主动了解、收集蚂蚁相关信息。如放大镜的使用、绘本阅读、视频学习。②能基于探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有方向的调研,主动生成相关探究经验。
(2)探究品质:①好奇心:能对探究保持兴趣,会针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追问及答案找寻。②自主表达:能清楚、连贯、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发现。
2.教师获得的经验
(1)引导幼儿有计划地探索:通过语言提示,助推“蚂蚁小博士”的计划实施→就出现的问题分小组讨论→主动寻找辅助材料→完善调研计划。
(2)助力知识内化:搭建“蚂蚁小课堂”平台,支持幼儿表达自主调研内容,激励幼儿基于自主调研开展思维共享,进行经验的分析、综合、重组、总结。
3.教师的反思及下一步支持
(1)教师的反思:应适当延迟幼儿自主探索的时间,给予更多自主思考空间,促进更丰富的经验积累及调研,确保幼儿更加充分、立体地了解蚂蚁。
(2)下一步支持
①经验支持:通过图片、视频等丰富幼儿对蚂蚁的了解。
②目标支持: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进行深度探索,共同挖掘可进行探索的关注点。
③工具支持:鼓励幼儿根据探究需求和想法,自主思考、收集、制作辅助工具。
问题二:蚂蚁太难抓(诱捕蚂蚁)
1.行动前解惑复盘
基于前期调研,幼儿自发组成探索小组前往不同地方寻找蚂蚁,比如墙角边、草丛里。很快大多数幼儿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纷纷忍不住抱怨:“蚂蚁太小了,根本捏不住它!”“水池边的蚂蚁跑得可快了,根本来不及抓。”“大树旁边的蚂蚁怎么也不出来!”看着失落的幼儿,笔者故作轻松地启发道:“那有什么,你们已经发现不好抓的原因了,想一想怎么调整不就行了?”于是幼儿新一轮的讨论又开始了。
2.制订“诱蚁”计划
第一次的蚂蚁“追捕”失败,激起了幼儿更加强烈的找寻蚂蚁的渴望。第二次诱捕前大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自发组成三个小组,思考捕捉工具、制订捕捉计划、自行搜集诱捕材料,最终确定了三种诱捕计划。
计划一:美食诱惑——利用糖果的味道吸引蚂蚁。子晨将画纸分为四格,对应画出了装有糖果的瓶子、钻进杯中的蚂蚁、诱捕地点,并在计划中提出了疑惑:“纸杯里的糖的气味,蚂蚁要多久才能闻到?我们总不能一直等着吧?”
计划二:缩小范围——直接前往可能存在比较多蚂蚁的地方找寻。大家在制订计划时,回忆起在湿润的沙土中见过蚂蚁,提出可以直接用铲子挖试试看,或者直接去有水的地方找寻。对此,“糖果”提出疑问:“沙池那么大,怎么知道我们挖的地方就是蚂蚁的‘家’呢?”
计划三:借助工具——自主找寻可用材料、自然物,做好诱捕准备。
3.“诱蚁”再行动
户外活动时间,再次“诱蚁”行动正式开启。津津最先在土最多的角色区发现蚂蚁,眼疾手快地用纸杯一把盖住。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杯子,小蚂蚁却不像预想的一样爬进杯底,只是在纸杯圈定的范围内来回移动。眼见蚂蚁就要逃跑,小组成员们一片惊呼,弟弟学着李津,眼疾手快地再次用杯子压住了它。“快放颗糖到杯子里。”哥哥李津建议道。大家七手八脚地剥开糖纸将糖放在杯底,并倾斜着杯口方便蚂蚁爬入。蚂蚁在杯子周围来来回回转了很久,大家耐心地一动不动,并反复将杯口朝蚂蚁行动的方向移动。经过不懈的努力,第一只蚂蚁终于诱捕成功。
这时,马哥借助忆民的方法,将糖果放在水池里并将水龙头打开,水流在糖果上淌出一道道“糖水”。过了较长一段时间,真的有蚂蚁向这个方向爬了过来,一起吸引来的还有一只小甲虫,这可把幼儿忙坏了。只见小桃手拿放大镜,像使用小勺子一样贴边将蚂蚁轻轻舀了起来,放入瓶中。还有组员将糖纸叠成小铲子的形状,将蚂蚁铲了起来,不一会儿蚂蚁在瓶子里就有了一群小伙伴。
1.幼儿获得的经验和品质
(1)探究经验:①能根据探究需求,从材料选择、资源整合、具体步骤以及同伴分工等多角度进行计划制订,并按计划执行。②能在探究过程中,有目的地寻找生活材料,创新运用。
(2)探究品质:能以探究小组的形式共同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始终友好表达并接受团队成员的建议,助推问题的解决。
2.教师获得的经验
(1)充分支持幼儿自主、大胆地验证及调整探究计划,并允许其及时调整。设置引导式问题,助力幼儿积极思考改进策略,提升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依据幼儿的想法,及时提供相应的行为引导和精神支持。
3.教师的反思及下一步支持
(1)教师的反思:在“诱蚁”过程中,可引导幼儿针对异同进行对比,帮助幼儿感受计划与实践间的差异、思考计划优化的可能性,并生成新计划。
(2)下一步支持:①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蚂蚁的生命如何延续”,并进行统计。②提供蚂蚁生态巢等相关科普视频,激发幼儿对于生态与生命的关注与行动。③建议家长在家庭中寻找、讨论相关话题,拓展“亲子小课堂”,实现家园联动共育。
问题三:捉来的蚂蚁总是死(蚂蚁生态瓶)
孩子们将蚂蚁带回了班级,它们和其他小虫子在瓶子里紧紧围着糖果转。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却都停下了动作,蔫巴巴的。有幼儿提出:“是不是瓶子里的空气不够了?”然然说:“是不是喝不到水没力气啦?”沐白觉得“可能瓶子太滑,走不动了”。欣禾表示:“一定是和爸爸妈妈分开了,所以不开心了。”笑笑提出:“我和妈妈买过一个‘蚂蚁王国’,里面有好多像蓝水晶一样的土,蚂蚁们可喜欢在那儿打洞了。”于是,新一轮头脑风暴就此展开。大家分头行动,有的直接将瓶口打开了一些,有的回忆起之前见过的蚂蚁窝并开始搜集材料制作起来。而笑笑当天晚上便对照着“蚂蚁工坊”绘制了图片,并向妈妈咨询了喂养蚂蚁的方法。
第二天,笑笑和大家照着绘本《蚂蚁和西瓜》布置起了蚂蚁的“家”。他们在瓶中的不同位置放了饼干、糖果、水果,再一层一层加入湿沙,直到完全看不见蚂蚁。同时,他们还在另一个瓶子中放入了泥土块,就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态瓶”做好了。幼儿多次趴在“生态瓶”旁边观察,可蚂蚁们仍然没有动静。又过了一天,他们惊讶地发现一群蚂蚁排着长队向沙土爬去,再后来瓶子里的沙体出现了一条条沟,并且每天都在增加……原来聪明的蚂蚁悄悄地为自己建了一座沙下迷宫。
可幼儿还是担心这样蚂蚁会死掉,于是大家讨论之后,在“生态瓶”的侧下方为蚂蚁的沙下迷宫开辟了一条逃生通道。
每一阶段有关蚂蚁的探究都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很多的可能性。整个活动中,师幼建立的是同伴关系,幼儿被允许自由结伴、共同探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观察积极性、探索的热情和执着、活跃的思维。他们在每一次的交流和讨论中自信表达,在互动碰撞中不断丰富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常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受制于能力不足和思维的局限性,常常难以深入探究。这时,教师的问题支持、时间支持、行为支持等,为他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支架,助力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更多问题,从而养成探究性思维,勇于质疑、大胆创新。
本次自主探索活动中,幼儿始终是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通过明确目标、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小组实践等系列探索过程,幼儿实现了新旧探索经验的联结,悄然完成了经验的追溯、生成和内化。并且,大家基本能熟练使用绘图、制表等记录方式,应用调查表、计划单、思维图等工具将自己的观察细节、思考过程及时记录下来,从而实现对事物的有效认识。
依托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及学习行为特点,教师悄然提炼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帮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关爱动物、关心周围环境的意识,并通过可观、可想、可论的趣味“拯救蚂蚁”行动,使幼儿真切获得了对生态现象的深度理解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