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4-02-27 13:16冷仁兴
大医生 2024年1期
关键词:疼痛管理髋关节功能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简介:冷仁兴,大学本科,医师,研究方向:成人骨关节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给予疼痛管理的效果,并分析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康复医院收治的4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均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Barthe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TNF-α水平低于术前,IL-10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疼痛管理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疼痛管理;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01.0133.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1.044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由于受到外力冲击,如摔跤、交通事故或其他剧烈撞击而引起。由于大部分高龄人群四肢灵活性减退并伴有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风险较高[1]。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骨折端恢復,但术后极易发生中、重度疼痛,严重延长患者术后卧床至下地行走和住院的时间[2]。既往研究表明,疼痛管理是通过疼痛评估、记录、治疗等方法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其目标是以最少的不良反应来最大程度缓解疼痛[3]。本研究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应用疼痛管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康复医院收治的4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1、9例;年龄70~89岁,平均年龄(78.98±5.5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4例,跌伤11例;合并症:糖尿病6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3例,高脂血症3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2、9例;年龄72~89岁,平均年龄(79.11±5.1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坠落伤5例,跌伤12例;合并症:糖尿病6例,高血压7例,冠心病4例,高脂血症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第3版)》[4]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②符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指征[5],均进行手术治疗;③能独立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填写本研究评估量表。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患者;②合并精神疾病者;③ 存在心、 肝、 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④存在恶性肿瘤者。本研究经浙江康复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干预。①健康指导: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在出院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术后康复手册,告知患者在出院后按照手册中方法进行康复训练,至少维持6个月。②用药干预:术后使用镇痛泵(苏州灵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CBI)维持48 h,氢吗啡酮(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95,规格:10 mL∶10 mg)10 mg与纳布啡(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23205,规格:1 mL∶10 mg)40 mg,之后使用冰袋持续冰敷72 h。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297,规格:0.2 g/粒)0.2 g/次,2次/d,连续服用5 d。③饮食干预: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增加瘦肉、鱼类、禽类、豆类和奶制品等蛋白质摄入;同时控制体质量,避免过度肥胖或体质量下降过快。④随访:提醒患者遵医嘱定期来院复查,于患者术后3、6、12个月实施随访,了解其术后康复情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疼痛管理。①疼痛健康宣教:由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疼痛知识,讲解其基础概念、疼痛原因及危害,改变错误认知,尽快建立无痛理念。向患者讲解镇痛药物的功效、用药途径,告知患者疼痛发生时需及时告诉医护人员。②疼痛评估: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3点评估患者疼痛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并给予镇痛措施。若视觉模拟量表(VAS)[6]疼痛评分≥4分,则需告知医生,遵医嘱实施镇痛处理,之后进行镇痛管理交班,直至患者VAS疼痛评分<4分。③疼痛干预: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告知患者术后应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牵拉伤口,并指导其正确的咳嗽方式,防止疼痛加重。另外,对于疼痛较重且影响睡眠者,按医嘱应用镇痛药物。④康复训练指导: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第2~3天,指导患者行膝、踝、趾关节主动训练;术后第3~5天,指导患者在床上和床边进行髋、膝关节主动活动,30 min/次,3次/d。术后1周,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术后3~4周,依据患者复查结果指导其进行负重训练。⑤并发症干预: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辅助排痰;定期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并指导家属按摩患者肢体;指导患者多饮水和多进食蔬菜、水果。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水平,VAS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6]。②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评分。采用Harris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分值范围0~100分,分数与髋关节功能成正比[7]。评估时间点为术前、术后3、6、12个月。③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采用Barthel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包括10个项目,每项各为0、5、10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8]。评估时间点为术前、术后3、6、12个月。④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采集时间点为术前和术后1个月),设置离心机(长沙综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MiniG-2500):时间10 min,离心半径10 cm,转速3 000 r/min,取上层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山东博科诊断科技有限公司,鲁械注准20202220932,型号:BKI 1100) 。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多时间点间结果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疼痛評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VAS疼痛评分均降低,术后6、12个月均低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低于术后6个月,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均升高,术后6、12个月均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6个月,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Barthel评分均升高,术后6、12个月均高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6个月,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TNF-α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 讨论

手术是目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主要手段,而术后疼痛则是影响患者恢复的主要因素。除手术切口会对患者神经末梢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疼痛外,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也可引起术后疼痛。疼痛管理主要是通过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来达到提高术后自理能力的目的,临床应用的效果良好[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VAS疼痛评分均更低,Harris和Barthel评分更高,这提示疼痛管理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研究指出,疼痛管理中的健康宣教对于准确评估和有效控制疼痛至关重要[10]。健康宣教可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增加对疼痛和镇痛药物的认识,减少疑虑,认识并使用疼痛评估工具、理解镇痛的临床意义,促使患者主动参与镇痛治疗,并能准确地表达疼痛感受,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准确的疼痛评估。有研究表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术后采取疼痛管理,可预防进展为慢性疼痛[11]。未得到控制的术后疼痛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并伴有局部炎性物质产生,导致儿茶酚胺和分解代谢性激素分泌增加,合成代谢激素分泌降低,结果导致水、钠潴留,血糖、游离脂肪酸、酮体和乳酸水平均升高,机体表现为过度代谢状态,导致负氮平衡蛋白质分解和免疫功能下降,阻碍患者的伤口愈合和延长康复时间。因此,有效的疼痛管理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TNF-α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可以影响疼痛的感知和传递。TNF-α通过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激活或敏化伤害性神经元,导致疼痛增加。此外,TNF-α还可以诱导前列腺素的合成,进一步加剧疼痛。在疼痛的机制中,IL-10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而IL-10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伤害感受器的痛觉敏化,从而缓解疼痛[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这提示疼痛管理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原因,疼痛管理通过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其结果给予镇痛干预,可抑制疼痛介质释放,缓解疼痛程度,并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进而缓解炎症反应[13]。因此,在疼痛管理期间,医护人员需正确规范地观察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进行记录,充分了解其疼痛认知和使用镇痛药物的基本情况,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疼痛管理方案,适时给予镇痛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其肢体活动度、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疼痛管理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还能改善髋关节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陈晓虹,沈慧,夏杰琼.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13): 3299-3301.

徐泽,卢卫忠,姜仁建,等.股骨大粗隆围刺配合针刺血海穴缓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 2020, 29(2): 241-244.

甘惠,杨政伟,伍姿,等.髋部骨折病人疼痛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构建和应用[J].护理研究, 2021, 35(13): 2379-2384.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 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1198.

谢嘉禧,徐尼亚,胡锡其,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治疗策略[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9): 158-159.

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2): 273.

夏振兰,何冰,范梅霞,等.中文版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信效度评价[J].护理学报, 2012, 19(5): 23-25.

闵瑜,吴媛媛,燕铁斌.改良Barthel指数(简体中文版)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8, 30(3): 185-188.

张真,田洁.多元化疼痛护理管理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 2022, 51(5): 593-595.

朱翠翠,郑海霞,李欢.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33): 161-162.

苏全志,崔立敏,杨丕荣.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规范化管理临床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6): 18-21.

陈丽芳,徐薇.路径化疼痛管理结合视频健康教育在创伤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 25(12): 110-112.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等 .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指南 [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2019, 12(12): 929-938.

猜你喜欢
疼痛管理髋关节功能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S与PFNA治疗探讨
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疼痛管理在疼痛专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疼痛评估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