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春
【摘要】在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下,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推动作用,然后从不同角度探讨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对项目式教学的内在要求,最后结合具体案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提出可行的策略,如构建适宜主题、创设真实情境、提供适当支持、鼓励多元迁移等策略,以推动项目式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持续应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项目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1—0061—04
作为一种动态、弹性教育模式,项目式教学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其以概念及原理为中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就具体任务开展探究性活动创设[1]。实践表明,该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生成积极情感体验,并在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一、化学项目式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推动作用
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是指基于实际学情及现有教学资源、条件,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项目任务,按照一定的流程,在学生教育主体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形式探究相关化学问题或现象,并对成果进行交流、共享及评价[2]。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在宏观辨识中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在化学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中,“宏观辨识与微观研究”“变化理念与平衡思维”是较为基础的素养,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把这些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化学的基本单元由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及粒子组成。但在初中阶段,因为学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客观不足,学生对化学的基本单元或不同化学物质构成的深入理解均存在一定困难,致使“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培养面临着较大阻碍。在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下,学生会在实践中进行各种单元的操作,如自己制作分子、原子模型等。过程中客观要求从微观的视角把抽象问题进行具象处理、从宏观的角度探析微观问题,最后经由微观识别回归到宏观观察,并能够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主观及客观因素的驱动下,会综合考虑不同影响因素,并逐一排除无关干扰因素,辩证的科学观不仅得以培养,而且促进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发展。
2.有利于在研究中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科学研究与优化观念”与“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另外两个方面。项目式教学模式在此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因为即便从形式上而言,一个项目通常由系列具体问题或任务构成。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或具体任务的完成均需要学生自主汲取相应的知识作为支持,然后基于个体及小组的视角开始实践设计。这需要组员不断发扬自己的创新精神,通过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把科学与学科化学相联系、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尤其是化学热点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以使项目实施、成果等契合当前社会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最终在不知不觉中树立科学精神,提升社会责任。
至于另一核心素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初中生普遍在此方面的素养较为薄弱。但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因为学生从自主实验至全面论证,再至科学模式结论均会全面参与。为此,在内外因素的驱动下,学生会不断地借鉴已有的模型解决项目涉及的问题,其“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方面的素养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对项目式教学的客观要求
1.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的综合实践性需要项目式教学。核心素养本质上是一种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均需要学生把獲得的理论知识、形成的技能发展为一种实践能力。
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核心素养培养取得的成功经验表明,核心素养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也因此,综合性、实践性是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特征。就综合性而言,其是指核心素养涉及的教学、活动范围广泛,不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某一知识点,需要从各方面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巩固知识、提高技能。而这些,均与项目式教学本身具有的特征较为契合。
2.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的开放性和探究性需要项目式教学。探究性和开放性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另外两个重要特征。实践表明,其能否实现预期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探究[3]。只有这样,有关活动才可突破常规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途径才能得以灵活应用。同时,学生才能基于实践深度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项目式教学具有的这些特点无疑彰显了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特征。也因此,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显然是初中化学核心培养的又一客观需要。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策略
1.构建适宜主题。在科教兴国战略下,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化学新课标强调,化学教育需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对有关实际问题进行探究。项目式教学从不同角度满足了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被视为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有效教学。但为使效果与质量得到保证,在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时,必须要构建适宜的主题[4]。一方面,要求项目主题的确定应该符合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所实施学校学生的基本学情以及资源保障条件等,不可过于繁杂或者过于简单,应符合初中化学学科知识背景。另一方面,在确保项目源于课本的同时,所确定的项目主题应能够密切联系初中生个人生活,同时也要考虑多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这样,学生才能在内外动力的驱动下,为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以自主合作的形式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研,并在生活中进行实践。
例如,教师通过日常观察发现,相当数量的学生热衷于“奶茶”“可乐”“辣条”等垃圾食品替代早餐或午餐。为此,在“化学与生活”的教学时,教师便以“我的营养每餐”为主题,引导同学们进行项目式学习。实践证明,这种基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项目式学习不仅保证了整个项目式学习的顺利实施,而且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学生普遍不仅从自我与他我的微观角度明确了六大基本营养物质的意义,而且从宏观的角度感知了基本营养物质、某些具体化学元素对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并据此确立了“科学研究与优化观念”的思想。
2.创设真实情境。化学与人的生活学习休戚相关。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参与项目式学习的兴趣、程度与相关的情境创设密不可分。对于初中生而言,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激发思维,提升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化学知识内容繁多、抽象性较强。同时,初中生对于化学的理解与感知通常会受到个人经历、认知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内外客观因素对学生学习化学带来了较大阻碍。即便是以项目式的模式开展教学,不同的主题与之对应的问题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纯粹围绕化学内容实施,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难以持久,甚至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为此,创设真实的情境是推动项目式学习的又一重要策略[5]。换句话说,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为课堂教学提供合适的载体,而且可使其深入个人体验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尊重,并充分地发挥主动性进行积极探索。在创设真实情境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创设情境,使其不由自主地成为情境的主角——项目的设计者、实施者、主导者,从而在激活其思维的同时,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项目探究。
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播放了此前通过网络搜寻且经过精心设计的相关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明确感知到,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不注意日常营养均衡而导致的恶性健康事件,为自己和家人学习、生活、工作带去了极大不便,甚至影响到了生命安全。再引导学生从自我的角度、从家人的角度、从身边其他人的角度探讨因为营养不均衡而产生的系列问题。在此情境下,不但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活动,而且也初步明确了上述案例的项目主题、项目目标、项目问题等。
3.提供适当支持。项目式教学中的主题通常会涵盖整个单元教学。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主题需要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同时,在解决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很有可能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均为项目式教学能否顺利实施、为其质量保证带来了较大困难。为此,在项目设计时,教师不但要深入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要适时、适当地提供支持,以使其成功利用最近发展区促进下一发展区的发展[6]。在给予支持时,教师提供的支持性资料、建议需要符合客观事实。同时,支持性资料与建议的呈现方式均要讲究系统性和条理性,以便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现状,从而使其能够明白支持的要点内涵、能够在提取关键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推动项目的持续实施。
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明确一些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所实施项目的子任务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均了解到甲醛、黄曲霉素等毒素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影响。但有相当数量的同学产生了这样的问题:甲醛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黄曲霉素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等。对于这些问题,因为资源条件的限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加以解决并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对此,教师先引导其开展实验,检测空气中的甲醛含量、黄曲霉素测定等。再与其共同应用网络,通过查阅资料等进行适当的网络虚拟实验。实践表明,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相关问题,而且为化学核心素养的持续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鼓励多元迁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如此。在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中,教师需要基于实际状况,引导学生在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形成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但因为无论项目设计多么优化,对学生在此方面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加之核心素养培养不可避免的长期性、缓慢性,教师便有必要鼓励学生对项目任务进行多元拓展迁移,以使学生在已经完成项目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问题并通过多种尝试解决问题。限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通过个人反思与总结,明确已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及有兴趣解决的问题等[7]。
例如,在上述案例的实施中,有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日本核污水排放于我国人民及人类健康安全带来的影响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食盐安全产生的问题。如果就问题涉及的内容来看,此问题与初中化学联系密切。再就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而言,此问题的探讨则关系到不同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就初中生的知识能力及初中化学涉及的知识,此方面其实较难以解决。但是,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此类问题并没有予以否决,而是引导其从不同的角度,以多元迁移的形式加以解决。结果,学生不仅从化学课程本身的视角探讨无机盐的成分、食用盐的种类,而且在其他学科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不同学科项目式教学的实践,并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总之,项目式教学因为其更关注提高学生的个人实践经验,并以学科为载体引导学生探讨或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极大程度上契合了新课标的精神。有关方面所做的理念探讨及实践表明,在当前的社会教育及文化发展形势下,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当前教学模式的弊端,全面推动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胡佳怡.真实性:项目式学习的本源[J].中国教师,2019(07):77-79.
[2]范亚男.大观念统领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项目式单元设计[J].山东教育,2022(10):28-30.
[3]张爱军.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智慧,2021(25):13-14.
[4]乔俊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2(05):66-68.
[5]李晴,凌波,王駿,等.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化学教学设计[J].广州化工,2022(01):122-124.
[6]蔡泳龙.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改进——在项目式教学中渗透分层教学[J].天津教育,2022(10):83-85.
[7]秦立刚.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3):53-54.
编辑: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