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红,卫晓静,邹辉煌,王艳丽,张飞鹏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危重症医学是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密切的学科,患者多病情危重,因此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要求较高。危重症护理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培养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操作水平和思维能力,还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正确评估和决策,以便顺利实施相关护理操作[1-2]。传统护理教学多以单纯灌输式教学为主,护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且对核心胜任力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较低[3]。胜任力的概念是由McClelland于1973年首次提出,其指从心理学、组织学及管理学等角度测定人员是否符合某种职业的综合素质,Epstein进一步指出其在医疗卫生工作的职业胜任能力,是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应用沟通交流技能、知识、操作、思维等实施医疗干预[4]。病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设置的临床案例为背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情景中,目前病例教学法被多项研究证实教学效果较好[5]。本研究探讨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在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5月1日~2023年2月28日在我院危重症医学科学习的18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受教育程度为专科及以上;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未完成培训课程;中途退出本研究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名。对照组男10名、女80名,年龄19~23(21.78±1.64)岁;受教育程度:专科43名,本科47名。观察组男13名、女77名,年龄19~23(21.69±1.55)岁;受教育程度:专科45名,本科45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教学法。护生进入重症医学科学习后,由护士长分配带教老师,参考危重症护理教学内容,带教老师以PPT的形式讲解,包括常见疾病、生理病理知识、治疗方法及相关护理等知识。在实习的4周内共培训2 d(入科第1天及出科前1周的周二),每天约6节课,每次时长约为40 min,临床技能操作部分由带教老师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一对一讲解和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①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前,带教老师梳理危重症护理教学内容,在保留基础课程的前提下,进行层次化、模块化处理,针对性增加特色课程,如强化人文精神、临床胜任能力及科学精神培养与熏陶等。将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困难进行划分,强化核心基础知识,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案例教学与实验课时比重,增加学生讨论、自主学习时间。带教老师收集近年来本科室经典护理案例,以文字、动画、图片、患者主诉录音、体格检查视频、护理操作视频、模型等形式呈现,为学生创造直观的教学环境。每周进行1次护理教学查房,实习护士主查1例患者,准备PPT,介绍患者基本信息及病史,行床旁查体,带教老师对所查病例的拓展知识进行讲解,而后护士长或教学秘书对查房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查房具体流程为病例汇报→床旁护理评估→讨论→知识扩展→总结。组织护生、带教老师建立微信群,查房前1 d将PPT推送至微信群,便于学生预习。②提出问题:带教老师每周选取危重症病例(如休克、重症肺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将患者疾病资料在授课前1 d推送至微信群中,以便于学生预习。根据每周教学侧重点提出相关护理问题,第1周侧重于帮助护生了解重症医学科环境和工作流程;指导护生工作职责、常用药物及出入院护理;培养护生重症医学科沟通交流及临床能力。第2周指导护生进行病情观察、文书书写、危重症患者特殊药物使用,培养护生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及自我学习能力等。第3周指导护生独立完成患者整体护理,对潜在并发症进行观察和预防处理,注重护生整体临床护理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行为等。第4周针对护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再次强调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等。③小组讨论及总结:带教老师在护生入科后,指导其获取资料的方法,包括院内图书馆、医学数据库、互联网平台、书籍等。组建学习小组,每组3~5名护生,组内推选1名护生为组长,以小组自由讨论的形式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带教老师指导护生在文献中选择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每个小组选出1名汇报员,汇报小组成员总结的案例问题及解决方案,包括病情发展、诊疗过程、诊断与检查及治疗经过,再对患者的护理计划、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最后与带教老师床旁护理评估后进行讨论及知识扩展,扩展内容包括疾病生理知识、治疗、新技术、新指南等。每名汇报员汇报结束后,带教老师鼓励其他组成员补充和交流。④评价和总结:病例讨论会结束后,带教老师总结各组汇报结果,对护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归纳,整合护生对病例的理解情况,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每次讨论会的结尾由带教老师进行随堂知识检测,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后,提出下周需掌握的重点内容,最后一次课程需对之前4周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测试。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考核成绩:根据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评价标准,组织统一考核,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技能操作考核,每项满分100分。②比较两组核心胜任力:于入科时和实习4周后采用护士核心胜任力量表[6]进行评价,量表包含良好的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5个维度,3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护士核心胜任力越强。③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出科前统计两组教学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④比较两组自主学习能力:于入科时和实习4周后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量表[7]对护生进行评价,共包含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3个维度,28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说明自主学习能力越高。
2.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分,
2.2 两组核心胜任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核心胜任力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名(%)]
2.4 两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比较(分,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临床收治的危重症患者数量增多且病情越来越复杂、疾病种类越来越多,对临床护理要求不断升高,对危重症护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8]。目前,常规护理教学仍以“填鸭式”为主,护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仅教学效果有限,临床护理思维也得不到良好锻炼。以往研究显示,建立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能改变教学观念,将传统以教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重点,实施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在临床教育中取得了较好效果[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能提高危重症护理教学效果。以往研究显示,实施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带教老师能将临床典型案例分享给学生,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并制订解决方案,不仅能培养解决问题能力,还能提高教学质量[10],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实习期作为护生接触临床工作的起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传统护理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对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接触较少,教学缺乏针对性,导致效果不佳[11]。本研究应用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将经典病例分享给学生,帮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获得解决患者护理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不断纠正、优化护理方案,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不仅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带教老师也从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探讨病例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4周后,观察组核心胜任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力。临床教学不仅是将知识传授给护生,也是锻炼护生在实际临床中准确应用所学知识、锻炼其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更是提高护生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护理能力等核心胜任力的关键时期[12]。本研究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病例教学法为基础,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与核心胜任力相结合,且应用于不同教学内容中,将临床沟通、培养护生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及自我学习能力融入教学,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教学任务,有利于提高护生临床胜任力。以往研究显示,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法将人文关怀、临床思维能力等引入护理教学中,不仅规范了教学流程,还能帮助护生通过不同途径解决问题,提高核心胜任力,与本研究结果相符[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4周后,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能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往研究显示[14],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能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临床分析和解决能力大有裨益,与本研究结果相符。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缩减了理论课时数,提高案例教学、自主讨论、实验课时、预习等比重,并组织护生、带教老师建立微信群,指导护生从多种途径获取学习资源,不仅能激发护生学习兴趣,还能帮助护生积极进行认知构建,提高学习动机。实施临床胜任力导向式案例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探寻知识为内在动力,交流协作、循证决策为外在渠道,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能提高教学满意度。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增加了护生与带教老师沟通交流时间,解除“单纯差传带”关系,有利于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16]。
综上所述,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能改善危重症护理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提高护生临床胜任力和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