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4-02-24 03:10刘秀梅叶秀杰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4期
关键词:全期缝隙息肉

刘秀梅,叶秀杰,高 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510120)

胃息肉作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其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可见腹痛、腹胀、呕吐、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胃息肉临床表现缺乏特殊性,发病早期很难被察觉,但随着电子胃镜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工作中的推广与应用,胃息肉检出率逐渐升高。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为当前主要治疗手段,但患者术后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或并发症,对预后效果有消极影响,故临床常采用术前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术后病情监测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1]。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更加注重护理工作的全面性,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最大限度降低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本研究将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应用于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分析其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31日我院收治的80例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纳入标准:符合《胃肠道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的病理诊断共识》[2]诊断标准;既往无手术史;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史患者;肿瘤疾病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依从性较差患者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2~59(43.74±6.92)岁;息肉直径0.5~1.2(0.75±0.21)cm;息肉类型:多发息肉36例,单发息肉4例;息肉部位:胃体16例,胃体合并胃底19例,胃底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3~58(43.56±7.07)岁;息肉直径0.5~1.3 (0.78±0.21)cm;息肉类型:多发息肉37例,单发息肉3例;息肉位置:胃体12例,胃体合并胃底21例,胃底7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后了解患者病情,进行健康教育;术中进行心电监护,配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科学饮食及生活方式指导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干预。①组建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护理小组:内镜室护理人员与病房护理人员均加入护理小组,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期护理模式,制订围术期无缝隙全期护理规范[3-4]。②术前护理:入院后及时叮嘱患者做好术前检查,期间护理人员与主治医生保持高效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做好答疑工作。术前病房护理人员与内镜室护理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内容包括患者手术准备情况、心理状态、特殊护理需求等,内镜室护理人员对进入内镜室后的患者开展针对性沟通交流,避免患者出现手术应激引发不良情绪。③术中配合:内镜室护理人员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并主动与患者交流,安抚患者手术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放松的身心状态,进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将内镜室内温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同时做好术中保温工作,营造舒适的手术环境;术中做好协助工作,遵照医疗人员的指示配合手术开展,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疗人员反馈。④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待患者恢复自主意识,无异常不适情况可护送患者回到病房,内镜室护理人员要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指导患者术后饮食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等。叮嘱患者术后24 h内应以休息为主,对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异常腹痛、出血等不良反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叮嘱患者术后2周内避免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术后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无不良情况患者在术后2 h即可进流质饮食,进食无异常状况,次日可进半流质饮食,3 d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术后2周内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以遵照医嘱给予适量的缓泻剂,同时指导患者观察大便性质、颜色等。向患者讲解术后麻醉完全失效之后,腹部出现的轻微不适是正常范畴,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对于部分疼痛感知能力较强的患者,可按照医嘱在适当范围内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⑤出院指导。嘱患者术后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观察自身恢复状况,身体出现异常状况需尽早就诊;保持良好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院外随访与指导,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两组均护理至出院并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②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5]。SAS、SDS评分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③生活质量:护理后,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生存质量测定问卷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问卷分为认知功能、日常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5个维度,各2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④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70分为基本满意、71~89分为较为满意、90~100分为完全满意。总满意度(%)=(基本满意例数+较为满意例数+完全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息肉是肉眼可见的隆起物,目前息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胃息肉是当前临床较为普遍的息肉类型,多数患者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部分严重者可能出现息肉癌变现象。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胃息肉不仅会降低患者对于营养物质的摄取效率,还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目前临床多采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该术式较为简单,手术安全系数较高,多数护理人员易忽视对于患者的情绪安抚与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通过加强病房护理人员与内镜室护理人员的协作,实现对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无缝隙衔接的全期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优质护理,进而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7]。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观察患者全身状况,并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及更加优质的术后护理等,满足患者的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提示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有利于提高胃息肉患者手术耐受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与许宁等[8]研究结果一致。

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重视患者的手术应激心理反应,通过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健康进行全面护理,有效疏导其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情绪,与张含郁[9]研究结果一致。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术前向患者讲解胃息肉疾病相关知识与手术优势,使患者清晰认知疾病;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指导患者科学饮食、早期恢复的方法,对患者出现的异常症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结果与陈惠玲等[10]研究结果一致。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实现了不同护理环节连接的紧密性,为患者提供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等多维度的全面护理服务,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护理工作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提高了整体满意度。

综上所述,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应用于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全期缝隙息肉
雨的缝隙
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7例骨科髋臼周围截骨术患者的护理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对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的效果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的影响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