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2024-02-22 19:26徐庄元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徐庄元

编者按: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学习单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现基于语文、英语、历史等学科探讨单元教学实践策略,旨在促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构建教学整体意识,提升教学效益,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本专题文章将持续刊登,欢迎广大教师围绕本专题内容踊跃投稿!

摘  要: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厘清语文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索提炼大单元主题的策略、设计素养型目标的策略、创设大单元情境的策略、设计驱动型任务的策略、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策略、融入教学评价的策略,期望实现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价值,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课堂教学转型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倡导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大单元教学等综合性教学活动。这一要求指明了课堂教学转型的方向——大单元教学。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着力实施语文大单元教学,将其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一、核心概念的论述

1. 语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2. 大单元教学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大单元教学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突破口,并不断进行研究,对大单元教学形成了不同的认识。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将大单元教学界定为:以课程标准、教材结构逻辑、学生学情为基础,以单元主题为指向,以素养型目标为导向,以真实情境为依托,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体验活动为重点,贯穿教学评价的完整的教、学事件。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下面以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阐述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1. 结合多重因素,提炼大单元主题

主题是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灵魂,是《标准》、语文核心素养和学生学情的集中体现,具有统领大单元教学的作用。大单元教学主题的提炼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教材原有单元的基础上,依据学习目标、内容进行提炼;另一种是在重构单元的基础上,寻找统摄教学内容的关键知识,由此提炼主题。在实施语文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提炼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选用第一种方式提炼这一单元的主题。具体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情深,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语文要素是:(1)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2)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1)指明了本单元的阅读目标,语文要素(2)指明了本单元的习作目标。阅读目标和习作目标都突出了细节、情感,即在细节中感受真挚的情感,借助细节表达真挚的情感。基于此,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线,建构阅读任务群。《慈母情深》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记叙母亲辛苦工作但仍给儿子买课外读物的故事,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父爱之舟》也是一篇精读课文,借助梦的形式记叙“我”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件件往事,展现了深厚的父子之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个角度描述了母亲赞扬、父亲的批评,表明母爱和父爱是人生道路上缺一不可的。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习作“我想对您说”重在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与父母相处的点滴,记录下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语文园地”栏目中的“词句段运用”重在让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整个单元设计精妙,以“细节、亲情”为线索,层层递进地推进。由此,教师可以提炼出大单元主题——在细节中品味父母之爱。

2. 聚焦核心素养,设计素养型目标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目标。《标准》提出了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方向。教师要在研读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设计相关的素养型目标,明确大单元教学的方向。

《标准》在“课程目标”中针对第三学段提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目标,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在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学生先后学习了“边读边想象画面”“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语文要素,掌握了阅读方法,锻炼了阅读能力。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难以准确把握文本中的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内容,在品味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此外,大部分学生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感受了父母之爱,获取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适宜的方式阅读文本,品味父母之爱,尤其在辩论中明晰爱,在想象中升华爱,学会爱他人。

综合上述内容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教师可以设计素养型目标:(1)运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认读“辞、碌、酷”等生字,会写“辞、抑”等生字,感受文字的丰富内涵(语言运用);(2)阅读与父母相处的有关文学作品,结合亲身经历体验表达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触动心灵情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审美创造);(3)运用多样的阅读策略探寻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内容,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的独特之处,感悟美好的情感,增强审美能力(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4)结合亲身经历,运用恰当的描写方式记录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点滴,表露自己真實的思想感情(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以确定“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便于有针对性地实施大单元教学,有效助推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3. 联系生活经历,创设真实的情境

情境是语文大单元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真实性。如果语文教学情境缺乏真实性,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特别地,在缺乏真实性的情境中,学生很难强化生活感悟,影响了从教材中走进现实生活中。针对此种情况,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使用多样的方式建构出学生熟悉的场景,借此让学生产生共鸣,促使学生积极体验。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可以自觉迁移生活经验,积极探究,切实内化外在知识与技能,提高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例如,大部分学生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之爱,建构了积极的情感。学生的这种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利于他们走进本单元教学中,深入感悟文本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进一步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学会爱父母,由此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和諧相处。为此,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创设如下真实情境。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滋养着我们的身心,呵护着我们成长。有时候,我们身在其中,却无法感受到父母之爱,或者无法理解父母之爱。你认为父母爱自己吗?父母的爱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读读别人笔下的父母之爱,揣摩细节,捕捉令自己感动的瞬间,唤醒记忆深处的爱,了解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理解父母之爱,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4. 依托真实情境,设计驱动型任务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强调“做中学”。任务是学生“做”的驱动。所谓任务是在真实情境下,将真实的问题具体为多个典型的任务,驱动学生体验语文实践活动,并因此实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素养的养成。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在梳理单元内容的基础上,依托真实情境设计驱动型任务。

基于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真实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三项驱动型任务。

任务1:宠我怨我都是爱。

任务2:想起那鼻子一酸的瞬间。

任务3: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5. 围绕驱动任务,开展具体的活动

任务是具体教学活动的驱动。简言之,教师要围绕设计的驱动型任务,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机会,并因此获得良好发展。

例如,这一单元以“在细节中品味父母之爱”为主题,依托真实情境,整合了三项驱动型任务和七项活动,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目标等融入其中。具体地,在任务1的驱动下,教师可以组织“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父母之爱之我见”两项活动。在第一项活动中,学生可以借助多样的方式对比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联系自身的经历,反思、表述自己对父母的看法。在第二项活动中,学生可以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口语交际活动,围绕给出的资料建构个性化观点,并与他人探讨父母之爱。在任务2的驱动下,教师可以组织“慈母情,有多深”“‘画一画父爱之舟”“写下‘鼻子一酸的场景”三项活动。在第一项活动中,学生可以细读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等内容,感受母亲身上的美好品质,体会母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在第二项活动中,学生可以选取文本中的某个事件,发挥想象力进行课本剧表演,展现具体的场景,深刻地体会父爱的特点,了解父亲表达爱的方式,并迁移自身经验,细读其他场景,不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在第三项活动中,学生可以迁移阅读认知,结合自身经历描述“鼻子一酸”的场景,借助生活中的细节展现父母爱子的方式,并回应父母之爱。在任务3的驱动下,教师可以组织“我的心里有话说”和“说说我的心里话”两项活动。在第一项活动中,学生可以回忆自己和父母相处的点滴,酝酿出积极的情绪情感。在第二项活动中,学生可以迁移阅读认知,结合具体事例,从细节入手,描述与父母相处的场景,展现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向父母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爱。

通过体验不同的活动,学生既可以做到听、说、读、写一体化,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基础知识,感悟单元主题,又可以自然而然地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

6. 紧抓教学过程,融入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教学发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标准》提出教学评价改革要求,如重视过程性评价,丰富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紧抓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将教学评价融入其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落实教学目标。

例如,在组织任务2下的第二项活动时,学生可以体验课本剧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出示评分量表(如表1),引导各组学生在观察彼此表演的同时进行打分,实现生生互评。如此,各组学生可以了解自身情况,便于查漏补缺,提高语用能力和审美创造发展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的大单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体验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内容,发展语文核心素养。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托具体的大单元教学路径,结合具体的单元教学,落实大单元教学,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教师还要审视教学,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推动大单元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晓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 亚太教育,2023(19):80-83.

[2]吴松.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 教育家,2023(29):54.

[3]肖梅芳.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J]. 语文天地,2023(4):6-8.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