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种培芳
摘要:目的: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节俗习俗,系统梳理河口村的总体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河口村提出可行的发展路径。河口村是兰州唯一发展成旅游小镇的传统村落,因此应唤醒当地居民的地方文化记忆,重新建立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从上到下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从里到外丰富河口村传统村落的文化意象。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研法,在明确调查地点和调查内容的基础上,对河口村的空间分布格局、民俗文化、历史渊源、功能和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结果:通过走访调查,总结出河口村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河口村的保护与发展原则,以及可行的发展路径。结论:虽然目前已经提出了一般性保护发展原则和措施,但河口村发展进程缓慢,应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推广自身文化品牌,并对发展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关键词:传统村落;河口村;保护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1-0-03
1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
传统村落是指具有特别保护价值和悠久历史,至今以农业生产为主,并且还保持着传统起居形态和文化形态的古村落。
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具有传统特色的村落布局以及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
2 河口村概况
河口村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在黄河与庄浪河的交汇处,历来为黄河上游的重要渡口,水路交通发达,商业往来频繁。
2.1 选址与布局
在古代,人们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巧妙地运用自然环境,将村落与沃土良田、山形水势相结合,形成了山、水、田园、阡陌、村落和谐共生的生态人文环境格局[1]。从选址来看,河口村坐落在黄河的北边、庄浪河的西边,东南西北走向的山脉、自西向东的黄河将其环抱于中央,依山傍水的格局因此形成。河口村原叫庄河堡,在建立之初,为了抵御外敌,村落空间结构严谨,规划整齐。东西南北四条主街以钟鼓楼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开来,除了四条主要街道外,还有十七条或长或短的小巷点缀其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棋盘式布局,因此得名“四街十七巷”。钟鼓楼位于河口东西街道的中心,街面宽约6~8米,东西两条街道分别长472米和370米。如今,四条主街仍然是河口村对外发展的交通要道。东西街既是本村居民的交通要道,又是外地游客在此观光游玩的主要线路。
2.2 物质文化遗产
河口村现存最多的就是古民居,至今仍存有39座比较完整的古建筑。这些饱经风霜的古老建筑,最能展现河口村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同时也能反映出西北地区建筑在明清两代的真实面貌。河口村的古民居大部分是四四方方的四合院,遵循天圆地方的理念,由上房、左右厢房、倒座和正门等几部分构成。建筑材料以土木为主,但也有少部分是砖木结构。其院墙是用一块块土坯摞起来的土坯墙,为了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破坏,外面抹上泥皮,顶上再盖上麦草。河口村的古民居布局方正严谨,结构完整紧凑,院落均为长方形,四面均可建房。按照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院落供居住的房屋主要建在北面,坐北朝南,以确保房间内光线充足。东西两面多建造库房及饲养家禽,南面很少建造房屋,这些房屋都正对着院子,构成了一个封闭又内敛的四合院。这样的布局形式使四合院更加森严,是民宅受军事因素影响的体现。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口古纱灯诞生于清代后期,是一种装饰性手工艺品灯饰,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其因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形式,被列入兰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16年度被评为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口古纱灯涉及的工艺种類繁多,包括木工、雕刻、漆工和绘画等。其制作过程主要分五步:制作灯架、雕刻灯缘、灯体上漆、灯面绘制、进行组装。灯架一般是四角或六角形的,多用红木、紫檀木等珍贵的木材制作。灯面绘制体现了河口古纱灯的艺术特征,其绘制过程分为三步:一剔墨,用丝质轻纱包裹灯架,用勾线笔在绢纱上画出外部轮廓;二上胶,先用浅色油墨把轮廓线外面的空白涂满而后剔除;三彩绘,这一步比较复杂,在先前预留的空白处进行绘画,然后在上面均匀涂上一层透明鱼胶,等待晾干后,用工笔画手法进行勾线、上色和晕染,最后才能画出一盏纱灯的灯面。人们每年都从正月初十开始搭建灯架,为正月十五的花灯会做足准备。一个纱灯就是一个故事,每条街巷的古纱灯组合起来就是一部文学著作。纱面的绘画栩栩如生,人们在花灯会游玩时不仅能感受到古纱灯独特的魅力,还能受到艺术的熏陶。这种挂灯的习俗,既体现出了河口村独特的文化特征,又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3 河口村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 机遇
2011年河口村被确定为市级旅游示范村;2012年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政府投入1.2亿,对河口村进行了全面改造,同时大力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目前已经完成了对东西主街和主要节点的改造,引进了一批当地的农副产品和特色小吃,黄河沿岸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2016年,河口村正式向公众开放;2021年,河口村对周边丹霞风景区进行开发,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以第三产业为载体,对村落进行综合整治,打造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小院和民间艺术休闲小院,以推动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
3.2 挑战
传统村落普遍面临居民现代居住需求与传统建筑修缮与保护的矛盾、经济发展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矛盾、居民收入偏低与传统建筑保护成本过高的矛盾、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传统建材资源开发的冲突,以及乡村旅游开发与传统村落真实性的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最终都可归结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2]。
传统民居都是老式的木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因为有了新的生产生活需求,居民常常选择拆掉旧房,建造现代化的砖石建筑。居民的任意修缮和改建,破坏了原有庭院的空间布局。有些居民长期外出打工,家里无人照看,房子年久失修,结构老化,甚至濒临坍塌,而政府并没对其进行修缮,导致一些古民居失去原有的韵味。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蓬勃发展,农村已经无法满足部分民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如今,一大批农村劳动力正向发达城市转移。与此同时,贫瘠的乡村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小。大城市潜藏的财富与机遇,吸引了大量的乡村青年外出求学和工作,有些发展较好、有条件的青年还会把父母接到城里,村中老人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乡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河口村从一个鲜为人知的传统村落发展成今天被兰州人所熟知的河口古镇,一方面是因为村落自身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成功的商业开发。如果拒绝商业化,传统村落不仅无法造福当地居民,就连自身的保护与传承都会成为问题。但商业化开发也会导致传统村落高度同质化,一些具有居住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历史建筑被商业化运作,导致“千村一面”的问题愈加突出。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酒吧、旅馆等大同小异,甚至特色小吃也如流水线产品一般。
传统村落的传统性和现代性、保存性和替代性等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才能满足现代人对美好物质生活的需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仍是一个亟待探索的课题。
4 河口村的保护与发展原则
4.1 整体性原则
保护传统村落,除了要维护好村落风貌、村落格局和乡村环境,还要对村落的乡土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包括居民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等。例如,保护传统村落中街道栏杆灯架的布局模式,保护能够反映居民生活习俗的建筑等[3]。具体来说,整体性保护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保护外在的整体空间形态,一种是保护内在的传统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此外,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整体性保护的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景观形态与整个村落风貌的协调统一。
4.2 可持续性原则
为了与当今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应改变传统村落原来的发展模式,在整体性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对传统村落进行适当的更新和利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村落要想长期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就必须进行可持续发展。因此,传统村落在进行景观改造时,应结合自身特点,适时地注入新的元素,使其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4.3 公众参与性原则
公众参与性原则强调村民的参与度,作为传统村落的主要组成部分,村民是影响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重要因素,应倡导以人为本,将村民参与作为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和设计院要以村民的现实需求为切入点,并将其与现场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相结合,从实用和便捷的角度,将提升村民的精神需求作为核心内容,制定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方案。还应加强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保证村落的空间环境和人们的精神追求相协调,从而顺利推动传统村落的发展。
5 河口村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5.1 临街商业建筑改造
保护传统村落,应对村落内的相关建筑设施进行全面评价,并根据其现状确定是修复还是重建。对于建筑结构完整、地域特征鲜明,且对“非遗”传承有重大贡献的建筑物,应进行保护性改建,尽量保存建筑原有的物质要素,以保护为主,遵循“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同时,要保证近年来新建成的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在形式上协调。临街商铺改造也应以修缮和修复为主,避免大规模建设,尽可能与该区域的历史环境相协调。
5.2 基础设施改造
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应注重对其基本功能的恢复和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例如,做好供水、排水、生活垃圾處理,防止生活垃圾、生活废物等污染黄河水质,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做好道路的整修工作,保留巷道的传统风貌和街市的特色,增加休闲娱乐活动设施,增添一些绿地景观和小品建筑,优化传统村落的整体氛围,提高其文化形象,使传统村落的居民安居乐业,使游客不虚此行。
5.3 河口村文化空间的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不断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保护,重点在于其能否为文化提供具有生产性、传承性和表达性的空间。目前,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口耳相传和书本记录中,与其相比,实体空间和物质遗存更能唤醒并加深人们对“非遗”的认知。构建文化空间的关键在于如何把“非遗”的内涵“虚化”为“真实”,以“物化”的形式去解释“虚化”的文化内涵。
文化空间只有当人能够感知到它的文化背景时,才会成为一种有效的环境,而对“非遗”载体空间的建设,就是要把“非遗”精神融入空间设计之中,创造出一种能够让人直观感受到其价值的文化场所。
6 结语
河口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发展到今天。其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进行保护,如何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要坚持整体性、可持续性、公众参与性原则,对临街商业建筑、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注重文化空间的活态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胡燕,陈晟,曹玮,等.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10-13.
[2] 王淑佳,孙九霞.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J].地理学报,2021,76(4):921-938.
[3] 石磊.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的法治基础:写在《文物保护法》修订征集公众意见之际[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6-103.
作者简介:王帆(1999—),女,甘肃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种培芳(1977—),女,甘肃兰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
向:林木逆境生理生态及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