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创作策略研究

2024-02-20 23:39张思睿
艺术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

摘要:目的:近年来,新主流电影占据电影市场的核心位置。2022年国庆档上映的《万里归途》独具创意,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影片创作者从观众接受的角度切入,不再追求宏大场面,而是塑造了几个栩栩如生的外交官形象,使观众与影片中的角色产生共鸣,从而完成对当下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方法:文章结合接受美学理论研究《万里归途》,即观众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对影片进行二次创作,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观众接受角度分析新主流电影未来该如何传承并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并由此探寻新主流电影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观众越来越看重新主流电影中主流价值的表现和传达。《万里归途》紧扣时代潮流,勇于摆脱传统主旋律电影的套路,从题材选择、叙事角度、对人性和民族性的深刻诠释三个方面完成对主流价值观的建构。同时文章结合接受美学理论探究观众观影时的心理与接受反馈,进而探索新主流电影创作生产中的驱动力。结论:《万里归途》在主旋律、商业化和创造性之间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在引起观众极大惊奇的同时,对主题影片“说教式”的定型形象进行了解构,由此在国庆期间一骑绝尘,完成了主流价值观和主流市场的统一,并展现了新主流影片的“常青”之路。

关键词:新主流电影;接受美学;  《万里归途》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1-0-04

在2022年国庆档电影整体票房下滑的情况下,《万里归途》以一种碾压式的姿态横空出世,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再次彰显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所具有的魅力。这部影片顺应了近年来新主流电影时代化、民生化、内向化的发展趋势,将艺术性、商业性、思想性有机融合,无论是对故事的讲述还是对画面的展现,都可以把观众带进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记忆中,让他们见证仁人志士的英雄事迹,不仅起到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作用,还起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

影片以2011年中国外交官赴利比亚撤离的真实事件为蓝本,讲述了努米亚共和国发生的战争使中国同胞身陷险境,中国外交官们不畏艰难险阻,与努米亚政府的边防官员、反叛分子展开激烈斗争的故事,并以此展现中国外交人员在危急关头冷静、勇猛的大局观,更彰显了中国外交家的爱国情怀与自强不息的精神。

1 撤侨故事:题材与观众的“对话”

虽然《战狼2》《红海行动》等新主流电影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是在拍摄角度、主题差异方面要有更多的尝试,这就要求创作者们勇于探索。首先,《万里归途》作为撤侨题材,选取的并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集中在外交官、商人等个体身上,展示了他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战争地区的同胞撤回祖国,并尽可能地表现出一种对个人关怀的微观叙事[1]。宗大伟与章宁虽有不少外交经历,却也只是众多外交官中普通的一员。成朗是一个年轻的外交家,白婳也只是一家公司的经理。电影讲述了他们在没有军队和武器的条件下以一己之力,从战乱的国家救出了100多名中国同胞的故事。

近几年,将主流价值观进行“软性植入”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市场反响良好,巨大的经济利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制片厂愿意投资、利用资源去挖掘和改编类似的影片。基于接受美学理论,创作出深受观众认可的同类型题材影片,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其逐渐向主流价值观靠拢。

接受美学又被称为接受理论。最初的支持者是德国人罗伯特·姚斯,他在《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中指出,接受美学是一个独立的流派。他认为作品的娱乐和教育作用都可以通过读者来实现,而这个实现的过程,就是让它获得生命和最终成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驱动力;文学所呈现的接受行为,不仅受作品本身限制,而且受到读者的限制。接受美学将审美活动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社会所能接受的,一种是个体所能接受的。阅读者作为一个社会的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会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并且接收到相应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接受美学。不管是姚斯以接受学为基础的“期待视野”,还是伊瑟尔以回应学为基础的“隐在读者”与“召唤结构”,都实现了由“作者中心”向“文本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转换[2]。

在受众审美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新主流影片对美学效果的表现形式展开了新的探索。这一切都是因为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呈现出一种“接受”的审美观念。《万里归途》一改以往撤侨电影宏大的叙述和人物刻画,选择了一种特殊的视角,以题材为基础,以超越主题的创作手法,展现了中国外交人员在千山万水中拯救中国同胞的英雄事迹。而观众对电影中的虚构故事和人物的感情,则更多源于他们对电影中角色的认同。在接受了电影中的人物之后,他们可以想象自己是如何被带入故事空间的,和主人公一同体验各种经历和情感。努米亚的祖父瓦迪尔带着宗大伟等人进入战区,与被困的中国同胞会合,他谦逊、平和地对待每一个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回到自己的故乡。但路途很长,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家园被摧毁,曾经美丽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万里归途》一反过去战争电影的道德色彩,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视听风格等多个层面力求与观众建立一种情感共鸣。

接受美学是一个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一个研究如何使接受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科学范畴。其研究结果不但可以应用于文学,而且可以应用于其他艺术领域。金丹元教授在《電影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电影就像是一本书,都是一种阅读能力,两者的区别在于影像、声音和文字的载体”[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艺术也属于文艺的范畴。观众在欣赏一部影片时,往往要经过主观的加工、润色和重新创作。一部影片必须融入观众自身的情感和理解。观众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反映影片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观众对影片的接受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也是将影片变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一部影片不是完全由导演自己创作的,而是要靠导演与观众一起创作。观赏者既是鉴赏家,又是批评家,因为鉴赏与批判本身就是对影片的创作与再创作。姚斯认为,“期待视野”并不是说欣赏者漫无目的地接受任何艺术作品,而是以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审美水准作为依据的。个体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爱好不同,这使他们在欣赏作品时,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文本既定的心理图示和预期目标。期待视野最基本的层面是文体期待,这一期待在新主流电影中所反映的是电影与现实相互呼应,它的风格实际上是对现实主义的审美追求。

2 叙事手法的创新表达

2.1 叙事角度:为单个人物赋予宏伟使命

之前的撤侨影片通常是展现士兵们勇敢地完成撤侨任务的场景,如《战狼2》《红海行动》等。而《万里归途》由“武”向“文”,这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还是对撤侨主题的进一步扩展,是人类在危急关头的正常表现,更具烟火气息。

《万里归途》是第一部演员以外交人员的身份成功完成撤侨任务的影片。外交官的身份相比军人、士兵的身份,更能弱化战斗场面,且不适合精彩的故事和视觉效果,更多的是想表达智慧和勇气的较量,这为《万里归途》这部电影奠定了基调,使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角色性格的转变、关键时刻的选择、角色的塑造、剧情的叙述都被强调到了极致,仿佛“炸弹时间”中的巨大心理压力,与电影的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使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隐藏而微妙的情绪[4],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充满期待。

影片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述相融合,并以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撤侨为主线,在人物的情绪、行动上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叙述基调。在宗大伟、成朗和白婳带领中国同胞穿过危险的沙漠,最终成功脱离危险的时候,观众才真正体会到撤侨对一个外交家来说是多么艰难和沉重,对中国同胞来说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同时,电影以整体的历史为背景,对文化进行了微观的叙述,使其更接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也使其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宗大伟虽然是一名拥有丰富经验的外交官,但也将是一个父亲。面对十月怀胎独自在家的妻子,一定程度上来说他没有尽到一个合格丈夫的责任,他没有办法在妻子临近生产时陪在她身边,这也和观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更加贴近。电影将“撤侨”这个宏伟的主题贯彻到宗大伟、成朗和章宁的身上,从而实现民族命运和个人生命的同构与连接。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新主流影片情感的塑造,可以发现:在内容方面,新主流电影表现出了一种新的创作景观,即个人理想与时代价值并重、现实力量与想象空间相互融合,内容呈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历史文化底蕴和现实价值内涵[5]。

2.2 叙事形式与节奏:打破传统模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万里归途》在叙述方式上侧重于对类型的选取,并将其与商业风格相结合;采用多种类型的混杂叙述方式,使类型创作要素与时代潮流融合。在影片中,一辆越野车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穿行,所过之处,尘土飞扬。影片从宗大伟与成朗的身份、成长背景、个性、价值观等不同角度入手,设定两人在面临重要问题时的选择,从而推进故事的叙述,进而创造出一种悬念。

当中国同胞们跋山涉水来到迪拉特,没有人可以向迪拉特提供任何帮助的时候,宗达伟决定对这个不确定的事情保持沉默,这样他们就有信心度过荒漠区;成朗坚持说出了迪拉特不一定会被救出来的事实,让他们做好得不到帮助的准备。两人的价值观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成长经历不同。随着剧情的发展,两人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也从侧面反映了价值观的选择与舍弃。剧情的跌宕起伏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反政府武装的重新出现使黎明又一次黯然失色,中国同胞的处境又一次跌入黑暗的深渊。这出乎意料、合情合理的剧情反转,不仅没有因为充满正面色彩的大结局而陷入窠臼,反而打破传统新主流电影的叙述模式,寻求新的故事。年轻的努米亚姑娘法提玛用她清脆的嗓音朗诵了《航海家辛巴达》中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也是一次真实的撤离。每当天真的童音响起时,都能引起观众的思考:这样一个纯洁的生命,是不应被战争伤害的;这个纯真的小女孩本该拥有美好的童年,却被现实狠狠打击。

3 对人性和民族性的深刻诠释

《万里归途》拓展了人性表达,这与导演饶晓志的艺术风格息息相关。其此前的《无名之辈》(2018)、《人潮汹涌》(2021)等影片,都是对平凡人生命的观察,以及对真实世界的关怀。导演对个体的关注和对新主流电影的人文关怀是一致的,将两者相结合,能形成更加强大的人性光环。

3.1 对人性的表达

新主流电影首要的美学特点是以人类的本性和民族性去拓展主流价值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主题曲具有更高的思考价值,并打破以往同类影片中的主流价值观和简单化表达[6]。这是新主流大片的主要艺术特征,并在其审美流变中逐渐趋于成熟。电影以较大的篇幅展现外交家的个人生活状况和情绪状况,他们的目标虽然十分明确,但是也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苦难。

宗大伟、白婳、成朗等都是有责任感的人,但也都是普通人。面对丢护照、被打劫、与大使馆失去联系、被误会、被反叛军包围等一些紧急情况,面对生与死的选择,他们同样会感到恐惧和痛苦。面对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们同样会犹豫不决,甚至会说谎。影片还重点展示了宗大伟和成朗在看待问题上的差异、对撤军的不同态度以及在绝望中对人性的不同判断。各种性格的组合使电影对人物角色的刻画更加逼真,也使人物显得更加真实。

3.2 民族性的表达

在人性之外,对民族性的表达也是新主流电影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此类电影融入中国力量、中国传统、中国现实、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等,展现了浓厚的乡土情感,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萬里归途》进一步加深了民族性的表现,这是中国力量的隐晦表现。这部电影在展现中国实力的过程中,既没有展现中国军事、经济、科技等硬性力量,又没有塑造中国人心中不可战胜的超级英雄形象,而是用潜移默化的手法来展现中国实力和平凡的英雄。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无形力量,突出了对中国的理解,也使主流价值观脱离了概念化的民族主义,变得更加深刻和真实。

“回家”这一主题是《万里归途》中国性表达的另一种呈现,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具体表现。归乡情结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文化基因,是经过数千年沉淀而形成的。中国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归属感,无论身处何方,无论与故乡相隔多远,他们总认为只有家乡才是他们的避风港。宗大伟们经历了那么多磨难,终于回家。电影中每个人的坚定信仰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回家”这一伟大的力量。影片结尾,宗大伟在中国人团聚的节日里终于回到了北京温暖的家中,为电影“回家”的主题作了铺垫。每个观众都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4 结语

近10年来,中国电影创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新主流电影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美学的力作不断涌现。众多新主流影片如《长津湖》《战狼2》《红海行动》等,在创作上都在寻求一种“对话”,一种符合中国观众对中国故事、价值观念的理解。本研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入手,深度分析了《万里归途》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即选取了撤侨题材,并更新叙事手法,深刻诠释民族性和人性,从而唤起观众对国家实力的认可,也传播了主流价值观。《万里归途》能成为国庆档票房冠军,与其题材的新颖性密切相关。它弥补了中国新主流电影在题材上的不足,展现了“文官撤侨”背后的辛酸与斗争。

《万里归途》是一部将历史记录和艺术创作高度融合的作品,其创作者有意寻求一种符合题材的设计,并能为观众所接受。借助个体的闪光点,激发受众的对话欲,将接受主体带入一种浸入式的故事氛围中,同时使其代入影片中的角色,从而获得深度的情感体验,产生审美快感。

当然,新主流电影在呈现一片繁荣态势之时,也不能忘记其曾遭遇的“冷场”。20世纪90年代,由于发行制度的改革和好莱坞分账影片的引进,观众在视觉上与题材影片之间存在审美距离,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今天,创作者如何在影片中消除与观众的审美距离,使影片的视觉效果达到或超过观众的期望,从而为观众带来一种审美享受,成为新主流影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卫防.人本性·中国性·叙事性:论《万里归途》对“新主流大片”的美学提升[J].当代电影,2022(11):10-13,184.

[2] 李凯旋.接受美学视角下新主流電影的情感塑造方式[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4):92-94.

[3] 周星,陈相夷.《万里归途》:时代审美精神与艺术视听追求[J].艺苑,2022(6):12-17.

[4] 李慧.接受美学视野下国产电影创作的分众化策略[J].电影文学,2022(22):29-32.

[5] 饶曙光,王之诺.新主流电影、共同体美学及其他:从“暑期档”电影说开去[J].电影文学,2022(21):3-8.

[6] 曾凡忠.从《万里归途》看新主流电影的美学品格[J].电影文学,2023(12):143-146.

作者简介:张思睿(2000—),女,山东济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看对文学作品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接受美学指导下散文的动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