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凯
【摘要】在译者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本文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译文读者这两个方面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接受美学;中西方文化差异;译文读者
翻译是一种译者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活动,翻译时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归化还是异化,直译还是意译也是十分重要的。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地位。另外,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视野融合。
一、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又叫接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是一种文学批判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创意之处和新鲜活力在于扬弃了传统的“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强调接受者的需求,强调了读者的地位。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所谓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心理图式,就是期待视野。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承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等。读者的期待视野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当把接受美学应用于翻译理论中时,译者成为了原作的读者,他的主动参与使他在翻译时会考虑到译本读者的期待视野。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翻译活动,就其具体操作形式而言,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活动,而就其实质而言,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的活动。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使翻译的难度大大地增加了,主要体现在由于文化差异,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不同而容易引起误解的或让外国读者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等方面。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尽量来传达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文化现象,观念等等,从而减少文化的流失。比如,对于汉语中的歇后语来说,其中有很多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意蕴的词,外国的读者很难理解。这时候就需要译者下一些功夫了,这时一般会采用归化的策略,或者加脚注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译文读者的理解。还有汉语中的成语的翻译,有大量的成语都包含典故,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典故的外国读者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比如说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翻译,如果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是这样翻译的,The Foolish Old Man who removed the mountains;如果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是这样翻译的,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and the courage to surmount every difficulty。很明显后者的翻译更恰当一些,可见这类型的成语的翻译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更好些,更容易地被译文读者接受,更容易地达到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所以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大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再比如说汉语成语“糖衣炮弹”的翻译,它被翻译成sugar-coated bullets。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很好的传达了这个成语要表达的意思,让译文读者很容易理解,实现了视野融合。所以说文化的差异是影响翻译策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让译文读者理解才是非常重要的。
例1:乍入芦芋——不知深浅。(《西游记》第32回)
译文:If I dont tell him and keep him in the dark,he wont know how things stand,and itll be a great nuisance for me if he gets captured by monster.
比如对于英语文化的译文读者来说,这句歇后语中的芦芋是不了解的。这些文化的空白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期待视野。这时就需要译者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来对原文进行翻译,从而实现视野融合。
例2:Curiously enough,he prophesied with oracular accuracy to the amazement of all.
译文:说也奇怪,他像诸葛亮一样,料事如神,大家惊讶不止。
例2中的“oracular”有“神谕”、“神示”之意,将之转换为汉文化中“诸葛亮”这一意象,和有些不恰当。因为“oracular”这个词具有西方神话中的神秘色彩,而“诸葛亮”在汉语文化中主要是是智慧的代名词。在这个例子中译者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反而弄巧成拙,造成了意义的缺失,不如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更加的恰当,更能表达出原文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更能实现视野融合。所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大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在译文中用词不当,就会造成对原文意义的不准确的理解,从而实现不了视野融合。
三、读者群对译者的翻译策略的影响
读者作为一个不可缺少、与译者密切相关的主体,他们的文化水平、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上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对译者的翻译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译文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读者对译文有不同期待。
根据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以及所受的不同教育,不同的读者会对同一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视野期待。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看法都不尽相同。译语的读者群中既有受过高等教育非常有很高学识的人,也有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们。这时候面对不同的读者群,翻译者就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对原文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读者群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为主,译者可以考虑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因为这样的读者群知识面比较广,接受水平比较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也较强,而且他们乐于接受来自外国的新文化。如果译文的读者以普通的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们为主,这时候应该以归化的翻译策略为主,使得译文更符合普通读者群的阅读,理解起来相对更加容易,更容易的达到普通读者群的审美和接受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所接受,引起他们的共鸣,更容易实现视野融合。
四、结语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不管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是读者群的不同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会造成读者的文化空白和文化缺失,有时候如果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可能会是读者不知所云,使译文读者很难理解,满足不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这样的翻译无疑是失败的。有时候如果使用了归化的策略,可能会弄巧成拙,不能更好地,更恰当的来表达原文读者的意思。所以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大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的选择,这时就需要译者来思考如何来恰当的翻译了。另外,不同读者群也是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确立读者的中心地位可以说是接受美学在文学领域的创新。接受美学对读者地位的强调,使得读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考虑读者的因素,以便翻译出好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 马 萧. 文学翻译的接受关学观[J]. 中国翻译, 2000(2):47-51.
[2] 朱健平. 翻泽: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
[3] 杨松芳.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