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

2024-02-20 10:29仲建华
教育界·A 2024年1期
关键词:声音倾听孩子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兴趣。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学会解放孩子的思想,创造能够促进个体发展的环境;还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需求和能力,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怀和教育。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并關爱每一个孩子,才能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理解中成长。

【关键词】倾听;孩子;声音

作者简介:仲建华(1979—),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屏幼儿园。

作为幼儿教师,用心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至关重要。首先,倾听可以让教师与孩子建立信任和亲近的关系,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更有安全感。其次,倾听可以让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得到支持和安慰,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最后,倾听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用心倾听,搭起通往孩子心灵的桥梁

教师与孩子之间应该搭起心灵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从而真正理解孩子[1]。

在生活中,教师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理解。教师要学会赞许孩子,和孩子达成更多的默契。教师搭起通往孩子心灵的桥梁,有利于能启迪孩子的心灵,提升教育效果。

二、用心倾听,关注孩子个体的心灵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应该用心倾听孩子的想法,正确对待孩子在行为、兴趣、爱好和才能等方面的差异,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面对喜欢自主创造的孩子,笔者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用心倾听他们的想法。笔者不会一味地拔苗助长,而是关注孩子个体的心灵差异,因材施教促进他们的成长。

三、用心倾听,给孩子打心灵的预防针

(一)第一针:放大孩子的优点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有着自己的不足。教师要学会拿好放大镜,将孩子的优点放大,培养孩子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例如,可可喜欢看动漫书,但是不知道保护书籍,当遇到喜欢的图片时,他就会使劲地撕下这些好看的图片。笔者在阅读活动前与可可谈话,用心倾听可可的声音。接着,笔者结合可可喜欢看书的优点,邀请他担任班级的图书管理员,并交代他:“图书管理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小朋友撕书。”可可接受笔者安排的任务后,认真观察小朋友们看书的情况。笔者放大可可喜欢看书的优点,让他自然而然地改正喜欢撕书的缺点,从喜欢看书到懂得爱护书籍。

又如,甜甜有很好的收拾整理习惯,每次活动,她都能主动地收好自己的物品,但她比较缺乏集体精神。笔者放大甜甜的优点,在每次活动总结时,都在集体面前对她加以表扬和肯定:“甜甜,你是一个善于收拾整理的宝贝,老师很喜欢你。其他小朋友们要向甜甜学习,她真是太棒了。”这些表扬让甜甜备受鼓舞,激发了她的积极性,让她从只关心整理自己的物品,逐渐转变为关心整理集体的物品,展现出更多的集体精神。这些积极的变化让笔者感到非常欣慰。

笔者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的种子。花期有早晚,有的很快就会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花朵;有的却要不断地浇灌,不断地给予阳光的照射,才能开花结果。

(二)第二针: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在幼儿园中,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比较难教育的孩子。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用心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孩子明辨是非。

在集体活动中,笔者班级的笑笑总是不听教师的各种指令,而且他总是喜欢寻找机会搞恶作剧,如偷偷拉开其他孩子的小椅子、把其他孩子的衣服藏起来、推一下其他孩子后自己哈哈大笑……针对笑笑的情况,笔者多次和笑笑的家长沟通无果。笑笑的家长认为,教育笑笑是幼儿园的事情。

笔者联合其他教师,在每个班级拍摄一些孩子的调皮行为和好人好事,然后将这些素材作为教学内容让孩子进行探讨。通过探讨,孩子可以认识调皮行为的危害性和好人好事的力量,从而可以辨别是非,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笔者在班级向孩子提议:“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懂事,我们来拍摄一些视频,让那些不懂事的小朋友学一学,好吗?”孩子非常乐意接受笔者的建议,配合笔者的拍摄。在拍摄的过程中,笔者有针对性地将镜头对准笑笑,笑笑非常认真地当起“模特儿”,践行好人好事。

(三)第三针:联合家长夸赞孩子

可可非常聪明,他的肚子里藏着各种“宝藏”,但他的就餐习惯不好。在家里,如果家长不喂,可可就不吃饭,即使自己吃饭,也是弄得衣服、桌子、地上全是米粒。在幼儿园,可可会把不喜欢吃的菜扔在桌上或者扔到其他孩子的碗里。

于是,笔者积极地和可可的家长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当家长接走可可时,笔者特意对家长说:“可可今天在吃饭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居然吃完所有的食物。” 可可的妈妈惊喜地说:“真的吗?” 笔者接着说:“是真的。可可,你今天回家也要继续保持,让爸爸妈妈看看你的进步,好吗?”

笔者得到家长的积极反馈—可可回家后真的自己吃饭了,但是有很多米粒掉在地上。第二天,笔者在可可面前再次告诉家长:“可可今天吃饭没有浪费,没有把食物扔出去。” 第三天,笔者又在家长面前说:“今天可可吃饭只掉了几粒米。”

笔者观察到,可可在吃饭的时候非常地小心,一有米粒掉到桌子上,就会立刻捡起来。在此后的两个星期里,笔者持续向家长夸赞可可在幼儿园的吃饭情况,而可可也在笔者和家长的肯定下不断进步。

教师和家长要在孩子的每一次进步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和夸赞。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家长在夸赞孩子的具体进步时,要强调孩子是因为努力而得到进步。孩子在被夸赞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更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四)第四针: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好的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可以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教师可以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故事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教育目的。

教师选择的故事内容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契合,因势利导,让孩子改正自己的缺点,培养优秀的品质。例如,当笔者发现孩子不爱干净时,给孩子讲《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培养孩子刷牙、洗手、洗臉、洗脚的好习惯。当孩子动作慢、做事拖拉时,笔者给孩子讲《慢吞吞王国》的故事,让孩子认识到动作慢吞吞会耽误很多事。

教师可以选择历史、探险等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情感、智力、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联合家长,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组织孩子开展亲子故事会,让孩子在不同的故事中培养优秀的品质[2]。

四、用心倾听亲子对话

亲子对话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要用心倾听亲子对话,为孩子与家长之间搭建有效沟通的桥梁。

(一)晨间接待

早晨,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进入幼儿园。有的孩子欢呼雀跃,有的孩子面无表情,还有的孩子面带一丝忧虑。笔者用心倾听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对话,从中发现孩子的情感需求。

场景一

妈妈:“我上班去了,你在幼儿园要乖一点哦。”

孩子:“哦,妈妈再见。妈妈,你在路上要慢点啊。”

妈妈:“好的,宝贝儿,再见。”

亲子之间的对话让笔者感慨这个家庭的和睦与温馨。在晨间谈话中,笔者把这种温馨的场景再次呈现出来,鼓励孩子互相模仿,从而学会关爱父母。

场景二

妈妈:“没事,我晚上放学时给你带过来。”

孩子:“不行,老师说了,今天要带的。”

妈妈:“谁让你昨晚不说,这会儿看到别人带,你才想起来。”

笔者了解到,孩子忘了教师布置带玩具的任务,入园时看到其他孩子手捧玩具才想起来。这种事情在幼儿园时常发生,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场景三

孩子:“我不想在幼儿园睡觉,你中午来接我。”

爸爸:“你自己跟老师说。”

孩子:“你跟老师说。”

笔者听到他们的争论,马上意识到孩子在午睡时有特殊情况。于是,笔者主动询问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家长安心上班,让孩子快乐入园。

教师在晨间接待倾听这种亲子之间的对话可以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心声。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离开父母,孩子不一定会将自己真实的心声说出来。因此,教师在晨间接待时应该用心倾听亲子对话,了解孩子的真实状态。

(二)傍晚放学

场景一

奶奶:“兵兵,你中午饭都吃了吗?”

孩子:“都吃了啊。”

奶奶:“今天口干吗?”

孩子:“今天下午我们吃了苹果,我口不干。”

通过祖孙之间的对话,笔者可以大致了解兵兵今天的状况。兵兵是一个好动的孩子,活动量比较大,他经常忘记喝水。笔者反思,自己要注意提醒孩子喝水,尤其是要提醒那些比较好动的孩子喝水,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场景二

爸爸:“洋洋,今天老师教了什么东西?”

孩子:“我们玩游戏了。”

爸爸:“你这个家伙,就是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玩。”

通过父子之间的对话,不难看出洋洋爸爸对于幼儿教育的偏见。洋洋爸爸可能认为,上幼儿园就是学习知识,而玩游戏就是不好好学习。笔者反思,洋洋爸爸这种现象,应该不是个别。因此,笔者有必要利用家长会等渠道跟家长进行深度的沟通交流,引导家长认识科学的幼儿教育,教会家长如何和孩子进行

沟通。

场景三

孩子:“妈妈,今天浩浩打我了。”

妈妈:“他为什么打你?”

孩子:“因为他抢我的书看,我都没看好,他就抢,还打我。”

妈妈:“哦,你要把事情告诉老师啊。”

小雨在幼儿园表现得比较内向,遇到事情很少跟教师交流。恰巧,教师没有注意到小雨所说的事情,所以小雨一见到妈妈就迫切地倾诉。笔者反思,自己应该更认真地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此外,笔者应该教会幼儿,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要及时找老师帮忙。

傍晚放学时的亲子对话可以听出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情况。教师要用心倾听,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教育教学计划和策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语

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认真分析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孩子创设适宜的环境。希望每一名教师都可以用心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成为孩子的好伙伴。

【参考文献】

[1]郑银花.“一对一倾听”让儿童的成长看得见[J].好家长,2023(33):50-51.

[2]王善安.基于幼儿表征支持幼儿游戏[J].教育家,2023(42):24-25.

猜你喜欢
声音倾听孩子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