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VR教育是一个创新的育人领域,其在幼儿园教育方面具有消除幼儿的认知障碍、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等作用。以VR技术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能助推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基于此,文章以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为目标,从娱乐互动、立体观影、全景展示、情景模拟、实训系统等功能出发,浅谈VR技术应用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育人优势、重要意义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VR技术;幼儿园;区域活动
作者简介:张颖(1989—),女,江苏省如皋市如皋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VR技术又被称为虚拟现实技术,其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生成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应用VR技术,能进一步丰富信息化教学工具,创新幼儿园区域活动,使幼儿获得更为丰富的活动体验。在实际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VR技术的育人优势,为幼儿创设更为有趣的幼儿园区域活动。
一、VR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优势
(一)海量信息资源,消除幼儿的认知障碍
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幼儿往往因认知的局限,在活动中未能获得深度沉浸的体验。VR技术伴有海量的画面信息,可作为有效的资源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丰富的画面信息能锻炼幼儿的识图能力,增强幼儿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帮助幼儿消除认知障碍,增进幼儿对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生活现象、生活常识等内容的理解。
(二)趣味互动形式,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
VR技术有丰富的人机互动模式,能为幼儿带来丰富的、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增强幼儿的参与和配合意识。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自带的游戏或互动功能指导幼儿参与幼儿园区域活动,让幼儿体验趣味的人机互动。教师还可以依托VR的创新视角和画面信息创设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
二、VR技术在幼儿園区域活动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具有启蒙性的,可以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中,科学领域是重要的教育模块。VR技术作为科学的先进成果,与科学教育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以VR技术指导幼儿园区域活动,能让幼儿初步建立科学认知,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功能,这对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
对于教师来说,利用VR技术组织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大挑战。VR技术发展迅速,功能迭代更新速度快,可开发空间广阔,属于新兴的教育工具。教师要想创设优秀的VR幼儿园区域活动,就要对VR的助学功能有系统的认知,了解相关VR工具的操作方式,积累大量的VR助学经验。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三、VR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角度出发,幼儿园按照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将幼儿园区域活动分为五大类。在多元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活动特征和需求,充分利用VR技术的娱乐互动、立体观影、全景展示、情景模拟、实训系统等功能,以期获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一)依托娱乐互动功能,优化幼儿园健康类区域活动
健康类区域活动包含主题教育活动、户外运动活动等多元类型,旨在让幼儿了解健康常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健康类区域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VR技术的娱乐互动功能创设游戏活动,点明健康类区域活动的主旨,提高活动的质量。
VR技术的娱乐互动功能以VR自带的游戏软件、虚拟情境、互动插件为主。教师可以优选适合幼儿参与的VR游戏,为幼儿创设健康主题情境,营造浓厚的主题探究氛围。常见的健康类游戏软件包括跳舞游戏、体感游戏、击剑游戏等。丰富的闯关形式、评分标准和主题情境能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VR技术的体育运动类游戏创设活动,为幼儿带来全新的运动体验,培养幼儿积极运动的意识,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获得深度发展。常见的体育运动类游戏包括瑜伽游戏、地图打卡游戏、动感体操游戏等。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互动,使幼儿建立积极的VR操作印象,获得愉快的VR活动体验[1]。
在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活动中,为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引进VR一体机,并为幼儿展示《太空健身计划》《节奏空间》《节奏光剑(Beat Saber)》等VR运动游戏。以《节奏光剑》为例,幼儿需要借助游戏手柄在空中挥舞,模仿挥剑的动作击碎虚拟光块,以达到训练反应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臂力的目的。开发VR技术的游戏互动功能,能有效优化幼儿园健康类区域活动的效果,促使幼儿获得有趣的活动参与体验。
(二)依托立体观影功能,优化幼儿园语言类区域活动
幼儿园语言类区域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倾听与表达能力,为幼儿做好阅读与书写的学习准备。因此,恰当的语言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设计要素。VR技术具有立体观影、立体成像功能,通过VR眼镜能为幼儿带来近在咫尺的3D体验。
教师可以借助VR技术的观影功能,为幼儿播放趣味绘本故事,让故事“动”起来,让人物“活”起来。生动的绘本视角搭配故事音频的播放,能使幼儿在幼儿园语言类区域活动中获得沉浸式体验。教师还可以将VR眼镜的观影功能和微课视频相结合,应用立体观影功能为幼儿播放科普类动画、教育类动画。幼儿在观影的过程中能同步训练读图识字的能力,并能结合观影体验进行个性化表达。在VR技术的辅助下,幼儿园语言类区域活动能深度落实语言领域的育人目标[2]。
为增强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使幼儿初步感受在阅读中应用VR技术的乐趣,教师可以为幼儿展示VR绘本《大开眼界 恐龙世界大冒险》。绘本借助VR技术向幼儿展示贴合真实的恐龙生态园,并向幼儿讲述妙趣横生的恐龙故事。在VR视角下,恐龙的远近、大小可以随机调整,恐龙身上的细节则能纤毫毕现。幼儿通过VR技术观察恐龙的特征,能获得沉浸式阅读体验。
VR技术的趣味观影功能搭配指定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响应幼儿园语言类区域活动的主题,丰富活动的环节,落实活动的育人目标,切实促进幼儿倾听、表达与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依托全景展示功能,优化幼儿园社会类区域活动
幼儿园社会类区域活动的育人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园社会类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幼儿深入社会场景、创设主题活动情境、渗透社会生活常识等方式落实育人目标。
VR技术具有全景展示功能,能结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需要创设指定的角色交流情境。教师可以借助此功能,为幼儿创设趣味性、互动性强的人机互动游戏,让幼儿在虚拟的情境中自由发挥,从中获得社会生活启示,促使幼儿社会领域能力获得发展[3]。幼儿可以在全景展示功能中与情境中的人物角色、社区场景进行互动,从而足不出户体验真实的社会场景。通过全景展示,幼儿能在互动的过程中深刻领会个体与集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相处之道。
以“城市生活功能区”幼儿园社会类区域活动为例,活动旨在向幼儿渗透城市场景中的主要功能区,使幼儿对于城市生活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VR的全景漫游地图功能,为幼儿提供全景旅游的体验。教师可以打开软件的全国地图,搜索生活区域的三维全景地图,并进行全景播放。幼儿在观看VR画面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前进箭头功能,自主掌握行进路线,随机进入功能区域,探究分析所处位置的具体功能。此外,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认识公交站、文化广场、商业区、医院、警察局、消防站、社区等社会中常见的功能性场景,并了解某一场景中的标志符号、物品设施的应用功能和使用价值(如医院场景中的口罩自动贩卖机、挂号区域、取药窗口、服务机器人等)。通过VR技术,幼儿可足不出户游览城市景观,获得深度的体验感受,有效培养社会生活能力。
(四)依托情景模拟功能,优化幼儿园科学类区域活动
幼儿园科学类区域活动将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作为育人的主要目标,旨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数学的热爱之情,促使幼儿初步了解二者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科学现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部分科学现象难以通过肉眼观察,致使幼儿对相关科学概念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VR创设的趣味性情境能为幼儿科学精神品格、科学探索兴趣的培养注入内驱力[4]。VR技术具有情景模拟功能,能结合教学需要为幼儿展示与科学有关的3D影像,使幼儿对部分科学情境形成全面充分的认知。幼儿能通过读取画面信息的方式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从VR创设的三维立体情境中形成对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的具象化认知,进而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以“漫游太阳系”幼儿园科学类区域活动为例,活动旨在向幼儿传授与太空有关的科学常识。太空场景是幼儿在生活中难以通过肉眼观察的特殊场景。为深化幼儿对太空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VR技术,创设太阳系情境,让幼儿获得真实而深刻的太空体验。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VR眼镜,展示“360°VR太阳系模型”。通过VR技术,幼儿能放大某个星球,观察其表面的生态风貌,体会宇宙的奥妙;幼儿还能立足宏观角度观察美妙的太阳系。此外,幼儿可以借助操作手柄点击模拟情境中的星球标识,观看该星球的天文常识。富有趣味性的情景模拟体验能激发幼儿探索天文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五)依托实训互动功能,优化幼儿园艺术类区域活动
VR技术不仅能实现立体观影、情景模拟,还具有人与情境互动的功能,即幼儿可以按照指定的指令或方式与情境进行互动,达到特定的训练目标。在幼儿园艺术类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VR的实训功能创设立体艺术活动,拓宽幼儿艺术创作的视域,为幼儿开辟立体创作、无限创作、自由创作的空间。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掌握信息化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在虚拟世界中大胆尝试多元的创作工具与创作功能,从中获得艺术创作的乐趣。
教師可以为幼儿提供VR眼镜并搭配VR绘画应用Tilt Brush。Tilt Brush具有丰富的绘画与建模工具,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指导幼儿创作立体的美术作品。幼儿在VR眼镜的帮助下,可以突破传统纸上创作的尺寸局限,尝试创作个性化作品。以“绘制太阳花”幼儿园艺术类区域活动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突破传统的平面绘画方式,让幼儿轮流戴上VR眼镜,在虚拟情境中完成绘画太阳花的任务。立体的艺术创作视角和新奇的艺术创作方式,能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深度发展。教师以实训互动类VR功能辅助幼儿参与幼儿园艺术类区域活动,能提升活动的独创性与有效性,助力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VR技术具备多样化功能,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教育中独具优势。在实际设计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VR技术在育人方面的优势,探究VR技术的多元功能,结合活动的具体特征与需求应用VR技术。通过对VR技术的深层次探究,教师能够把握VR功能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契合点,切实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娟.基于VR技术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50):65-68.
[2]王爱军.基于VR技术的儿童用电安全教育仿真系统设计[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2,36(5):34-42.
[3]李娜,杨碧瑶,刘璇.基于VR的交互式幼儿职业感知系统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09):189-190.
[4]肖艳,唐棠,元路遥等.VR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0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