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视角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4-02-20 10:29张艳
教育界·A 2024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小学生

【摘要】近些年,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了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中的引导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通过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文章从多维度探究班主任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张艳(1995—),女,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指出,新时代学生健康工作应以“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健康为先”“坚持系统治理”为原则。如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直接生产力”,是所有班主任应积极探究的问题。班主任应从自身视角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以保证其能够健康成长,并在面对困难时拥有更强的抗压能力。

一、班主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两个关键点,德育教育的开展应遵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心理健康教育则要结合学生真实情况,解决学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调控等多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这二者之间有较大的重叠部分。班主任负责学校重点德育工作,因此可以更好地将德育因素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被教育者应充分信任教育者,这样才能使被教育者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而班主任有着“天然”的优势,拥有学生的信任,能够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1]。

(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借鉴其他学校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笔者发现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主要起到“补充”作用。首先是师资力量方面的“补充”。当前,社会各界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自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但仅凭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因此,班主任要让心理健康教育下沉,使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所有的科任教师都能重视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其次是工作方法方面的“补充”。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是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学生加以干预,旨在帮助其释放压力、平稳情绪。由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较为陌生,因此在咨询活动中常常会有所顾虑。而班主任的加入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能够利用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言传身教地指导学生,达到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目的[2]。

二、班主任视角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明确学生心理需求,提高教育专业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变化性和复杂性,在实施过程中,只有坚持客观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才能突出其教育价值。班主任作为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应在各个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强化其熏陶和引导的作用,以减少外部不良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具体来说,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学生情绪、状态的变化,结合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判断学生成长所需,从细节入手给予其心理疏导。另外,班主任应定期参加学校教育培训活动,积累更多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并在网络教育平台中搜集丰富的资源,以拓宽教育渠道,提升教育效果[3]。这样一来,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会不断提升,能够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

以南京大学出版社小学心理健康四年级“我爱爸爸妈妈”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本课围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展开,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存在情感表达障碍等问题,基于此,笔者开展了主题班会并在过程中给予对应的学生指导。首先,笔者以“我爱爸爸妈妈”为主题开展教育班会,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大家如何用一个字或词来形容对父母的感情?”学生大多会用“喜欢”“爱”“尊重”等词语来形容,但也有一些学生会用“讨厌”“啰唆”等词语来形容,这直接反映出班级中不同的亲子关系。其次,笔者以课件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感人的亲子故事,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去关心父母?”让学生认识到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双方付出爱。同时,笔者指导学生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展开进一步探究:“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说一说你是如何从‘小不点’长到这么大的。”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体会父母之爱。接着,笔者再继续提出探究问题:“父母给了我们关心、爱护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但爱应该是相互的,你准备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呢?”学生结合家庭氛围及与父母相处的经验展开讨论,得出“晚上给父母按摩、捶背”“给父母倒上一杯热水”“认真学习,不为父母添麻烦”等答案。最后,笔者设计了小品《东东在家里》,组织几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表演,其他学生则从观众的视角出发,分析东东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并从自身经历和感受出发,说一说在家里应该如何做。主题班会结束后,笔者结合学生的表现,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班主任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知识传授方面,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常常利用班會时间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在教学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甚至还会直接省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有部分班主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由专业教师开展,担心自身的思想认知不深刻,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效果。对此,班主任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明白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的责任,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日常班级管理相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4]。同时,班主任应从多角度观察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明确学生个体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

以南京大学出版社小学心理健康二年级“彬彬有礼的好孩子”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当前学生多是在娇惯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过度自我、任性等坏习惯,对此,班主任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首先,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两段视频,第一段视频中小明见到老师、邻居主动问好,与小伙伴玩滑梯时主动排队;第二段视频中小方对老师、邻居视而不见,与小伙伴玩滑梯时总是插队。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视频中的小伙伴,你更愿意与谁做朋友?”借助对比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认识到彬彬有礼的重要性。其次,班主任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互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礼仪习惯,如在校园中遇到教师时,应问候一声“老师好!”,在小区中遇到邻居时也应主动问好。最后,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观察学生与他人相处的过程,结合学生反馈分析教学效果。同时,班主任还可以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青少年纪录片,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突出榜样教育价值,做好心理健康干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生活中树立榜样,是推动学生开展实践学习的重要动力,对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完善学生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等均有着正向影响[5]。因此,班主任应合理运用榜样教学法,从班级中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贴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实践活动,并通过干预和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同时,榜样的树立不一定局限在班级内,还可以从校园中、社会中、家庭中选择。班主任应注重丰富榜样人物的类型,让贴近学生生活的榜样人物带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以南京大学出版社小学心理健康二年级“学会整理”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应将“学会整理方法及技巧”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整理,以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首先,班主任应改变以往单纯说教的教育方式,在正式教学前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如利用手机拍摄学生的桌面,并在课堂中利用屏幕投影展示出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此时,班主任提出问题:“同学们,整洁的课桌和杂乱的课桌,哪个让人看起来更舒服呢?”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应将学习用品摆放整齐,若是杂乱无章、缺乏条理,不仅视觉上感觉不舒服,使用起来也不方便,进而懂得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随后,班主任可以点名赞扬桌面整洁的学生,将其树立成榜样,并邀请其站起来说一说“整理技巧”。最后,班主任鼓励学生回到家中后,自行运用所学的整理方法和技巧整理书桌,并邀请家长作为监督者,对整理结果进行点评。学生在先学习后实践的活动过程中,能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四)结合实际发展需求,构建高效教育模式

高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不仅需要班主任精心设计相应活动,还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而自主纠正错误的思维认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如学困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班主任应面向全体学生选拔班委成员,并采取轮换制的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通过自主管理、相互配合,构建良性竞争的教育氛围。

以南京大学出版社小学心理健康三年级“真诚赞美朋友多”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其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更多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各个班级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单亲孩子、留守儿童等,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呈现出两个极端,要么表现出较强的自卑感,要么言行带有明显的叛逆性,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设计需要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活动,并让班委学生发挥带头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合作中展开交流,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友谊。针对部分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不懂得赞美他人的问题,班主任可以设计“夸夸团”的游戏,鼓励学生轮流上台表演自己的特长,“夸夸团”则要善于发现表演者身上的闪光点,用语言、动作、行为等多种方式给予其夸赞,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表演者树立自信,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学会赞美他人。

(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落实因材施教理念

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关注其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档案中应包括学生的基础信息、能力水平、亲子关系、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内容,为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提供充分的依据。通过心理档案,家长、学校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从而多方协作找出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在建立档案时,班主任应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以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为导向,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并做好档案的管理和更新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不能滥用档案,也不能将其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

以南京大学出版社小学心理健康三年级“真心原谅他人”这节课的教学为例。班主任可以结合对学生的了解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首先,班主任应将“背景资料”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第一部分,其中包括學生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重要经历等,这些信息与原生家庭有着密切关系,是影响学生性格和心态的重要因素。其次,班主任应结合课堂中呈现的“小红和小丽闹矛盾后相互原谅”的案例,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情商、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初步判断。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邀请学生完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最后,班主任应从学习视角出发,结合教学主题开展归纳总结活动,并给予有矛盾的学生针对性的指导,避免学生产生人际关系上的焦虑。班主任每讲完一堂课后,就可以对学生的心理档案加以完善,以此作为落实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可以将其定期分享给家长,针对学生真实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共同讨论,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心育”的有效性。

结语

总的来说,班主任在实际教学中,应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采取多种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疏导,并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帮助,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传绪.关于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体系的思考[J].新课程,2022(42):230-231.

[2]李霞.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名师在线,2022(25):85-87.

[3]姜文.小学班主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J].漫画月刊,2022(26):67-69.

[4]齐柱山.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书育人,2022(25):41-43.

[5]王丽丽.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3):164-16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小学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我是小学生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