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慧
整本书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笔者在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三种课型中,运用形式多样的导读单,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以激发其持续快乐阅读的热情,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促进其思维品质和阅读力的提升。下面,就导读单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角色扮演展开阐述。
一、导读课:用导读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于部编版小学高年级“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中外名著(含成长小说、冒险小说等),大部分学生对于大部分书名、经典故事片段都是了解的。但要深入开展整本书阅读对小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导致不少学生对名著望而生畏。因此,在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上,教师可以设计悬念式导读单,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心理期待,使之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如《西游记》这本书里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大部分高年级学生早就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听故事、看绘本而熟知。在导读课上,教师可以从学生易忽视的角度设计一份“《西游记》里的小秘密”导读单,以激发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探索热情。
二、推进课:用导读单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核心价值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了解情节,而是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整本书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阅读力的提升。
如《三国演义》,学生通读完整本书后产生两个深刻的阅读印象,一是书中描绘的风起云涌、群雄争霸的故事,二是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然而,整本书的故事情节特征如何,怎样有效地把握主要人物形象,还需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导读单,在推进课上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共同探究。
关于《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运用时间轴和山形图两种导读单,分别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挖掘经典情节的妙处,感悟家国情怀、荣辱是非。通读完整本书后,引导学生找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个大事件,以时间轴式导读单串联起近百年的三国历史。当填写完导读单,不仅整本书的故事脉络一目了然,学生还能直观地感受到本書所描绘的三国百年变幻风云史如这张曲线图般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下一步,教师再设计山形图导读单引导学生细读其中的一个故事。如,布置学生阅读“赤壁之战”相关回目(第九、十、十一、十二回)的内容,提醒他们关注故事里的转折,理清事件发展的过程,完成山形图,感受故事情节的精妙之处。
精彩的故事总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我们可以借助时间轴或山形图这样的导读单来理清故事的线索,梳理《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这样的导读单可以现出故事的“形”,学生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图,很容易明白“原来故事是有变化的,故事是有快慢节奏的”。
关于《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把握,在推进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整本书内容出发,以一个关键人物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形式多样的图表来理清书中数量众多、关系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通过以上人物关系图表,学生能迅速掌握人物所属阵营,在弄清人物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人物故事,在具体的故事情节描写中把握人物特征,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三、分享课:用导读单为学生提供分享阅读收获的平台
为全面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教师可利用分享课组织丰富多彩的分享活动,引导学生用形式多样的导读单来展示阅读收获,增强阅读体验,促使其更好地理解整本书阅读内容。
分享课结束后,教师可将优秀导读单在班级文化墙中展示出来,既能营造浓厚的阅读分享氛围,还能在相互学习、碰撞中激发学生乐于创意表达的意识,增强快乐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热情,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促进班级学生整体阅读力的提升。
四、注意事项
1.宁缺毋滥: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导读单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若使用过于频繁,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适得其反。
2.有的放矢:导读单应在学生有丰富的阅读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学生阅读的起点在哪里,导读单的支架就从哪里开始搭起,不能拔高要求。在整本书阅读的重难点处,围绕一个问题设计导读单即可,不能泛泛而用。
3.锦上添花:导读单的形式要设计得新颖、有趣些,要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探索的动力,从而使整本书阅读锦上添花。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