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讨教育强国,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2024-02-19 11:40韦英哲魏文琦杨曌辉粤教宣粤教研
广东教育·综合 2024年1期
关键词:强国教研高质量

韦英哲 魏文琦 杨曌辉 粤教宣 粤教研

2023年12月16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一届南方教育年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王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作“教育强国的战略内涵和实践路径”主旨演讲。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等近20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征程新使命:教育强国战略的内涵、路径和实践”主题,进行演讲交流。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王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广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國务院决策部署,举全省之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本届年会汇聚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为广东建设教育强省出谋划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杜玉波从“教育强国”概念入手,深入分析教育强国的战略内涵,总结中国特色教育强国的主要特征和历史方位,分析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阐述教育强国的实现路径。他认为,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形成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相互支撑配合的良好格局。杜玉波具体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六大任务、24项举措。

朱孔军在主持讲话时,阐述了广东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有关思路和重点任务,强调广东将大力实施立德树人铸魂工程、基础教育提质工程、职业教育培优工程、高等教育创新工程、教育改革破局工程、教育对外开放工程、新强师工程、教育安全守护工程等八大工程,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步伐。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璧亮在总结时表示,要深化学习领会,加强系统谋划;要加强协调推进,全面实施;要加强教育研究的支撑,为教育强省建设注入新动力。

南方教育年会(原名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至今已举办11届,旨在为政府行政人员、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建立一个研讨重大教育理论、战略、政策、实践的高端平台,推动政、学、研、产深入交流,助推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建设。

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全省162所高校和部分在粤办学机构负责人,21个地市有关负责人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部分省份教育研究机构负责人,共约300人参加了年会。

主题演讲

教育专家研讨教育强国的路径与实践

在主题演讲中,7名专家围绕年会主题作演讲,深入交流对教育、人才、科技协同推进,教育链、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以教研、数字化赋能教育发展等的思考和建议。主题演讲环节由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璧亮主持。

发挥龙头作用,面向未来培养人才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多名与会专家演讲时都提到要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原院长樊建平认为,要以学科交叉探索颠覆性创新,以新兴学科带动未来产业,建设世界一流的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筹)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建立一流的交叉学科专业,打通产教创新通道,促进大学科研与产业一体化发展,将构建“基础―专业―创新”梯次推进的分轨培养模式,培养“修德正身、知行合一”的国际化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面向数字化未来的人才需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表示,要培养具备打破边界以及端到端思维的人才,他们应该具备“专业技术+跨学科整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时学习+好奇心探究”“动手+执行”等能力。学校建成一年多来,以跨学科结构聚焦真实情境的复杂问题,开展基于项目的、个体主导的探索式教育,以设计思维训练学生观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用AI赋能课堂教育与学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表示,扩大对外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国际治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这类人才应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与对象国语言,具备专业能力的国际竞争优势,熟悉相关领域的国际规则。学校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科融通,实现创新发展,形成了本硕博全链条的国际治理人才培养体系,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翻译+经济学(全球经济治理)、法学等4个国际组织创新班,组建了国际治理创新学院,是广东省唯一入选全国30所国际组织青年人才项目的高校。

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说,“我们要以强烈的政治担当、真挚的人民情怀、科学的教育观念、有效的条件保障,努力办好最代表未来的高质量基础教育。”

谈及如何谋划,吕玉刚表示,一要把好政治方向,二要践行人民至上,三要增强办学活力,四要建好教师队伍,五要全面培养学生,六要科学有效治理。重点构建以下六个体系: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发展体系,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支撑体系,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治理体系。

以教研和数字化赋能教育发展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教研专业支撑作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何成刚认为,教研部门应发挥组织的力量,开展有组织的教学研究和指导,使课程方案转化落地,实现一地一案、一校一案;以项目研究促使课程标准转化落地,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做好课程实施跟踪,形成反馈改进机制。针对教研职能弱化、边缘化,教研员编制严重短缺,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强化教研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研制《中小学教研员专业标准》,开展问需式教研,提高教研活动专业性,增强教研开放性。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胡钦太围绕“深化技术赋能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相关论述。工业4.0时代的人才需求包含技术设计、数据分析的硬技能,以及协同合作、社会创新的人文技能,教育数字化是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人工智能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与学范式,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效率,推动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变革,促进教育公平与包容。他说:“教育数字化转型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习为中心,实现素质教育在课堂、教为学服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型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提出,“评学生”和“评儿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评价对象。他阐述了多学科视角下儿童全面发展的概念框架,应具备全面完整性、发展基础性、协同关联性、动态交换性。儿童全面发展评价是对身体发展、健康发展、认知和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道德发展、艺术和审美发展等的评价。学生学业发展评价是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概念、学科理论、学科文化、学科能力学科方法、学科思想、学科本质、学科学习技巧和学科伦理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应重构学校评价和政府评价。

平行论坛

建设教育强国,高校和地方有何作为?

在平行论坛中,8名来自高校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作交流演讲,分享了高校和地方对肩负建设教育强国使命任务的理解认识,交流对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探索。平行论坛由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邵允振主持。

高校要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新农科建设就是要面向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服务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表示,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五育”并举,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多途径学习和宣传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大国三农”情怀,坚定学生投身农业、科研报国的信念。近两年,华农紧紧牵住新农科人才培养这个“牛鼻子”,出台了36个加强人才培养的政策文件,比如实施本博连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开展書院制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薛红卫提出,在全省实施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计划,组建服务产业园协同育人“共同体”,共建“科技小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平台,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链服务体系。

“新医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加快建设世界医学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踏实走好医学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介绍了加快新医科建设的南医实践,学校立足“三位一体”推进的战略要求,把握时代机遇,将高水平、成规模的学术研究,高水平师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实现高质量医学精英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以达成一流办学目标的价值取向。建设高水平的学术型医学中心,强化以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引领的一体化设计,以机制创新支撑新医科人才培养,如实施“1+3+6”系统工程,即1个新医科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学科群和6个科学研究核心平台。他建议,开启高水平医科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挺进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深化新型研究型医科大学办学变革,发挥人才在教育教学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聚集发展资源。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川江提出,以厚植教育家精神为核心培育大国良师,探索湾区教师教育新模式,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在师范生培养中设立相关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落实好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双主责”,成立全国首个教师教育学部,推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和内部治理体系优化。同时,主动服务湾区国家发展战略,以湾区协同发展为路径,建构教师教育“共同体”。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张学理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广工模式”是以创新创业为导向,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跨专业多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港澳协同的一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打造广工-华为创享社品牌,构建‘问题导向、兴趣驱动、面向产业、实战育人’新生态”“服务湾区战略布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生态圈”等。学校采取“融进来,走进来”方式,让港澳高校大学生来内地参加创新创业系列活动。目前,学校有300多个学生团队,3000多人入驻工大创谷,每天超1500人次到此进行交流研讨。

走职业教育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被矮化、被窄化的认知正在破冰和消解,职教人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乘风而起,顺势而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杨欣斌表示,学校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结合发展实际需求,走职业教育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他从教育强国的新使命、技术内涵的新定位、技能供给的新范式、技能形成的新路径、技能评价的新标准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要以高水平技术创新和技能供给,助力广东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

“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相生相伴,产业变化始终融于职教血脉中。职业教育要想释放最大效能,必须走产教融合之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杜安国指出,职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前面临着“和而不深”、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要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现代职教体系改革。学校以产业数字化、绿色转型倒逼专业调整,形成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的专业群,创新产科教融合机制和平台,打造跨界混合团队,落实国家“双师型”教师标准,引领职业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区域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根基。”韶关市教育局副局长曾楚清表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压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是主要抓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环节。韶关探索了党政重视、优化布局、激发活力、提升内涵、试点先行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

深圳市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福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巍表示,福田是全省最早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督导验收的区(县),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上进行先行探索:在人才培养上,创新体制机制,如实施“大先生”培养计划、教研体系改革等;在课程教学上,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在数字化赋能创新上先行示范;在教育评价改革上,从学生、校长、教师、学校层 面进行全方位变革。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强国教研高质量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