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史记》中的宴会蕴含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礼仪规范,深度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和演化。其中,从宴会中的肉类、瓜果蔬菜类和酒类食材,到宴会中的宴席礼仪及饮酒文化,都有翔实的论述与记载。这些宴会饮食在反映社会历史演变、显示民族风貌多元性和构成人类文化的有机部分等方面,展现了《史记》饮食文化在历史演变中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史记》;宴会;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24)01-0043-06
收稿日期:2023-05-04
作者简介:蒋登霞,女,贵州毕节人,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文学研究。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宴会礼仪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周礼·秋官》对周朝飨宴礼仪有详细记载,包括天子、诸侯宴会的规格、酒馔菜肴甚至服饰,都有明确的规定。《左传》所记载的年代,正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因此,它的飨宴与《周礼》《仪礼》中的礼仪规定有一定的差异。《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史书,在描绘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研究《史记》各类宴会中的饮食,尤其是西汉时期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鸿门宴”以及《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窦婴设宴请田蚡的“逢迎宴会”等,对于研究中国汉代的饮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史记》宴会中的食材
食材是古代中国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史记》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各朝代的饮食文化和特点。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广泛而丰富,各地食材的特色也各不相同,作为古代中国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当时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
《史记》对食材的描述比较详尽。其中,“五谷”作为饮食生活的必需品,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史记》主要采用了第二种说法,《天官书》中记载:“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昳至餔,为黍;餔至下餔,为菽;下餔至日入,为麻。”[1]1247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史记》宴会中的饮食食材除《天官书》中记载的这“五谷”之外,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肉类食材
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六畜”之说。《周礼·庖人》记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2]83《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是故以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3]967杜预注曰:“为六畜:马、牛、羊、鸡、犬、豕。”[3]1968 “六畜”除去产地基本不在中原并用来骑乘的马之外,其余五种再加上鱼,就构成了古代中国人肉食的主要部分。其中,牛、羊、猪又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肉类食材是士兵在行军打仗过程中的重要营养来源,也是古代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商朝对屠牛并没有什么禁令,《列女传·齐管妾婧》记载,姜尚七十岁时在市场宰牛卖酒为生。《韩诗外传》也说姜尚“年七十,屠于朝歌”[4]276,可以印证周朝以前没有屠牛禁令或者并不严。到了西周,《礼记·王制》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5]261汉、魏“禁屠牛令”最严,“由于汉代统治者对牛采取了严格保护的措施,禁止随意宰杀耕牛”[6],“所以汉代用牛作为礼物或酒食是相当高贵的”[7]。吃牛肉的人也较少,只有王公贵族和豪富之家才有条件宰牛食用。
在中国古代,由于牛、马长期受到保护,而狗肉上不了宴席,羊的产量又太低。因此,猪肉就成了最常见的食材之一。《诗经·大雅》中提到当时吃猪肉的情况:“执豕于牢,酌之用匏。”[8]646《史记》中记载吃猪肉在“鸿门宴”一节中,当樊哙闯入宴会现场时:“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1]266猪肉是中国古代宴会上常见的食材,“鸿门宴”也通过这个“生彘肩”来表现当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鱼也是常见的肉类食材,鱼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礼书》中记载:“大飨上玄尊,俎上腥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1]1102《刺客列传》记载:“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1]2241《陈涉世家》陈涉、吴广起事时,为了威服众人,号令天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1]1744。在《礼书》中,鱼还作为一种祭祀用品,到了秦汉时期,从“卒买鱼”可以看出食鱼在当时是平常之事。《史记》中的肉类食材还包括羊、犬、鸡等,《货殖列传》所言:“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1]2820此外,瓜果类的食材也是古代中国的重要蔬菜食材,如《货殖列传》记载:“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1]2835
(二)酒类食材
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酒类饮品是各类宴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人的宴饮自古就不是为了单一的饮食,而更重于其中的乐趣,无酒不成宴。根据《礼记·礼器》记载,在宴席上进行馈献时,“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5]767,酒已经进入宴饮活动当中。《史记》中的宴会,凡有记载的必有酒出现。如高祖还乡的喜宴、项羽宴请刘邦的鸿门宴、齐王与汉惠帝的家宴以及武安侯的宴会,都离不开酒。古人认为,适量的饮酒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并带来欢乐的感受。《史记》也记录了很多种类的酒,如酎酒、葡萄酒、米酒等,不同种类的酒被用于不同场合的食宴活动中。如《孝文本纪》记载:“高庙酎,奏五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1]368《集解》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至武帝时,因八月尝酎金会诸侯庙中,出金助祭。”[1]368酎多是帝王饮用之酒或作为重大祭祀活动用酒。《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1]2739当时的国内葡萄酒酿造技术有限,因此比较珍贵,普通老百姓无法得以饮用。此外,米酒也是中國古代常见的酒类食材,在《史记》中,米酒被称为 “醪”。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醪,汁滓酒也。”[9]313《袁盎晁错列传》记载:“乃悉以其装赍置二石醇醪,会天寒,士卒饥渴,饮酒醉。”[1]2398在这里,士兵所喝的酒就是米酒。
《史记》宴会所记录的古代中国的饮食食材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资料之一。它所记载的饮食文化内容,经历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如今仍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为古代中国的烹饪文化、饮食礼仪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总之,《史记》中的饮食食材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物品,食材的选择代表了一个人的阶级地位和文化素养,例如,酎酒多用于大型祭祀活动,葡萄酒比较珍贵,普通百姓无法饮用等,饮食食材的背后还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当时文化的多元和交融。
二、饮食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礼仪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文化。由于各地区、风俗、阶层不同,古代饮食器皿、饮食礼仪及礼制,也有所不同。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权威的史书,《史记》详尽地描述了古代中国饮食礼仪。饮食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在《史记》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自西周至明清,我国的饮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严格的饮食礼仪,如在宴会上要遵守严格的席位,餐点的摆放和品尝顺序等等,都要严格遵守礼仪。在古代社会,饮食文化不仅是人们谈论饮食时常常提及的性质,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
《史记》中的宴会活动类型丰富多样,但不同的等级所设宴席的规模和等级也不一样。大致可分为家宴、宫宴、军宴与贵族之间的宴席交流活动。其中,军宴一般带有强烈的政治性色彩,例如《史记》中的鸿门宴,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有名的带有政治性目的的宴会,宴饮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都有深刻的意味。
(一)宴席礼仪
在《史记》中,宴饮活动是贵族、官员等高层人士的重要社交活动之一。在古代中国,人们特别注重宴饮活动的礼仪和规矩。宴席上除了吃饭和喝酒外,还有各种文艺表演和交流活动,如歌舞、诗词等。《史记》对宴席和宴客礼仪的描述十分细致。
当时的宴席礼仪十分烦琐,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从宴请人士席位的划分到宴会上女性的服饰要求,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宴席上各方宾客严格按照官职高低分座,其中侍者、侍女等固定宾客要位列在离主人最近的席位,并配备单独的用餐器皿。这样的分席礼仪不仅维护了宾客身份等级的权威性,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宾客饮食习俗的个性需求和品位。
首先,在客人到来之前要打扫干净房屋。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窦婴听说丞相田蚧要去他家,“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早帐具至旦”[1]2482。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恭迎客人的到来。客人赴宴时,主人要在门前恭迎客人,表示尊重。《礼记·乡饮酒义》记载:“主人亲速宾及介,而宾众自从之。”[5]1197对于身份尊贵的客人,主人还得亲自或者派人登门去请。如窦婴宴请田蚧,田蚧到中午还没到,窦婴就让自己的好朋友灌夫,去田蚧家再次请他。
其次,主客座位有一定的排序。《吕太后本纪》:“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十月,孝惠与齐王如燕饮太后前,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1]335在该宴席上,汉惠帝认为这是一场家宴,因此就不顾君臣之礼,用家宴礼对待齐王,认为齐王是兄长,应让他坐上座。但交际宴会不同于家宴,《魏其武安侯列传》:“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1]2479在一次田蚡大宴宾客的宴会上,他认为自己是汉相,地位尊贵,不能因为哥哥在场就不讲礼数,会屈丞相之尊。所以自坐主座,而让其兄盖侯坐在下首。
再次,宴饮的座位是通过方位来表示的。东向和南向为尊座,北向和西向为卑座。《项羽本纪》中写道:“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1]266鸿门宴宴会上,司马迁特地交代的座次尊卑依次是东向 (项羽)、南向(范增)、北向(刘邦)、西向(张良),西向最卑。后来樊哙为沛公质问项王,项王未有以应曰“坐”,于是“樊哙从良坐”[1]266。在宴席上,即使是樊哙这种吃“生彘肩”的不拘小节之人,也对等级尊卑有明确的认识。因为西向为卑座,樊哙也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只能坐西向,因此他 “从良坐”。在鸿门宴之后的93年,南越王宫宴上也有关于座次方位的记载。《南越列传》中:“王、王太后亦恐嘉等先事发,乃置酒,介汉使者权,谋诛嘉等。使者皆东乡,太后南乡,王北乡,相嘉、大臣皆西乡,侍坐饮。”[1]2584“这场宴会汉使最尊,座位东向,扮演‘鸿门宴项王的角色;设局者王太后扮演范增的角色,座位南向;南越王少主兴扮演项伯角色,座位北向;国相吕嘉处于被刀俎的沛公角色,座位西向。”[10]118
最后,宴席中有歌乐属舞、赋诗言志。宴饮活动中,常伴随一些娱乐活动。如《晋世家》中,晋文公重耳过列国至秦时,秦穆公设宴款待重耳,在宴席上,“赵衰歌《黍苗》诗”[1]1504。又如刘邦志得意满回到关中时,欢宴故人及乡亲父老,遂在沛宫中摆设酒宴。《高祖本纪》中记载:“酒酣……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1]328–329《项羽本纪》中:“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1]266歌舞表演是宴饮中一个必备的娱乐助兴活动,但由于行军打仗之人常年在外,没有歌姬舞姬也要用舞剑替代。可见,歌舞表演助兴是宴席中必不可少的礼仪之一。宴饮礼仪、处理宾主关系等方面的特点,体现了古代中国人讲究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品质。
《史记》对饮食的记载反映出古代中国宴饮文化的繁荣和变迁,以及宴饮活动的类型和礼俗所体现的尊重规则、崇尚礼仪等古代文化精髓。这种文化是由各个阶层的人们、民族、地方食品特点等组合而成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
(二)饮酒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酒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古代宴席礼仪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古代官场或商务场合,饮酒相助是宴会中常见的社交活动。周朝初期有严格的饮酒礼仪,中期之后道德伦理、规范礼仪被破坏殆尽。到了汉代,饮酒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活动,祭祀、节日、婚嫁、宴饮等饮酒场合姿态万千。以酒成礼,酒礼处处体现着“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汉代礼仪核心。在《史记》中,酒有多种功用,一是作为重大祭祀用品,如《孝文本纪》《集解》:“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1]368二是作为娱乐用途,如《楚世家》记载:“人有遗其舍人一卮酒者,舍人相谓曰:‘数人饮此,不足以遍,请遂画地为蛇,蛇先成者独饮之。一人曰:‘吾蛇先成。举酒而起,曰:‘吾能为之足。及其为之足,而后成人夺之酒而饮之,曰:‘蛇固无足,今为之足,是非蛇也。”[1]1553这是人们为了独饮一卮酒而进行的比赛。三是作为欢庆社会功用,如《孝文本纪》记载:“于是夜下诏书曰:闲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1]352–353汉文帝即位后,大赦天下,解除禁酒令,让天下的人尽情享用美酒,普天同庆。这也表明了在古代历史上,饮食文化与宴会礼仪紧密相连,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饮酒文化还体现在饮酒礼仪上,他人敬酒应当立饮。《礼记·乡饮酒义》记载:“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5]1197受酒时,跪坐行祭,站立饮酒,客人饮酒后不用回敬主人。如《项羽本纪》中:“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1]266项王让樊哙喝酒,樊哙起身一饮而尽。《礼记·乡饮酒义》记载:“献、酬辞让之节繁。”[5]1197在饮酒时,主人第一次献酒于宾,宾客回敬主人,主人饮毕后再自饮一杯,再次酌酒敬宾。《魏其武安侯列传》中魏其侯和武安候在一杯酒的礼仪上引起矛盾并且进一步激化。在武安侯的宴席上,“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属之!时武安不肯。行酒次至临汝侯,临汝侯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1]2483。在魏其侯敬酒时,只有部分离席,其余客人只是稍微欠身,跪在席上。魏其侯敬酒时他人不站立饮酒是引起矛盾的关键。而当灌夫劝酒武安侯时,武安侯欠身跪着不肯满觞,于是灌夫就开始骂武安侯。武安侯作为主人,拒绝宾客的回敬且不站立饮酒更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可见,拒绝回敬与他人敬酒没有立饮是一种不礼貌行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礼仪非常重要,并与中国文化的发展、演进密不可分。对于古代人们而言,饮食礼仪的严谨程度不仅代表着他们的文化水平,还体现着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尊重和维护。汉代是我国风俗礼仪形成的重要时期,许多中华民族的习俗和礼仪,都固定于汉代或者起源于汉代,而在这些礼俗形成过程中,酒扮演了重要角色。酒已经进入汉代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宫廷皇室、民间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而《史记》中的饮食礼仪细节,不仅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水平、艺术发展和历史演进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优雅、精彩的文化遗产,深刻影响和塑造了我国的饮食文化。
三、《史记》宴会中饮食文化的意义
《史记》记录了从周朝到汉代以及每个朝代内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不同饮食习俗的演变与发展。在《史记》所记载的宴席上,往往有各种故事、舞蹈和雅乐的演奏,在食材和烹饪之外,这些文化元素的加入为宴会增添了很多气氛和精神层面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传承饮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方式,也催生了很多其他文化的传承方式。宴会作为古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一种思考、体验、传承的方式,同时也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化,也是传承饮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载体。因此,《史记》中关于宴会饮食文化的记录,对学习、沉淀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反映社会历史演变
古代社会,饮食文化的传承有着深刻的意义,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情况,还反映了不同时期贵族与民间、不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和风俗的差异。尤其在文化融合和文化传承方面,饮食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饮食文化在《史记》中有着广泛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如《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1]6。黄帝教导人们依照时节播种百谷草木,成功种植了各种粮食;将猎取的各种鸟兽驯化圈养起来。在《夏本纪》中,夏启引领民众耕作,开始种植小麦、荞麦等农作物,并制作米酒、楂饼等食品,励精图治,终成夏朝之基石。而到了西周时期,贵族们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吃饭时要有丰盛的水果、果脯,以及各种鲜美的肉类,还要有茶、酒等饮品作配菜,这一饮食文化在后世的各个朝代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在汉代,饮食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史记》记述了大量的肉食、瓜果蔬菜类的美味佳肴,成为史上最丰富、最高雅的饮食文化表现之一。汉代饮食文化的突破,并不是仅仅在吃上,更是在对餐饮科技的推动,对季节变化传统饮食的巧妙调整,对各地美食的研究、创新及发扬等方面均有深刻表现。“汉代尤其是西汉时期是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形成和发扬的时代,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的时代,汉代上承三代和秦代而来,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后代的文化思想的发展都是以汉代思想为‘深根宁极之理。所以西汉时期的饮食文化思想建构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思想最为核心的部分。”[11]8
(二)显示民族风貌多元性
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从古至今历代人民创造和积淀起来的,既反映了民间风俗、生产生活,更表现了思想道德、文化传承、历史变迁等丰富内涵。其中,《史记》中记录的许多精彩篇章,展示了民族风貌的多元性以及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如《匈奴列传》中“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1]2509,他们随意游牧,以射猎禽兽作为职业。因此,“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1]2526。在食物方面,匈奴自君王以下,皆食牲畜之肉。在禮仪方面,“无冠带之饰,阙庭之礼”[1]2526。匈奴与汉人礼仪与饮食的差异,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核心文化形态,在历史演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饮食文化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反映了民族变迁和内在的文化传承,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饮食文化,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构成人类文化的有机部分
《史记》宴会中的饮食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密切相关,它通过食物的营养和味道,与音乐、舞蹈等艺术相结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创造性产物。从食材的制作到宴会的接待、礼仪等方面也有着很多特殊细节,反映出人类对道德、艺术和生活态度的关注和追求。
饮食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文化表达,同时,饮食文化也基于历史经验,展示人类文明进化的精髓。《史记》的饮食文化是一个高峰不断攀升、源远流长的综合体,既有方位、气象、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又有饮食科学、食材运用、餐饮形态等多个方面紧密结合的特点。可以说,《史记》的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缩影,也是珍贵的历史财富。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史记》宴会中饮食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首先,《史记》中食材的选择代表了一个人的阶级地位,不同的酒也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功用。其次,宴会中的饮食文化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礼节规范。宴会的规模和形式都非常讲究,包括宴请的人数、座位的方位、饮食的品种和顺序等都有着严格的礼仪要求。再次,宴会上还会进行各种文艺表演,如音乐、舞蹈等,这些表演也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最后,宴会中的饮食文化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和军事情况。例如一些宴会是为了庆祝胜利或者迎接重要官员而举办的,这些宴会的规模和形式也与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密切相关,宴会上人们的言谈举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政治和军事事务的关注和态度。《史記》宴会中的饮食文化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的饮食习惯,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情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史记》中关于宴会的饮食文化的记载,对现代的饮食文化、礼仪规范和社交形式等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物质文化的反映,体现了中国人的习惯、习俗、审美和思维方式。《史记》中的饮食文化是我国宴会饮食文化较为完整的部分,它不仅涉及了各类饮食食材,还有饮食礼仪、历史演变等方面的翔实论述。它的演进和发展,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复杂性。“宴会是人生大舞台角逐的场所,多姿多彩。司马迁笔下的‘宴会,林林总总,是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10]6宴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交场合,一方面透视着古代社会的繁华富贵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更提供了可以借鉴并运用到当代的思考。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独特标志之一。因此,《史记》中宴会的饮食文化是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 周礼[M].徐正英,常佩雨,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
[3] 左传[M].郭丹,程小青,李彬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21.
[4] 韩婴.韩诗外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9.
[5] 礼记[M].胡平生,张萌,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
[6] 韩秋红.简析《史记》中的社会饮食结构:以关中地区为中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9):104-111.
[7] 李炜.《史记》饮食动词分析[J].古汉语研究,1994(2):52-54.
[8] 诗经[M].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9]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0] 张大可.史记中的宴会[M].北京:线装书局,2022.
[11] 丁晶,徐兴海.司马迁饮食文化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地位[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6):6-9.
【责任编辑 朱正平】
On the Food Culture in the Banquet of Historical Records
JIANG Dengxia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0, China)
Abstract:The banquets in Historical Records gather rich dietary culture and etiquette norms, deeply reflecting the changes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Among them, from the meat,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wine ingredients in the banquet, to the banquet etiquette and drinking culture, there are detailed discussions and records. These banquet diets reflect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history, show the diversity of national features and constitute an organic part of human culture, and show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diet culture 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The food culture of Han Dynasty in Historical Record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food culture.
Key words:Historical Records; banquet; food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