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峰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帮助学生构建语文思维、提升语文素养、形成文学素养的必经之路。但传统阅读教学更注重文本的解读,与当前语文教学目标存在一些差异。为此,拓展阅读这一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阅读方式被提出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文章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着手,梳理了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及具体的运用策略,以此借助拓展阅读教学的积极价值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拓展阅读;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小学生因字词的积累有限,在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会出现畏难情绪,不愿意阅读,导致阅读兴趣缺乏,阅读积累不足,阅读思维无法形成。又因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文学素养的关键,所以,研究更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拓展阅读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阅读的阅读教学模式,它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向外拓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拓展性阅读,不断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分析语文教学的整体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研究具体可行的运用策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助力。
1 小学生的阅读现状
1.1缺乏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因此,教师及学生家长会鼓励学生先从绘本阅读开始,但又没能重视在绘本阅读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阅读,从而导致学生的关注点往往放在了绘本的图画内容上,忽略了语文文本的阅读价值。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当他们看到全文字阅读内容后会产生厌烦情绪,尤其是当阅读文本中出现大量不认识的生字词时,影响其理解文本内容,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1.2阅读视野狭窄
受常规阅读思维的影响,教师多鼓励学生阅读符合自身阅读水平的文本,因此,推荐给学生家长的阅读目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只能在教师及家长准备的阅读书籍中进行阅读学习与积累。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视野会局限在某一知识范围内。此外,大部分学生家长不关注及重视阅读,这也导致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家长不愿意让孩子阅读与学习无关的书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1.3阅读动机不强
小学生性格既活泼又好動,因此,很难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即使坐下来阅读,收获也不会太理想。究其原因,是小学生的阅读动机不强。阅读动机主要是指推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内部动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阅读动机,即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主动进行的阅读。
另一类是外在阅读动机,即学生为了获得教师或者父母的奖励、称赞或者其他有偿报酬而进行的阅读。
因阅读动机不同,产生的阅读效果也存在差别。小学生的内在与外在阅读动机皆不强,这不仅与其年龄有关,而且与当前阅读教学要求不高有直接关系。
2 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2.1运用拓展阅读可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缺乏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只是将其择机渗透到语文教学的一些流程中,如写作教学、基础字词等。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会适当引导学生熟练阅读文本内容后对文章中的生字词进行认知学习,对段落划分及归纳大意进行针对性学习,而对于阅读方法、阅读目标、阅读思维的引导启发并不重视。
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被削弱,只将阅读作为学习的一部分,而未将阅读能力作为自身能力培养的一个目标。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后,鼓励学生对本文的中心思想、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进行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2.2运用拓展阅读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开进行,并未意识到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导致学生将语文学科知识分开学习,学习效果不理想。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整理写作框架,分析文本写作思路,明晰写作要点,进而通过仿写、续写、改写、创编等多种写作练习方法锻炼写作技能。学生在拓展阅读中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能体悟不同题材、不同作者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敢于打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写作,并从多个视角进行写作切入,从而写出有思想、有内涵、有情感的好文章。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整体提升。
2.3运用拓展阅读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虽然可以短期内提高教学质量,但无法长期保持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将教学优化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教”的创新上,轻视了“学”的重要性。经过整体性分析后,小学语文教师将拓展阅读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内驱动力,使其主动阅读、主动学习,从而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基于此,当教师做好教学引导后,学生不需要教师的推动即可依据自身能力进行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得以保障。
3 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3.1运用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经过多次改版优化后,纳入教材中的阅读文本题材丰富,且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积累阅读知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小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增多,如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化工具观看音频、视频等,这就导致大部分小学生难以长久地静心阅读,每日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会直接放下课本,拿起手机观看更具吸引力的视频。
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消失,阅读动机会削弱。鉴于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结合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运用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喜欢图文并茂的阅读文本,也喜欢篇幅较短易于理解的阅读文本。因此,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中阅读文本的特点,寻找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关键点,以此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与方向,为学生指明阅读方向。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发现,当开展神话故事类、寓言故事类、科普知识讲解类等的阅读教学活动时,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课堂学习专注力更高,因此教师可以以这类阅读文本题材为中心向外拓展,着重选取有针对性的阅读素材作为拓展切入口,有效扩大拓展阅读范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进行拓展阅读的主要参与者,所以拓展阅读文本虽然是围绕教材内容选择的,但也要注意阅读内容应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将拓展阅读教学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运用拓展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重心主要放在教材知识内容的讲解与拓展上,学生家长的关注点也多放在学科成绩的提高上。在此背景下,学生的阅读视野受限,他们接触到的阅读书籍多为教师要求阅读的或者其他与学生年级相符的阅读文本,唯一可以接触到课外阅读书籍的机会是去图书馆阅读。但又因部分学生家长并不重视图书馆阅读,所以制约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效果,甚至还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这样学生的阅读视野再一次受到限制。鉴于此,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学引导工作,强化学生的主动阅读行为,拓展阅读范围,同时要求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制订阅读计划,依据阅读计划书写阅读笔记,并定期进行总结,在分析总结中梳理阅读思路,拓宽阅读视野。
3.3运用拓展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运用拓展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动机,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丰富阅读教学模式,让阅读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且更具吸引力。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创新,各种先进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被应用到学科教学中。这不仅优化了教学流程,而且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设“互联网+拓展阅读”的教学模式,并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强化学生在拓展阅读中的体验感,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让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视野狭窄、阅读动机不强、自主阅读能力较弱等现状始终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明确拓展阅读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后,运用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感知文学作品的深刻魅力并产生主动阅读行为,以稳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養与文学素养,助力其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彩红.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2023(3):108.
[2]张昌凤.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2(10):67-69.
[3]韦茳玲.单元拓展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2(21):126-128.
[4]张涛.拓展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3):103-106.
[5]高桃秀.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