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伟
【摘 要】 对词语的感悟理解是准确运用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词语的结构、读法及语用三个方面特征,选择合宜策略,引导学生精准理解词语。
【关键词】 词语 组块 朗读 语用
对词语的感悟理解是准确运用的前提。词语理解教学要引导学生感其形,晓其义,知结构,悟其用。教师可以基于词语的意思、结构、读法以及语用等方面特征,选择合宜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精准理解词语,实现对词语鲜活而深刻的积累。
1.依据词义归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要理解的词语按照词义相近原则组块呈现,并在文本语境中体悟表情达意的细微差别,进而培养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
如《司马光》一文的词语教学,学生难理解的词语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人物、动作。教学中,笔者以“人物”“动作”为核心主题,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个板块是“读人物”。教师示范读,请学生画出文中与人物有关的词语。学生再读好每句话中所画词语,告诉大家每句话写的都是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给“群儿、众、一儿、光、儿”分类,并相机探究“群儿”和“众”指代是否相同。
第二个板块是“读动作”。教师示范读,请学生思考“故事中的这些人物都做了哪些事”,并画出每句话中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加上动作后再读,边读边想象人物分别在干什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填空题“一群小朋友在庭院中( ),一个小朋友( )大瓮,脚( ),掉进水中。其他小朋友见了,都离开他,( )了。这时,司马光( )石头,( )瓮,瓮被( )。水( )出来,小朋友得救了”,简单讲讲这个故事。在学生讲述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推敲文中“去、持、迸”三个字分别用现代汉语中哪个词语来解释比较贴切。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没有谁的哪一个动作,就不会发生这个故事?没有谁的哪一个动作,故事就会是另一个结果?
从认知水平来说,学生认知的盲点是“群儿”和“众”都有“许多小朋友”之意,但两者细微的区别,需要学生进行思辨阅读才能分清。需要学生辨析的描写动作的词语,主要集中在“去、持、迸”三个词语上。教师应培养学生联系语境、激活语义联系、匹配同义词语、准确阐释生词的能力。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动词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上的作用,由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层面上升到理解词语的语用义层面。
实践表明,依据词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组块整合理解,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化。
2.关注词语结构。在教学《父爱之舟》时,笔者是这样指导学生理解“粜稻”一词的。笔者先让学生读“卖茧子、卖猪 、粜稻”一组词语,再引导学生關注“粜”字,借助字形,猜猜“粜”字和前面两个词语中的哪个字意思相同。笔者根据“粜”是会意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测“粜”的意思,感受“粜”的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补充“籴”字,让学生猜测“籴”字的意思,内化学生对会意字意思的理解。
“卖茧子、卖猪、粜稻”三个结构相同的词语组块呈现,有利于在“卖”和“粜”之间建立起联系,促进学生对“粜”字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包含同一意义的不同汉字之间建立语义联系,加强含有同一意义的汉字的联结。学生通过整合归纳,发现这三件事都是农民卖农副产品的事情,实现了对具象词语的深入理解。
1.感受音韵传达的意境。如教学《四季之美》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动词,整体把握文本意境。笔者通过填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按照季节顺序,主要描述了春天黎明时的天空红晕(染)、东方彩云(飘),夏天夜晚时萤火虫(飞),秋天黄昏时乌鸦(归)、大雁(飞),冬天清晨手把炭火(捧)四幅画面。接着,笔者让学生读这段话,关注所填动词,体会四幅画面给自己怎样的感觉。最后,笔者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细读体会作者笔下这个季节的独特韵味:“染”“飘”写出春天黎明时天空的静谧柔和,萤火虫“飞”写出夏天暗夜或雨夜时的神秘浪漫,“归”“飞”写出秋天黄昏时原野的辽阔高远,手“捧”火盆写出冬天清晨的闲逸舒适。这些词语都传达出安静闲适的感觉,所以朗读时都要轻、柔、缓。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读,让学生从动作力度、幅度、速度、方向等方面获得关于这些词语的真切感受。
2.还原词语描摹的画面。如《读不完的大书》中“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一句中的“盘旋、滑翔、猛扑而下”三个词语精准生动地描摹了老鹰飞行时的三种姿态。首先,教师演示动作,让学生猜测是老鹰飞行的哪一种姿态,建立起词形与意象的联系。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动作,通过辨析语音,从力度、幅度、速度等细微处对三种飞行姿态做出区分:“盘旋”两个字皆是“ɑn”韵,声音响亮,两个音节在读时给人以回环往复之感;“滑翔”语音高亢绵长,两个音节在读时韵尾拖长;“猛扑而下”则应读得简短有力,速度较快,同时突出语义重心“扑”和“下”。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其思考词中哪些字最能够传达这种感受,训练他们捕捉语义重心的能力。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把三个词语放进句子中,加上动作整合想象读,在语境中实现对词语的准确理解。
在学生领会词语本义、语境义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用意图。
1.由“这一词语”感悟“这一篇”主旨。如《父亲、树林和鸟》课后习题第三题: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还原词语意象,感受事物特点。接着“悟情”:一“悟”读这样词语时感受到的“情”;二“悟”文中人物情感,通过对比阅读,突出父亲“善于观察”,进而凸显“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最后,拓展读,笔者引导学生体悟加点词语传达的感受——黎明时鸟的自由,并联系上下文探究这样写的目的:因为鸟舒畅地、深深地呼吸,所以父亲能做出“鸟要准备歌唱了”的判断。
2.由“这一组”发现“这一篇”脉络。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课文类型特征,从时间、地点、动作、心理等维度将词语组块,引导学生梳理探究其内在逻辑联系,进而发现其中隐藏的作者写作意图,实现由理解 “这一组”到“这一篇(段)”结构的内化。
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描写第二次见到“鸟的天堂”,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根据如下表格提示,圈画“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关键词句,并填写表格。
接着,学生分别读表格中所填写的内容,说说有何发现。 最后,学生大声读课文,思考随着所见、所闻的变化,“我们”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
“静寂—一声鸟叫—到处都是鸟声—兴奋地叫著,那歌声真好听”是一组描摹鸟声变化的词句。“一只大鸟—第二只,第三只—到处都是鸟影—一只画眉”是一组描写鸟儿数量变化的词句。刚开始,文章粗略写“我们”听到“一声鸟叫”,看到“一只大鸟”,再经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最后聚焦一只画眉“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而且“那歌声真好听”。这里最富意味的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变化就是“瞬息万变的感觉对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瞬息万变的感觉对象”中体会作者“好奇—兴奋—陶醉”的情感更迭过程。作者已经陶醉于眼前这生机勃勃的场景中,物我两忘,“我”就是鸟的天堂中的一只鸟,而那画眉鸟就是“我”身旁的伙伴。是那只画眉鸟兴奋吗?“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那是“我”内心的兴奋啊!由此,学生认识到“大榕树”于鸟来说,如“天堂”般自由自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