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火烧云》的教学如何上出新意?研读课标,“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是突破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是突破的方式。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优化情境,引导儿童在语言表达中感受文化,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关键词】 课标 意趣 优化情境 积淀文化
2022年冬,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课评比活动报名期间,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施建平所长把我找去,说因为我在首届全国情境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录像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决定举荐我参加这次比赛。在和施建平所长商量后,我决定挑战自我,不用现成的获奖课《肥皂泡》参赛,而是另谋新篇,探索情境教学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于是,我们选定了《火烧云》这篇课文。
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和课例后,我觉得自己陷入了困境。《火烧云》作为经典的篇章,几乎被老师们研究透了,那这堂课我要怎样才能上出新意来呢?
带着困惑,我去找施建平所长求助。他指导我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寻找答案。他说,新课标才颁布,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体系也是新的,把握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思路,就能找到新的突破。
我逐字逐句地研读新课标,真的大有收获。新课标开宗明义,在“课程性质”中写道:“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核心素养”里明确“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在“课程总目标”里提出“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我恍然大悟:“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就是突破的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就是突破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在“文以载道”思想的熏染下,习惯于思考文字的内容和思想,喜欢往深处想,往高处看,反而错过了文字本身的精彩,忽略了对语言意趣的体悟。新课标提醒我们抓住语言文字的本真,让语文回归“语文”。对语言意趣的挖掘,就是为全面提升儿童核心素养奠基。那么,这篇课文语言的意趣又藏在哪里?我该如何找到它们呢?
新课标如一束光,为我照亮了课堂创新之路。我跳出窠臼,放弃了抓住颜色、形状体会火烧云的美的一般做法,转而通过霞光带来的变化,体会火烧云给单调的乡村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乐趣;通过词汇表达上的变化,体会火烧云色彩变化带来的奇趣。我努力挖掘掩藏在字里行间的语言意趣。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赏析体验:萧红用了什么好办法写出对霞光的赞叹?经过反复朗读、体悟,学生发现:原来一个小小的“了”字,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的惊喜与赞叹。我又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用不同形式表达的颜色分别有什么特点?”他们说:“啊,原来‘ABB’词型的颜色是这样明亮和饱满,‘半×半×’词型的颜色既丰富又和谐,比拟型的颜色多么形象,一读就明白啦……”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课堂上熠熠生辉,吸引了儿童求知的眼睛,也照亮了我的课堂。抓住语言的意趣,就是抓住了语文课的根本,它让教学的创新找到了立足之处,从此生了根,长了叶,让儿童的语文学习之路充满快乐,花香四溢。
南通是情境教育的发祥地,作为在李吉林老师身边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我对情境教育有着深深的热爱。在备赛过程中,我心中一直有个执念,想更新颖、更全面、更充分地展现情境在教学中的优势。帮助我备课的特级教师唐颖颖老师却告诫我:“大道至简,情境本身就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特点,无需刻意去雕琢。只要找到适宜的方式,简单的情境就能发挥出极好的效果。”她提醒我一定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呈现方式。
于是,我放下对“高大上”的追求,以儿童的视角潜心寻找简单而高效的情境创设方法。我通读了12册语文教材,梳理了篇目前后的联系,认真分析了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了《火烧云》这样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用图画来展示情境是最经济、最直接,也是最佳的方式。生动的图画,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发现景物特点,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的特色。特别是第1自然段,如果能看到当时的情景,学生一定会大受震撼。
一开始,我收集了大量火烧云的精美照片,想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可是,精美的照片却与学生隔着距离,效果并不如意。于是,我想到用儿童画的方式将课文描写的景象画出来。这时,施建平所长雪中送炭,请自己动画专业出身的女儿帮我画了一幅充满童趣的《霞光村晚图》,完美再现了火烧云上来后乡村的热闹和美好。可试教下来,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学生对景物变化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文字表面,并不能真切体会到火烧云的神奇。
这该怎么办呢?要是图画会变化就好了。大家集思广益,最终决定利用PPT自带的动画效果展现光泽度的变化,只需轻轻一点键盘,火烧云上来了,大白狗变成红的了,大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白胡子变成金胡子了!想怎么变,就怎么变,云朵、房屋、动物、人物都在键盘的控制下变化着色泽,这是多么有趣而神奇啊!
电脑技术的加持,让情境更加真实可信。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在情境中跟随萧红欣赏火烧云映照下乡村大地的美景。当屏幕上动态展示出火烧云神奇的变化,学生一下子全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
“大白狗变红了,变成了神奇的动物!”
“黑母雞变成紫檀色的,变得高贵了!”
“大公鸡金灿灿的,像凤凰一样,公鸡变凤凰了!”
“老头儿的白胡子变成金胡子了,他成老神仙了!”
……
灵动的表达喷涌而出,学生在情境中欣赏到作家眼里的风景,热烈的情感及对美的感悟,跨越了时空,与萧红产生了共鸣。这,就是情境教学的魅力。
霞光中的情境继续推进。学生走进这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当走上讲台的男生模拟着扛锄头的动作,提起一条纸做的道具鱼时,课堂上的师生就全都成了景中人。“周大叔——”学生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适应着彼此的新角色。在角色的认同里,那看不见的锄头和纸做的鱼就在学生的眼里被霞光映照得金光闪闪。他们领悟到课文对话的诙谐幽默,开启了自己的创意表达:
“周大叔,您的锄头成金锄头啦,今年您一定会大丰收!”
“周大叔,您的鲤鱼变成金的啦,祝您年年有余!”
“周大叔,您一定会交好运的,看,您都成了‘大红人’啦!”
情境认知理论研究者布朗曾说:“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的确,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知识内化为核心素养提供了驱动力;情境引起并维持着学生的深度学习,为知识内化为核心素养提供了智力养分;情境促进了学习内容更好的迁移,为知识内化为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化情境和深化学习的双向奔赴,是教育最美的样子。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就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养”。按照新课标的精神,对语言文字的解码,就是对文化的再认识;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文习得的知识,就是积淀文化底蕴显性的呈现方式。因此,一堂语文的教学之旅,也应是一次文化的漫步。
于是,我引导儿童在语言表达中发现祖国文化的丰厚。《火烧云》一课教学中,理解颜色的表达方式是学习的重点,课后练习里也有积累和拓展的要求。课文中出现了三类表示颜色的词语,一类是ABB式的叠词;第二类是“半×半×”式的词语,表示颜色交杂在一起;第三类是用具体的事物来比拟颜色。而后两类词语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对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理解上没有难度,练习中要求“再说几个类似的”也不会有问题。这些平常的词语看起来都是在说颜色,却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这不正是祖国语言文字丰富性的表现吗?这正是激发学生文化自信的着力点。因此,抓住表达的不同形式,我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合作探究:“不同的表达体现了颜色的什么特点呢?你还能说出哪些这样的颜色呢?”学生被挑战性的问题吸引着,在情境中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在小组里合作、探究、交流。随着越来越多的词语被学生从记忆中唤醒,从生活中拾捡,他们对言语的理解也越发透彻,体会到了语言表达的妙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的教学并没有因理解上的收获而停步。因为,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根据实际情况熟练运用,才算是真正掌握了颜色的表达方式。于是,教学情境进入了游戏的环节:我在色彩缤纷的火烧云画面上圈出范围,让学生来说说看到的颜色。有了范围,就不能天马行空地随便说,他们开始盯着画面认真思考—— 一边画圈,一边说颜色。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迫不及待地想展现自己。课堂上积累的“葡萄灰”“茄子紫”,生活中常见的“西瓜红”“鱼肚白”都被他们运用起来,还出现了很多靈光一闪的创意表达:俏皮的“兔子灰”,现场生成的“灯光白”,充满诗情画意的“晨曦蓝”,甚至还出现了“白里透红”“红得发紫”等不同表达形式的词。文化的自信、文学的传承,就在这精彩的审美表达中汩汩流淌。
最后,我还巧妙地用作业将这种文化的积淀引向了课外。曾有一个名为《满庭芳·春色》的电视节目,描绘的正是五彩斑斓的颜色。于是,我将节目视频做成二维码,设计成一则赏析作业,放在了课后作业单里,让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去体会色彩的传统表达方式,去了解颜色里的中国意趣。这样的作业,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又打开了一扇新的窗。
就这样,从词语的理解、形式的解码,到分类和积累,再到真实的运用、课后的拓展,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积淀的过程,更是文化自信在学生心中形成的过程。循着民族文化的脉络前行,一堂简单的语文课,便有了厚度,也有了更加深远的内涵。
课堂上,对文学史的关注,也是文化渗透的方式。作者萧红,以直率而自然的文风惊艳了当时的文坛,得到很多文学巨匠的赞誉。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我不仅带领学生欣赏作品,还指引他们关注作品和作家的历史地位。教学中,在学完火烧云下的乡村风光后,我渗透了茅盾对《呼兰河传》整本书的评价——“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欣赏完课文遣词造句的灵巧后,我渗透了鲁迅对萧红的评价——“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学生在赞叹之余,对祖国的文学和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一次比赛,就是一次长途的历练、一次加速的奔跑。导师们的倾力指导、学校领导的关心帮助、团队老师的无私付出……这些场景已成为我生命中的珍宝,将鼓励我继续坚守、求进、心怀希望。
结束亦是开始,前路漫漫亦灿灿。每一次努力,都会成为人生进步的伏笔。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愿常怀赤诚,永葆纯粹,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教育的征途上追星赶月,等到再回首时,相信萤火也会化作星光。※
孙晓玲,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课评比特等奖获得者,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德育标兵。孙晓玲老师曾获首届全国情境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录像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主持南通市规划课题“情境教育理念下的国学启蒙”和“中国古典文学意象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在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