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到文字:一次诗意的行走

2024-02-06 01:16邹进林
中国铁路文艺 2024年1期
关键词:高翔听音火车

这是一本关于音乐的散文随笔集。对于音乐,我几近一无所知,于是阅读变得举步维艰。读书,我喜欢遵从自己的内心,以探索求知的态度追本溯源。从文字到音乐再到文字,在缓慢的阅读和听音过程中,我逐渐沉入其中。

《音为爱——高翔音乐随笔精选》是高翔老师多年听音心路历程的集中呈现,也是他对中外不同风格流派音乐作品先验式的赏析和解读。在行文方面,他擅于用诗性的语言,以短促跳跃的章节、唯美倾情的词语,对音乐进行解构。文章在吉光片羽间闪回,在富含哲理、呢喃的叙述中,流淌的音乐嬗变成文字诗性的魅力,以至于那些有关的背景资料、历史因由说明,也成了读者不得不修習了解的知识储备。

或许是共同的铁路职业习惯,在四卷音乐随笔中,我尤为钟情第一卷《风笛悠悠》,那些“与火车有关的音乐”。

当悠扬的汽笛声响起,在马修·连恩《布列瑟农》深沉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自然和生命之美,谛听人与动物最本真的爱与呼唤。火车从一个车站驶向另一个车站,从一座城市穿过另一座城市,无论起点还是终点,距离始终存在。那是勒维恩在《离家五百里》为艺术而奔波的过程。低沉的吉他旋弹拨响,仿佛一位睿智的老者在暮年回首:前尘往事一梦中,只有耳旁掠过的微风,渐渐消融在一片云淡风轻中。

“一声冲天的轰鸣/载着十七岁的梦/奔驰的绿皮火车/挤满了种种陌生”,这是徐誉滕的《绿皮火车》。那镌刻了流年和记忆的前行,有困顿慌张的沉重叹息,也有时光温柔的轻快足音,有初生牛犊的青涩勇猛,也有蓦然回首的惊心和释然。跨过漫长、怀旧的曲调,我们昂首阔步进入高铁时代,而绿皮火车仍然承载着光荣使命在山山水水间穿行。正是这新与旧的传承接续,演绎、丰富着历史和时代中的人间烟火,世俗众生。

罗大佑的《火车》则永远浸满歌者高亢炽烈的情感。火车时快时慢、周转往返,带着万家灯火,也带着他的牵挂和情深。简单优美的旋律,亲切自然的演唱,不经意间就把人带回了过去的时光。

这些精选的有关火车的音乐,拓展了“火车”这个我们津津乐道的固有名词所能表达的边界。火车自历史烟尘中一路走来,从人类的视角看过去,这庞然大物既代表团聚也代表离别,既是距离的物化也是抵达的表征,有时隐忍,有时坚强,有时脆弱——无论怎样,这伟大的载具始终传递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它氤氲着文明与进步行程中聚讼不息的歌声和咏叹。

乐音响起,众生匆忙。在《音与爱——高翔音乐随笔精选》中表述的火车,是掺杂了人的诸多情感的火车。始于音乐,倾情于谛听,止于文字。作家把情景框定在某人某地具体氛围中,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描述,抵达音乐或者人的本质主题。它是《离家五百里》的火车,是竹内玛莉亚的《车站》,是《雾中列车》《早班火车》,是《浪漫铁道》……主角登场,在命运的磨砺中恒定前行,正如火车接近或离开的瞬间,留下的只是那些或精彩或令人唏嘘的故事。

这里的火车,是写实的火车,也是写意的火车。火车的隐喻意义,在作家不着痕迹的表述中,补缀、勾连着人的情绪生发和弥散,有时又渲染、烘托、反衬着人的品性。无论音调变低、拉长,还是戛然而止,火车成为凝固的背景,留给人无限的遐思和缱绻。

2020年秋冬之际,因为一次集体创作活动,我有幸和高翔老师在金城兰州有一次短暂相聚。那时,我主要写一些铁路题材的诗歌作品,期间多次得到他的指导,也认真拜读过他的早期作品,深为其流畅的笔调、精准的叙述所折服。

高老师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又长期在铁路宣传阵地磨砺,对于文字有近乎严苛的要求。技巧当然是作家长期沉浸在文字中而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一种最为恰当的表述方式,也是高老师经常提及的看一篇文章优劣首先要看其是否“专业”。“专业”是对作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读者最基本的尊重。但我想他终究还是以诗人的气质进行着谋篇定局,只不过在随笔行文中多一份儒雅,有诸多散碎的东西,以期面面俱到。

《音为爱——高翔音乐随笔精选》是一位听音者对音乐的自我理解和阐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以诗释乐,据其同源性来展开是明智的选择,但也面临“匹配性”的问题,即阐述性语言既不能偏离原歌词(诗歌),又要尽量避免语义上的重复,既要契合音乐具体的环境和事件,又要生发出新的语义和情境(吸引读者的要求)。作家以扎实的文学功底,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延展,熨帖而又准确地使声音物化,变抽象为具象。

书中除了引用音乐原始歌词(诗歌)外,还以大篇幅的诗性语言对声音进行描摹、复刻和延展,使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扩充。它可能是一部中外经典电影,也可能是一部优秀纪录片音乐,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通过记忆和检索,结合个体经验产生的瞬时情绪爆发。《卡萨布兰卡:飞逝的时光与凝固的誓言》《最后的莫西干人:家园的献词与灵魂的悲歌》《河西走廊:流淌在旋律中的千年记忆》等,作家把自己的赋词或前置、或中悬、或后缀,使行文疏密有致、浑然天成。从聆听到阐述,所以我更愿意把它定义为一次诗意的行走。

高翔老师很擅于“造境”。他总是能把听音的过程放置在不同的情景之中,思绪随时间变化而流转,情感随空间变化而起伏,无声无息地把读者引领到不同的情绪氛围之中。“在秋日的黄昏,坐在木质窗前,聆听蔡琴。面前是一杯饱含温暖的香茗或者咖啡”,“慵懒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纱帘,轻轻地围裹着你”,“这种感觉源于记忆的纠缠,桃花飘飘摇摇落了一地”,“正是蔡琴,让我们保留了这最后的香醇”(《蔡琴:漫长的回忆和优雅的诉说》)。人物、场景、思绪,彼此交织、回环往复,唯美的意境很容易让读者共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是国风民乐,国内外流行音乐、民谣,还是纯粹的古典音乐,正是这种不着痕迹的“造境”功夫,使读者有了强烈的代入感,也使得那些说明性的文字不至于因信息量芜杂而显得枯燥、可有可无。这应该是技巧大于形式和内容的传承,也是作家“功夫在诗外”的笔墨涵养。

从听音到文字,在慢节奏的阅读中,我试图一点点接近音乐的语言,也试图从文字中倾听到那些流动的乐音,尽管步履蹒跚、百不就一,但我相信自己在某个瞬间是通透的,内心和灵魂获得了片刻的慰藉、洗礼。我愿意把这个过程也定义为“一次诗意的行走”。

“它教我划船,甚至在我尚未学会挥桨之时”。《音为爱——高翔音乐随笔精选》,也因为爱!值高翔老师新书付梓出版之际,以此为贺!

作者简介:邹进林,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兰州局集团公司武威南车务段。作品散见于《人民铁道》《兰州铁道报》《甘肃日报》《飞天》等报刊。诗歌《一个雨夜的特征》曾获咸宁桂花诗赛佳作奖。

猜你喜欢
高翔听音火车
清 高翔 录书七言诗轴
Scaled Preconditioned Splitting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a Class of Complex Symmetric Linear Systems
由“听音为字”看“戏”“䏘”“丫麻”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花山我的故乡
修订版PEP 六年级英语毕业检测题
Research survey and review of the effect of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 on the uric acid metabolism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
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