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张鑫
摘要:融媒体时代,“慢直播”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形态逐渐兴起,并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本文从主体视域出发,提出“慢直播”之所以兴起,正得益于其构建虚拟场景在场、满足个体窥私心理、弥补信息获取限制、契合社交陪伴需要;进而以现实困境作为切入点,聚焦严肃议题消解化、重点要素失焦化、契合需求迫切化三大发展瓶颈;最后提出构筑群体认同、展现社会文化和创新技术赋能四大治理路径,以期为“慢直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直播 主体动因 实践困境 治理路径
随着网络技术和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直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缓解社交焦虑的重要媒体手段。当下,一种被称为“慢直播(Slow Live Streaming)”的新型媒介样态进入了公众视野。“慢直播”是指借助直播设备对新闻事件或实景进行全程、超长时间的实时记录,无任何人为干预和后期策划剪辑,以陪伴型、交互性、自然态、长时段为主要特征,创造出与观众的深度互动与共情,全方位、原生态地呈现真实画面的一种新型直播形式。目前,在层出不穷的快餐式娱乐内容之外,节奏舒缓、画面简单的慢直播因其具有陪伴式、沉浸式的特点,成为一种传递信息和凝聚情感的新选择,因此需要充分認识其兴起动因、现实困境,着力探索慢直播的治理路径,从而在媒体融合发展大背景下发挥其独特作用。
慢直播作为全媒体时代的全新传播方式,注重深入浅出的内容讲解和精细化用户体验。从主体视域出发剖析慢直播兴起过程,并结合媒介仪式、后台前置、补偿性媒介、使用与满足等理论,认为其迅速发展得益于受众出于形成记忆共鸣、满足窥私心理、了解事件全貌和社交陪伴情感的四重需要。
1.媒介仪式下群体记忆的共鸣。媒介仪式理论强调了媒介使用过程中的仪式性和象征性。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将传播活动视为“一种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媒介使用作为一种仪式行为,涉及到人们对特定媒介形式的社会化习惯和期望。在慢直播中,观众通过参与直播过程、进行对话互动,创造共同体验,构成一种仪式交流形式,这种仪式感可以契合观众对于自主感与参与感的追求,使得慢直播成为有吸引力的媒介形态。首先,慢直播有助于建立群体联系,观众通过这种独特的媒介仪式在虚拟空间中集体参与、体验与分享。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提出共享语言和价值观有助于共同体形成,慢直播使观众在相同的语境和价值观下创造了大量共享词汇,创造了共同时间感和空间感,消解了现实生活中的时空隔阂,形成了不同情境下的共同在场,能够加强群体凝聚、塑造群体共识。其次,慢直播有助于凝聚爱国情怀,形成集体记忆的共鸣。相较于传统传播模式,慢直播满足了个体参与和互动的愿望。许多观众在《疫情24小时》的留言板上调侃道:“我要把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项目云监工写进简历。”尽管这是一种笑谈,但却深刻表达了社会个体能够参与社会事件、见证时代发展的热情与自豪,凸显了实现小我与时代融合的精神满足。慢直播通过加深人们对国家认同的共同体验,从而形成一种集体记忆共鸣,提升了情感认同度和社会凝聚力。
2.后台前置下受众窥私心理的满足。“后台前置”是指在媒介背后都有一系列前置策划工作,这些工作为媒介提供了更多参与性和互动性。慢直播则是将受众和创作者之间的互动推至“前置”过程,使得观众可以在直播过程中实时参与、评论互动,这种后台前置的设计满足了受众对社交参与和情感连接的需求。在慢直播中,观众能够真实直观深入地了解事件原貌,这种虚拟的窥探体验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满足了他们的探索渴望,进一步激发了其参与意愿和互动行为。这种心理机制在推动慢直播的不断流行和受众的持续参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补偿媒介下事件全貌的展现。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新媒介的使用能够为受众打造一种弥补现实体验、满足某种需要的补偿机制,打破个体和社会在时间、空间和经验维度上的限制。慢直播作为一种延展时间空间、构建社交互动的媒介形式,发挥了补偿作用,满足了受众对于情感交流、信息获取和社交互动的需求。在后疫情时代,由于各种限制和隔离措施,人们往往只能获得局部化的事件呈现,而慢直播能够弥补后疫情时代下人们对于事件全貌掌握和多元信息获取受限的缺憾。相较于传统媒体报道的片段化和编辑选择,慢直播呈现了更加连贯和完整的事件过程,通过无剪辑化的呈现和全时的展示,提供了相对完整的事件全貌,实现了更加多元的信息呈现,满足了人们对事件进行深入理解和理性思考的需要。
4.使用满足下陪伴社交的需要。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了媒介的功能性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该理论认为人们使用媒介通常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关注个体对于特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对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影响。在层出不穷的快餐式娱乐之外,慢直播提供独特的参与体验和社交机会,满足了用户对于有质量、有深度的媒介体验和情感交流的需求。慢直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虚拟空间中相互陪伴和交流的平台,满足了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例如,在火神山建设慢直播中,人们通过在评论区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的方式,满足了自身对于社交连接和人际交往的需求。可以说,正是受众“使用满足”需求在整个媒体传播环境中的弥漫,为慢直播迎来高速发展提供了传播土壤。
慢直播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共同体验、共同参与和共同思考进而构建共同体认同的机会,其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当前,慢直播在实践中也面临群体狂欢下对严肃议题的消解、全程记录下对重点要素的失焦和技术赋能下对技术升级的要求等现实挑战。
1.群体狂欢下对严肃议题的消解。慢直播中群体狂欢的氛围往往消解了社会议题应有的严肃性。慢直播中,传播过程的“去中心化”和话语权的“平权化”,导致了众声喧哗的网络“狂欢现象”,从而冲击了重大新闻事件的严肃性。传统主流媒体在报道严肃议题时往往注重客观性和导向性,力求传达严肃的信息和观点。然而这样的规则在慢直播报道中却很难被沿用,网民在互动交流中易因缺乏必要引导而走向极端,形成一种“粉圈式狂欢”态势。这种现象表现为受众在对待严肃议题时过度娱乐化、情感化和片面化。受众往往更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个人立场和娱乐需求,沉浸在情绪化的讨论和争论中,形成一种情绪化的交流氛围,而忽视了对严肃议题及其客观真相的深入思考与理性分析,导致对严肃议题的消解,进而给报道严肃新闻并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带来挑战。因此,在面对包括重大灾难事件在内的严肃议题时,主流媒体应进一步参与到互联网舆论场内,明确责任担当,注重提供客观事实和理性分析,确保严肃议题能够得到关注和讨论,引导受众形成正向思考与理性参与,潜移默化地培育网民媒介素养。
2.全程记录下重点要素的失焦。慢直播中的失焦现象表现为过分关注局部细节而忽略了重要议题。慢直播具有实时、连续的特点,注重事件本身的完全还原、流程的真实完整,然而受众在看到呈现形式单一且引导性未明的直播信息时,其观察视角的分散化、解读信息的片面化等,都容易导致重点信息要素的失焦甚至被忽视。这种全程记录下的失焦现象,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偏差和认知偏向,观众的关注点往往会偏离核心议题,容易产生观点的片面性和失衡性,导致其对重要议题的理解和认知不足。因此,慢直播平台应该强化对重点要素的关注和呈现,明确舆论责任,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报道和解说,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信息,以确保观众对于重要议题有清晰认识;同时,慢直播制作团队应该对节目内容进行精心策划和严格管理,确保核心议题被恰当关注和有效呈现。
3.技术升级下对契合需求的挑战。当前的慢直播形式主要依托于5G互联技术,由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技术尚不完备、接收装置尚未普及,因此慢直播仍以设置监视器的技术方式进行报道呈现,如总台《24小时战疫报道》的慢直播报道都采用了单一监视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慢直播有可能逐步实现吉登斯所描述的“脱域”,让观众在虚拟的环境中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然而,技术突破升级可能会打破人和技术的平衡关系,带来个人情景和公共情景的混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混乱,导致人们难以区分自身角色,容易在现实和虚拟之间产生困惑冲突。因此,未来慢直播的发展,必须要将人类作为主体,以满足人类需求为核心诉求,将技术作为服务工具,合理推进技术升级,促进人与技术的协同发展与有机融合。
伴随媒体深度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慢直播的功能价值正从新闻生产拓展到社会治理过程。未来,慢直播需要从构筑群体认同、展现社会文化、创新技术赋能层面出发,以提升社会凝聚整合、赋能文化增量空间、满足受众多维需求为目标,逐步走向良性持续发展,不断构筑媒体治理新图景。
1.构筑群体认同,驱动提升社会凝聚整合。建立和加强受众对于慢直播平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促进社会整合和凝聚力的提升,从而推动慢直播走向良性持续发展。具体来看,一是要加强规范引导,相关监管机构和主流媒体应该积极介入,并制定严格的规范标准,明确行为准则和道德底线,有效避免慢直播出现不良内容,保障受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慢直播平台需要承担起引导和教育受众的责任,推动积极、健康、有益的内容传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三是注重平台互动,慢直播平台需要主动倾听用户需求,并通过各种意见征集方式回应受众期待,改进内容策划和传播方式。四是强化监督评估,需要形成政府、媒体、学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力,建立评估机制和监测系统,定期对慢直播的内容质量、影响力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和监测。
2.展现社会文化,赋能文化资源增量空间。推广优质的文化资源,有助于慢直播平台提升内容质量、满足受众需求、传承发展社会文化。一是加强对优质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培育。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和媒体等治理主体应该积极发掘和支持具有文化价值和创意性的内容创作者和团队,通过举办文化创意大赛、设立奖励机制等方式,鼓励优秀文化创作者加入慢直播领域,为慢直播注入更多的优质文化资源。二是加强对社会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利用慢直播平台的传播力量,能够有效传播不同地区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如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推介传统艺术表演等直播活动,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社会文化。三是注重对优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联动。积极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形成共享互补的文化资源格局,打造跨地跨界合作的文化项目,为慢直播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满足受众深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在挖掘培育、整合联动优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慢直播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以数字赋能文化资源不断拓展增量空间。
3.创新技术赋能,满足多维需求。技术的改进创新成为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慢直播需不断融合创新新媒体技术,优化“慢+真”的效果,增强宣传的时效性、参与感。一是制定规范和准则,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和行为准则,包括内容审核、用户隐私保护、版权保护等方面的指导原则,以确保慢直播的技术应用在符合人类情感需求、注重个体价值体验的合理框架内进行。二是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切实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包括落实加密用户数据、提供透明的隐私政策等措施,保护用户权益隐私。三是健全内容审核和治理机制,使用技术手段来检测过滤不合规范的内容。采用自动化工具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准确地发现和处理违规内容,确保慢直播平台上的内容质量。四是注重技术创新和合作,可以与技术公司、学术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和探索技术应用,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以全新技术手段推动慢直播治理工作不断进步和完善。
此外,在探索慢直播发展路径时还需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注重衔接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慢直播平台在合法合规合理的基础上运营;二是要结合现实,协调各方利益,充分考虑慢直播的现实特点、观众需求和社会期望,积极主动地与相关方进行合作,达成共识,实现共赢,最大限度地满足多维需求,共同推进慢直播的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慢直播的治理路径应考虑群体认同、社会文化、技术赋能等方面,以助力慢直播平台的良好运行,并为观众提供有新意、有价值的内容。
慢直播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传播方式之一,为深入推进媒介融合、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作了有益补充。未来,慢直播將在创新运用5G、VR等数字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挖掘和延伸出更多发展可能、应用领域和互动场景,通过复兴“场景价值”以纾解“社会加速”时代的心理焦虑。
作者周琴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鑫系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2023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NDQN03)、2021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约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SKJD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福泉,卢肖寒.慢直播的创新特性解析[J].传媒,2023(11).
[2]周怀宇.“慢直播”下舆论场域边界的重叠——主流媒体如何建构网民交流的新场域[J].传媒,2022(11).
[3]周思静.基于仪式化传播视角下主流媒体的慢直播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06).
【编辑:曲涌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