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 苏荣才:10年来,主流媒体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融为一体、合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加快构建。在突破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包括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在内的一大批主流媒体迎难而上、迎头赶上,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应用,持续研究探索智媒科技与媒体融合的深度结合。中国记协将继续与新闻同行携手奋进,推动党的宣传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忠臣:近年来,四川省主流媒体在智媒科技领域不断探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展现了传媒科技特色,成为四川省探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探索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四川做法。今后,希望四川媒体准确把握技术研究趋势,把融合发展不断做大做强。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 李忠:AI+智媒科技大会为新闻出版传媒行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前占位,为媒体融合的下一个10年开了好头,AI+智媒科技与媒体融合深度结合是顺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在“全媒体、全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的“三全战略”指导下,提出了“数字文化全产业建设及运营体系”的建设思路,在持续打造的文化大数据平台基础上启动“中国新闻出版联盟链”建设,并持续开展文化产业投融资合作。未来,集团将在与封面传媒签署的战略框架协议基础上,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智媒融合、国际传播等多领域与封面传媒一道把业务做大做强,一起为以AI+智媒为核心架构的媒体融合谱写新篇章。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四川日报社总编辑 李鹏: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勇气打造封面传媒,就是落实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的经典之作。以人工智能、基因工程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不知昼夜地趕赴而来,信息传播生态还将发生重大变革。作为主流媒体,我们应增强议程设置能力、增强创新创造能力,特别是形成以科技创新为牵引的新质生产力。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封面传媒董事长 谭江琦: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我们相信,万象皆可传播、万变皆源其宗、万物皆是数据、万事皆为应用。未来媒体,需要打通从事实本源到终端应用的传播全链条。当前媒体与媒体之间、媒体与用户之间、传媒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正在建立全新连接,这也推动了智能媒体的动能与结构变革,让创构智媒生态体系成为可能。总的来看,智媒生态体系紧扣内容特点,坚守价值原点,做强技术支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场景、成长空间,让我们对它的持续进化充满期待。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陈昌凤:智媒技术正在成为数字时代新闻编辑部的生产力之一,基于此的新闻编辑部无论在物理格局、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上都在被改造,从一定意义上说智媒技术正在重塑新闻生产的整个链条。人工智能的原住民即将出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信息、知识的生产都在被革新。创造新的传播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现实的挑战,比如数据知识的有限性。很多人担心会被人工智能替代而失去职业,呼吁传媒界的年轻人,能够快速的进入这个新领域。最先占领技术高点,最先理解并且推动和使用的人,是永远不会被代替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互动媒体标准推进委员会主席 杨崑:AI的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处于快速增长中。全球AI市场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2496亿美元;国内AI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达到388亿美元,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50亿美元。AIGC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推动了产业的全面进步,以数据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通过大模型为代表算法体系,结合先进算力形成信息到泛化对象的精准映射,提高平台连接和处理效率,形成以海量内容呈现和智能交互为代表的新传播能力。
AI+也给媒体信息流推送服务带来创新可能,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输入判断精准生成所需要的高质量信息,以及所需要的信息呈现方式。进而形成针对用户的娱乐化内容,教育内容、音乐、新闻组合、应用甚至广告。AI系统与现有的信息流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可能成为新的一种信息生产与交付方式,社交与内容平台会更精准高质量的AI生成信息。在“AI+”时代,媒体应该建立自己的媒体算法思维,对于算法进行优化调整,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另外,还要针对“AI+”时代新的状况提出可行的应对方案,要在准确把握大模型等技术带来的影响基础上,建立符合新情况的理论标引和工具手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融媒体创新团队负责人 孙锦铭:央视的AIGC技术经过几代的更迭,来到大模型时代以及3.0时代。近年来,我们对国内外20家大模型的价值观评测,获得了一些成果,在风险风控方面也提到了一些内容。首先在价值观方面,大模型的训练可以控制好数据隐私的内容,尤其在人脸识别上有较高应用。第二是内容方面,数据要安全可控。在应用层面来讲主要是行业的自律,包括生产商,以及媒体单位在制作的时候,目前也能看到虚假信息。第三是舆情封控方面。如果出现相关问题,第一时间要进行舆情监控,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AIGC。
抖音集团资讯中心总经理 徐一龙:封面新闻在抖音有着3217万粉丝,仅2023年的播放量已经达到204亿。随着互联网的到来,技术,封面新闻一个独特的标签就是“技术”。技术与创新,一直是都市报、市场化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媒体融合需要拥抱人工智能,新闻的原创、优质和专业主义同样也是非常显性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和新闻专业主义,作为市场化媒体的基因,一定会在移动媒体和未来的信息世界,继续发挥巨大的力量。
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华:天府融媒联合体本身就是一个生态体,其本质特征是联合赋能、共建生态、抱团发展。融合十年,也是变革的十年。天府融媒体联合体必须顺大势,才能成大事,这个大势就是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技术赋能是关键。目前天府融媒联合体正在加紧构建从体内到体外,从传播到技术,从渠道到运营,从行业到产业的联合体全生态。从融媒1.0到融媒2.0,乃至向平台化升级的云智一体产品为标志的融媒3.0迈进的过程中,大家的价值认知正在被不断改变。从资讯到资产,从产品到产业,从生意到生态。只有建立智媒式产品化生存的生态路径,才能真正走上“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业务拓展专家 李松乔:智媒体可以提供用户群体的集体新密度和升级的创新,还可以增强用户的黏性,也可以不断的创新内容形式和营销的手段,吸引更多的用户,特别是年轻的群体。随之而来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五个内容,一个就是数据驱动模式,在这种大数据和AI技术的领域里面,可以通过挖掘和分析用户的行为,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送和推荐,从而形成一种商业模式;第二是社交互动的模式,可以利用各种社交媒体的平台,增强和用户的互动,从而帮助传媒领域和品牌主,去建立媒体的认知和用户的忠诚度;第三是内容创新的模式,可以尝试通过新型的内容形式,比如短视频、直播等等,去满足年轻用户的一种多元化的需求;第四是广告营销,可以通过智能推荐的算法去提供精准的广告投放;第五是商业合作模式,包括和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共享资源和利益,打造合作共赢的模式。
封面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安全官 余欣:通过元宇宙的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沉浸在新闻现场,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和客观性。以及交互性的新闻体验,让观众在虚拟场景以游戏化的方式参与新闻报道,让新闻更加深入人心。再有数字人,除了高精度的、超写实的数字人以外,由于技術发展,虚拟主播、数字记者这些已经在日常新闻报道中批量化使用,为读者提供了更富有创意的体验。还有元宇宙的会议活动,包括元宇宙发布会、平台等,用虚拟场景技术去打造会议空间,用户可以控制数字分身,在这个数字空间里面漫游、参会、交流和分享。元宇宙是一个好的愿景,在当下,我们可以利用元宇宙正在成长的技术链和面向未来的概念集,去实现内容交互创新、技术产品创新和数字平台创新。
传播大脑 CTO 张健:主流媒体正从全媒体、融媒体加速迈入智媒体,主流媒体单位是否都需要自建大规模的技术研发团队?自建研发团队的挑战是什么?主流媒体单位,不同的级别,不同的类型,大家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有必要的。比如说一些央媒或者省级媒体,出于传播的需要,包括在迭代当中有非常灵活的运作机制,肯定是要一个非常大的研发团队。对于团队的规模,一个主流媒体团队,至少需要一个50人的团队,来保障客户端的一个基本运行。自建研发团队的最大挑战不是经费,而是理念的问题。想拥有一个很好的研发团队,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业务理念,用这个理念来驱动团队不断升级迭代,不断更新,然后不断进化。在这个理念的支持下,再去考虑这个研发团队他自己的专业性的问题,还有就是团队领导者跟主管领导,一定是要在理念上保持一致的,才能够保障研发团队人力资源及技术上的支撑。
本期微观点摘自2023AI+智媒科技大会嘉宾发言
【编辑:杭丽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