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燕(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
阑尾炎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主要因阑尾管腔堵塞或出现细菌性感染,导致阑尾出现炎性病变[1]。本病的高发人群是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2∶1或3∶1),临床主要症状是右下腹区域有较为剧烈的疼痛感,伴有厌食、恶心呕吐、高热乏力等表现[2]。按照病程长短,可将阑尾炎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型;按照病理改变划分,急性阑尾炎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类型[3]。临床治疗阑尾炎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即通过手术的方式将患者的阑尾切除,同时为患者提供抗感染药物,缓解、消除相关症状[4]。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如果处于早期发病阶段,无手术治疗意愿,或是患者机体不满足手术指征(如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存在手术禁忌证等)时,可采用药物治疗。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单纯阑尾炎的思路是,为患者提供抗生素药物(需要覆盖患者肠道需氧及厌氧菌群),辅以补液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炎症、缓解疼痛等不适感。近年来,中医药辨证治疗理论应用于很多难治性疾病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单独使用中药或是中药、西药联合使用,令很多患者在无需手术治疗的情况下快速康复,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本研究旨在分析一种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急诊科、普通外科等科室于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80例,以此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纳入标准:①主诉突然出现右下腹疼痛,伴有厌食及恶心、呕吐、高热、机体乏力等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阑尾处病变多局限于黏膜下层,处于早期阶段,有出血点及小溃疡,确诊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②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或是机体耐受力较差,不符合阑尾炎手术指征,选择在我院通过药物方式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③具有基本医学常识和正常的逻辑判断能力,能够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并积极配合治疗(如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定时定量使用药物)的患者。④能够正确看待中医药辨证施治理论,不排斥且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病情较为严重,导致下腹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必须立刻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②极端排斥中医药辨证施治理论,拒绝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③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感知行为异常的患者(如患者认为自身所患疾病极其严重,但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只出现轻微症状,及时接受治疗后即可痊愈。然而患者拒绝接受临床诊断结果,甚至要求医护人员按照“自身所想”的方法为其提供治疗方案等)。④未能在我院接受完整治疗,中途退出或因疾病突然发生重大变化,必须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根据药物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分成两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可开展比对试验。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布情况及对比结果[n(%),]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布情况及对比结果[n(%),]
?
1.2 研究方法 两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期间,均只接受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使用的相同药物如下:①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左氧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规格:以左氧氟沙星计0.1g),用法用量如下:每次口服1片(0.1g),一日3次,连续给药5天。②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规格:0.457g,即每片含阿莫西林0.4g以及克拉维酸钾0.057g),用法用量如下:每次口服1片,每日2次,连续给药7天。③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药物甲硝唑(万通-甲硝唑片,规格:0.2g),用法用量如下:每次口服2片(0.4g),一日3次,连续给药7天。
两组患者使用的不同药物如下:对照组患者额外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分散片,规格:0.25g(25万单位)],用法用量如下:每日一次口服0.5g(2片),连续给药3天。
观察组患者额外使用如意金黄散,为我院院内制剂中药,打粉(约10g)后加入适量热水(约50ml)调成膏状制成膏药(其中主要成分包括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花粉、栀子、川芎、厚朴、陈皮、苍术、胆南星、甘草、冰片),在患者右下腹麦氏点皮肤上放置凡士林纱布,将上述糊剂放置于纱布之上,固定后贴敷,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
1.3 观察指标 (1)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7天后,按照下列标准比对两组治疗效果:①痊愈。患者右下腹疼痛完全消退(以手按压时无其他疼痛感,即无压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机体乏力等症状同样全部消失;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水平恢复正常,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恢复至发病前。②有效。患者右下腹疼痛及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以手按压时依然产生一定压痛,但患者可以忍受;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水平有所降低,正在朝正常范围接近,生活质量有所恢复。③无效。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效果均不明显,腹部依然有相对剧烈的疼痛感,生活质量大受影响。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计算方法:(痊愈患者例数+有效患者例数)/分组患者总例数×100%[5]。
(2)统计并比对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项包括胃肠刺激、皮疹、头晕头痛。
(3)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基于VAS视觉疼痛模拟评估法,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右下腹部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及比较,得分区间为0-10分,得分越低表明疼痛感越轻(其中,0分表示“没有任何疼痛感”,10分表示“疼痛已经达到完全难以忍受,极其剧烈的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计量资料以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并以n(%)表示,当P<0.05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额外接受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7.50%,高于只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0.0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出现3例胃肠刺激、2例头晕头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基于VAS的右下腹部疼痛程度对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右下腹部VAS评分均超过6分,平均值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性,P>0.05;接受治疗3天及7天后,两组患者的右下腹部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评分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基于VAS的右下腹部疼痛程度对比()
表4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基于VAS的右下腹部疼痛程度对比()
?
在临床上,如意金黄散是一类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能的外用药物。按照中医药理论,如意金黄散治疗疾病的机理是,可针对“因热毒瘀滞于肌肤所导致的疮疡肿痛、丹毒流注[7]”相关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具体来说,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们的皮肤表面出现红肿、发热、肿胀、疼痛等症状,均属于“热毒在肌肤中瘀滞”,通过外敷如意金黄散的方式,可有效消除上述症状。此外,人们一般认为的因“跌打损伤”导致机体出现的“外部伤损”均在本药物的治疗范围之内。如意金黄散的具体中药成分及作用如下:①大黄具有清热、降燥、除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在方剂中属于“君药(主药)”。②姜黄具有疏通经络、消除血液淤堵、消肿解痛的功效。③白芷、天花粉同样具有降燥、除湿、消肿的功效,此外还可以促进排脓,进一步提高其他中药成分的治疗效果,在方剂中属于“臣药”。④陈皮、厚朴除了降燥、除湿之外,其还具有化痰、消肿的功效。⑤苍术可针对皮间的结肿症状进行有效消除。⑥胆南星可消肿止痛,为“佐药”。⑦甘草既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又由于药性具有较强的中和性、调和性,故作为方剂中的“使药”,可进一步激发其他中药成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8]。
临床使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各类疾病时,一般会联合西药。这种“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得到了越发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围绕通过单纯药物方式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重点探讨比对是否使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所获得的治疗效果。分组治疗期间,用药异同性体现在:其一,两组患者均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药物,具体药物分别对应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甲硝唑。其二,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额外使用如意金黄散药物外敷,对照组患者额外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阿奇霉素。设置的观察指标分别为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不同时期两组患者右下腹部的VAS疼痛感评分。具体结果为:接受如意金黄散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未接受如意金黄散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0.00%;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表明观察组的用药安全性更高;不同时期右下腹部疼痛感方面,两组患者未接受药物治疗前,右下腹部疼痛感VAS评分均超过6分,彼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3天及治疗7天之后,两组患者的右下腹部疼痛感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总体来看,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既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又可以确保安全性,同时可迅速降低患者右下腹部的疼痛感。该结果表明,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