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课程思政的教改设计研究

2024-01-27 13:41陈昆玉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公司治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陈昆玉

摘 要: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政策背景下,以公司治理课程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政教学需要基于课程知识本身挖掘潜在价值观要素;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体现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自然依附的双层性;内容设计上要体现两个模块的相融相生特性;流程设计上要体现两个模块对学生的渐进渗透;评价反馈上要体现两个模块的自然整合特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2.034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也明确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具体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做到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德行,在德行栽培中养成学生的知性。

现有具体针对某门课程深入探讨思政教育的文献并不算多。本文着眼于探讨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教学设计。这是一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1 公司治理课程思政的内涵

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分析这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内涵。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要求“课程承载思政”,全部课程兼具“育才育人”的双育内容要求。

以公司治理课程为例,公司治理课程是关于公司制企业中经理人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安排解决利益冲突的知识体系。要素提供者间的利益冲突必然体现在价值观上,因此,公司治理课程具有较好的值得挖掘的思政要素,体现在:

其一,公司本质特征决定了该课程具备潜在的思政要素

经济学家将企业视为合约的联结体并认为,“视企业为一系列合约关系的联结体......能有助于弄清楚在合约关系框架下,个体间冲突性目标达成均衡的复杂过程”。在公司制企业中,要素提供者间主要的目标冲突问题是什么?基于什么价值观看待这些问题?这是可以挖掘思政要素的主要逻辑。

自从贝利和米恩斯提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命题后,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萌生的代理问题及治理机制就成为该课程一个主要的逻辑体系,股东是所有者,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成为这一逻辑体系的价值取向。之后,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及治理机制成为另一个主要的逻辑体系,同时,对小股东的利益关注形成了又一种价值取向。此外,债权人的利益受到经理人或股东的侵害时,债权人主导的治理机制体现了另一種价值取向,等等。因为存在以上多元的价值取向,公司治理有潜在丰富的思政要素可挖掘。

其二,环境差异决定了该门课程可挖掘出独特性的思政要素

在公司治理模式上,不存在“一体适用”原则。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英美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悠久的国家,资本市场在企业融资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股东的地位变得极为重要,因此,以英美为首的国家崇尚“股东至上”价值观的治理模式。而在德国和日本,二战后在较长时间里,支持企业长期融资的主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时,德国的劳工也受到较多政策保护,以及日本企业文化中重视员工利益的绑定,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则推崇“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置于与股东几乎同等的位置,这体现了另一种不同的价值观。股东至上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作为两种主流治理模式,其背后蕴含的价值观为独特性的思政要素挖掘提供了很大空间。

最后,时代变化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思政要素挖掘应体现时代性

传统宣扬股东价值是企业核心这一理念,较早可以从弗里德曼的论文中找到,1970年他提出了著名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利润,让企业自由地做自己的事,然后其他一切都会随之而来,社会会成长,一切都会变得更好。这一理念主张董事和经理人应该与股东保持一致,用股权、股票期权与股东权益挂钩的奖金奖励他们。

著名的管理家汉迪则认为从公司法角度看,公司有更多自由,公司是一个法人,股东并不拥有公司业务,只拥有所占股份,董事的职责是对整个公司负责,而不仅仅对股东负责。在工业革命早期,资本无疑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对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担和限制,推动了工业革命。但股东价值也带来了恶果——公司频繁暴露有利于高管和支持性股东,不利于公司长足发展的财富篡取丑闻。这些都与弗里德曼提出的“一切都会变得更好”相去甚远。因此,新的时代背景下,是应该重新思考公司的社会定位了。而这里必然带有与传统理念不一致的思政要素。

2 公司治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根据课程教学设计论,教学设计需要解决4个核心问题,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流程、效果评价,4个维度有机协调,互为一体。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将思政要素融入这4个环节,确保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

2.1 目标设计体现双层性

课程思政的教学一定要体现育才与育人两个层次的目标。知识教学的育才目标属于显性层次目标,而思政教学的育人目标属于隐性层次目标。思政建设的难点是两个目标不能有机衔接。目标设计的典型误区是思政目标有的放矢,脱离知识素材,被任意拔高,导致两个目标形成“两张皮”。由于课程育人目标是以单元育人目标作支撑的,下面本研究仅以公司治理课程中董事会治理单元的董事会职能模块作为例子,探讨该子模块思政教学的设计。

该单元的知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董事会职能定位、董事会组织设计及董事会独立性等理论和技能,并能够对现实中一家公司董事会运行效果进行诊断及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如果仅仅停留于这一层次,只是完成了显性目标要求,而学生深层次的德性教育并未得到体现。如何挖掘深层次的思政元素?每单元的思政目标不仅要与教学目标相衔接,体现出学习目标的自然延伸,而且最好聚集一个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体现并非越多越好,价值观越多、越散,潜移默化的作用越难以体现。此外,核心价值观如果与教学目标衔接紧密,能够反向促进更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董事会治理单元中,由于董事是由股东选举产生的,股东通常被认为是委托人,董事对委托人具有谨慎、忠诚、坦诚等法定义务。这些法定义务会体现在这一单元的知识体系中,这就很容易在思政要素挖掘中,定位于“忠诚”这一核心价值观,教学中就会强调董事对股东的“忠诚”。而董事的实际选举中,控股股东的影响是最大的,如果遵循这一价值取向,董事对控股股东的“忠诚”似乎也变得合情合理了。如果出现控股股东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素材时,这一价值取向就无法为学生价值判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显然,“忠诚”的价值取向过于偏狭。实际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这样定位董事会职责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以及对公司和股东的责任”。可以看到,“公司”放在了“股东”之前。即使在信奉股东价值的美国,其州立公司法也规定,“董事会有维护公司利益的义务”。如果将公司看成“合约的联结体”,那么,很自然董事会对公司负责的价值取向选择“公正”更合适。这一思政目标既基于文本,体现了这一单元学习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又高于文本,增加了学习的深度。

2.2 内容设计体现相融性

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包含了单元知识模块和单元思政模块,前者重视理论理解和能力培养,后者强调价值塑造。内容设计要体现两个模块的有机融合,在价值塑造的引导下,赋予单元知识模块更深层次的内涵,做到由表及里自然渗透,由里及表自然外溢,使单元知识与思政内容相得益彰。

以董事会治理单元为例,如果教师在安排一定课时讲授完董事会治理的理论体系后,再以另外的课时讲授公正的相关理论知识,即使公正彰显了这一单元的核心价值观,但这种内容设计还是会给学生割裂、散乱的感觉。

如果教师采用如下另一种内容设计方式,效果会更好:譬如在董事会职能这一子模块教学时,既完成正常的知识教学,同时又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董事会职责界定的“对公司和股东负责”这一表述为切入点,与学生深入探讨当公司长期发展与股东短期利益发生冲突,以及债权人、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利益与股东利益发生冲突等时,董事会职责如何体现?进而让学生思考董事会履行职责的核心价值准绳应该是什么,在学生提出的词汇中进行讨论,教师适时地将“公正”价值观念引入,如果学生能予以接收,再进一步探讨公正在这一职责上应包含的维度等。至此,教师仅完成了显性知识内容向隐性思政内容的渗透,在学生认可公正这一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从隐性思政内容外溢到显性知识内容,进一步拔高学生对显性知识的理解。在这一子模块例子中,教师应与学生进一步探讨,为什么更多的表述中是要求董事维护股东的利益(而不是公司)?教师可以抛出传统的理论逻辑——主要是源于公司是法人,公司自身利益的界定較含糊,而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用股东利益代替公司利益更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理解到这一层次,教师应该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股东拥有的仅仅是股份,而不是公司本身,作为公司委托人的董事,除股东利益外,还得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也正是董事“公正”的核心价值体现。

2.3 流程设计体现渐进性

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实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根据社会文化理论,教学活动需要基于学生当前层次与教学目标间的差距,细化学习步骤,循序渐进地接近目标。课程设计的渐进性体现在为学生搭建动态支架,包括课程内容支架和思政内容支架。两维支架的动态性要求教师根据双层目标在学生学习不同阶段提供难度逐渐提升的支架。

以董事会职能子模块为例,由于这一模块的主要知识点是对董事会职能的理解,相应的思政要素是公正观念。在这一模块知识学习前,学生对董事会的职能定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最好能找到一个有冲突且有价值观争议的案例作为辅助素材。譬如,笔者选择美国普强公司曾经发生的一起事件作为素材。这起事件大致是这样:20世纪70年代,普强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药“帕纳巴”,十分畅销,但新药上市不久就发生了副作用导致病患者死亡,而这段时间,普强公司的新药每月可以为公司赚取巨额收入。在决定是否立即停止该药的生产销售时,董事会选择了继续销售的决策。董事会的决策引发了全社会的争议。

在教学安排上,通过以下活动完成教学要求:

(1)将普强案例转化为一个化名的教学案例,将事件编写成一个新闻事件作为教学引例,测试学生对这一事件的认知,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要求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不对学生的反应作出评价。

(2)激发学生兴趣后,开始董事会职责子模块的教学,让学生对董事会应具有决策咨询和监督职能等知识有初步的理解。

(3)进一步将上述化名案例转化成含董事会决策的较翔实的案例,让学生讨论为何美国公司的董事会选择了继续销售的决策,与学生们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与学生一起探讨这属于价值取向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影响董事会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梳理经典的治理理论,让其认识到存在“股东至上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两种不同分类。

(5)让学生进一步考虑,如果回到董事会也要“对公司负责”,且“公司”放在“股东”之前的界定上,董事会的价值观应该是什么。

(6)当学生接受公正这一核心价值观后,进一步探讨常见的利益冲突是什么,董事会公正的价值维度有哪些。

(7)进一步让学生以团队方式,开发一个包含价值观冲突的董事会决策案例,进行小组展示,全班共同讨论,以深化对公正的理解。

2.4 评价反馈体现整合性

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要求将隐性的思政目标整合到显性的知识目标中去。这一环节存在的两个主要矛盾是:其一,知识点短期目标易评价与立德树人长期目标难评价的矛盾。其二,知识点目标易评价和价值观目标难评价的矛盾。应该认识到,一门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在德行上能够立竿见影,而是在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应该能理解和接受其内涵的好的价值理念。此外,这一价值观念的评估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学生辩论式的回答予以实现。

课程思政的评价设计要同时兼顾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在评价内容上,要将知识的显性评价和思政的隐性评价整合在一起。以董事会职能子模块为例,在期末试卷考核环节上,教师可以论述题的方式同时考核知识点和价值观。也可以案例题的方式考核学生,构造一个含有具体利益冲突的董事会经营决策事件,在问题设计上,让学生评价董事会决策的价值取向。这样可以使思政评价源于知识评价而又高于知识评价。此外,也可以增加文献阅读及读后感写作、小组案例开发等平时学习的评价内容,只要要求设计得好,知识与思政二重目标可以同时兼顾。

在评价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例如案例开发中,小组内自评)、学生互评(例如案例展示时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例如教师期末阅卷)、同行专家评价(例如同行专家听课)等形式,及时把握双重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及后续可改进的方向。

3 结语

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要做到:第一,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基于课程知识本身挖掘其潜在的价值观要素,形成对课程思政内涵的完整性认识。如果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认识不清,就不容易进一步挖掘出课程内涵的核心价值观要素,也就影响到教学设计活动。第二,找准知识点,聚集某个核心价值观,构造显性知识和隐性价值观紧密契合的双目标。核心价值观与知识点的契合程度越好,“育才育人”的双目标才越容易实现。第三,内容设计上要体现知识点模块与价值观模块的有机融合。教学素材的裁剪一定要既能体现知识点,又能反映核心价值观,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深入人心。第四,流程设计上从显层目标到隐层目标做到由表及里自然渗透,由里及表反向外显。流程设计既要确保知识点的由浅入深为学生掌握,又要做到从知识点到价值观自然“内化”到学生思维中。最后,评价设计上显性知识指标到隐性价值指标要体现自然衍生、整合相融的特征。评价反馈设计最终要能够回应教学双层次目标是否有效达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ix].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2540.

[2]庞洋.突破“窄化”:“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J].学术探索,2022,(2):146156.

[3]胡杰辉.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國外语,2021,(2):5359.

[4]高闯.公司治理:原理与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5):8390.

[5]查尔斯.汉迪,苗青译.第二期曲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5):2060.

[6]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2):4547.

[7]任学安.公司的力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8):2324.

猜你喜欢
公司治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