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烨明,林文,阮龙辉,赖建鸿
(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足踝外科,广东佛山 528231)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的炎症,发病原因与尿酸生成、排泄失衡及机体嘌呤代谢障碍等因素相关[1]。 该病好发于男性,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于足踝关节,患者的常见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急性关节炎期,可见受累关节疼痛剧烈,还可伴有全身无力、发热、头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 既往临床针对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停药病情易反复,还需探究其他治疗措施[3]。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基础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医将该病纳入“痹症”范畴,认为其发病与毒、湿、热等因素有关,故应以祛湿通络、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 在汤药内服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外洗,或可协同增效,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60例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为对象,探究中药内服外洗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
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中男15 例, 女15 例; 年龄44~73 岁, 平均年龄(58.5±4.8)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5±1.2)年。 对照组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龄45~74 岁,平均年龄(59.5±4.8)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5±1.1)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 符合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诊断标准;足踝关节存在红、肿、热、痛症状;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其他关节疾病;足踝关节处皮肤破溃;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入组前接受过相关治疗。
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给予患者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97,规格:75 mg/片)口服,75 mg/次,2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1)中药内服。 组方:知母15 g、连翘15 g、丹参10 g、苍术10 g、薏苡仁30 g、生石膏30 g、桂枝6 g、甘草5 g、红藤20 g。 关节肿胀明显者,加川芎15 g、泽兰10 g;关节发热明显者,加大生石膏剂量至50 g,并加丹皮10 g。 1 剂/d,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2)中药外洗。 组方:乳香12 g、没药12 g、大黄12 g、栀子12 g、牛膝12 g、赤芍12 g、黄柏10 g、薏苡仁20 g。1 剂/d,加水浸泡30 min 后煎煮40 min,取一半药液倒入电动足浴桶中,保持温度在40~42 ℃,泡洗足踝关节,20 min/次,2 次/d。
两组患者均治疗1 周。治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低嘌呤饮食,并嘱其保持良好作息习惯。
(1)关节症状积分。 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活动障碍、疼痛、肿胀、压痛等关节症状进行评分,无症状为0 分,轻度症状为2 分,中度为4 分,重度为6 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关节症状越严重。
(2)生化指标。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 转速离心10 min 取上清。 采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检测血尿酸(BUA)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 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干扰素-γ (IFN-γ)、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3)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关节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70%以上,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有效:患者症状有所减轻,关节功能改善,关节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69%,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改善。无效:患者症状、关节功能、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关节症状积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关节症状积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压痛、肿胀、活动障碍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症状积分比较[(),分]
组别疼痛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44_889_416_928_453.png压痛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44_1333_424_1372_460.png肿胀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44_1797_415_1836_451.png活动障碍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4.36±0.65 4.41±0.43 0.351 0.727 0.95±0.12 1.58±0.15 17.963 0.000 4.91±0.65 4.92±0.63 0.061 0.952 1.45±0.36 2.68±0.62 9.397 0.000 5.15±1.12 5.18±1.13 0.103 0.918 1.61±0.53 2.65±0.61 7.049 0.000 4.42±1.13 4.43±1.15 0.034 0.973 0.81±0.12 1.47±0.14 19.605 0.000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UA、CRP、IFN-γ、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组别BUA(μmol/L)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44_887_835_925_872.pngCRP(mg/L)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44_1335_838_1373_875.pngIFN-γ(ng/L)治疗前治疗后images/BZ_44_1783_834_1822_870.pngTNF-α(ng/L)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635.36±32.65 633.41±31.43 0.236 0.815 354.95±24.12 413.58±23.43 9.550 0.000 20.36±2.18 20.34±2.21 0.035 0.972 5.12±1.13 7.72±1.08 9.111 0.000 10.21±1.08 10.19±1.09 0.071 0.943 3.12±0.86 5.67±1.21 9.409 0.000 78.42±6.21 78.43±6.24 0.006 0.995 37.81±4.12 49.47±4.13 10.948 0.000
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是痛风的典型表现,好于40 岁以上男性,其病因为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骨引起炎症反应,侵蚀破坏软骨及下骨皮质,导致关节面变性及骨质增生硬化,继而造成关节畸形[4]。中医根据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症状将其归入“痹症”范畴,认为其发病与湿热毒邪入侵有关,故在治疗中应以通络解毒、清热祛湿为原则[5]。
现阶段,中药内服在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临床多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内服中药,以提升疗效,改善预后。通过中药汤剂辨证施治,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的关节症状[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疼痛、 压痛、肿胀、活动障碍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效果理想, 有利于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症状。究其原因,本研究所用中药内服方中,生石膏可清热解毒;知母、连翘、苍术可祛湿解毒,健脾除痹,散结消肿;丹参可活血化瘀;红藤、薏苡仁可通络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之效[8]。中药外洗方中,乳香、没药可活血通络;大黄、栀子、黄柏、薏苡仁可清热利湿;牛膝、赤芍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诸药合用,采用外洗局部给药,可通过经络传导、皮肤渗透等方式充分发挥药效, 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从生化角度分析,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发病主要是因尿酸盐结晶刺激巨噬细胞,引起一系列炎性细胞浸润并分泌炎性因子,进而造成的一种炎症反应。 IFN-γ 是一种代表性的Th1 型细胞因子,可调控T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通过活化抗原呈递细胞导致炎症反应加重。 TNF-α 是炎症反应中最早出现的炎性因子,其水平的升高可促进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导致患者关节软骨损伤加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BUA、CRP、IFN-γ、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足踝关节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可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缓解症状。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足踝关节痛风急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关节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