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差异化教学,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2024-01-25 13:07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黄珏学校赵万兵
中学数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运算教学活动混合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黄珏学校 赵万兵

运算能力是指掌握数学的运算规则,能够根据有效信息运用公式设计合理的运算路径,并且能够正确处理和运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1].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良好的运算能力是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智力的关键.运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运算能力的培养中,部分课堂没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方案,导致教学效果欠佳.本文中拟就如何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进行探讨,与大家交流!

1 了解学生差异,制定精准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与核心,是教学的起点与方向,制定精准的目标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保障.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立足学情,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位学生的要求,通过个性化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案例1有理数混合运算学习活动.

图1

本课教材中安排了如下学习活动:如图1,学校有一个半径为3 m的圆形花坛,花坛中间有一个雕像,这个雕像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2 m的正方形,现在要计算这个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请问应该如何列式?这个算式中一共有几种运算?应该如何计算?你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教材中学习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体会混合运算的作用.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习惯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制定本活动的教学总目标如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提升实验推理、验证讨论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可以制定分层目标:对于知识基础较好并且已经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独立思考和推理验证得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对于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合作下共同学习探究,逐步学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是决定课堂教学方向的前提.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围绕课程标准,立足学情,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1围绕活动内容,根据不同学情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关注每位学生的实际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知识、获得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真正落实育人目标.

2 适应学生差异,设计分层活动

教学活动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能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提升学习能力,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智慧的生成.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提升核心素养.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分层教学活动,在立足课标、依托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

案例2有理数混合运算例题讲解.

如图2,有一个圆柱形水桶,其底面半径和高分别为10 cm和30 cm,现在这个水桶中装满了水,小华将这个水桶中的水首先倒满了两个圆柱形的杯子,这两个杯子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为3 cm和5 cm,接着再将水桶中剩下的水倒入一个长方体容器内,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0 cm,20 cm和20 cm,请问现在这个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高度大约是多少cm(容器的厚度忽略,π的值取3)?

图2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本题的解题步骤,可以进行如下教学活动:(1)理解问题的含义,明确圆柱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通过分析题干中的信息,确定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探究题中的等量关系,运用已学知识建构数学模型.(3)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解答.(4)回顾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并进行反思.在以上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活动,如在解决这道题之前设置学生较为熟悉和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进行铺垫,为接下来的进一步探究奠定基础.在分析问题的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学习的阶梯,做好铺垫.最后,在解决本题的基础上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供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巩固练习,使低层次的学生能够进行模仿练习,巩固所学,而高一层次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进一步拓展视野.

教学活动设计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达成学习目标的路径.案例2依据学情在总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下,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要,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信心[2].

3 尊重学生差异,丰富教学策略

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不仅要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差异,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堂实际情况,针对学情,灵活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案例3混合运算习题巩固.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会让学生直接计算以上习题,但是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限,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对该教学环节作如下调整:首先,将第(1)小题拆分成学生熟悉的几个简短的算式,由此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同时为接下来的运算打下基础.接着,将以上的两道计算题展示出来.有了第一步简单运算的铺垫,学生对较为复杂的混合运算有了认知的基础,能够较为轻松地进行习题的计算.其次,在完成第(1)题的拆分练习之后,让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以检验运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在计算过程中,对难点问题要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突破.如此,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习题训练中巩固知识,从而把握重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丰富的教学策略是有效推进教学活动的手段.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掌握知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4 借助学生差异,开展合作学习

立足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还要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差异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不仅能够达到差异的平衡,还能在合作中交流探讨,分享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案例4观察下列算式,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谈一谈应该如何改正.

(1)74-22÷70=70÷70=1;

在进行这一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相应的练习,接着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评价,最后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帮助,如让优等生帮助中等生,薄弱生在旁边学习,再由中等生帮助薄弱学生,优等生在旁边监督,最后由中等生总结归纳并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而优等生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活动,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实现共同发展[3].

综上所述,基于学情开展差异化教学是落实育人目标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差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运算教学活动混合
混合宅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有趣的运算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油水混合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