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策略

2024-01-25 18:44陈婷
高考·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陈婷

摘 要: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选择更加恰当的教学策略。其中,支架式教学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因此,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观察,文中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探究出将支架式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原则和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够逐步促进学生化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可以体现出学科最突出的价值,所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围绕这一要求,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不难理解,只有选择更加恰当的教学策略,才能使上述要求落到实处。基于此,支架式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从基本概念来看,支架式教学是指将学生认知特点作为依据,以多样化的方法作为载体,以此来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主动建构,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水平提升的教学模式。从基本概念来看,支架式教学策略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比较吻合的。为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将教学现状作为着眼点,明确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将该教学策略付诸教学实践。这样有利于逐步优化教学过程,构建起高品质的高中化学课堂,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中化学开展支架式教学的原则

教师为了更加高效地将支架式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化学课程中,应遵循一些恰当的原则。

(一)生本性原则

顾名思义,生本性原则是指“以生为本”。在支架式教学中,生本性原则强调一切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应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使教学过程更加契合学生真实的发展水平。同时,教师要适当减少对学生的干预,为学生提供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在化学课程中主动参与,并且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优化。

(二)启发性原则

在支架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权利的基础上,要运用启发性原则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基于这一原则,教师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发挥出引领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改进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更加高效地学习。

(三)多样性原则

教师在支架式教学的实施中需要为学生搭设恰当的学习支架。在化学课程中,学习支架的类型是极为丰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多样化原则,这一原则强调要保障学习支架的多样性以及实用性。这样教师可以对不同学习环节加以优化,使各项教学活动环环相扣,推动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渐进性原则

支架式教学强调将学生作为中心,并且要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视为核心目标之一。这一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落实,而是需要通过探索逐步实现。因此,教师在支架式教学中应遵循渐进性原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参与到化学学习当中,避免使教学活动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免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二、現阶段高中化学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程中,“灌输”现象是屡见不鲜的[1]。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牢牢掌握着教学的主动权,而学生则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这表明师生双方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欠缺合理性。受此影响,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很难真正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这无疑会给学生的化学学习造成阻碍。

(二)教学方式有待丰富

尽管教师在化学课程中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做出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但多数情况下教师仍然采用语言讲授的方法。实际效果表明,虽然这样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基础知识的理解效率,但对很多学生来说容易产生枯燥感。在长期的学习中,学生的抵触情绪会逐渐显现。此外,教师仅仅利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引导化学学习,容易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禁锢,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不足

学习过程的封闭性主要体现为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空间过多集中在教材和课堂当中,对学习延伸的重视程度不足,并且学习拓展的形式较为单一。受此影响,学生在化学课程中的知识积累容易出现缺陷,而且很难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认识到化学知识的价值。

(四)学习过程存在“碎片化”倾向

课时教学是以往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主要形式。尽管教师会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文字性总结,但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混乱,而且很难使学生从整体视角理解所学知识,这容易削弱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评价环节需要进一步调整

教师对评价环节的意义有时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会过多利用纸笔测验这种简单的考查方法代替评价环节。在这种情况下,评价环节的反馈与调节功能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高中化学教学开展支架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良好的氛围当中能够逐步增强。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可以视为学习的驱动力[2]。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中可以尝试创设情境。借助这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化学课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探究当中。

比如,教学《硫的转化》一课时,氧化还原以及硫元素存在形式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帮助学生了解硫、二氧化硫以及浓硫酸的性质,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一组图片创设情境。这组图片的主题是“行走在生命边缘的采硫人”。通过欣赏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对学生说:“火山口附近存在硫单质,这种物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人们可以直接进行开采。大家认为除此之外,自然界中的硫元素还会以哪些化合形态的形式存在?”借助情境支架,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本课内容的趣味性,并且使学生产生了较强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

(二)设计问题支架,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在支架式教学中应遵循生本性原则。这一原则的要求之一,就是教师要避免对学生进行过于严格的限制,并且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此外,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指导学生[3]。基于此,教师可以提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支架,以此来对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行启发。相对于独立性的学习,学生在问题支架的辅助下能够进行更加高效的探究。

比如,在《氮的循环》一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氨的性质形成初步的认识。其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让学生了解氯化铵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学生结合自身积累的认知经验,认为溶液中C(OH-)<C(OH+),但对于其中的具体原因并不理解。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支架:1.在氯化铵的水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2.溶液内的微粒之间会产生怎样的作用?3.微粒之间的作用会怎样影响水溶液体系?这三个问题是递进的,学生在问题支架的辅助下参与探究性学习,能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使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更加高效。

(三)借助实验支架,引导深层探究

实验是进行化学探究的重要渠道。所以,在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中,实验支架同样是一种重要的形式[4]。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使学生对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与问题思考过程相比,实验支架辅助下的化学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形成更加准确的认识。

为了在化学教学中为学生搭设完善的实验支架,教师应着眼于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认真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明确实验的目的,并使学生初步明确实验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发生条件等内容。2.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向学生介绍实验中涉及的实验方法。3.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实验环境,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自主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的以及实验原理进行初步的猜想,并自主选择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和药品,设计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步骤。借助实验支架,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深层次和多角度的思考,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四)依托图表支架,进行知识整合

教学活动存在碎片化倾向是以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学生难以对所学知识形成更加系统的认

识[5]。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图表支架作为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借助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引导学生立足整体视角理解课程内容,而且有利于使学生在信息整合中实现思维的发散。

思维导图是图表支架中的形式之一。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知识结构。比如,教学《认识化学科学》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学习的起点,所以全面梳理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本章节的理解设计思维导图。学生将“认识化学”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引出物质性质研究程序、氯气、物质的量、物质研究方法、钠与钠的化合物这几个分支。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对知识内容进行了细分,完善思维导图。针对“物质性质研究程序”,学生细分出观察物质外部特征、猜想物质性质、实验以及观察、解释与结论这几项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整合,比较完整地理解了相关知识。不难发现,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设计图表支架是有效的方法。

(五)组织合作探究,逐步撤离支架

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不同类型的学习支架对学生进行指导之外,还应为学生创造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撤离支架[6]。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能动性可以充分发挥,其学习质量也可以逐步提高。

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化学水平。通常来讲,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会受到基础知识积累、化学思维方式、动手实验能力、化学学习态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之后,要将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其次,各学习小组要结合本组成员的特点进行组内的分工合作。学生依托学习支架完成独立性的探究之后,各小组要对本组多数成员存在的共同疑问进行集体性的探究。最后,各学习小组要及时对本组的合作探究过程进行整理,并相互展示探究成果。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逐步摆脱学习支架,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六)开展实践活动,推动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应用是支架式教学中极为关键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实施要与学科特点相符。由于化学课程具有生活化特征,所以在知识迁移环节,教师除了设计书面问题之外,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依托真实的生活背景,学生不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学习的感悟,而且能够明确化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比如,教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一课时,完成课堂基础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在本次实践中,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了解食品当中的营养成分,并探究食品中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质。利用这种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蛋白质、糖类、油脂等有机化合物主要性质以及作用的理解,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七)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学习升华

评价同样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由于支架式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可以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以此来对于学习活动进行反馈与调节,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体验的升华。

为了突出评价过程的多元,教师首先要进行多主体评价。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基于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之前,要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并鼓励学生之间展开同伴互评,使其分享学习经验。其次,在评价环节中,教师要避免仅仅着眼于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是要从学习态度、合作交流、思维层次、活动探究等角度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教师既要进行即时评价,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也要进行阶段性的评价,以便了解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变化,判断支架式教学的实施效果。总之,根据支架式教学的要求进行恰当的评价是必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化学课程中,支架式教學逐渐成为一种提升学生兴趣、优化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支架式教学与化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不断摸索支架式教学具体的实施方法,逐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瑛.刍议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模式[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7):69-70.

[2]类延君.支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4):82.

[3]袁盛林.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J].新课程,2020(11):117.

[4]李荣芳.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5):73-74.

[5]张瑜.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20(3):66.

[6]盛玉佳.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运用支架式教学的策略分析[J].科幻画报,2020(2):77.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