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2024-01-25 15:00
现代英语 2023年16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数字化信息化

袁 洋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依附电脑教学软件、网络学习平台、各类新媒体等,能够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实施互动的前提下,能够使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素质显著提升,因此,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效的提高大有助益。

一、 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通过优化整合从本质上共同促成了课程教育信息化,其中,信息技术不仅是课程教学的有效辅助,更是一个复合性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为例,将其与信息技术充分整合来服务大学英语教育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在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英语翻译教育信息化的优化建设。 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是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某一环节,还是对整个翻译教学系统化的改造,涵盖翻译课程、翻译专业的培养方案、英语课程评价、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不同层面的内容。 另外,信息技术作为有效教学的辅助手段能够实现与教学方法和课程知识体系的深度融合,且能够从整体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推进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切实依据信息化大背景下英语教学实际进展情况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自主、探究、合作三者合一,进而实现培育大学生现代化信息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促使其成为优秀的知识创造型英语人才。

数字化资源,主要是指依托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平台所能利用的教学资料,其方便收集整理,且形式多样,有着资源共享、平台互动、内容延展性强等多项优势,主要类型有网站资源和软件资源。 首先,内容广泛的网站资源主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内容丰富的论坛等,其中文字类资料主要是借助百度等网络平台查询到的相关素材,具体包括单词翻译查询、可用于锻炼翻译能力的英语新闻资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等。 图片与视频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校内英语翻译教学平台下载或是能够直接观看的视频内容,如可以下载英文原声电影用于提升口语翻译能力,还可以借助翻译软件或是相关的网站进行翻译,明确线下翻译与网络翻译之间的不同。内容丰富的论坛一般是指学生在学校贴吧、学校自己的翻译交流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翻译交流,包括学习翻译过程中的切身感受,给同伴推荐学习英语的优质平台和网站资源,共同提升英语翻译知识应用技能。 其次,软件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侧重点的不同,分化出词典、语法、口语、翻译等不同类型的软件,切实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现实需求和个性化要求。 如近几年诞生的爱词霸词典,基本涵盖所有英语单词,关于单词的含义、读音都可以查得到,学生通过这一软件可以显著提升动态学习英语单词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除此之外,还有多媒体播放器、Microsoft PowerPoint 等新型软件也在教师创新英语教学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将英语单词、汉字、图片、视频等多种类型教学素材进行混合剪辑,再播放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为教师节省板书时间,又有重点地、清晰地将翻译教学内容呈现出来。 多媒体播放器可以满足教师个性化视频呈现的多重需求,实现以英语口语、听力和翻译练习为主要教学资源,如优酷、腾讯、爱奇艺、西瓜视频等[1]。

总之,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实时交流信息、存储信息,接触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科内容,尤其是对英语翻译。 伴随软件的升级、数据库的资源不断增多,教师也会不断更新数据库中的素材,为今后创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时了解热点新闻的同时,提升翻译内容的丰富性,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有效交流。

二、 英语翻译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外贸业务逐渐扩大,这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语翻译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有的教师在翻译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仍注重对学生传统理论知识的输入,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常常是忽视的,以至于学生被动地接受翻译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减弱。 另外,相对传统化的教学观念致使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缺乏信息化教学观,没有做到及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翻译课程当中,更多时候是依照翻译词典配以翻译教材进行翻译教学,学生也不能实时将所学的翻译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最终整体的学习效率较低。

(二)教学阶段性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相对单一

制订阶段性目标可以为英语翻译明确有效教学的方向,然而在现实的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做不到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和学习具体进度,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制订不完善,学生的英语翻译应用能力不能稳步提升。 另外,课程内容是翻译教学深入开展的重要基础,但部分高校在翻译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存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一方面,翻译课的课时量少,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凑地按备课教案全盘讲授,导致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构建不扎实,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自主学习意识减弱;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渗透教学意识相对较差,行动力不强,致使课程内容缺乏广泛性和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偏弱。

(三)忽视信息技术和资源,缺乏数字化信息教育素养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资源被逐步深入应用到学科教育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诞生了翻转课堂、慕课、微课、智慧课堂等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但部分高校的网络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受资金限制无法满足信息化英语翻译教学的新要求。 部分教师缺乏数字化信息教育素养,常常忽视信息技术和资源,整体的信息教育认知程度相对欠缺。 另外,部分高校不重视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教师系统化提升信息素养的积极性也随之减弱。

三、 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不断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

教师作为翻译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需不断改变教学理念。 第一,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来拓展教学思路,并提升和纠正对翻译课程教学的认知,从而实现创新型教学理念的渗透,提升翻译教学的整体效果,培养具备高水平翻译能力的学生。 第二,借助数字化资源来优化课内外翻译教学模式。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大学生英语翻译教学要加强推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机制,着力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时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翻译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提升翻译教学效果。 在具体教学进程中,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慕课、微课、智慧课堂、云课堂等授课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当中,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便捷和其他优势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对翻译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数字化信息和资源的整合利用来实现英语翻译信息化教育,可充分实现课内外优势的融通发挥,从本质上改变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观,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 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综合把控好授课内容、翻译知识体系、学生实时的学情等,从预习课堂内容、课堂表现、课中探讨、课后练习等构建一套系统化的翻译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深刻地将课堂内容内化于心,并能够开阔翻译眼界,学习效率也将大大提升[2]。 第三,巧妙利用教学视频。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他们应当积极利用好课余时间,可通过观看类型不一的英文电视剧、英文电影或国际英文资讯等,以加深对不同环境中英语表达的语言特点的了解,理解其中的核心内容,观看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一些兴趣爱好和翻译能力。 适当选择合适的电视剧、电影和资讯,通过爱奇艺、优酷、腾讯等信息资源平台将其下载,整合之后制作为有主题内容的翻译视频,这些视频的制作还应当结合课堂时长、学期阶段性教学目标等元素。 教师在制作视频的时候还应当熟练编辑软件,这样才能更加巧妙地将一些文字、主题音乐添加在视频内容中,或是将碎片化的内容剪辑到一块,将系统化的知识要点予以呈现。 另外,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学生也要改变学习观念,因此在视频教学开始前,学生和教师可以就电视剧、电影中有吸引力的情节、思想内涵及演员在表述时的语气展开一番讨论。 这样一来,学生将对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形成初步见解,能够带着好奇心观看完视频,结束后教师可提出与视频人物故事发展相关的一些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锻炼翻译能力和口语表达,又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理解思维。

(二)纵向明确阶段性目标,横向丰富课程内容

阶段性教学目标是翻译教学工作循序渐进开展的重要基础,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工作有助于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和整合课程相关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再结合线上调研汇总统计,以智能化分析形成的数据为依据来设定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再依照已制订的目标进行翻译教学,从而高效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掌握翻译知识理论。 第二,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来横向丰富翻译课程内容。 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英语网站及不同的翻译App(Google 翻译、有道翻译官、百度翻译、VoiceTra、PE 云译客、WE 语翼网等),选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翻译能力匹配的平台或软件,和学生共同提升平台查阅翻译资料和翻译技能,引导学生面对不同的翻译内容筛查出效率高、使用便捷的翻译软件,进而高效率地进行翻译[3]。 需要注意的是,微信公众号是大学生普遍应用的一大平台,教师可以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将收藏的网址分享给学生,鼓励学生不受时空限制更加便捷地学习翻译知识,增强翻译技能。 第三,增加英语翻译课程的课时量,安排线下翻译实践活动。首先,要明确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地避免课程内容安排的过度繁重,从课程安排上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 其次,学校可多组织一些线下翻译活动,如翻译知识竞赛、关于实时热点的英语演讲活动,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

(三)加强信息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首先,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校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信息化翻译课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石,在此基础上高校再高频组织一些有关信息化教育的培训活动,以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培训目标,从教师这一关键引导者着力,促使教师在信息化课程翻译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全面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其次,教师要从教学计划制订能力、翻译知识拓展能力、翻译软件使用能力等多维度提升,立足信息化教育改革和新要求以及现实市场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高标准,深入拓展自身的翻译知识体系。 可以利用高校内部教师间形成的资源共享模式,将教研室作为虚拟平台,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明确自身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改进。 在专业素养方面,教师要注重翻译课程设计内容、策略和技术的同步培养,与时俱进,紧跟信息时代化变革的步伐,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时刻明确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资源在高校英语翻译教育领域的渗透日渐明显,而其在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探索。 高校需结合现实教学中的刚性需求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深化教学理论,以培养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为最终目标,从整体上提升翻译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数字化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